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桩的水平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平,阻抗,荷载,矩阵,阻力,管桩,模型。
桩的水平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牛洁楠,高云飞,周刚,袁晓辉[1](2019)在《分数导数黏弹性模型描述的土中单管桩的水平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土体视为黏弹性介质,采用分数阶本构方程描述黏弹性土应力-应变关系,建立并求解了在轴对称坐标下单桩桩周-桩芯土水平振动控制方程,得到分数阶黏弹性土体单桩水平动力阻抗的解析解形式.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桩土常数和模型参数对单桩水平动力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周土的分数微分算子阶数对单桩水平动力阻抗影响较大;桩芯土和桩周土的本构模型常数会对水平动力阻抗刚度因子产生明显影响,而对阻抗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付鹏,胡安峰,李怡君,谢康和,李龙[2](2019)在《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和桩-流体耦合振动,对黏弹性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得到了动水压力解析表达式。进而考虑桩-土体及桩-流体耦合条件、桩身内力和位移连续条件,基于传递矩阵法,得到了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海洋高桩基础桩顶阻抗解析表达式。将该解分别退化为水中圆柱梁振动问题及完全埋入式桩水平振动问题,与已有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解的合理性。并与不考虑动水压力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略动水压力会高估高桩基础桩顶水平动刚度。(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刘林超,闫启方[3](2019)在《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水平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耦合体系的系统模型,研究了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耦合体系的振动特性。将桩周土和桩芯土视为饱和土,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给出了饱和土的运动方程,同时将承台视为刚体建立了其运动方程。考虑土体边界条件和管桩-土体连续性条件,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到了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水平振动解。考虑管桩桩端边界条件并运用初始参数法求解了管桩的水平振动,在此基础上考虑管桩-承台的连续性条件并借助传递矩阵法得到了刚性承台水平位移的频域解析解。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耦合体系在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存在着明显的共振,管桩管壁较薄时容易造成共振,桩芯土的存在可以提高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系统的抗震性能,增大管桩埋入深度可以较明显的降低承台水平位移幅值,减小承台高度和减小承台质量有助于提高体系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2期)
章敏,尚微,郭诚,周忠超[4](2019)在《桩顶柔性约束下管桩水平瞬态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在忽略桩芯土作用的基础上,对桩顶柔性约束条件下层状地基中管桩水平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两阶段等效线性模型描述了桩顶弯矩和转角的关系;通过传递矩阵法建立了任意桩段与桩顶状态变量关系;并结合Laplace变换及数值逆变换,求得了层状地基中管桩水平瞬态动力响应的时域解答。结果表明:随着桩顶约束(转动刚度K)的增大,管桩水平抗力增强,桩顶位移减小而弯矩增大,桩身反弯点处弯矩和剪力均减小;桩顶最大位移比χ和约束度λ在高、低K区域均有一数值不变段;中间柔性约束区段,则随着K的增大,χ逐渐减小,而λ逐渐增大,且增幅大于χ的减小幅度。(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黄占芳,刘永强,白晓红[5](2017)在《液化土群桩基础水平地震力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液化土桩基体系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可行性;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3D、3.5D、4D叁种工况下的沉降时程和振动不同时间桩基的荷载—沉降(Q-S)曲线,分析两曲线结果,依据相关文献对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进行了求解。初步提出当地基土存在液化土层,考虑动载作用时的桩基竖向承载力的修正公式,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24期)
邵艳丽,方晓雯,杨骁[6](2017)在《SH波作用下桩-液化土-结构体系的水平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桩等效为Timoshenko梁,上部结构等效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块,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Winkler模型,研究了在垂直入射简谐SH波作用下桩-液化土-上部结构耦合体系的水平振动特性。考虑土体的自由场位移、上部结构的平动和转动惯性以及和桩轴向压力的二阶效应,建立了单桩-液化土-上部结构耦合体系的边值问题,得到桩变形和上部结构运动的解析解。数值分析了几何和物理等参数对桩头和上部结构位移放大因子和动力放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桩-液化土-上部结构体系存在明显的共振现象,且土体自由场位移对桩头和上部结构的位移放大因子影响显着;随着上部结构刚度的增加,桩-液化土-上部结构体系的基频增大,位移放大因子峰值减小;随着土体液化的发展,单桩-液化土-上部结构系统基频和动力放大因子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20期)
程镇,任青,吕洪勇,颜超[7](2017)在《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将成层地基中的部分埋入桩看作成Winkler地基上的梁,采用传递矩阵法来考虑土体的分层情况,推导出水平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单桩振动公式;然后在被动桩和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埋入桩的桩-桩相互作用模型,通过讨论参数埋入比L1/L2、桩间距s/d和θ角对桩-桩相互作用因子的影响,得到了部分埋入群桩的动力特性模型,并计算解得群桩的桩身变形以及内力;结果验证了这些因素对于部分埋入群桩中桩-桩相互作用因子有很大影响,并且在浅层土中时能量大部分被土体释放,说明表层土对桩的约束起主要作用,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林超,闫启方,闫盼[8](2017)在《考虑叁维波动的饱和土中管桩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叁维波动效应研究了饱和土中管桩群桩的水平振动,得到了管桩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将桩周土和桩芯土视为两相饱和土,并利用多孔介质理论来描述其力学特性。运用数学物理手段求得了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水平动力阻抗。运用波的传播理论和迭加原理,同时考虑边界条件和叁角函数的正交性,求得了管桩群桩中任一根管桩的水平作用力。考虑刚性承台处管桩桩顶位移协调条件和桩顶水平作用力平衡条件,得到了饱和土中管桩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以2×2管桩群桩为例分析和讨论了有关物理参量对饱和土中管桩群桩水平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芯群桩与管桩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频率较小时需要考虑桩芯饱和土与桩周饱和土性质的差异对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的影响,管桩长径比和管桩壁厚对饱和土中管桩群桩水平振动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桩身尺寸。(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10期)
栾鲁宝,丁选明,瞿立明[9](2017)在《饱和土中考虑竖向荷载的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土体应力-应变的梯度变化及桩土耦合振动,对竖向荷载作用下饱和土中端承桩水平振动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Euler模型模拟桩基,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基水平振动控制方程;通过势函数解耦土体Biot动力固结方程,并利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法得到土体应力和位移解析表达式;结合桩土连续性条件得到桩基位移、内力和桩顶水平动力复阻抗解析解。将退化解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解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竖向荷载和长径比对桩基位移和内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竖向荷载和长径比均会使桩身位移和内力发生重分布;在进行桩基水平向承载力设计时,有必要考虑竖向荷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慧,李小娟,屈青山[10](2017)在《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能量变分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竖向荷载对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影响,采用能量法对地基土中端承桩的水平振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根据分析动力学建立在水平动荷载作用下桩土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复变函数和广义变分原理分别建立桩基和土体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土体位移表达式,结合桩土耦合振动条件和迭代程序得到桩基位移、内力和桩顶水平动力复阻抗解析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研究竖向荷载对桩顶动力复阻抗的影响以及桩周土剪切模量和桩长对桩身位移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力复阻抗随竖向荷载增大而逐渐降低,桩身水平位移和转角随桩周土剪切模量增加而注浆降低;桩长达到有效桩长时,桩土系统有效耦合振动长度不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桩的水平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和桩-流体耦合振动,对黏弹性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得到了动水压力解析表达式。进而考虑桩-土体及桩-流体耦合条件、桩身内力和位移连续条件,基于传递矩阵法,得到了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海洋高桩基础桩顶阻抗解析表达式。将该解分别退化为水中圆柱梁振动问题及完全埋入式桩水平振动问题,与已有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解的合理性。并与不考虑动水压力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略动水压力会高估高桩基础桩顶水平动刚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的水平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牛洁楠,高云飞,周刚,袁晓辉.分数导数黏弹性模型描述的土中单管桩的水平振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付鹏,胡安峰,李怡君,谢康和,李龙.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3].刘林超,闫启方.饱和土-管桩-刚性承台水平振动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4].章敏,尚微,郭诚,周忠超.桩顶柔性约束下管桩水平瞬态振动特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9
[5].黄占芳,刘永强,白晓红.液化土群桩基础水平地震力振动过程中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变化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7
[6].邵艳丽,方晓雯,杨骁.SH波作用下桩-液化土-结构体系的水平振动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7
[7].程镇,任青,吕洪勇,颜超.分布荷载作用下部分埋入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
[8].刘林超,闫启方,闫盼.考虑叁维波动的饱和土中管桩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J].岩土力学.2017
[9].栾鲁宝,丁选明,瞿立明.饱和土中考虑竖向荷载的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解析解[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7
[10].张慧,李小娟,屈青山.端承桩水平振动响应能量变分分析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