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0)在《-700cc》文中研究表明血。要大量的血。李晴来电,杜上的手指刚好触到插卡取电搁槽因此有些犹豫,也许是手感粗糙而且被房间深处涌来的闷臭吓住了,以为地上盛着血。然而进门后并非如此像被扇了一耳光。她说的就是,血。要大量的血。杜上说哪样血你讲清楚。他插卡开灯。大床房,气味浓重,因为酒店上了年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酒店了。慢慢讲,你慢慢讲。好了,我刚到,刚进门。她说李木还没出手术室,缺血缺很多血。
董晓霞[2](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指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张勇杰[3](2019)在《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如何转化为公共政策——一个政策议程嵌套的解释框架》文中提出通过借鉴经典政策议程设置理论,本文对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和政策设计框架"目标群体命题"做了进一步理论扩展和实践应用。研究认为,从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迈向最终公共政策的过程,需要从目标群体属性、制度环境、行动者及其话语策略来探寻政策议程转化的理论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不同的行动者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通过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将自己赋予目标群体的理念进行包装与推销,在形成主导性话语优势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之上,使得与目标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够成功地引起决策者的注意,纳入政府议程,最终实现"观念"的制度化。以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农民工管理政策变迁的考察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流社会对于农民工从"负面"到"正面"的社会建构是如何不断地渗透、形塑、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命运安排。这也意味着,我们以往单纯基于社会事实论而形成的政策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重新予以审视和反思,否则,社会建构所承载的意义象征和符号形式将会作为"政策不平等"的起源,支配着现实生活的不公。
邵斌斌[4](2015)在《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特别是西部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务工的情况更加普遍,子女随着父母流动的被称为“流动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的人数和规模还会持续增长,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当前由于种种现实和历史原因的制约,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凸现,成为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型社会转型期间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以浙江省鄞州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为主要切入口,结合全国及其他地区相关数据案例,从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问题、危害、原因、对策等方面详细分析,为流动儿童教育的进步提出一些建议。本文首先概述了以鄞州区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儿童入学难所面临的困难如入学政策的收紧、民办学校的“高门槛”、重点中小学的难以进入、升入高中大学机会明显偏少等等,指出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是个复杂的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社会问题。接着文章从教育财政分配体制、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体系、社会心理、教育评价体系、流动人口流行性偏强、超生问题严重等诸多方面对造成流动儿童入学难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指出流动儿童入学难牵涉到整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解决它必须要综合性规划。文章从加大中央和省市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建立合格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健全流动儿童学籍管理制度、适当调整教育评价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逐步消除排斥心理等六大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文章表示虽然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任重道远,但相信只要政府支持、社会认可,大家共同努力,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陈敢,张敏,吴敏力[5](2010)在《温岭多部门联动追薪》文中指出本报温岭1月5日电 今天上午9时许,来自贵州的民工陈云青,在温岭市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领到刚结清的930元工资,开开心心地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临行前,二十出头的小陈不大好意思地对我们说:“我拉了厂里的电闸,以为工资没希望了,没想到还能?
唐斌[6](2010)在《《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文中提出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群体,农民工既是我国传统户籍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身份标识,也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然而,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特殊群体遭遇到了许多尴尬和麻烦,问题日渐凸现。近年来,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者们也分别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管理、新闻、大众传媒、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对农民工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刘芳,2005;周大鸣、秦红增,2004),尽管有许多有关农民工问题的跨学科的研究,但却极少从语言学角度来对他们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二十年中(1987-2007)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的话语再现及潜在的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人民日报》中(1987-2007)有关农民工报道的哪方面主题是最频繁的?报道主题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2)《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是如何通过话语进行构建和再现的?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所不同?(3)探讨《人民日报》中(1987-2007)这些报道表现的潜在意识形态是什么?本研究方法是基于与话语、社会认知和社会三方面相关的多学科理论框架。由于目前尚未有现成的可用于探讨上述研究问题的系统的和适用的分析框架,本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尝试建立一个适用于分析中国话语中的社会主体的话语再现和潜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具体地说,该研究框架是基于van Dijk的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1988a,1988b,1991,2001a,2001b,2001c,2006a,2006c),Johnson和Lakoff的认知隐喻理论(1980,1999),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1998,2002)以及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行为的话语再现方式的分析工具(1993b,1995,1996)。本研究是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通过关键词在《人民日报》网上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中搜索1987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之间历时二十年、与农民工主题相关的报道共2076篇,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语料进行了跨时期(1987-2002;2003-2007)的分析和比较,旨在较全面地描述农民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的话语再现,并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新闻报道体裁和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尤其是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一方面,2003-2007年期间的新闻报道的体裁比1987-2002年期间的更加多样;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报道都是有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但是前一时期有更多有关农民工犯罪、生产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而后一时期这类报道大大减少,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保险、医疗、子女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报道增多。新闻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折射了中国社会和社会认知在二十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变革过程。语料中的指称和索引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十年中,农民工从“盲流”、“乡下人”、“乡巴佬”、“包袱”变为“朋友”和“兄弟”,从城市的“麻烦”转变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主力军”,社会的变化为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变化,对语料进行的历时分析结果表明了新闻工作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从负面态度向积极态度的转变。然而,尽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身份依旧,他们仍然被标记和再现为不同于当地城市居民的“外来人”、“异乡人”,他们仍然属于地位卑微的“他们”而不能完全融入“我们”之中,“欠薪”是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困扰农民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他们被构建和再现为无名的、无声的、边缘化的、无根的、飘忽不定的、需要帮助、关爱和保护的弱势群体。分析显示了语料库中五组较突出的概念隐喻,即(1)水的隐喻;(2)商业的隐喻;(3)容器的隐喻;(4)房屋的隐喻;(5)战场的隐喻。这些隐喻反映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对待农民工的态度。人们对待农民工的态度和立场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他们眼中,农民工从过去给社会和城市带来许多麻烦的“无序的盲流”转变为现在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水力资源”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户籍体制的阻碍,他们只能是手握暂住证的城市“过客”,农民的身份一时还无法改变,还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同等的待遇,还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对新闻标题的抽样对比分析和抽样新闻报道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这二十年中农民工受到很多关注,然而他们通常被再现为归类的群组而非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则大都再现为被动和不对他者产生影响的非及物性行为。由此可见,农民工被再现为没有权力、社会地位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关爱和帮助的社会主体。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和媒体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政府和社会应该齐心合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问题,同时媒体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尝试建立一个融(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一体的互补型研究方法,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方面需要改进,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今后还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开展对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
阎静[7](2009)在《提高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水平》文中研究说明新闻媒体对于民生问题,既要热情关心,敢于为民鼓与呼,又要防止片面反映群众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分析的依据就是有关政策和法规。否则,就不能做到使党和政府及读者都满意,也不能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何钉萍[8](2008)在《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媒体再现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中国农民工问题越来越成为大众媒介报道的重要议题,中国农民工与大众媒体的互动关系也日益受到中国传播学者的关注。本论文以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为例,研究1989年至2006年这18年间的《人民日报》中的中国农民工报道,考察我国媒体对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建构情况。本文综合运用再现理论和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有关编码的理论指导整体研究,借用利萨·泰勒和安德鲁·威利斯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一书中研究当代媒介中的青年形象的模式,对我国媒体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进行定量描述,并仔细分析我国媒体对中国农民工形象再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语境。经研究发现,我国媒体报道里呈现出了中国农民工的三种形象,即“制造麻烦的外地人”形象、“先进的打工者”形象、“需要帮助的外来打工者”形象,其中,外地人形象是中国农民工始终不变的媒介形象。此外,在中国特殊的新闻体制下,我国媒体对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中国政府的农民工政策导向保持高度一致,且随政策导向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我国媒体在报道中国农民工问题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报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表面化和“跟风化”现象十分明显。本研究对媒体改进中国农民工报道,更加客观、真实地再现中国农民工形象,增进社会对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了解,促进中国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少广[9](2004)在《清理拖欠也要防“冷热病”》文中研究说明这些年,年关一近,严重的欠薪问题就井喷而出。近日广州市25名讨薪工人被锁在工地的院子里,30多名便衣男子施以毒打,其中3人还用灭火器喷射,造成多名民工受伤。在北京100多名向开发商讨要欠薪的民工,也遭遇到几十名手持铁棍者殴打。
陈红梅[10](2004)在《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文中提出 近几年,由于追讨欠薪的戏剧化冲突和返乡过年的浩浩大潮,使平常极少被关注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在每一个农历年的年头和年尾,往往成为媒体追逐报道的对象。
二、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论文提纲范文)
(2)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如何转化为公共政策——一个政策议程嵌套的解释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文献研究及其不足 |
(一) 政策问题的建构与议程设定 |
(二) 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 |
三、从目标群体社会建构迈向公共政策的理论条件 |
(一) 目标群体的属性 |
(二) 行动者及其话语策略 |
1. 从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到政策设计阶段之前: |
2. 从政策设计到公共政策阶段: |
(三) 制度环境 |
四、“农民工”主流社会形象的转换与管理政策的变迁———以我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为例 |
(一) 第一阶段:“农民工”的负面建构与管制性政策的约束 |
1. 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社会偏见的制度缘起 |
2. 道德企业家对“农民工”涌入城市危险性的宣称 |
3. 政治企业家的推动和管制性政策的出台 |
(二) 第二阶段:“农民工”的反建构与管理政策的转变 |
1.“农民工”自身的“反抗”和道德企业家的反建构 |
2. 焦点事件为推动政策修订提供契机 |
3. 政治企业家的策略转变与服务性政策的出台 |
五、结语与讨论 |
(4)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宁波鄞州区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的表现 |
第一节 部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无法入学 |
一、无法通过流入地小学一年级报名 |
二、随父母迁徙后失学现象时有发生 |
第二节 流动儿童升入高一级学校难 |
一、初中升普通高中难 |
二、初中升重点高中难 |
第三节 流动儿童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 |
一、民工子弟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流动儿童的教育 |
二、绝大部分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公办重点中小学 |
三、在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教育过程也不公平 |
第二章 宁波鄞州区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户籍制度及教育评价体系是入学难的制度性原因 |
一、户籍制度的限制 |
二、社会心理上的排斥 |
三、现行教育评价体系对流动儿童入学的排挤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分级体制带来了现实性的压力 |
一、现行财政体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的压力转到县级财政 |
二、义务教育资金跨地域转移支付体系不健全 |
第三节 地方教育规制政策对流动儿童入学形成了一定障碍 |
一、地方教育规制政策的收紧 |
二、民工子弟学校的“高门槛”标准迫使部分学校关门 |
第四节 流动人口本身的问题造成流动儿童入学难 |
一、流动性偏强造成教育体制的不适应 |
二、超生问题引发的衍生性问题 |
第三章 宁波市鄞州区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的对策 |
第一节 破除户籍制度藩篱适当调整教育评价体系 |
一、健全流动儿童学籍管理制度 |
二、逐步消除本地社会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心理 |
三、适当调整教育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加大中央和省市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一、进行详尽的顶层设计 |
二、提高省市负担比例 |
三、加强转移支付制度建设 |
四、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计算模式 |
五、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 |
第三节 支持建立合格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
一、合理的办学标准和适当的激励措施 |
二、公共财政理念的进步 |
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
四、创新探索更加合适的机制 |
第四节 针对流动人口特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 |
一、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能动性 |
二、充分借助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The Migrant Worker |
1.2.1 The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Migrant Worker |
1.2.2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Workers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1.5 Summar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The Studies on Migrant Workers |
2.3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3.1 Discourse,Society,Critical and Ideology |
2.3.2 Analyzing News as Discourse |
2.3.3 The Methodological Profile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3.4 (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
2.4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
2.5.1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 |
2.5.2 Regained Missing Links |
2.6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
3.2.1 Van Dijk's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
3.2.2 Lakoffian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
3.2.3 Fauconnier'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
3.2.4 Van Leeuwen's Analytical Tools: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and Social Action in Discourse |
3.3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the Diachronic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 Daily |
3.4 Data |
3.4.1 The People's Daily |
3.4.2 Data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Diachronic Analysis of News about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ople'sDaily |
4.1 Introduction |
4.2 Textual Macro Level Analysis |
4.2.1 Genres |
4.2.2 Topics |
4.3 Textual Micro Level Analysis |
4.3.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Migrant Worker |
4.3.2 US-group and THEM-group |
4.3.3 Concordance Analysis and Collocation Analysi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People's Daily(1987-2007) |
5.1 Introduction |
5.2 Metaphor,Thought and Ideology |
5.3 Charteris-Black's Critical Metaphor Approach |
5.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Actor Description |
6.1 Introduction |
6.2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Headlines(1987-2007) |
6.2.1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
6.2.2 Nomin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
6.2.3 Activation and Passivation |
6.3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Social Action in the Sample Texts |
6.3.1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3.2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ample Texts |
6.4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Introduction |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
7.4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
7.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Not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8)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媒体再现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农民工 |
1.2.2 形象 |
1.2.3 再现 |
1.3 国内外形象再现研究文献综述 |
1.3.1 西方有关形象再现的研究 |
1.3.2 中国有关形象再现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媒体再现中国农民工形象的语境分析 |
2.1 政治语境分析 |
2.1.1 国家的农民工政策 |
2.1.2 中国的新闻体制 |
2.2 社会语境分析 |
2.3 文化语境分析 |
第三章 媒体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 |
3.1 数据统计及总体描述 |
3.1.1 中国农民工报道数量统计 |
3.1.2 中国农民工报道议题内容统计 |
3.1.3 中国农民工报道的体裁统计 |
3.2 中国农民工媒体形象描述 |
3.2.1 “制造麻烦的外地人”形象 |
3.2.2 “先进的打工者”形象 |
3.2.3 “需要帮助的外来打工者”形象 |
3.3 内容分析总结 |
3.3.1 我国媒体的报道与政府的农民工政策导向高度一致 |
3.3.2 我国媒体对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再现是可变的 |
第四章 中国农民工报道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农民工报道存在表面化现象 |
4.2 中国农民工报道“跟风”现象严重 |
4.3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人民日报》抽样附录 |
四、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论文参考文献)
- [1]-700cc[J]. 陈鹏. 江南, 2020(01)
- [2]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3]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如何转化为公共政策——一个政策议程嵌套的解释框架[J]. 张勇杰.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 [4]流动儿童入学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D]. 邵斌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5]温岭多部门联动追薪[N]. 陈敢,张敏,吴敏力. 浙江日报, 2010
- [6]《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 唐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7]提高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水平[J]. 阎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8]中国农民工形象的媒体再现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何钉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清理拖欠也要防“冷热病”[N]. 董少广. 中国经济导报, 2004
- [10]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J]. 陈红梅. 新闻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