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料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料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炉,风量,布料,测温,炉顶,焦比,装料。

料面分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徐文轩,程树森,牛群,赵国磊,陈艳波[1](2017)在《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装料模式对并罐高炉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国内某5 500 m3实际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全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分别对矿(A)-矿(B)-焦和矿-焦两种装料模式下炉料从矿焦槽运动至料面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矿与B矿布入料面时落点轨迹不重合,导致两种装料模式下料面炉料分布不同。在料面径向上,装料模式对料面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影响较小。在料面周向上,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石体积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133和0.147,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焦比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074和0.086,矿-矿-焦装料模式下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更均匀。(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7年12期)

张晓萍,李小静,刘英才[2](2017)在《马钢300m~2烧结机料面风量分布检测分析和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马钢两台300 m~2烧结机台车料面风速进行了检测,发现两台机的料面风量在烧结过程中分配不合理。可通过降低机头、机尾部分风箱的风门开度,将有效风量由机头、机尾部分向中前部转移,实现沿台车运行方向上的风量合理分布。沿台车宽度方向上的布料不均匀导致台车两侧料面风速差异大,烧结速度不同步,应强化操作管理,保证料面平整。(本文来源于《烧结球团》期刊2017年03期)

王国斌[3](2015)在《提高球团矿配比对高炉块状带料面形状和煤气流分布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燃料消耗、坚持节能减排是当前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与烧结矿相比,球团矿生产工序能耗低,环境污染排放物少,而且具有品位高、粒度均匀、强度高、还原性好等特点。因此,增加球团矿配比可减少烧结矿使用量,提高煤气利用率,并达到降低燃料比之目的。但增加球团矿配比后易产生高炉加重中心、炉墙结瘤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提高球团矿配比对高炉块状带料面形状和煤气流分布的影响,从而为高球团比下高炉布料制度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结合宝钢2号高炉炉料组成和布料制度,开展了不同球团矿配比时料堆结构参数的测定及料面形状的计算,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提高球团矿配比对高炉块状带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布料制度的优化。所得结论如下。随球团矿配比增加,料堆堆角呈减小趋势,料面趋于平坦,料堆空隙度减小;随球团矿配比由20%分别提高至30%和40%,高炉中心区域矿焦比增加,煤气流速降低,煤气压降增加,中心加重趋势明显;而炉墙区域矿焦比变化不大,煤气流速增大,边缘气流发展。调整矿石布料矩阵和焦炭布料矩阵,高炉中心矿焦比减小,煤气流速增大,煤气压降降低,中心煤气流发展充分,中心加重的趋势得到控制。进一步增加高炉中心焦炭布入量并形成“焦炭堆”,可以起到控制球团矿向中心滚落的作用,而炉墙附近所形成的平坦矿石层和焦炭层有助于抑制高球团比下的料层坍塌。加深料线对改善煤气流分布效果不明显,不建议作为应对高球团比的主要措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01)

陈令坤,陈先中[4](2013)在《基于料面形状特征和气流分布模式的高炉上部调剂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炉上、下部调剂决定高炉的运行状况,其中布料技术构成了高炉上部调剂的核心,布料调剂对于维持高炉的稳定顺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7号高炉2012年5月在炉顶安装了料面测量用相控阵雷达,利用该雷达可以实时获取炉顶料面形状,利用料面形状的不同特征,参考炉顶气流分布的特征,并利用诸如炉顶煤气成分、压差、冷却壁温度变化等信息,可以获得布料调剂的建议,采取相关建议后高炉操作稳定,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内煤气利用率从47%提升到50%以上,指标大幅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10)

吴敏,王昌军,安剑奇,何勇[5](2011)在《基于料面温度场的高炉煤气流分布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炉内部环境复杂、煤气流分布实时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料面温度场的高炉煤气流分布的识别方法.首先,充分利用高炉生产过程检测信息建立料面温度场.其次,对高炉中心和边缘煤气流发展水平进行提取,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高炉煤气流分布模式进行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反映高炉煤气流分布状态,有利于指导高炉的料面操作.(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1年01期)

宁志宇[6](2005)在《高炉温度场与料面分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炉生产过程中,炉内状态是布料操作决策的关键。高炉炉内状态的检测、预测是高炉优化操作的基础。本文主要是针对高炉炉内的温度场和料面分布建立模型,提供更好的炉内状态信息。 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高炉生产的工艺流程,阐明了高炉炉内温度场以及料面分布形成的机理。 其次在分析了国内外高炉温度场的检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安装了十字测温和红外摄像机的高炉,提出了一个基于红外图像的温度场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十字测温和炉内红外图像的信息,采用动态温度定标的方法得到灰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同时还结合图像处理的方法,提取了温度场的伪彩图、等温线、径向温度等信息,为现场工作提供了更直观、深入的高炉炉内温度信息。 然后在分析了国内外高炉内料面分布的检测与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安装了红外摄像机的无料钟多环布料高炉,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融合的料面分布模型。该模型结合布料模型、高炉结构数据以及红外图像等信息,分析了各种信息所反映的料面分布特征,并利用专家经验对这些特征进行融合,能在理想假设条件下对对高炉炉内料面分布的内外堆角、堆尖位置和中心炭堆形状进行实时预测。 最后把本文的两个模型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监视系统中。该系统利用位图、OpenGL等可视化技术把模型的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全面、实时地展示了高炉炉内的温度场以及料面分布信息。工业应用的结果证明本文的模型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5-06-30)

鲁明发[7](1993)在《高炉炉顶料面温度分布监测装置——红外线热像仪》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红外线热像仪检测高炉料面的温度场,以指导高炉布料。文中介绍了IRBIS-DPS高炉料面温度检测装置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本文来源于《冶金自动化》期刊1993年05期)

料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马钢两台300 m~2烧结机台车料面风速进行了检测,发现两台机的料面风量在烧结过程中分配不合理。可通过降低机头、机尾部分风箱的风门开度,将有效风量由机头、机尾部分向中前部转移,实现沿台车运行方向上的风量合理分布。沿台车宽度方向上的布料不均匀导致台车两侧料面风速差异大,烧结速度不同步,应强化操作管理,保证料面平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料面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文轩,程树森,牛群,赵国磊,陈艳波.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J].钢铁.2017

[2].张晓萍,李小静,刘英才.马钢300m~2烧结机料面风量分布检测分析和评价[J].烧结球团.2017

[3].王国斌.提高球团矿配比对高炉块状带料面形状和煤气流分布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

[4].陈令坤,陈先中.基于料面形状特征和气流分布模式的高炉上部调剂技术研究[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2013

[5].吴敏,王昌军,安剑奇,何勇.基于料面温度场的高炉煤气流分布识别方法[J].信息与控制.2011

[6].宁志宇.高炉温度场与料面分布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

[7].鲁明发.高炉炉顶料面温度分布监测装置——红外线热像仪[J].冶金自动化.1993

标签:;  ;  ;  ;  ;  ;  ;  

料面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