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生理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枇杷,大棚,生理,生态
生态生理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栋,谢红江,孙淑霞,李靖,涂美艳[1](2013)在《大五星枇杷大棚栽培的生态特点及生理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亚热带湿热少曰照生态型区,大棚内温度高于露地温度,且大气温度越低,大棚内与露地之间的温度差异越大,反之,则温度差异越小。棚内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存在一定关系,即土壤温度随大气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棚内地面覆盖塑料薄膜能提高土壤温度。大棚内相对湿度高于露地相对湿度,且相对稳定。棚内地面覆膜比未覆膜和露地的土壤湿度高,其中稻草覆盖的土壤湿度最高,保湿效果最好。棚内光照强度较露地差,且大棚内地面覆盖银色反光膜处理的光反射能力最强,光环境效果最好,其后依次是白膜、稻草、未覆膜,以黑膜处理光反射能力最弱,光环境效果最差。盖棚膜后,由于大棚内生态环境的改变,枇杷的生物学特性随之发生变化,大棚栽培的枇杷末花期比露地提早5-6 d,果实成熟期提早10 d左右,春梢抽发时间提早7 d左右,夏梢抽发时间提早3-4 d。大棚栽培的枇杷果实外观为长椭圆形,露地栽培的枇杷果实外观近圆形;大棚内地面未覆膜处理的果实,除果实体积大于露地枇杷外,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露地枇杷,可滴定酸含量高于露地。大棚内采用地面覆膜处理的果实,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未覆膜处理的果实,对果实体积影响不明显。大棚栽培环境提高了果实日灼病和缩果病的发病率,同时又降低了果实锈病病情指数和裂果率。大棚栽培枇杷没有冻害发生,667 m~2产量比露地增产25kg,产量提高5.2%,大棚栽培枇杷收益比露地高。(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4-01)
杨永清[2](2006)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在低温和增强UV-B胁迫下的生态生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生长和生产力受到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包括低温、高温、盐碱、干旱、洪水、重金属、虫害、病害和紫外线辐射等等。而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些胁迫所带来的影响。由于人类污染而导致臭氧层衰减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UV-B胁迫,甚至当前的辐射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生存和繁殖,植物不得不面临环境中各种潜在胁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植物生活型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其逃避胁迫的局限性。因此,绝大多数植物都是通过对胁迫作出反应,通过修复或者更新组织来降低伤害。而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则是由其生长模式的种属特异性和本身的遗传组成所决定。在自然界,植物常常同时面临多种胁迫,这些胁迫所引发的植物反应可能具有迭加、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沙棘是一种具刺、具有固氮功能的多年生雌雄异株灌木,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和亚洲亚热带的高海拔地区。在中国,沙棘常常被用作植被恢复中的先锋树种而大量栽培。本文采用沙棘作为模式植物,试图探索木本植物对低温,UV-B辐射增强以及其与干旱的复合胁迫的响应以及沙棘对这些胁迫响应是否具有种群差异性。 对来自南北两个种群的沙棘进行短日照和低温处理,检测了其在抗寒锻炼和抗寒性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短日照和低温都分别能够诱导抗寒锻炼的发生,而两者同时存在对所有实验植株抗寒性的大小具有迭加效应。然而,短日照和低温所诱导的抗寒性在两个种群中都具有性别差异性,雄性植株比雌雄植株对短日照和低温更为敏感。同时,南北种群间也存在差异性,北方种群的植物比南方种群的植物对短日照和低温敏感,从而在短日照下抗寒锻炼的发生时间更早,低温诱导的抗寒性更大。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植物增加抗寒性的同时伴随着脱落酸的变化。脱落酸的变化因处理,种群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些生理反应表明不同的沙棘种群,不同的植株性别对同一环境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期刊2006-04-26)
胡芬,李胜林[3](1987)在《温度对云南高原稻开花结实生态生理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工气候控调箱内,于开花期进行不同稻作区稻种开花结实对温度的生态生理反应的模拟试验。 本试验用5个来源于云南的高原稻种:滇榆1号、黑选5号、麻线谷、高原粳8号和老来白;3个来源于浙江和日本的平原稻种:农虎6号、越富和纵新134。试验从生态生理角度探讨了不同水稻品种开花结实与温度的关系,开花对温度的生态生理反应以及不同温度对颖花生理活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开花时遭受低温,高原品种表现出耐冷抗冷的特性,但开颖小穗的花粉生理活性受阻抑,花药不开裂,柱头上花粉数和花粉萌发数减少,致使一系列受精过程受干扰,结实率下降。而平原品种开花对低温的生态生理反应则是极少开花,甚至不开花,表现为“闭花抗冷”。至处理结束后,花粉生理活性受低温影响甚微,因此对小穗结实率的影响较小。 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开花时对低温的不同生态生理反应,是由它们各自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新陈代谢类型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所决定的。(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1987年01期)
赵汝淮,聂锦勇,黄明,黄旭东,陈德牛[4](1980)在《褐云玛瑙螺的生态观察及其对碱度的回避性生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辟家畜、家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来源,开展褐云玛瑙螺的人工养殖已提到日程上来。饲养褐云玛瑙螺要圈起来养,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生化物质循环(如图),既可综合利用,又可减少对作物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1980年01期)
生态生理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生长和生产力受到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包括低温、高温、盐碱、干旱、洪水、重金属、虫害、病害和紫外线辐射等等。而人类活动大大加剧了这些胁迫所带来的影响。由于人类污染而导致臭氧层衰减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UV-B胁迫,甚至当前的辐射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生存和繁殖,植物不得不面临环境中各种潜在胁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植物生活型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其逃避胁迫的局限性。因此,绝大多数植物都是通过对胁迫作出反应,通过修复或者更新组织来降低伤害。而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则是由其生长模式的种属特异性和本身的遗传组成所决定。在自然界,植物常常同时面临多种胁迫,这些胁迫所引发的植物反应可能具有迭加、协同或者拮抗作用。沙棘是一种具刺、具有固氮功能的多年生雌雄异株灌木,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和亚洲亚热带的高海拔地区。在中国,沙棘常常被用作植被恢复中的先锋树种而大量栽培。本文采用沙棘作为模式植物,试图探索木本植物对低温,UV-B辐射增强以及其与干旱的复合胁迫的响应以及沙棘对这些胁迫响应是否具有种群差异性。 对来自南北两个种群的沙棘进行短日照和低温处理,检测了其在抗寒锻炼和抗寒性发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短日照和低温都分别能够诱导抗寒锻炼的发生,而两者同时存在对所有实验植株抗寒性的大小具有迭加效应。然而,短日照和低温所诱导的抗寒性在两个种群中都具有性别差异性,雄性植株比雌雄植株对短日照和低温更为敏感。同时,南北种群间也存在差异性,北方种群的植物比南方种群的植物对短日照和低温敏感,从而在短日照下抗寒锻炼的发生时间更早,低温诱导的抗寒性更大。短日照和低温诱导植物增加抗寒性的同时伴随着脱落酸的变化。脱落酸的变化因处理,种群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些生理反应表明不同的沙棘种群,不同的植株性别对同一环境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生理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栋,谢红江,孙淑霞,李靖,涂美艳.大五星枇杷大棚栽培的生态特点及生理反应研究[C].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2].杨永清.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在低温和增强UV-B胁迫下的生态生理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
[3].胡芬,李胜林.温度对云南高原稻开花结实生态生理反应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7
[4].赵汝淮,聂锦勇,黄明,黄旭东,陈德牛.褐云玛瑙螺的生态观察及其对碱度的回避性生理反应[J].动物学杂志.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