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图书馆数字神经系统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段荧[1](2021)在《古代石刻文献不规则干扰修复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石刻文献在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向来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侵蚀或是人为破坏,石刻文献的表面出现了若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形状多变的干扰区域,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观感需求,而且对历史研究造成阻碍。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可将重要的石刻文献进行数字化储存以延长文物保存时间,也可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对石刻文献进行二次传播,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增加古代历史文化的受众面,使用积极正面的引导方式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面对大量的石刻文献修复,仅依靠手工复原的方式效率低且易造成二次损坏,故本文对残损石刻文献使用数字化修复的手段进行有益探索,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依据石刻文献图像中的有效像素点进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石刻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又可避免再次的损坏。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现有文字数据集缺乏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立不规则干扰石刻文献数据库的方法。目前尚未有完整公开的石刻文献数据集,给石刻文献的不规则干扰修复问题造成了困扰。本文通过分析石刻文献的自然破损的成因以及破损图案的数据特点,对真实场景下的石刻文献样本进行采集构建文字样本数据集,经图像预处理后,本文提出干扰图案检测算法对残损石刻文献图像中的破损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并在训练时随机进行裁剪、旋转、翻折等,进一步扩充干扰掩模数据库的样本种类。然后,构建石刻文献不规则干扰修复模型。现有文字图像修复研究集中于异色的线条类干扰,无法解决现实场景下的文字图像干扰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使用U-NET框架对残损石刻文献进行复原,并通过部分卷积对缺失区域进行有效预测,在感知损失、风格损失及感知损失的共同约束之下,构建石刻文献不规则修复模型,根据现有字体风格对缺失笔段进行复原,突破石刻文献图片中干扰图案的形状、颜色限制。与自然场景图像不同的是文字类图像对于文字内部结构,即重构图像区域的细节复原度要求极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文字识别接口,使用间接性的手段对文字修复效果进行验证,用于评定修复细节的合理性。最后,对真实石刻文献图片进行修复。真实场景下的石刻文献图片由于扫描设备、光线、保存环境等影响,初始采集的图像往往不能达到修复的理想状态,需要通过倾斜矫正、灰度化、二值化等一系列的处理得到修复的原始图片。经过预处理后通过贪婪算法对不规则干扰的石刻文献图像干扰局域进行标定,并使用已预训练好的模型根据缺损区域周围的有效像素进行逐步修复。经试验证明该模型可有效根据测试图片的字体、形状以及笔画走向对文字缺失部分进行预测,PSNR最高达到32.58 d B,LOSS最佳达到0.015。与其他复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解决了同色不规则干扰的修复难题,并在文字图像的修复上主观视觉效果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均有明显提升,文字识别率修复前后提升30.49%。在真实场景下的石刻文献修复之中,有效地对干扰区域进行标定,根据测试图片字体形状重建出细节丰富,且笔画边缘平滑的文字,大大缩短了人为修复所需的精力和时间。
王婷[2](2020)在《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加以重视,并且认识到了亲子共读对儿童日后成长发展的积极作用。图书馆作为各种类型图书的聚集地,以其得天独厚的阅读环境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变化,多元化、互动化的数字阅读为亲子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但是随着阅读形式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却不能很好的满足亲子阅读过程中的多方需求,在引导性和体验性上都存在不足。改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顺应阅读数字化的发展潮流,使其提供良好的亲子共读体验,进一步引导儿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丰富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亲子共读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强调亲子共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对用户体验理论进行概述,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亲子共读现状和现有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出现存问题所在;随后分析在图书馆环境下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需求,明确用户体验理论引入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中的必然性,进而从用户体验层次、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和用户体验要素三方面对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体验性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目标需求分为三部分:儿童需求、父母需求、亲子需求,最终构建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用户体验模型;最后提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并将其设计策略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为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范雨竹[3](2019)在《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出版物产生后,突破了传统的口耳相传,阅读也不再仅有视觉阅读的单一形式,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创了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新形式。本文旨在剖析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过程,分析作为知识传播的有声出版物的发展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揭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及逻辑,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本文按照“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功能迭新→演变动因→发展逻辑→理性探究”的框架,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论述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首先,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顺序,即机械技术时期、模拟技术时期和数字技术时期,剖析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出版主体及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演变过程,对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究与归纳、总结和比较,呈现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历史图景与规律特征。其次,结合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依照“技术——环境——影响”的动态关系逻辑思路,分析有声出版物演变过程中技术、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缘由。在教育技术视角下,从人的多维感知入手,探究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过程探究;第四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第五章为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第六章建构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路径。第一章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本章以声音复制、传播技术为核心,阐述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演变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影响。从留声机诞生起,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记录、贮存和传输声音成为可能,声音信息不再依赖于人和人面对面的传递,而是借助科学技术呈现出可记录、可复制、可传播的新样态,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使用经历了从小众化到大众化再到个性化的变化过程。第二章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出版主体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转型后的出版商和出版人为有声出版物的生产带来海量的扩容,有声出版物形态丰富。在现代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支持下,有声出版主体开发和利用声音资源,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有声出版物资源整合,形成一个集语言、文学、教育、科学为一体的、生动有趣的开放型阅读环境,让阅读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阅读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第三章我国有声出版物功能的迭新。从机械技术时期单一的音乐戏曲类有声出版物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教育功能,到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丰富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带来的推动,再到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海量收听及收听途径的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了人的教育发展需求。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我国有声出版物的发展演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听觉文化的回归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技术上的优势和先进,使有声出版物的载体技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这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使人与之交流互动;听觉文化的回归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想象空间的留白与耳语式的娓娓道来,让人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空间,享受“围炉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章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分析。本章依据教育技术学和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理论,以教育技术学关注的“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学习者”,结合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媒介环境——人与社会”为研究思路,从技术、环境、人三方面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缘由进行探索。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声出版物媒介技术呈现出人性化趋势;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经历了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双向传播的两次变化;有声出版物受众范围从精英式的少数人扩展到平民式的大众化,收听注意力和习惯随之变革。第六章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以教育技术学为视角,以人的听觉感知为基础,融合视觉感知及多感知感官系统,从媒体技术、阅读环境、阅读资源和有声出版物应用四个方面建构多维有声出版物发展新路径。在面对声音复制技术对有声出版物的冲击和声音符号对文本意义传递的干扰时,以“阅听合一”、“以听为读”的态度去面对,将声音、技术和文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随着5G技术时代的来临,有声出版物将会更加深入各个场景,为阅读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阅读环境。本文认为我国有声出版物的演变是在科学教育技术发展引领下的演变;阅读者需求和环境变化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从未来发展上看,多维有声出版物将是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的新形式。
张竑[4](2019)在《虚拟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跨入新世纪后,以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越演越烈,一个集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于一体的“虚拟世界”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型实践形态——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愿望,运用数字化手段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进行的依据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具有虚拟实在性、即时交互性、身心沉浸性和远程操控性等特点,具有超越限制与探索创新、场景重现与求真致美、娱乐休闲与心理调适、张扬个性与人格完善等功能和作用。虚拟实践的产生导致人类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巨大变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一次质的飞跃。第一,人们运用数字化手段创造出了特殊的人化自然——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型和探索创造型的虚拟实践,以此来完成模拟现实和超越现实的实践活动,将过去只能在想象中存在的事物呈现在虚拟世界中;第二,虚拟实践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物质生产趋向自动化和数字化,精神生产趋向共享化和合作化,生产关系也实现了远程在场和虚实相生,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工具;第三,虚拟实践的双重中介作用对人的主体性产生激增和放大作用,虚拟世界独特的智能性能够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第四,虚拟实践推进了“世界历史”进程,促进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全球化融合和文明交流互鉴,加快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的转变效率;第五,虚拟实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使人的虚拟发展成为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过程和历史阶段。虚拟实践的出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实践范畴的外延得到积极拓展。人类实践形态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人类的实践形态从现实实践发展出虚拟实践,人类的社会形态也呈现出从实变虚的历史趋势。虚拟实践自身发展经历了从二维虚拟实践到拟三维虚拟实践,再到三维虚拟实践的历史过程。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反过来又为现实实践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虚拟实践对推进“世界历史”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虚拟实践及其生成的虚拟世界给人类带来新的道德伦理问题、心理问题、主体性危机问题和人的异化问题。虚拟实践生成的虚拟世界已经与现实世界共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二重世界,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处于二重世界的共同影响之下。必须坚持虚实共生、虚实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避免虚拟世界成为新的精神枷锁和新的统治工具。在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的二重存在状态中,人存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得到了高度统一,虚实相生是信息时代人存在于世的理想境界。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廓清理论地平,详细阐述虚拟实践的内涵、层次、类型、特点、功能、作用和意义。梳理实践概念的演变历史,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及其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意义。重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揭示社会形态从实到虚与实践形态从实到虚的同步性现象。对比分析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的基本原理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论述虚拟实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研究虚拟实践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情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切入,分别研究由于虚拟实践的产生而形成的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关系)变革、精神生产方式(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变革,以及虚拟实践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活动领域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新的科学研究工具。第三章关注虚拟实践带来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情况,构建虚拟存在论。以人为关注点,研究人在虚拟实践中的新型存在形态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论证个体虚拟存在、群体虚拟存在和类虚拟存在具有一致性。考察虚拟存在对推进“世界历史”的作用和影响,论述虚拟实践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探讨在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的二重存在状态中,人存在于世的理想境界。第四章考察虚拟实践引发的人的认识方式的变革情况,构建虚拟认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研究虚拟实践引起的人的认识方式的变革,辨析虚拟认识的运行机理,探讨虚拟实践与虚拟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虚拟实践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代理主体对人的主体性的巨大影响和复杂作用,总结虚拟实践带来认识方式变化的重大意义。第五章研究虚拟实践给人类世界带来的诸多新课题。辨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剖析虚拟世界设计者和体验者的角色职能,分析由于虚拟实践的产生带来的道德问题、伦理问题、心理问题、主体性危机问题和新的异化问题,针对异化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破解异化现象和虚实矛盾的路径和方法。
韩哲[5](2019)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图情领域关于信息需求的相关研究有很多,然而以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则十分有限,且多将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研究建立在公共图书馆用户需求之上,忽略儿童作为个体的信息需求。处在学龄期的儿童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积极充分地了解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并具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才能够保证儿童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得以积极健康地发展。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欲通过调查问卷、观察法、访谈法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进行实践调研,并对学龄儿童借阅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到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特征作为实证依据,将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对影响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各类型因素分析探讨。最终,针对影响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因素,结合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现状,从家庭、学校、图书馆三方面出发,给出具有侧重性的情报服务优化策略与建议,以提升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满足情况,促进学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以健康成长。
索璠冰[6](2019)在《发展心理学视域下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研究》文中提出用户信息需求研究一直是情报学领域的研究内容,然而有关低龄儿童信息需求的研究少之又少,作为信息弱势群体的学龄前儿童,他们的信息需求如何实现与满足关乎到学龄前儿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参考马斯洛信息需求层次论设置问卷题项、访谈及观察提纲,并通过以上调研方法和学龄前儿童书籍阅读情况了解学龄前儿童的信息需求现状,发现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的实现与满足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环境三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从家庭、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服务主体出发,有侧重地提出满足学龄前儿童日常信息需求的建议与策略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曹娟[7](2018)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依据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全人类所面临的永恒挑战。儿童贫困是指对儿童基本发展权利的剥夺,特别是对儿童早期阶段基本发展权利的剥夺,包括营养、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儿童是文明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解决儿童贫困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刻不容缓。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关键且紧迫。一方面,儿童早期阶段的大脑发育已经较为成熟,为儿童发展提供生理基础。另一方面,适当的早期经验又能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繁荣与修剪,提高大脑发育水平。此外,儿童早期阶段存在大量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这一阶段,可能会导致某些技能不易掌握,甚至无法掌握。儿童早期阶段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干预,能够及时弥补儿童发展的缺陷。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与投资的时机有关,国家对儿童早期发展阶段进行投资得到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阶段的投资。儿童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公平和进步的重要指标,促进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是关系儿童自身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的长远大计。贫困儿童身处贫困环境中,由于缺少儿童发展政策的支持,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少主流文化氛围,儿童早期发展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贫困地区的母婴健康问题突出,贫困儿童的营养、健康、教育问题严重。研究与实践证明:对贫困儿童早期发展进行简单的干预,能够产生显着效益。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具有充足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归纳为5个环境系统,公共图书馆处于外环境系统中,较为直接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自由、平等、公益的服务理念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发展政策和公共图书馆政策也指明公共图书馆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更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传统的延续,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是提高图书馆员职业认同感的举措,是图书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体现,是防止公共图书馆泛娱乐化的需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是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网络检索调查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的意识较为薄弱,多数图书馆尚未开展针对贫困儿童的服务,且针对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更加少见。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的方式主要有捐赠物资、建设图书馆、捐资助学、参观游览、举办阅读活动等,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中小学生,仅有极少数图书馆的服务涉及到贫困婴幼儿。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存在明显的时间节点,多在某些特殊节日进行,尚未实现常态化。部分公共图书馆贫困儿童服务品牌建设初显成效。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还善于通过馆外合作,增加社会资源。基于此,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策略:一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引作用;二是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意识;三是构建精准有效的服务模式。
李维[8](2016)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手机客户端和各种智能服务终端迅速普及,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数据规模之大,更在于数据类型的复杂多样、数据价值密度之低、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难度之大。2008年9月,“大数据”概念正式提出,迅速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已经在政府管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交通旅游、工业制造、基础建设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向来是受新环境和新技术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此次也不例外,也受到了大数据的巨大影响和冲击,图书情报领域的众多学者围绕大数据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以及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已具备大数据特征,分散分布与零碎存在的图书馆小数据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融合的完整的图书馆大数据才有价值。文章按照“理论阐述-模式分析-平台构建-保障机制”的研究思路展开。首先详细阐述和总结大数据理论、数字资源理论和数字资源融合理论;其次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融合目标、融合层次和融合方法进行分析,并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最后从观念、技术、经济、管理、法律、人才六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具体保障措施,以期为图书情报领域的大数据研究提供参考。
李美玉[9](2016)在《使用情感对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移动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阅读逐步成为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移动图书馆因其快捷、方便和随时随地访问资源与使用功能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移动图书馆及用户满意度的研究逐步得到了重视,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关于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十分稀少。关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个部门及行业关注的问题,而就移动图书馆领域,关于用户满意度的理论与模型尚不成熟,忽略了用户使用情感对于用户满意的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用户的体验感受,评估用户的满意度,本文基于移动图书馆的用户评价,对用户的使用情感及其他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测评,深入研究用户满意度,以期了解用户的期望,针对性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结合移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功能与特点,从用户的使用情感出发,将其划分为使用前情感和使用后情感,识别和考察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构建适用于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满意度影响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利用初始量表编制的初始问卷,选取江苏省地区每天使用移动图书馆并已持续使用半年以上的资深用户进行量表检验和修正,通过项目分析、效度和信度检验,取消了用户使用前情感和使用后情感的积极与消极区分,最终形成包括5个维度、15个测评层面、共17个测评项目的正式量表。利用正式量表编制正式问卷,选取211和985高校的高级用户,即每周至少使用2次且持续半年以上使用时间的用户数据进行模型和假设检验。根据研究结果,探讨使用情感对于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关系及路径和系数。本文的研究发现,使用前情感、使用后情感对于用户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二者也可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间接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本文提出的满意度提升建议包括:改善用户使用前情感方面,注重前期宣传,帮助用户迈出第一步,开展情感互动体验活动;改善网页设计,提供清晰有趣的反馈,综合考虑环境等因素对用户使用服务的影响;增强不同场合移动图书馆的易用性,隐藏不必要的信息,身临其境的设计检索会话。改善用户使用后情感方面,建立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等级、积分与徽章等鼓励制度,有效利用现状偏见,并向用户展示有趣的挑战;简化任务,引导用户行为,关注群体差异,促进用户交互进入心流状态;提供精准及惊喜服务,奖励客户忠诚,提升交互界面的友好度。改善用户感知质量与感知价值,激发用户使用情感方面,提升服务项目质量,并拓展服务项目,支持语音、地图查询,提供图书馆空间资源的预约,吸收其他平台精华;注重页面设置,提出明确建议,提供合理友好的容错机制和安全隐私保密政策;鼓励用户参与,融合社交网络,支持线上线下交流,提供个性化服务,培养用户社会认同感;注重细节设计,提供即时反馈,平衡挑战难度与用户技能,注重在用户的自我表现。
陆颖隽[10](2013)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的延伸与发展,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无时空限制、便于使用、超大规模的信息中心,具有一种全新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已成为当今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趋势。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既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图书馆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图书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几千年的图书馆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虚拟现实(VR)技术诞生至今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被认为是本世纪计算机领域最重要、最新奇的研究之一,被认为是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具有多感知、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等特征,是集成了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技术。数字图书馆将包括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在内的资源数字化,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则使之前数字图书馆二维的、平面的信息资源还原原始形态,变为三维的、立体的信息资源,并将拓展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给数字图书馆带来根本性的变革。研究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尤其是当前三网融合、物联网建设的环境下,对促进、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科学的、快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VR系统的构成与实现、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三维信息资源建设、可视化信息检索、虚拟参考咨询、远程遥控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讨。全文约14.5万字,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以及VR系统的构成与实现。由于外来语的原因,我国学者对VR (Virtual Reality)的翻译有着许多不同的称谓和解释,国内外学者对VR的定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笔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VR的释义以及定义,提出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对于VR系统的构成特别强调了人是VR系统的主体,人决定了VR的实现与应用。第二章从信息社会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以及优势互补、创新服务的角度论述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图书馆的技术情结、VR技术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千年的图书馆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予以研究。“三网”的融合与物联网的建设,为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提供了高速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和性能优异、价格低廉传感设备的支持。第三章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的原理与特点入手,通过基于VRML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设计,从VR系统四种类型全面探讨了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应用,分析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阶段纯软件VR技术方式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最佳选择,纯软件VR技术方式与Internet技术结合起来的分布式VR系统,是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发展方向。第四章通过利用HTML、JavaScript、VRML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实现,对二维信息资源和三维信息资源进行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三维信息资源兼有传统纸质媒介和二维数字资源两者的优势,实现技术要求不高,便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和服务,非常适合于数字图书馆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困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任重而道远。第五章从信息检索的可视化与三维虚拟参考咨询的角度,对目前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三维可视化信息检索、虚拟参考咨询的案例进行了梳理,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服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数字图书馆三维可视化信息检索和虚拟参考咨询的建议。最后的结语部分,对VR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做了小结,并对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二、论图书馆数字神经系统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图书馆数字神经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石刻文献不规则干扰修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石刻文献保护研究现状 |
1.2.2 石刻文献图像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问题剖析 |
2.1 文字图像 |
2.1.1 汉字的字体字形 |
2.1.2 汉字的特点 |
2.2 图像修复理论知识 |
2.2.1 图像去噪模型 |
2.2.2 图像修复基础理论 |
2.2.3 图像修复中的视觉心理学 |
2.2.4 评价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字数据集的采集和预处理 |
3.1 文字图像预处理 |
3.1.1 灰度化 |
3.1.2 二值化 |
3.2 本文数据集的采集 |
3.2.1 文本图片数据集 |
3.2.2 Mask数据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字图像不规则干扰修复算法 |
4.1 卷积神经网络 |
4.1.1 人工神经网络 |
4.1.2 BP神经网络 |
4.2 深度学习 |
4.3 本文方法 |
4.3.1 部分卷积运算 |
4.3.2 U-NET架构 |
4.3.3 文字修复模型框架 |
4.3.4 损失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2 汉字的实验方案及数据 |
5.2.1 选取输入尺寸 |
5.2.2 损失函数的影响 |
5.2.3 实验过程 |
5.2.4 识别率对比 |
5.2.5 不同算法性能对比 |
5.3 古代文字的实验方案及数据 |
5.4 真实数据的实验方案及数据 |
5.4.1 预处理结果 |
5.4.2 训练结果 |
5.4.3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及其他学术成果) |
(2)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数字化阅读趋势 |
1.1.2 亲子共读方式的转变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1 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
1.3.2 亲子共读研究现状 |
1.3.3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及阅读终端发展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对象调研 |
2.1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亲子共读概述 |
2.1.1 儿童发展心理学 |
2.1.2 亲子共读 |
2.2 用户体验理论概述 |
2.2.1 用户体验的三个层次 |
2.2.2 用户体验的构成要素 |
2.2.3 用户体验的研究模型 |
2.3 亲子共读调查研究 |
2.3.1 亲子共读的阅读方式 |
2.3.2 亲子共读的行为表现 |
2.3.3 亲子共读的影响因素 |
2.3.4 亲子共读的现存问题 |
2.4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调研分析 |
2.4.1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的类别 |
2.4.2 现有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产品调研 |
2.4.3 亲子共读的数字阅读体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书馆亲子数字化共读用户体验模型构建 |
3.1 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需求分析 |
3.1.1 独特性需求 |
3.1.2 针对性需求 |
3.1.3 目标性需求 |
3.2 亲子数字化共读的用户体验性分析 |
3.2.1 用户体验层次分析 |
3.2.2 用户体验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用户体验要素总结 |
3.3 构建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用户体验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 |
4.1 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导向的设计策略 |
4.1.1 提升多感官体验 |
4.1.2 增加多通道输入方式 |
4.1.3 迎合儿童审美偏好 |
4.1.4 强化儿童可识别性 |
4.1.5 设置时间制约机制 |
4.2 以加强父母参与感为导向的设计策略 |
4.2.1 提供支架式共读指导 |
4.2.2 共读资源推荐 |
4.3 促进亲子情感交流设计策略 |
4.3.1 建立亲子互动行为空间 |
4.3.2 优化亲子游戏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一体机设计实践 |
5.1 设计定位 |
5.1.1 用户群体 |
5.1.2 产品定位 |
5.1.3 产品命名 |
5.2 产品设计方案 |
5.2.1 产品形态提炼与草图推敲 |
5.2.2 产品三维模型设计方案 |
5.2.3 产品界面设计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相关用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调研表 |
附录三 毕业设计展板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演变 |
一、机械录制技术产生有声出版物 |
(一)记录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
(二)声音录制技术的诞生:机械录音记录声音 |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传入我国 |
二、模拟录制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快速发展 |
(一)传播声音的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 |
(二)磁性录制技术的出现与声音传递优势 |
(三)广播的普及与大众化使用 |
三、数字录制技术加快有声出版物创新 |
(一)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交融 |
(二)数字录制技术的产生与声音的高保真突破 |
(三)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个性化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特征与出版主体的转型 |
一、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类型演变 |
(一)外商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
(二)音像电子出版社交融成为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 |
(三)数字出版行业与个体主体并行 |
二、我国有声出版物的特征 |
(一)唱片有声出版物的传播性 |
(二)磁带有声出版物的产业性 |
(三)数字有声出版物的新形态 |
三、我国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的转型 |
(一)技术促进有声出版物形态多样化 |
(二)有声出版物的多样化开启出版主体的变化 |
(三)阅读市场倒逼有声出版物出版主体革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教育功能的迭新 |
一、机械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娱乐至上的教育功能 |
(一)有声出版物以大量戏曲音乐的唱片为主 |
(二)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娱乐的普适性价值 |
二、模拟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突出展现知识传播教育功能 |
(一)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的数量、种类占主要地位 |
(二)教育类有声出版物知识传播的优势 |
三、数字技术时期有声出版物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
(一)有声出版物内容全面发展 |
(二)有声出版物娱乐、知识、审美融合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的动因 |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声出版物的兴盛 |
(一)有声出版物声音录存技术的发展 |
(二)有声出版物传播介质的多样化、个性化 |
(三)有声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化生存” |
二、声音的艺术性强化了有声阅读的吸引力 |
(一)声音符号强烈的情感性 |
(二)声音传播紧密的伴随性 |
(三)有声出版物艺术的可感性 |
三、听觉文化的回归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活力 |
(一)听觉回归的必然性 |
(二)听觉审美的再度重塑 |
(三)听觉空间的“重新部落化” |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有声出版物的发展 |
(一)有声出版物的碎片化时间链接 |
(二)全民阅读氛围的兴起 |
(三)有声出版物的快速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声出版物演变的传播视角探究 |
一、有声出版物演变的理论支点 |
(一)从媒体技术、学习环境到学习者 |
(二)从媒介技术、媒介环境到人与社会 |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的人性化趋势 |
(一)从人自身作为媒介到人使用外部媒介技术 |
(二)有声出版物载体技术发展演变的人性化因素 |
三、有声出版物传播环境的显着变化 |
(一)从原生口语时期到次生口语时期的传播环境迭新 |
(二)从线下单向传播到线上互动传播的传播环境变化 |
四、有声出版物受众选择的认知变革 |
(一)不同技术形态下有声出版物的认知变革 |
(二)受众从仪式化收听到碎片化填补的认知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有声出版物未来发展新路径 |
一、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多维有声出版物 |
(一)多维有声出版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搭建优化的阅读环境 |
(三)多维有声出版物资源的开发 |
(四)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实现路径是教育媒体的建立 |
二、多维有声出版物的发展路径 |
(一)建构单一的以听为读的有声出版物 |
(二)建构交互的视听符号有声出版物 |
(三)建构多重感官交织的多维度有声出版物 |
三、数字时代有声出版物发展的挑战与变革 |
(一)当前有声出版物面临的挑战 |
(二)未来有声出版物发展演变的新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虚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虚拟实践——人类实践活动的新形态 |
第一节 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 |
一、实践概念的发展史考察 |
二、近代以来实践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三、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 |
四、社会形态的转型与实践形态的转变 |
第二节 虚拟实践的内涵、层次、类型和特点 |
一、虚拟实践的内涵 |
二、虚拟实践的层次 |
三、虚拟实践的类型 |
四、虚拟实践的特点 |
第三节 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的关系研究 |
一、现实实践的基本原理 |
二、虚拟实践的基本原理 |
三、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第四节 虚拟实践的功能和作用 |
一、拓宽实践领域——超越限制与探索创新 |
二、丰富实践内涵——场景重现与求真致美 |
三、延展实践功能——娱乐休闲与心理调适 |
四、丰富实践体验——张扬个性与人格完善 |
第五节 虚拟实践的意义 |
一、虚拟实践的理论意义 |
二、虚拟实践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虚拟实践——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变革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 |
一、变革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 |
二、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
三、以探索外部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实验活动 |
第二节 虚拟实践引起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 |
一、物质生产力的阶段性变革 |
二、生产关系全方位的数字化重构 |
第三节 虚拟实践引起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 |
一、精神生产力全面性重构 |
二、精神生产关系革命性演进 |
第四节 虚拟实践对变革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的创新与超越 |
一、虚拟实践塑造了新型社会关系 |
二、虚拟实践提供了新的科学研究工具 |
第三章 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新形态 |
第一节 塑造人类存在方式的新形态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的理论 |
二、虚拟存在的三种存在形态 |
第二节 虚拟实践推进“世界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二、虚拟实践对推进“世界历史”的作用 |
三、虚拟实践对完成“世界历史”的意义 |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二、虚拟实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虚实相生:存在的理想境界 |
第四章 虚拟实践——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变化 |
第一节 虚拟实践过程中的认识主体 |
一、虚拟认识主体 |
二、虚拟认识中的主体性 |
第二节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认知模式 |
一、主体认知的三种基本要素 |
二、主体认知的基本过程 |
三、主体认知能力的增强 |
第三节 虚拟实践中的认识主体虚拟化 |
一、代理主体 |
二、代理主体的基本属性 |
三、代理主体与现实主体 |
第四节 虚拟实践中认知方式变化的意义 |
一、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为人类认识活动提供了新的中介——数字化中介 |
三、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新的途径 |
四、突破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界限 |
第五章 虚拟实践——人类世界的新课题 |
第一节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研究 |
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形成 |
二、虚拟世界的设计者和体验者 |
三、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
第二节 虚拟实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一、道德问题:道德发展与道德失范共生 |
二、伦理问题:主体与代理主体及代理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异位 |
三、心理问题:心理释放与身心问题丛生 |
四、主体性危机问题:人生意义的丰富与意义的再次失落并存 |
五、虚拟实践引起人的异化问题 |
第三节 产生异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
一、从资本统治到技术统治 |
二、从劳动异化到技术异化 |
三、“数字鸿沟”背后的始源性因素 |
第四节 破解异化现象和虚实矛盾的路径探索 |
一、坚持虚实共生、虚实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新型异化现象的解决路径 |
三、实现虚实相生的理想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报纸类 |
四、电子数据类 |
致谢 |
(5)具身认知视域下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题目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主题内容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需求与信息需求 |
2.1.2 学龄儿童 |
2.1.3 学龄儿童信息需求 |
2.2 具身认知理论 |
2.2.1 具身认知 |
2.2.2 具身认知过程 |
2.2.3 具身认知与信息需求的关系 |
2.3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龄儿童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
3.1 问卷调查法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发放情况 |
3.1.3 问卷调查结果 |
3.2 实地观察法 |
3.2.1 观察目的及内容 |
3.2.2 观察过程及结果 |
3.2.3 观察总结 |
3.3 访谈法 |
3.3.1 研究目的 |
3.3.2 访谈设计 |
3.3.3 研究过程 |
3.3.4 访谈结果 |
3.4 借阅记录数据分析 |
3.5 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特征 |
3.5.1 信息需求阶段性差异化 |
3.5.2 同层次信息需求多元化 |
3.5.3 信息需求层次高级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身认知视域下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基于身体的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征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1.2 感知运动系统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2 基于身体情绪的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情绪状态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2.2 肢体动作及姿态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3 身体记忆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短期记忆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3.2 长期记忆对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4 基于身体—环境的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身体—环境的整体性 |
4.4.2 身体—环境的情境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具身认知视阈下满足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的情报服务优化策略 |
5.1 基于家庭层面的建议 |
5.1.1 避免拔苗助长关注学龄儿童身体和认知能力变化 |
5.1.2 提升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交流互动氛围 |
5.2 基于学校层面的建议 |
5.2.1 强调身体在师生参与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
5.2.2 正视身体情绪状态对教学活动质量产生的影响 |
5.2.3 重视学生身体记忆能力的提升 |
5.3 基于图书馆层面的建议和信息服务优化策略 |
5.3.1 结合学龄儿童信息需求具身性特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
5.3.2 提升信息服务实施过程中学龄儿童身体参与度 |
5.3.3 营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提升学龄儿童信息需求满足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发展心理学视域下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需求 |
2.1.2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 |
2.2 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 |
2.2.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2.2.2 华生的行为主义论 |
2.2.3 朱智贤的唯物辩证论 |
2.3 其他基础理论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2.3.2 信息获取行为过程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3.1 问卷调查法 |
3.1.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1.2 问卷的前测与收集录入 |
3.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3.1.4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访谈法 |
3.2.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2.2 研究方法 |
3.2.3 访谈结果分析 |
3.3 观察法 |
3.3.1 观察对象及方式 |
3.3.2 观察过程及结果 |
3.4 学龄前儿童书籍阅读情况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内容 |
3.4.3 内容解读 |
3.5 调研结果分析 |
3.5.1 信息需求年龄差异化 |
3.5.2 信息需求层次高级化 |
3.5.3 信息需求内容多元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理发育对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1.1 学龄前初期儿童 |
4.1.2 学龄前中期儿童 |
4.1.3 学龄前后期儿童 |
4.2 心理发育对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2.1 学龄前初期儿童 |
4.2.2 学龄前中期儿童 |
4.2.3 学龄前后期儿童 |
4.3 环境对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的影响 |
4.3.1 家庭环境体 |
4.3.2 幼儿园环境体 |
4.3.3 公共图书馆环境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策略与建议 |
5.1 家庭层面 |
5.1.1 提升家长的信息素养 |
5.1.2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
5.1.3 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
5.2 幼儿园层面 |
5.2.1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
5.2.2 营造恰当的空间环境 |
5.2.3 加强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
5.3 公共图书馆层面 |
5.3.1 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 |
5.3.2 打造和谐的阅读环境 |
5.3.3 提供个性化服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调查问卷 |
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访谈法提纲 |
学龄前儿童访谈法内容整理 |
访谈对象1 |
访谈对象2 |
访谈对象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依据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准扶贫背景下深入开展儿童扶贫工作的要求 |
1.1.2 “未富先老”格局下提高人口素质的要求 |
1.1.3 构建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要求 |
1.2 研究综述 |
1.2.1 贫困儿童发展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
1.2.2 图书馆学领域相关贫困研究的焦点议题 |
1.2.3 图书馆学领域相关儿童发展的焦点议题 |
1.2.4 图书馆学领域相关儿童早期发展的典型研究 |
1.2.5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2.1 贫困儿童与儿童早期发展的概念 |
2.1.1 贫困儿童的概念 |
2.1.2 儿童早期发展的概念 |
2.2 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 |
2.2.1 儿童早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
2.2.2 儿童早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期 |
2.3 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紧迫性 |
2.3.1 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政策相对缺失 |
2.3.2 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3.1 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支撑 |
3.1.1 生态系统理论 |
3.1.2 公共图书馆理论 |
3.2 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现实依据 |
3.2.1 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与保障 |
3.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传统的延续 |
3.2.3 公共图书馆推广阅读的体现 |
3.2.4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选择 |
3.2.5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保障 |
第4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设计 |
4.2 现状分析 |
4.3 调查结果 |
第5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策略分析 |
5.1 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引作用 |
5.2 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意识 |
5.3 构建精准有效的服务模式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 |
报纸 |
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贫困儿童发展相关政策举要 |
附录2 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含港澳台)网络调查检索条件 |
附录3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不含港澳台)网络调查检索条件 |
附录4 少年儿童图书馆(不含港澳台)网络调查检索条件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4.1 主要观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相关理论 |
2.1 大数据相关理论 |
2.1.1 大数据的定义 |
2.1.2 大数据的特征 |
2.1.3 大数据的变革 |
2.2 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关理论 |
2.2.1 图书馆数字资源概述 |
2.2.2 大数据与图书馆数字资源 |
2.3 数字资源融合相关理论 |
2.3.1 数字资源融合的内涵 |
2.3.2 数字资源融合的特征 |
2.3.3 数字资源融合的演变 |
第3章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模式分析 |
3.1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整体分析 |
3.1.1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主要目标 |
3.1.2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具体内容 |
3.1.3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基本思路 |
3.2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层次分析 |
3.2.1 数据融合层 |
3.2.2 平台融合层 |
3.2.3 服务融合层 |
3.3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方法分析 |
3.3.1 基于语义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 |
3.3.2 基于主题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 |
3.3.3 基于用户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 |
3.3.4 基于应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 |
第4章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构建 |
4.1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构建意义 |
4.2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构建目标 |
4.3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构建原则 |
4.4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技术基础 |
4.4.1 云计算 |
4.4.2 Hadoop |
4.4.3 数据挖掘 |
4.5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功能设计 |
4.6 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平台的体系架构 |
4.6.1 图书馆大数据的获取 |
4.6.2 图书馆大数据的存储 |
4.6.3 图书馆大数据的处理 |
4.6.4 图书馆大数据的应用 |
第5章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保障机制 |
5.1 转变观念 |
5.2 改进技术 |
5.3 注重经济 |
5.4 加强管理 |
5.5 完善法律 |
5.6 培养人才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使用情感对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移动图书馆研究概况 |
2.1.1 移动图书馆的概念演进 |
2.1.2 移动图书馆的历史发展 |
2.1.3 移动图书馆的研究现状 |
2.2 满意度研究概况 |
2.2.1 满意度的概念界定 |
2.2.2 满意度的类别划分 |
2.2.3 满意度的测评及模型 |
2.3 使用情感研究概况 |
2.3.1 情感的相关研究 |
2.3.2 使用情感的概念界定 |
2.3.3 使用情感的测评维度 |
2.4 感知质量研究概况 |
2.4.1 感知质量的概念界定 |
2.4.2 感知质量的测评维度 |
2.5 感知价值研究概况 |
2.5.1 感知价值的概念界定 |
2.5.2 感知价值的测评维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模型假设 |
3.1 模型构建 |
3.2 研究假设 |
3.3 测评量表 |
3.3.1 使用情感测评量表 |
3.3.2 感知质量测评量表 |
3.3.3 感知价值测评量表 |
3.3.4 满意度测评量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测评量表构建 |
4.1 预调研 |
4.2 调查结果 |
4.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4.2.2 调查对象的评价情况 |
4.3 初始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4.3.1 量表的项目分析 |
4.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
4.3.3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 量表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模型确立 |
5.1 正式调研 |
5.2 调查结果 |
5.2.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5.2.2 调查对象的评价情况 |
5.3 正式量表的效度与信度 |
5.3.1 量表的效度检验 |
5.3.2 量表的信度检验 |
5.4 模型与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价值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0.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4.1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
0.4.2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
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基础 |
1.1 虚拟现实的概念 |
1.1.1 关于Virtual的释义 |
1.1.2 关于Reality的释义 |
1.1.3 我国学者对Virtual Reality的翻译 |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1 狭义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2 广义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
1.2.3 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其它定义 |
1.3 虚拟现实的特征与类型 |
1.3.1 虚拟现实的特征 |
1.3.2 虚拟现实的类型 |
1.4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与软件、硬件结构 |
1.4.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1.4.2 虚拟现实系统的主体——人 |
1.4.3 虚拟现实系统的软件、硬件结构 |
1.5 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1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1.5.2 国内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
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必要性 |
2.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2.1.2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需要 |
2.1.3 有利于优势互补、创新服务模式 |
2.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
2.2.1 “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建设提供了网络和传感设备的支持 |
2.2.2 图书馆的技术情结有利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2.2.3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适用于数字图书馆 |
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应用 |
3.1 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空间应用广泛 |
3.1.1 虚拟空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3.1.2 虚拟空间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
3.2 基于VRML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实现 |
3.2.1 VRML的工作原理 |
3.2.2 VRML的特点 |
3.2.3 VRML场景的编辑与浏览 |
3.2.4 基于VRML的图书馆虚拟空间设计 |
3.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应用的思考 |
3.3.1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便利创建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 |
3.3.2 360°全景的高性价比适应于数字图书馆建设 |
3.3.3 VRML生成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特点突出 |
3.3.4 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应用的启示 |
4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用 |
4.1 虚拟现实与三维信息资源建设 |
4.1.1 三维信息具有二维信息无法显示的多种特征 |
4.1.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三维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
4.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三维信息资源的实现 |
4.2.1 VRML实现三维文字信息的建设 |
4.2.2 VRML实现三维图像信息的建设 |
4.3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4.3.1 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维度 |
4.3.2 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内涵 |
4.3.3 数字图书馆三维信息资源应用的启示 |
5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和参考咨询的应用 |
5.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应用 |
5.1.1 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可视化 |
5.1.2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可视化 |
5.1.3 信息检索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5.2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的应用 |
5.2.1 虚拟现实技术使参考咨询可视化变得灵活生动 |
5.2.2 虚拟会议系统在参考咨询中的应用 |
5.2.3 参考咨询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思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论图书馆数字神经系统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石刻文献不规则干扰修复算法研究[D]. 段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面向亲子共读的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设计策略研究[D]. 王婷. 燕山大学, 2020(01)
- [3]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 范雨竹. 西南大学, 2019(05)
- [4]虚拟实践研究[D]. 张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具身认知视域下学龄儿童信息需求研究[D]. 韩哲.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发展心理学视域下学龄前儿童信息需求研究[D]. 索璠冰.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依据与策略研究[D]. 曹娟. 南京大学, 2018(01)
- [8]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研究[D]. 李维. 湘潭大学, 2016(03)
- [9]使用情感对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李美玉.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 陆颖隽. 武汉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