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论文_王馨鑫,刘杨

导读:本文包含了王世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远,水程,华山,题跋,序文,汉魏,碑刻。

王世贞论文文献综述

王馨鑫,刘杨[1](2019)在《王世贞与明中后期北方文士交游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方文坛上进行的文学活动在王世贞的一生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嘉靖中期,他在北方文士的绍介下开始了复古运动;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与北方文坛发生了一系列交往、互动;万历年间,随着活动区域的南移,王世贞与北方文士交游渐少,但以其为代表的复古观念仍然在其地域占有主流地位。明中后期王世贞与北方文士的交游历程,印证了"后七子"复古文学思想的兴起、发展与盛行。(本文来源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晨[2](2019)在《近叁十年王世贞诗歌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叁十年来的王世贞诗歌研究,主要在王世贞的文集版本与生平考证、王世贞诗歌思想研究、王世贞的诗歌作品研究这叁个领域展开。王世贞年谱研究成就突出,王世贞文集的点校工作正在进行,这为进一步的王世贞诗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献基础。对王世贞诗学思想如格调说、诗法论等问题的研究,已进入比较深入的阶段,但在"弇州晚年定论"相关材料的理解与诠释方面,学界仍未形成普遍共识。对王世贞的诗歌作品研究,在创作心态、诗歌题材、效法对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诗学进路与作者研究进路的系统整合,及作品诠释的理论建构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徐小琳[3](2019)在《从《艺苑卮言》看王世贞早期的文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艺苑卮言》是最能代表王世贞早期文学思想的一部诗文理论着作,崇古与求新、格调和才思、重法而不泥于法是王世贞早期的主要文学观。《艺苑卮言》既提倡复古,又要求创新;既要以格调为准则,又要抒发"性情之真";既要遵循法则规范,又要求在创作中自由发挥。它所表现的文学思想注重将各种矛盾的概念加以融会贯通,已带有辨证的因素,这是很多前人不具备的特质。但是囿于复古派的立场,王世贞过分强调古人,揣摩古法,仍旧难以克服复古派理论固有的局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岳进[4](2019)在《王世贞山水画题跋的历史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王世贞的山水画题跋立足于从艺术史的视角,从王维到吴镇、赵孟,从董源、巨然到李成、范宽、郭熙、高克明、黄公望、沈周、戴进、文徵明,以"真趣"为核心勾勒山水画脉络,考量文人追求的平淡天真的意趣,如何落实到平远形式的寒林或"清远"的江南山水,山水画的笔墨形式与主体精神、写真与写意融合一体,产生景外远致、笔外之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陈远[5](2019)在《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一件由王世贞策划的山水巨构《水程图》册:描绘从王世贞宅邸小祇园至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沿途地景84帧,是目前仅见的一例表现大运河全线的明代绘画作品。在以往研究中,《水程图》不是被作为明代旅游图的案例,就是被作为王世贞艺术赞助活动的案例,但很少对《水程图》的特殊性(从风格到题材)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分成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水程图》的介绍与解读,分析其图式特点与笔墨风格,比照相关画作与成画过程中的文献记录,确认《水程图》为一套不折不扣的古人写生画稿,完全不同于一般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实景山水画与纪游图册。然后从以往的文人视角与旅游文化转向士人视角与政治文化,试图揭示王世贞作为一位职业士人策划创作《水程图》时不可忽视的“外缘”因素,以及运河水程对于古代士人的象征意义。第二部分是因《水程图》研究而引出的对古代大运河之旅的考察,即是对明代运河行旅文化的研究,也是关于大运河视觉文化史的一次探索。一方面借助明代士人的运河行旅日记,考察了明代运河旅行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以《水程图》为线索,对比了其他描绘过运河沿岸地景的明清画作,充分说明运河水程在古代并不是一条理想的旅游路线,而运河本身也不是古人眼中的风景,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运河是现代观念的产物。可以说,《水程图》为我们认识古代运河之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觉案例;同时对明代运河之旅的考察也反过来为我们认识《水程图》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文化语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9-05-17)

孔贝贝[6](2019)在《王世贞书序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世贞历隆庆、万历、嘉靖叁朝,执掌文坛四十年,对明代中期的文学影响巨大。其着作宏富,书序文有319篇,其中177篇为集序文,存于《弇州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王世贞书序文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其写作过程不仅是纯粹的文学活动,还是学术交流、社会交游活动。但目前集中研究王世贞书序文的论文仅有2篇,其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主要以王世贞的诗、文集序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明代中后期历史图景下,王世贞书序文的创作情境、文本特征以及其对文学生态的思考。第一章探究王世贞书序文创作的社会情境及个人情境,其创作深受时代风气的影响。王世贞书序文数量庞大,与明人热衷创作诗文、刻书及求序之风有关;同时受“多历情变”的人生经历影响,其书序文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年王世贞由立功向立言转变,热衷为文人写序。他多在书序文中批判唐宋派的主张及吴中诗风,宣传复古观念;晚年王世贞由立言到自娱转变,厌倦文字役,却写下了数量更多的书序文,这一现象值得探究。王世贞晚期的书序文批判了文坛浮躁之气,反对门户之争。且写序时多勉励后学,奖掖人才。第二章评价王世贞书序文的文本特征。一方面,王世贞论文重法度,形成了五种常见的书写模式;其书序文数量庞大,评语有美而无疵,形成了一定的套括之作;但另一方面,王世贞主张“文无定规,巧运规外”,亦有不少匠心之作。其书序文在写作方面策略灵活,打破了文体间的限制,以传奇笔法写书序文,体现了明代书序文的新变;在人物刻画方面,合理剪裁,突出人物特征,塑造了狂简疏纵、放荡不羁的明人形象;在叙事方面,有意求奇,善于渲染环境,营造氛围,具有传奇性。其书序文亦体现了王世贞作为史学家掌故淹通、独辟蹊径的一面,呈现出文采与史识兼备的艺术特色。第叁章主要论述王世贞在书序文中对科举与文学生态互动关系的思考。一方面,王世贞批判科举。从士风的角度来讲,科举使士风一变为急功利,士子以猎科名、沾禄食为务。同时在科举之外形成了庞大的山人群体,他们以诗文为业,重名倾向强烈,奔走干谒不断;从文体角度而言,王世贞推崇古文,贬斥时文,认为时文与古文对立。但另一方面,王世贞结合自身经历及文坛现状肯定了科举制的存在,多勉励文人“就绳墨以应制科”。从明中叶文坛现状看,文归郎署,科举制的实行使“天下言诗者以位重”,文坛重视文人的进士身份;从文体角度来说,王世贞后期认为古文、时文在义理层面为一体之物,提倡以古文写时文。目前学界尚未有王世贞文集的整理本,故文章最后另有附录,点校、整理了其22篇书序文,以期对其书序文研究提供更直观丰富的文本材料。(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牛春丽[7](2019)在《王世贞书法题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世贞的题跋包括杂文、书法、绘画、佛经等多种,该文主要针对王世贞书法题跋进行研究,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王世贞的世系、家学、文学成就、史学成就及其交游、收藏方面展开论述,这些方面是王世贞书法题跋数量丰富的基础;第二章以朝代先后顺序、同一种类题跋、同一书家的书作进行整合梳理,并将其题跋内容按照考辨类、品评类、简述类进行分类总结;第叁章从王世贞书法题跋浅析其书学思想,包括他对书法之“格”的追求,对书法“自然”的崇尚。从其题跋中还可以看出他对书法作品的内容在诗词、文章优劣雅俗方面的重视和关注;第四章从王世贞书法题跋的书学价值、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及明代书画收藏叁方面来论述王世贞书法题跋的价值和意义。王世贞书法题跋中所蕴含的书学品评观开明代书法批评之先河,尤其是他对当时书家的品评更具有时代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蒋方亭[8](2019)在《明代王世贞与吴门画派后期“纪行图”之兴》一文中研究指出崛起于15世纪中期的吴门画派,使元末以来备受冲击的苏州画坛再度饮誉江南近百年。然而,到了16世纪后期,随着核心人物文徵明(1470~1559年)及其子侄、学生的相继陨落,吴门画派一时间成为了评论家口诛笔伐的对象。批评言论中影响深远者,有后来居上的松江派领军人物董其昌(1555~1636年)的画评。虽然董其昌的文集、题跋中,对于近邻吴门画家的直接评论并不算多,却指出了吴门画派后期"刻画""习气""纤媚""恬俗"等诸多弊病(见张子宁《董其昌论"吴门画派"》,载于故宫博物(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9年03期)

周晓晴[9](2019)在《“宋代碑刻书法”观念考论——以王世贞、孙鑛、张宗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宋以降,历代书论、题跋、书信中有关宋代碑刻书法的论述屡见典籍,然而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下,其评判标准存有不同。且受环境所限,宋以后很多文人书家并未能够对宋人的碑刻遗迹悉数了然于胸,门户之见、先入为主、视野狭窄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宋代碑刻书法价值迟迟未能够得到充分发掘与认知。站在当下书学研究视角去考察大量宋以后的文人书论资料,发现不同的论者之间对宋代碑刻书法的评价实际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宋代碑刻书法价值与意义的判别亟待梳理。(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04期)

杨森旺[10](2019)在《修正与批判:明末清初王世贞汉魏诗学观的接受——以胡应麟、许学夷、王夫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明代复古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世贞汉魏诗学对明末清初的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时风趋向与文学语境的演变,王世贞汉魏诗学观在明末清初的接受行为被后世误读为"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对立两端。事实上,以胡应麟、许学夷为代表的复古诗论家,并没有将王氏汉魏诗论奉为圭臬;而以王夫之为代表的遗民学者亦没有全盘否定王世贞的复古诗论。叁人依时代环境的不同,或修正,或批判王氏汉魏诗学观,在理性接受的前提下融入各自对汉魏诗学的体悟,以求构建合乎艺术规律的诗歌审美体系。(本文来源于《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世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叁十年来的王世贞诗歌研究,主要在王世贞的文集版本与生平考证、王世贞诗歌思想研究、王世贞的诗歌作品研究这叁个领域展开。王世贞年谱研究成就突出,王世贞文集的点校工作正在进行,这为进一步的王世贞诗歌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献基础。对王世贞诗学思想如格调说、诗法论等问题的研究,已进入比较深入的阶段,但在"弇州晚年定论"相关材料的理解与诠释方面,学界仍未形成普遍共识。对王世贞的诗歌作品研究,在创作心态、诗歌题材、效法对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诗学进路与作者研究进路的系统整合,及作品诠释的理论建构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世贞论文参考文献

[1].王馨鑫,刘杨.王世贞与明中后期北方文士交游考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

[2].张晨.近叁十年王世贞诗歌研究述评[J].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

[3].徐小琳.从《艺苑卮言》看王世贞早期的文学思想[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9

[4].岳进.王世贞山水画题跋的历史脉络[J].中国美术研究.2019

[5].陈远.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D].中国美术学院.2019

[6].孔贝贝.王世贞书序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牛春丽.王世贞书法题跋研究[D].河北大学.2019

[8].蒋方亭.明代王世贞与吴门画派后期“纪行图”之兴[J].收藏.2019

[9].周晓晴.“宋代碑刻书法”观念考论——以王世贞、孙鑛、张宗祥为例[J].中国书法.2019

[10].杨森旺.修正与批判:明末清初王世贞汉魏诗学观的接受——以胡应麟、许学夷、王夫之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宋刻本《骆宾王文集》手钞序5一4 =明 > 吴伟 哎歌舞图 6 轴 (局部)...王世贞《跋褚河南临兰亭绢本真迹...王世贞-[明] 王世贞 行书自书诗卷(局...王世贞-[明] 王世贞 行书自书诗卷 (...王世贞《乐府诗册》王世贞

标签:;  ;  ;  ;  ;  ;  ;  

王世贞论文_王馨鑫,刘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