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热成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技术,疼痛,绝经期,温度,吲哚,胆道,特异性。
红外热成像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姚赞原,白恬[1](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让疼痛看得见》一文中研究指出你知道吗?正常人体的温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特征性,身体各部位温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热场。但是当人体某处发生疾病时,病变部位的温度竟然也会发生变化,可表现为温度偏高、偏低或者紊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叁医院疼痛科主任卢振和表示,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报》期刊2019-12-03)
张喜,袁霭凤,宋军,闪增郁[2](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辨别疾病外在征象的寒热属性,机体各个区域热态与证候存在对应关系。文章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与展望,以期为中医证候基础研究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客观化、可视化、规范化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刘祚时,周继雯,俞跃,李伟,叶超[3](2019)在《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和信号增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处的脱粘、粘接缝隙等面积型缺陷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通过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对不同深度的聚乙烯材料缺陷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锁相技术对获取的原始红外图像进行处理,实现深度在5 mm处的粘接缺陷定量检测,该深度为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的标准尺寸大小。通过实验确定锁相频率与图像信噪比的关系,可为提高锁相检测效果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激励频率在0.005~0.006 Hz范围内,锁相检测可以满足在役油气管道5 mm深的粘接缺陷检测,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解决激励导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带来的噪声干扰,弥补锁相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升缺陷可检测深度,该方法可以将原始温度分布图像的信噪比均值由0.637 dB提升至8.033 dB。(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11期)
颜黎漓[4](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火无情",尤其是森林大火所造成的危害大、范围广且不容易扑灭。因此在森林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森林防火监控工作,通过良好的、先进的森林防火管理与森林防火技术将森林火灾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强化森林火灾预防管理,可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中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防火预测,有效地降低了火灾隐患问题,规避了因为火灾而造成的森林资源损失。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温度变化了解在森林的具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问题,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研究,重点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原理。(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3期)
刘又夫,周志艳,田麓弘,钟伯平,何越[5](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热图像处理方法,总结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作物水分胁迫、侵染性病害监测、冻害胁迫以及产量预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中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农业上的实际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倪京丽,时晔[6](2019)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益肾宁神汤治疗围绝经期不寐4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结合益肾宁神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不寐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制定~([1])。辨证符合《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中心肾不交证~([2])。1.2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不寐证属心肾不交型患者80(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楚斯,钟跃思,陈署贤,潘卫东[7](2019)在《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吲哚菁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吲哚菁绿组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吲哚菁绿胆道荧光造影的21例患者。2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无中转开腹。吲哚菁绿组手术时间为70(57,84)min,术中出血量为5(2,10)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2(61,92)min,术中出血量为5(5,10)ml,2组手术时间(Z=-0.535,P=0.593)和术中出血量(Z=-0.251, P=0.80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胆总管损伤、肝总管损伤、胆囊管撕裂等情况,术后均未出现腹腔出血、胆瘘、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吲哚菁绿组21例患者肝外胆管全部显像成功,造影成功率为100%(21/21);造影图像准确显示胆囊管及胆总管的解剖关系,与手术实际情况无偏差,造影准确率为100%(21/21)。吲哚菁绿造影用药过程中无出现药物过敏现象以及其它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吲哚菁绿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及术后并发症的增加,且较高的造影成功率及准确率有助于术者更好地判断胆道解剖结构。(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宇,宋莹恒[8](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健康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论述了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图像处理实现对全身脏腑、经络的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的特点,使中医诊疗可视化、客观化和数据化。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大量客观、科学、有效的诊疗数据,将中医的经验总结提升为科学标准推广应用,并实现开发中医诊断设备与大数据信息的红外影像云平台。(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朱小香,萨喆燕,周丽莉,刘春兰,许金森[9](2019)在《基于红外成像技术探讨叁焦经、脾经体表温度差异及电子灸对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不同经脉线上组织体表温度差异,以及同时电子灸外关和叁阴交对叁焦经、脾经体表温度的影响。以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使用电子灸疗仪艾灸叁焦经线上的外关穴和脾经线上的叁阴交穴,运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电子灸前(自然状态下)和电子灸30min时叁焦经、脾经的体表温度。结果如下:①与脾经比较,电子灸前叁焦经线上组织体表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均显着高于脾经(P<0.05);电子灸外关和叁阴交30min后,叁焦经线上组织体表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与脾经均无显着差异,但其最高温度显着高于脾经(P<0.01)。②与电子灸前比较,电子灸外关和叁阴交30min后,脾经线上组织的体表最低温度(P<0.01)、最高温度(P<0.01)和平均温度(P<0.01)均显着升高;叁焦经线上组织体表最高温度显着升高(P<0.001),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自然状态下,阳经和阴经线上组织的体表温度有差异。电子灸对经脉线上组织的温度调节程度可能与其基础温度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陈苑平,郑淑霞,许金森[10](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穴位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科研辅助仪器,有直观、简便、无创等优势,目前已在中医理论、经脉循行、穴位特异性等研究中广使用。穴位的特异性不仅体现在治疗中,还能够反应疾病,穴位的特异性已被证明确实存在,然而其特异性的原理却仍未被真正揭露。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从穴位的温度特性出发,揭示穴位的特异性。(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红外热成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辨别疾病外在征象的寒热属性,机体各个区域热态与证候存在对应关系。文章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与展望,以期为中医证候基础研究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客观化、可视化、规范化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提供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热成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姚赞原,白恬.红外热成像技术让疼痛看得见[N].广东科技报.2019
[2].张喜,袁霭凤,宋军,闪增郁.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刘祚时,周继雯,俞跃,李伟,叶超.油气管道聚乙烯层粘接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和信号增强技术研究[J].中国测试.2019
[4].颜黎漓.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5].刘又夫,周志艳,田麓弘,钟伯平,何越.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9
[6].倪京丽,时晔.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益肾宁神汤治疗围绝经期不寐4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9
[7].王楚斯,钟跃思,陈署贤,潘卫东.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新医学.2019
[8].王宇,宋莹恒.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健康领域的应用[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
[9].朱小香,萨喆燕,周丽莉,刘春兰,许金森.基于红外成像技术探讨叁焦经、脾经体表温度差异及电子灸对其影响[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
[10].陈苑平,郑淑霞,许金森.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穴位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