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控制》2003年分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黄焕玲[1](2021)在《运输成本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孟岩[3](2020)在《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泰山森林植被是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其保护和管理意义重大。泰山森林大多数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林,尽管当时的短时间大面积造林对于快速绿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和种质资源的制约,造林以纯林为主,树种主要选择了松类(Pinus)(主要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栎类(Quercu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且造林密度大,林分组成结构不尽合理。加之现今泰山的人工林基本已经达到了成熟林甚至过熟林阶段,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当遇到虫害、极端逆境等外在影响时,往往会出现严重受害甚至大片死亡现象。泰山森林亟待进行健康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营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山国有林场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进行跟踪调查,探讨林分分布动态变化规律及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进而评价泰山森林健康水平并找到主要制约因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营林措施建议。以泰山国有林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影像,开展了人工林林分分布的动态变化研究并结合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森林健康评价。(1)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了2000年及2016年的多光谱Landsat影像数据。应用empirical rotation校正模型对2000年及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地形光照校正,降低山区地形阴影的影响;(2)搜集研究区2000年的泰山林场各管理区森林资源现状图(纸质),通过在影像上加载各管理区边界线,并将遥感影像中的山脊、山谷走向和明显地物标识与纸质版森林资源现状图相结合,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下手动画出2000年的主要林分分布样本;2016年的林分分布样本来源于研究区基于ArcGIS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通过对树种结构和优势树种两个属性进行同时选择而获得;(3)分别应用2000年的Landsat7 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影像及2016年的Landsat 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其中每一年份应用4期影像),在地形光照校正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并在GIS系统下处理的样本数据,应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分类器对研究区2个年份的林分组成及分布进行研究,得到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图;(4)在ArcGIS10.1下,将2000年及2016年的林分分类结果由栅格格式转化为矢量格式,并进行空间叠加,通过建立新的属性字段,对2000年和2016年的树种代码进行对比,将树种代码未发生变化的区域删除,保留变化的区域,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优势树种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5)通过对林分变化明显的区域设置样地,对样地进行详细外业调查,研究了泰山人工林林分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6)在欧空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官网下载Sentinel-2A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对泰山森林的植被健康程度进行遥感反演,获得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因子;(7)将通过Sentinel-2A数据提取的指标因子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提取的指标因子结合起来,通过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对泰山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探讨了泰山主要人工林林分类型(松类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侧柏人工林)分布变化的规律及驱动机制,并进行了森林健康评价。通过在ArcGIS软件下对研究区2000年及2016年的分类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研究区跨度16年的林分分布变化结果图。通过GIS的统计功能表明,经过16年的变化,研究区松林和刺槐林是面积变化较大的两个林分类型。松林占整个泰山森林的比例由55.69%下降到50.22%,下降的百分比高达5.47%;侧柏林面积有一定的下降,下降百分比为0.60%;刺槐林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0.15%上升到2016年的13.75%,上升比例为3.60%;栎林面积也有一定的增长,上升比例为1.77%。总体趋势是阔叶林面积不断增加,针叶林面积缩小。在获得主要林分动态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树种分布变化的原因及内在驱动机制。4类林分分布动态的内在驱动机制是阔叶树种通过种间竞争逐步使针叶树种变为树下树,长势衰退甚至死亡,在山体的阳坡阔叶树种入侵针叶树种较山体阴坡严重,但人为活动有目的地对阔叶树种的生长进行干预可以减缓阔叶树种的扩张进程。同为针叶树种,松类减少的速度大于侧柏。同为阔叶树种,当栎林处于刺槐林上坡位时会出现栎类侵入刺槐林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用2016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并结合同期的哨兵-2A(Sentinel-2A)遥感数据提取出反映泰山森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在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获得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在GIS系统中对泰山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质等级森林面积(81.69hm2)和健康等级森林面积(2670.48 hm2)仅占到泰山森林总面积的23.46%,60.65%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为1864.74 hm2,占泰山森林总面积的15.90%,其中含96.92hm2极不健康森林,即超过3/4的泰山森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本研究认为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造林时树种选择单一且并未完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开展造林,在林业经营过程中反复下层疏伐和割灌,导致大部分森林为单层林,此外气候条件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及降水减少也是影响泰山森林健康的一个制约因子。对泰山林场下一步开展营林活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逐步调整林分结构,在坡度陡、土层瘠薄、水分含量低等立地条件极差的区域的退化油松林可逐步间伐,营造灌木林;二是及时疏伐,降低林分密度,促进天然下种更新,营造异龄林、复层林;三是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引进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免大面积纯林;四是针对气候条件变化有规划的引入抗旱性较强的树种。
王薇[4](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韩冬辰[5](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马军[6](2019)在《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既是科研宝库,又是旅游胜地。大量游客给遗产地原始面貌和周边环境带来怎样变化?遗产地原住民文化景观因旅游发展又有哪些影响?管理者如何量化和界定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前瞻性?这些问题集中于游客快速增长带来的非惯常环境的人地关系冲击,也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自然遗产地发展的共性问题,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冲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描述世界自然遗产地表征真实性、完整性、旅游发展的冲突要素构成并开展特征分析;(2)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尺度差异大变化分析难以统一提取;(3)缺乏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针对这些科学问题,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并结合世界遗产公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等多领域知识开展融合研究,提出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概念、分类定义及其提取、变化分析方法和构建评价模型,并以九寨沟为例展开实证分析,为解决世界自然遗产地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冲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构成,基于异质共生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融合世界遗产公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等多领域知识,提出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概念及分类定义。鉴于文化资源在遥感影像上表达的局限性,选择文化资源的主要物质载体即文化景观表征真实性要素,结合其小尺度景观格局采用高分影像解译;自然资源在Landsat影像上表达优势明显,选择自然资源表征完整性要素,结合其中尺度景观格局的特点采用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根据旅游活动特点,选择游客相关数据配合一次性投资建成无较大改动的旅游服务设施表征旅游发展要素。为实现后期充分采用多波段遥感组合特征信息关联于评价模型,结合研究区真实性要素属于小尺度、完整性要素属于中尺度、旅游发展要素属于小尺度的特点,统一在中尺度Landsat影像进行特征描述。(2)针对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景观格局尺度差异特点,提出顾及先验知识的多源遥感变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包含三个部分:一是采用高分影像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小尺度景观格局的真实性要素变化信息;二是采用Landsat影像进行分类后比较提取中尺度景观格局的完整性要素变化信息;三是采用先验知识及田野调查提取旅游发展要素变化信息,最后统一在中尺度景观格局下对所有冲突要素进行变化描述。(3)基于异质共生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融合世界遗产公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旅游学等多领域知识,构建了基于异质共生空间关系的冲突要素评价模型。提出文化景观保有量、游览热度、游览交通热度因子及数学模型,设计原住民活动强度、人类旅游活动强度、旅游经济热度因子及数学模型,引入生境生物丰度、数字高程模型因子,关联对应的多波段遥感组合特征信息,并采用归一化和权重法构建因子影像各权重比例组合,形成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4)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为例,基于本文构建的冲突要素评价模型,划分评价等级区域,其转移变化特点:一是九寨沟真实性要素面积主要位于海拔范围2072m至2665m,2004年主要集中于评价模型缓冲区,占其92.81%。2016年扩展至评价模型低影响区、无影响区,年递增率0.65%。正影响是评价模型缓冲区的真实性要素面积下降了27.23%,但负影响是其在评价模型敏感区增长了236.36%。具体表现为空间更加密集,真实性要素还会逐步扩展至评价模型的低影响区、甚至无影响区;二是九寨沟完整性要素面积主要位于海拔范围2037m至4855m,属于评价模型高度敏感区变化活跃,但主因为冰雪覆被。而其在评价模型缓冲区、低影响区、无影响区面积分别按3.45%、1.61%、1.09%的年递减率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三是九寨沟旅游发展要素面积主要位于海拔范围2036m至3223m,由于12年期间未有较大改动,其变化反映于其要素面积在评价模型划分等级的区域转移。其2004年评价模型敏感区74.98%上升至2016年的99.29%,几乎已经达到旅游发展要素的最大空间极限。按其递增率2.5858%的发展趋势2017年就超出其旅游设施的承载极限从而转移至评价模型高度敏感区。论文的主要创新包括:(1)提出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概念、冲突要素分类定义及冲突要素提取方法。(2)提出顾及先验知识和多源遥感影像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变化分析方法,实现了统一尺度环境的变化描述,突破了遗产地已有方法仅限于高分影像的变化检测、中分辨率的变化检测、无人机航测变化检测等世界自然遗产地专项领域变化分析的局限。(3)构建基于异质共生空间关系的冲突要素评价模型,该模型提出了文化景观保有量、游览热度、游览交通热度等3个因子及数学模型,设计了原住民活动强度、人类旅游活动强度、旅游经济热度等3个因子及数学模型,引入生境生物丰度、数字高程模型等2个因子,关联多波段遥感组合特征信息,突破遗产地长期使用行业标准、单项指标、PSR(压力-状态-释放)等惯常评价方法。并通过遗产地九寨沟实证分析,量化诠释遗产地真实性完整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冲突及变化关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杨钰钊[7](2019)在《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基于与日韩的比较》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科学技术,已经变成促进各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高度密集的知识和技术产业,逐渐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拥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情况不仅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分工的水平和贸易地位。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中介绍了中外的学者们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成果。然后介绍了中日韩三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双边贸易规模和对外贸易现状。总体上看,中日韩贸易和对外贸易规模都在增大。进而采用TC指数分析了中日韩三个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结论表明,中国只在计算机设备和电子通信设备上拥有出口竞争力,日本在科学仪器、电子设备和非电子设备上都具备出口优势,而韩国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设备和科学仪器上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后采用ARCA指数分析得出,相对于日本和韩国来说,中国的计算机设备和电子通信设备的ARCA指数较高,其余高技术产品从整体来看均呈现比较劣势。随后做实证分析,选取了1996-2016年的高技术产业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自变量数据,选取TC竞争力指数作为因变量,对它们存在的关系及贡献程度做出实证,协整检验表明科研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与出口竞争力之间拥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AR根检验表明以三者为基础建立的VAR模型具有稳定性;而格兰杰检验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得出结论,即科研经费的投入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人力资本投入虽然在短期不能显着促进出口竞争力,但是一个潜力因素;方差分解分析也证实科研经费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对提高本国出口竞争力在长期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一些针对性政策建议。
王媛媛[8](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张静潇[9](2019)在《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被誉为亚洲水塔。冰川和湖泊是青藏高原地表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和湖泊的变化对气候环境变化具有极为敏感的响应,并与水资源变化和地质灾害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冰川出现了加剧退缩的趋势。其中,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冰川变化幅度最大地区之一。藏东南地区海洋性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冰川退缩会引起下游湖泊发生相应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增大冰湖溃决的危险性。由于冰川退缩和湖泊变化与气候环境变化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对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揭示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及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冰川和湖泊的大范围和长时间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1995、2005和2015年共三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冰川和湖泊分布信息,对冰川与湖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1995-2014年藏东南地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初步探讨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变化的原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发展了基于多地表特征并利用多时相和多源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采用多时相Landsat影像和多源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地物光谱、地形特征、地表温度和纹理特征等多种地表信息,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实现无表碛覆盖冰川和表碛覆盖冰川边界的自动分类;并通过融合多期影像结果,减小云和季节性积雪对分类结果的影响。与此同时,以多时相Landsat影像数据为主,结合同时期冰川提取结果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改进的基于水体指数的全局-局部迭代方法,实现非结冰湖和结冰湖边界的自动阈值分割和提取,并将多期影像结果进行叠加,有效降低云、山体阴影和冰川等因素对湖泊边界提取的影响。(2)分析了1995-2015年间研究区的冰川分布情况和变化特征。基于提取的三期冰川边界结果,从冰川规模、高程、坡向和表碛覆盖程度等方面对研究区的冰川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冰川总体呈现退缩趋势,退缩总面积为2842.08 km2,面积变化比例为29.9%,退缩速率在近十年呈现加快趋势。研究区冰川规模等级越大,所占总面积越大,条数越少;冰川规模大小对冰川面积的相对变化和绝对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冰川规模越大,绝对面积变化越大,相对面积变化越小。研究区冰川分布面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4400 m-6000 m范围内,且在5200 m-5400 m处冰川面积最大;近20年来,各海拔高度带的冰川面积均呈现退缩趋势,并呈现退缩最大程度向高海拔地区转移的趋势;海拔高于4800 m的冰川在近10年(2005-2015年)退缩速度加快。研究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而且各坡向冰川均表现为退缩趋势,其中东南坡向冰川的面积变化最大。与无表碛覆盖冰川相比,表碛覆盖冰川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冰川消融区,在4600 m-4800 m处面积达到最大;1995-2015年间,表碛覆盖冰川和无表碛覆盖冰川均呈现退缩趋势;稀疏表碛覆盖冰川的绝对面积退缩速率最高,并且近十年来呈现加快退缩趋势。(3)分析了1995-2015年间研究区的湖泊分布情况和变化特征。基于提取的三期湖泊边界结果,从湖泊规模、高程、坡向和湖泊类型等方面对研究区的湖泊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年内研究区湖泊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总体面积增加27.13 km2,面积增长比例为6.0%。研究区内湖泊增加主要以规模介于0.05-0.1 km2之间的小湖泊为主,湖泊减少主要以规模介于0.4-0.5 km2之间的湖泊为主。20年间研究区共存湖泊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扩张湖泊和新增湖泊的增加面积最显着的海拔分布相近(4200 m-4600 m),然而退缩湖泊和消失湖泊面积在海拔上的峰值呈现分离态势。研究区湖泊增加主要以朝北坡为主,湖泊减少主要以朝南坡为主。研究区冰川湖和非冰川湖在20年内均在增长,冰川湖增长速率更快,近10年来冰川湖呈现加快增长而非冰川湖呈现减缓增长的趋势;研究区内冰川相连冰湖和冰川非相连冰湖均在增长,冰川相连冰湖的增长速率更快,而且二者均呈现近10年加快增长的趋势。(4)结合研究区历史气象资料数据,分析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初步研究冰川和湖泊的变化原因。结果显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区在1995-2015年间的年平均气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研究区在近15年(2000-2015年)的年蒸发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可知,气温持续升高和降水减少是引起冰川消融退缩的主要气候因素。研究区湖泊增加数量和冰川退缩面积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气温升高以及由此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加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
李明峰[10](2019)在《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已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我国军事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是要将军事工业的基础制造能力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依靠开放和社会化的产业链,充分利用民用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提升高端基础制造水平和研发效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现有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到武器装备分系统、零部件等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竞争中来。尽管国家在这方面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但现实中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军工企业的垄断格局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民口企业实际参与到军事工业的竞争程度很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生产和研发效率依然不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民参军”的视角来分析军事工业垄断形成的历史原因、垄断形式演进的内在动力、垄断形式新的表现特征及其影响,并基于经济学原理研究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机理和问题的症结,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研究对拓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国防经济理论、推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打破垄断进而实现军民企业的公平竞争以及提高生产与研发效率、推进军民融合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根据我国军事工业特殊的发展道路和多次改革的变化历程,对垄断的形成和演变进行梳理,探究历史原因与利弊影响,分析新时期的垄断形式和特征;其次基于对现阶段垄断形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军事工业的产业特征,采用经典的SCP模型对基础制造领域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垄断现状和垄断对绩效造成的影响,以及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然后再进一步从市场竞争角度,针对形成垄断的关键因素分别深入到军事工业基础制造的生产和研发领域,运用多个博弈模型对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原因的微观经济学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垄断和影响公平竞争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6章,除了导论和结论之外,主要研究内容是: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分阶段对我国军事工业中的垄断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第2章),提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改革探索时期的“行政垄断”和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经济垄断”的垄断演化三阶段论,分别对三阶段的垄断形成原因、管理体制、利弊影响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发展旨在克服物资匮乏和技术落后等短缺经济条件的约束,集中力量突击发展军事工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奠定了新中国军事工业的基础,但同时也形成了军民分割的局面,为军工企业的垄断提供了条件。改革探索时期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军事工业的转型发展并形成了市场供需关系,但军工企业利用法规条款和行政命令排斥其他企业进入,产生了行政垄断,虽然平衡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生存能力,避免了市场化改革对国家集中建设成果的过度冲击,但却没能改变军民分割的格局及其带来的弊端,降低了改革的预期成效,军事工业整体效率较低,对国防经费的依赖仍然较大。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行政壁垒虽然已逐渐消除,但民口企业依然难以进入,军工企业的垄断仍然存在,但垄断形式变为行政支持隐藏下的经济垄断,垄断者的主要目标从完成国家意志转移到追求利润上,并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这种经济垄断已经成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参与生产和研发的主要垄断形式,对军民融合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二,基于SCP模型进一步研究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形成的经济垄断(第3章)。首先,研究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一是产业链呈现为“三级倒锥形”结构,存在自下而上的产品供给失衡,需要引入民口企业来补充和扩大市场主体;二是产品依据对国家安全的重要程度分为核心的战略总体领域产品和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非核心的基础制造领域产品范围逐步扩大;三是由于产品特征使得市场竞争具有二元化的性质,即战略总体领域产品的限制竞争和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开放竞争。其次,分析了垄断下的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通过行业集中度指数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度了市场集中度,证明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结构是高度垄断的,且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垄断者为军工企业,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论证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产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分析了军工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进出壁垒上具有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民口企业进入面临的困难。第三,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行为,分析了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两类市场主体的特征,发现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行为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最后,研究了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市场绩效,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分别从军民通用性较强和不高的两个专业领域衡量了当前的市场绩效,认为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整体市场绩效相比于民用相关领域偏低,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绩效的因素,论证了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是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提高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检验。第三,针对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不对称”因素,研究造成民口企业难以进入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与措施(第4章)。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民口企业与军工企业的策略博弈中,构建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阻止不同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市场,以及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这类阻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对军工企业正常投资会阻止一般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如果超额投资还会阻止较高竞争水平的民口企业进入,并限制已进入的高竞争水平民口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的差异虽然可以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效率和公平性,但在政府投资方式不改善的情况下,并不能促进民口企业进入市场。据此建议应通过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投资公平机制和引入社会资本的办法,改变对军工企业独有的投资,在此前提下通过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促进更多高水平民口企业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率的竞争。第四,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两个“不对称”因素是如何造成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意愿不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5章)。将研发竞争的AJ模型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的研发竞争之中,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不足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阻碍民口企业参与竞争,但没有技术差距并不能使竞争达到最有效,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打破军工企业的垄断地位,改变市场结构,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此外,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建议应从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实施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竞争的政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采用经典的SCP模型研究我国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形成的经济垄断现象。在产业特征上,提出我国军事工业具有“三级倒锥形”产业链的结构特征、两级分类的产品特征和二元化性质的市场竞争特征;在市场结构分析中,通过市场集中度的测度,证明军事工业基础制造领域被军工企业高度垄断,认为军事工业的产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上,军事工业的进出壁垒包括资质、技术经验、工艺装备、先入和规模壁垒等;在市场行为分析中,提出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成本竞争上,非价格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研发竞争上;在市场绩效分析中,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指标的对比分析,证明垄断的军事工业相比民用工业在市场绩效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找出阻碍民口企业进入的关键因素是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技术差距和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2.将迪克西特模型(Dixit Model)扩展应用到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策略博弈问题研究中。从政府投资和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两个行政性原因导致的“不对称”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政府投资如何有助于军工企业实施垄断以阻止民口企业进入市场的机理,发现减小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存在政府投资条件下的军事工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而从改变政府投资方式、健全政府投资的公平机制、引导其他资本进入和在改善政府投资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军民工业标准的融合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民口企业参与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竞争的政策建议。3.扩展AJ模型分析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在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竞争行为。通过建模和分析博弈均衡过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技术差距和军用成果转化率对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研发竞争的影响,发现技术差距过大和军用成果转化率不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口企业的研发意愿,军民企业之间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可以使得研发竞争带来的社会研发总效率最高;提高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可以促进军工企业与民口企业之间的研发竞争,使民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社会研发的总效率;促使军工企业和民口企业共同研发,可以使社会研发效率的帕累托改进效果更好。据此给出了改变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军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二、《航天控制》2003年分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控制》2003年分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分类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研究区林分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数据及数据预处理 |
2.2.2 林分分类及分布动态研究方法 |
2.2.3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分布动态结果 |
3.1.1 地形光照校正结果 |
3.1.2 林分分类结果 |
3.1.3 分类精度结果 |
3.1.4 林分分布空间变化结果 |
3.1.5 外业调查结果 |
3.1.6 泰安市气象数据结果分析 |
3.1.7 四类主要林分分布动态驱动机制分析 |
3.2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分级结果 |
3.2.2 森林植被健康程度指标遥感反演结果 |
3.2.3 泰山森林健康状况 |
3.2.4 森林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及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1.1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的研究意义 |
4.1.2 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与森林健康的关系 |
4.2 遥感技术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2.1 应用陆地卫星数据研究林分分布动态的优势与劣势 |
4.2.2 林分分类方法的选择 |
4.2.3 森林植被健康指数遥感反演的应用 |
4.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4.3 人类干扰对泰山人工林的影响 |
4.3.1 人类干扰对泰山林分分布动态的影响 |
4.3.2 人类活动对泰山森林健康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定性定量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评价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冲突要素分类与变化检测原理及方法 |
2.1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分类 |
2.1.1 中尺度多光谱影像分类原理与方法 |
2.1.2 小尺度高分影像分类原理与方法 |
2.1.3 精度评定原理与方法 |
2.2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变化检测原理与方法 |
2.2.1 变化检测定义与原理 |
2.2.2 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
2.3 世界自然遗产地评价模型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提取 |
3.1 世界自然遗产地基础数据 |
3.1.1 先验知识 |
3.1.2 数据来源 |
3.2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概念及分类定义 |
3.2.1 世界自然遗产地基于冲突要素土地规划概念 |
3.2.2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分类定义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高分影像融合 |
3.3.2 辐射校正 |
3.3.3 几何校正 |
3.4 分类方法实验 |
3.4.1 基于Landsat影像分类实验验证 |
3.4.2 基于Landsat影像分类精度评价 |
3.4.3 基于高分影像分类方法实验与精度评价 |
3.5 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特征描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变化分析 |
4.1 遗产地真实性要素变化信息提取 |
4.1.1变化检测实验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遗产地完整性要素变化信息提取 |
4.2.1变化检测实验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与实证 |
5.1 评价体系 |
5.2 指标分析与提取 |
5.2.1 指标分析 |
5.2.2 指标提取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4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冲突要素评价模型 |
5.5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冲突要素评价分析 |
5.5.1 单项指数分析 |
5.5.2 景观格局分析 |
5.5.3 转移分析 |
5.5.4 真实性、完整性、旅游发展描述 |
5.5.5 遗产地突发自然灾害的恢复分析 |
5.5.6 决策描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基于与日韩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定义 |
1.2.1 中国划分标准 |
1.2.2 美国划分标准 |
1.2.3 OECD划分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文献 |
2.2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情况分析 |
3.1 中日韩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发展历程 |
3.1.2 日本发展历程 |
3.1.3 韩国发展历程 |
3.2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 |
3.2.1 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
3.2.2 中韩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
3.3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
3.3.1 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
3.3.2 日本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
3.3.3 韩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 |
3.4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日韩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4.1 基于TC指数的出口竞争力分析 |
4.1.1 中国TC指数分析 |
4.1.2 日本TC指数分析 |
4.1.3 韩国TC指数分析 |
4.2 基于ARCA指数的比较优势分析 |
4.2.1 中国对日本ARCA指数分析 |
4.2.2 中国对韩国ARCA指数分析 |
4.3 日韩高技术领域发展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5.1 实证思路和研究内容 |
5.2 计量模型建立 |
5.3 实证分析 |
5.3.1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5.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5.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4 脉冲响应分析 |
5.3.5 方差分解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 |
6.2.2 优化科研队伍,增加科研团队与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
6.2.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 |
6.2.4 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
6.2.5 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出口 |
6.2.6 加强经济合作,促进国际前沿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湖泊变化遥感监测进展 |
1.2.3 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
1.2.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气候与水文 |
2.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融合多时相信息的冰川边界提取 |
3.1 机器学习方法 |
3.2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和多时相信息的冰川边界提取 |
3.2.1 分类系统确定 |
3.2.2 选取分类样本 |
3.2.3 光谱、地形和纹理特征计算及分析 |
3.2.4 随机森林分类 |
3.2.5 分类特征重要性估计 |
3.2.6 多期冰川分类结果叠加 |
3.2.7 精度评价 |
3.3 后期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的全局-局部迭代理论融合多时相信息的湖泊边界提取 |
4.1 湖泊边界自动提取 |
4.1.1 水体光谱特征 |
4.1.2 基于改进的全局-局部迭代理论融合多时相信息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
4.2 后期处理 |
4.3 精度评价与分析 |
4.3.1 精度评价方法 |
4.3.2 精度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冰川和湖泊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 |
5.1 藏东南地区冰川概况及变化 |
5.1.1 冰川分布情况分析 |
5.1.2 冰川变化特征分析 |
5.2 藏东南地区湖泊概况及变化 |
5.2.1 藏东南地区湖泊分布情况分析 |
5.2.2 藏东南地区湖泊变化特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冰川和湖泊变化原因分析 |
6.1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6.1.1 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6.1.2 春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6.1.3 夏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6.1.4 冬季均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6.1.5 蒸散发变化特征分析 |
6.2 冰川和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
6.2.1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2 湖泊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3 冰川和冰川湖变化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军事工业垄断的形成与演变 |
2.1 计划经济时期军事工业的集中发展(1949 年-1978 年) |
2.2 改革探索时期军事工业的行政垄断(1979 年-1997 年) |
2.3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1998 年以来)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军事工业的经济垄断:基于SCP模型的分析 |
3.1 推进军民融合时期的军事工业产业特征 |
3.2 军事工业的市场结构 |
3.3 军事工业的市场行为 |
3.4 军事工业的市场绩效与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工业生产领域的进入: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 |
4.1 生产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4.2 基于对掠夺性行为描述的数学模型扩展 |
4.3 军工企业利用政府投资阻止民口企业的行为分析 |
4.4 军民工业标准差异对阻止行为的影响 |
4.5 民口企业进入生产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工业研发领域的进入:技术差距、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 |
5.1 研发领域的“民参军”竞争现状 |
5.2 基于AJ研发竞争模型的扩展 |
5.3 技术差距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4 军用技术成果转化率对研发竞争的影响分析 |
5.5 民口企业进入研发领域参与竞争的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航天控制》2003年分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运输成本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D]. 黄焕玲.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泰山优势树种人工林林分分布动态及森林健康评价[D]. 孟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4]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6]基于遥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冲突要素评价模型与分析[D]. 马军. 武汉大学, 2019(01)
- [7]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基于与日韩的比较[D]. 杨钰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基于遥感数据的藏东南冰川和湖泊动态变化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张静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10]军事工业的垄断与进入问题研究 ——基于“民参军”的视角[D]. 李明峰.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