二氧化酶论文-杨雁,赵丽,周丹丹,张燕

二氧化酶论文-杨雁,赵丽,周丹丹,张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氧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肠道菌群,吲哚胺2,3-二氧化酶,树突状细胞,甲硝唑

二氧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杨雁,赵丽,周丹丹,张燕[1](2017)在《不同抗生素对小鼠结肠吲哚胺2,3-二氧化酶及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口服抗生素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检测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及树突状细胞(DC)在小鼠肠道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Babl/c小鼠分成对照组,甲硝唑组和庆大霉素组各5只,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甲硝唑和庆大霉素共7日。第8日在无菌环境中处死小鼠并收集小鼠结肠。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肠道IDO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肠道DC的表型,免疫荧光法检测肠道IDO和CD11c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甲硝唑组小鼠结肠IDO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3)和庆大霉素组(P=0.010)。各组CD40、CD80、CCR7、CD10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CD86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3),庆大霉素组CD86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免疫荧光显示甲硝唑组CD11c和IDO双阳性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低(P=0.004),庆大霉素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结论不同抗生素口服后对小鼠结肠黏膜IDO及DC的表达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杨承纲,叶丽娟,周永春[2](2015)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所有新鲜标本作荧光定量PCR,石蜡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DO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DO m RNA与IDO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IDO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组织学分类、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有相关性:浸润型与非浸润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18);随着组织分级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00);随着UICC分期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P=0.007)。IDO m RNA表达与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有相关,随着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增高,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11;t=4.96,P=0.000)。结论 IDO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相关,提示IDO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9期)

郭晓强[3](2015)在《酶的研究与生命科学(二):氧化酶和ATP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氧化是机体能量生成的基础,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发现开启了现代生物氧化研究的序幕:一方面鉴定了大量氧化酶,从而充实了氧的利用特征;另一方面脱氢酶及辅助因子的鉴定进一步理解了生物氧化的本质为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促使ATP生成的过程。ATP合酶和Na+,K+-ATP酶的发现推动了对ATP生成和利用机制的研究。许多酶的催化都需要ATP的辅助,如泛素连接酶等,相关研究拓展了对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认识。笔者通过生物氧化(亦称生物能学)发展过程的介绍而展现氧化酶和ATP酶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卢小芳,王悦芬,王彦刚[4](2014)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性肝炎具有强传染性、高流行性,其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对人体危害性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目前对于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进展,主要应用干扰素、核苷类、基因疗法等抗病毒药物,但这些治疗适用范围局限,副作用大,易产生病毒变异和耐药现象,使病情反复,治疗出现"瓶颈"。近几年,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与肝炎患者免疫耐受、病毒的复制、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这将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针对IDO在病毒性肝炎中的进展作一概述。(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严茂林,刘一人,曾凯,王耀东,田毅峰[5](2013)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对小鼠同种异体肝细胞脾内移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携带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的小鼠肝细胞在同种异体脾内的表达及对脾淋巴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分离BABL/c小鼠肝细胞,肝细胞脾内移植(BABL/c→C57BL/6),分为4组:Ⅰ组为携带IDO组;Ⅱ组为1-甲基色氨酸组;Ⅲ组为空壳腺病毒组;Ⅳ组为单纯肝细胞移植组。移植术后第2,5d取脾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O表达情况,TUNEL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携带IDO腺病毒转染肝细胞后,能有效表达IDO。免疫组织化学显示,Ⅰ、Ⅱ组脾脏有IDO阳性的肝细胞。与其他组比较,移植术后第2,5dⅠ组淋巴细胞凋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IDO的肝细胞能在小鼠同种异体脾内稳定表达,并能诱导脾内淋巴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刘晓珑,韩鲁浙,任鑫,肖刚,金一怡[6](2012)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转染供体可抑制大鼠肝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表达于免疫特赦器官中,能选择性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目的:观察腺病毒相关质粒载体介导IDO转染供体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携带IDO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WCM-IDO,建立PVG/DA大鼠肝移植模型48对,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pWAV2组、pWCM-IDO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WCM悬液和pWCM-IDO悬液1mL。结果与结论:pWCM-IDO可成功转染PVG供体肝脏,PWCM-IDO组生存期和IDO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pWAV2组(P<0.05~0.01);移植后第4天PWCM-IDO组急性排反应程度明显弱于其他2组。提示IDO的重组腺病毒质粒可成功转染大鼠肝脏,缓解急性排斥反应,但难以持续有效表达,对免疫排斥的抑制作用有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2年31期)

叶启翔,方建培[7](2011)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通过诱导色氨酸分解,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T细胞等途径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及提高移植物存活率。调控吲哚胺2,3二氧化酶已成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04期)

刘一人[8](2011)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同种异体移植肝细胞内的表达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携带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的肝细胞在同种异体脾内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BABL/c肝细胞移植C57BL/6小鼠脾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携带IDO腺病毒组;Ⅱ组:携带IDO腺病毒+1-MT(1-甲基色氨酸)组;Ⅲ组:空壳腺病毒;Ⅳ组:单纯肝细胞移植。转染后36-48小时采用门静脉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并离心进行纯化,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瞬时表达情况,计算转染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查细胞活性,分别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IDO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将肝细胞进行脾内移植,术后2、5日处死小鼠取脾脏,做免疫组化检测IDO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做TUNEL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并纯化肝细胞,数量为1.62×108/只,转染率为24.7%,活性为95%。RT-PCR、Western- Blot可以检测到IDO基因及蛋白质表达。免疫组化显示Ⅰ组脾脏有IDO阳性的肝细胞。TUNEL显示Ⅰ组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IDO的肝细胞能在同种异体脾内稳定表达,并能诱导脾内淋巴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1-04-01)

陈超,魏明发,朱珉[9](2010)在《猪吲哚2,3-二氧化酶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以期获得猪吲哚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cDNA序列。方法以人IDO cDNA序列为模板,在猪EST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在对相关EST进行聚类、拼接组装的Unigene及基因GO注释,得到假定的基因序列,在Genbank进行Blast检索,采用DNAMAN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限制酶切位点和重复序列,利用网上的公共数据库和相关软件对(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2)

孙婷,蔡炯[10](2010)在《吲哚胺2,3-二氧化酶抑制剂与肿瘤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的发生由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引起,产生异常抗原的表达,而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清除这些抗原,产生针对这些抗原的致敏T细胞,从而清除恶变的细胞,抑制肿瘤的发生[1]。但是恶变细胞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监视,使宿主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肿瘤抗原,不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二氧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所有新鲜标本作荧光定量PCR,石蜡标本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DO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DO m RNA与IDO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IDO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组织学分类、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有相关性:浸润型与非浸润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18);随着组织分级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7,P=0.000);随着UICC分期增高IDO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P=0.007)。IDO m RNA表达与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有相关,随着组织分级及UICC分期增高,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11;t=4.96,P=0.000)。结论 IDO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不良相关,提示IDO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预测因子及治疗靶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氧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雁,赵丽,周丹丹,张燕.不同抗生素对小鼠结肠吲哚胺2,3-二氧化酶及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

[2].杨承纲,叶丽娟,周永春.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3].郭晓强.酶的研究与生命科学(二):氧化酶和ATP酶的研究[J].自然杂志.2015

[4].卢小芳,王悦芬,王彦刚.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

[5].严茂林,刘一人,曾凯,王耀东,田毅峰.吲哚胺2,3-二氧化酶对小鼠同种异体肝细胞脾内移植的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

[6].刘晓珑,韩鲁浙,任鑫,肖刚,金一怡.吲哚胺2,3-二氧化酶转染供体可抑制大鼠肝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7].叶启翔,方建培.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

[8].刘一人.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同种异体移植肝细胞内的表达及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1

[9].陈超,魏明发,朱珉.猪吲哚2,3-二氧化酶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2010

[10].孙婷,蔡炯.吲哚胺2,3-二氧化酶抑制剂与肿瘤免疫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10

标签:;  ;  ;  ;  ;  

二氧化酶论文-杨雁,赵丽,周丹丹,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