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纬电离层论文-杨娜,余涛,乐会军,刘立波

中纬电离层论文-杨娜,余涛,乐会军,刘立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纬电离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离层,中纬槽,经度变化,地方时变化

中纬电离层论文文献综述

杨娜,余涛,乐会军,刘立波[1](2018)在《中纬电离层F2层等离子体密度的纬度结构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纬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 2)的最明显的纬度结构是夜间中纬槽等离子体密度衰减结构,本文重点统计研究了夜间中纬电离层NmF 2的分布特征。利用COSMIC Ne剖面反演的NmF 2数据以及DMSP、Swarm卫星等离子体密度数据反演的NmF 2数据,分别统计研究了南北半球中纬NmF 2的纬度结构随经度、地方时、季节、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纬槽位置主要沿着磁纬分布,北半球槽位置在-90°经度位于更高磁纬。北半球所有经度的中纬槽位置随着地方时变化非常明显(特别在分季和夏季),但南半球所有经度的中纬槽位置的地方时变化不明显。北半球夏季位于-90°经度的槽结构持续时间比其他经度更长,南半球分季和夏季槽主要出现在东半球。(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8 空间天气观测与业务的融合》期刊2018-10-24)

杨娜,乐会军,刘立波[2](2016)在《暴时电离层中纬槽位置的统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纬槽是典型的F区现象,位于中纬和极光卵之间。中纬槽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Muldrew,1965;Horvath and Essex,2003;Nilsson et al.,2005;Pryse et al.,2006;Middleton et al.,2008;He et al.,2011;Lee et al.,2011;Ishida et al.,2014)。大部分研究已经展现了中纬槽的气候学特征(如:Rodger et al.,1992;Scali,1992;Rodger,2008)。还有一些研究了亚暴期间中纬槽的变化特性(如:Rodger et al.,1986;Rodger and Dudeney,1987;Zou et al.,2011)。只有少数研究了磁暴期间中纬槽的变化特性,主要研究(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期刊2016-10-15)

吴晨,陈罡,张绍东,李雅贤[3](2016)在《高太阳活动下中纬电离层对2013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SSW)的响应研究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在中纬地区以及在高太阳活动条件下。本次研究,利用了位于120°E子午链(30.5°N-42.8°N)上的八个电离层探测仪探测点,包括七个斜测仪探测点和一个位于武汉的垂测仪,观测电离层在SSW期间的变化,同时,利用武汉流星雷达,记录了MLT区85-96 km高度上纬向风和经向风的变化。我们发现,在2013 SSW发(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期刊2016-10-15)

王慧,刘丁维,张静[4](2016)在《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经度结构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卫星观测数据以及全球电离层磁层模型(GITM)模拟,首次对中纬度电子密度Ne经度差异随高度变化的现象及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北(南)半球,在180 km高度以下,白天电子密度主要为单波结构变化,但在220 km以上,几乎全天都呈现双波(单波)结构变化;(2)这种波形过渡(或者说分离)主要发生在白天的180~220 km高度区域,在这一区域甚至显示出与低空相反的经度变化.太阳光照是导致低空电子密度经度差异的可能机制.而在高空区域,太阳光照和中性风均能对电子密度产生重要影响,在亚欧地区,中性风效应是产生电子密度经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中性成分的变化和中性风效应均是形成过渡层(分离层)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6年03期)

姚新,赵必强,刘立波,万卫星[5](2016)在《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得到上述两地区前叁阶本征模及相关时间系数,分别约占TEC总变化的99.57%和99.79%.结果表明,两地区前叁阶EOF分量所表现出的TEC变化基本一致.第一阶EOF分量表现为受太阳活动调制的半年变化;第二阶EOF分量表现为关于零磁偏线的经向电子浓度东西不对称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与受地磁偏角控制的热层纬向水平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密切相关;第叁阶EOF分量表现为磁倾控制的热层子午向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期刊2016-01-14)

王慧,刘丁维[6](2015)在《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和垂直漂移速度的潮汐波谱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HAMP卫星观测数据对全球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Ne)和纬向风引起的等离子体漂移速度(?Vz)进行了非迁移潮汐波谱分析,研究发现:D0(DE1)为南(北)半球?Ne和?Vz大尺度一(二)波结构的主导周日非迁移潮汐分量,南半球主导波谱幅度大于北半球;全球电离层-热层模型证实这些主导潮汐分量主要由电离层-热层当地物理过程激发;?Ne和?Vz主导波谱强度的相对强弱程度不同,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对太阳活动水平的响应也相反,表明观测到的电子密度的经向差异还来源于除纬向风之外的其他物理过程.(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33期)

姚新,赵必强,刘立波,万卫星[7](2015)在《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得到上述两地区前叁阶本征模及相关时间系数,分别约占TEC总变化的99.57%和99.79%.结果表明,两地区前叁阶:EOF分量所表现出的TEC变化基本一致.第一阶EOF分量表现为受太阳活动调制的半年变化;第二阶EOP、分量表现为关于零磁偏线的经向电子浓度东西不对称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与受地磁偏角控制的热层纬向水平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密切相关;第叁阶EOF分量表现为磁倾控制的热层子午向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影响.(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刘裔文,徐继生,徐良,尹凡[8](2015)在《电离层中纬槽极小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9年CHAMP卫星朗缪尔探针实地测量的电子密度数据,分析了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磁平静期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随磁地方时和经度变化;(2)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对地理经度的依赖表现为西半球槽的位置高于东半球;(3)AE指数和SYM-H指数与槽的位置变化显着相关,表明极光电集流和环电流是中纬槽位置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4)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的量值变化显着影响中纬槽位置,而其极性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中纬槽建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裔文[9](2014)在《电离层中纬槽研究—统计分析、建模与CT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中纬槽是亚极光带电离层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它不仅与当地电离层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有关,还受来自磁层的对流电场和地磁扰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电离层中纬槽的形态学特征和动力学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对认识磁层-电离层耦合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对中高纬电离层建模和预测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CHAMP卫星近十年(2000-2009年)的电子密度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地理经度、季节、太阳活动以及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电场对中纬槽出现率的影响;通过典型事件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了中纬槽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地磁扰动和太阳风电场等因素对中纬槽运动的控制作用,并尝试建立了中纬槽动力学经验模型。此外,利用CRACE卫星信标TEC观测数据,开展了顶部电离层和较低等离子体层天基CT重建实验,根据重建结果,分析了2005年5月超强磁暴期间中纬槽位置、宽度、深度等形态学特征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及磁暴的效应。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归纳如下:1.利用CHAMP电子密度观测数据,对中纬槽出现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南北半球中纬槽出现率随磁地方时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出现率最大值均发生在午夜后1-2小时内,但北半球出现率整体上高于南半球。(2)夜间21-05MLT时段,中纬槽出现率有以下特征:(a)南北半球中纬槽出现率随不变量磁纬的变化均接近正态分布,出现率峰值均位于不变量磁纬59°附近;(b)太阳活动高年及相邻年份(2000-2005年)中纬槽出现率明显高于太阳活动低年及相邻年份(2006-2009年)中纬槽出现率;(c)中纬槽出现率的季节效应因经度区域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且存在半球不对称;(d)南北半球中纬槽出现率均随Kp指数增加而显着增加,但两个半球中纬槽出现率随Kp指数增加的速度不同;(e)IMF-Bz和(?)MF-By对中纬槽出现率的影响主要与它们的大小有关,中纬槽出现率随着Bz和By的量值增加而增大,而它们的方向对中纬槽出现率的影响不显着;(f)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Ey对中纬槽出现率的影响与Ey的极性有关,Ey晨-昏向时,中纬槽出现率随着Ey的增加而增大,Ey昏-晨向时,中纬槽出现率基本不随Ey变化。2.通过典型事件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了中纬槽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地磁扰动和太阳风电场等因素对中纬槽运动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地磁平静期中纬槽位置显着随地理经度变化,且南北半球不对称;(2)磁暴期间,中纬槽位置和SYM-H指数两者随时间的变化基本同步;(3)SYM-H指数变化与中纬槽位置变化显着相关,北半球和南北球相关系数分别达0.98和0.95;(4)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Ey对中纬槽位置的影响主要与Ey的大小有关,随Ey量值增加,中纬槽向低纬方向移动,Ey的极性变化对中纬槽位置的影响不显着;(5)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纬槽位置随地理经度和SYM-H指数变化的经验模型,经过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中纬槽位置。3.利用GRACE信标TEC观测数据,开展了顶部电离层至较低等离子体层天基CT重建实验,根据重建结果,分析了2005年5月超强磁暴期间中纬槽的位置、宽度、深度等形态学特征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及磁暴的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研制了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天基CT反演软件,实现了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的CT重建;(2)磁暴期间中纬槽显着往赤道方向移动达14°,中纬槽宽度扩展达160,主相期间,中纬槽赤道侧宽度小于极侧宽度,初相和恢复相初期,中纬槽赤道侧宽度大于极侧宽度;(3)暴前和暴后平静期,随着高度上升,中纬槽缓慢向高纬移动,而在暴时,随着高度上升,中纬槽向低纬移动;在磁暴初相和主相期间,中纬槽耗空深度随高度上升呈增强的趋势,在恢复相,中纬槽耗空深度随着高度上升呈明显减小的趋势;(4)在相同时段和经度扇区,CT重建和DMSP卫星实地测量都得到具有双极小的中纬槽结构,两者的形态基本相同,表明天基CT能可靠地重建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图像。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统计分析揭示,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Ey对中纬槽出现率和位置均有显着影响,中纬槽出现率的变化主要与Ey的极性有关,中纬槽位置的变化主要与Ey的大小有关。2.初步完成了中纬槽位置随地理经度和SYM-H指数变化的经验建模。3.研制了天基CT反演软件,实现了顶部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的CT重建。(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4-05-01)

刘裔文,徐继生,徐良[10](2013)在《顶部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图像——基于GRACE星载GPS信标测量的CT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两颗跟飞的GRACE卫星载GPS信标测量数据,利用相对TEC之差的层析算法,反演得到500-3000 km高度上中纬槽的二维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利用CHAMP和DMSP-F15等离子体密度的实地测量数据验证了CT结果,表明本文的结果是可靠的。对2005年5月强磁暴期间120°W-160°W经度扇区的反演表明,1.中纬槽结构在大约1500km左右依然清晰可见;2.中高纬度等离子体层经常出现一些大尺度密度耗空结构;此外,3.中纬槽极小所在纬度与地磁活动性呈显着负相关,且磁暴恢复相期间,中纬槽在纬度方向出现较大扩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3-06-09)

中纬电离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纬槽是典型的F区现象,位于中纬和极光卵之间。中纬槽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Muldrew,1965;Horvath and Essex,2003;Nilsson et al.,2005;Pryse et al.,2006;Middleton et al.,2008;He et al.,2011;Lee et al.,2011;Ishida et al.,2014)。大部分研究已经展现了中纬槽的气候学特征(如:Rodger et al.,1992;Scali,1992;Rodger,2008)。还有一些研究了亚暴期间中纬槽的变化特性(如:Rodger et al.,1986;Rodger and Dudeney,1987;Zou et al.,2011)。只有少数研究了磁暴期间中纬槽的变化特性,主要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纬电离层论文参考文献

[1].杨娜,余涛,乐会军,刘立波.中纬电离层F2层等离子体密度的纬度结构统计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空间天气观测与业务的融合.2018

[2].杨娜,乐会军,刘立波.暴时电离层中纬槽位置的统计研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2016

[3].吴晨,陈罡,张绍东,李雅贤.高太阳活动下中纬电离层对2013年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响应[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2016

[4].王慧,刘丁维,张静.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经度结构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英文)[J].ScienceBulletin.2016

[5].姚新,赵必强,刘立波,万卫星.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2016

[6].王慧,刘丁维.中纬电离层电子密度和垂直漂移速度的潮汐波谱对比分析[J].科学通报.2015

[7].姚新,赵必强,刘立波,万卫星.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15

[8].刘裔文,徐继生,徐良,尹凡.电离层中纬槽极小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5

[9].刘裔文.电离层中纬槽研究—统计分析、建模与CT反演[D].武汉大学.2014

[10].刘裔文,徐继生,徐良.顶部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图像——基于GRACE星载GPS信标测量的CT反演[C].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

标签:;  ;  ;  ;  

中纬电离层论文-杨娜,余涛,乐会军,刘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