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论文和设计-张燕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蹬车器,具体是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包括蹬车器外壳和安装架,所述蹬车器外壳和所述安装架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安装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在轮椅底部。本实用新型轮椅和蹬车器一体式连接,便于整体式移动,有利于医护人员省力推行,实现了患者在散步的过程中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患者通过坐在轮椅利用蹬车器锻炼,进而更加舒适自然。解决了轮椅与蹬车不能结合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包括蹬车器外壳(6)和安装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车器外壳(6)和所述安装架(10)通过第一连接梁(9)连接,安装架(10)通过固定件(4)安装在固定杆(5)上,固定杆(5)在轮椅(3)底部。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包括蹬车器外壳(6)和安装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车器外壳(6)和所述安装架(10)通过第一连接梁(9)连接,安装架(10)通过固定件(4)安装在固定杆(5)上,固定杆(5)在轮椅(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3)上设有轮椅主体架(1),轮椅主体架(1)底部安装有转轮(2),转轮(2)前端的轮椅主体架(1)底部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车器外壳(6)转动固定有连接轴(7),连接轴(7)外端固定有踏板(8),蹬车器外壳(6)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是由连接安装柱(41)和安装环(42)组成,安装环(42)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半环,固定半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柱(41)底部安装有螺纹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上设有移动底座(11),移动底座(11)上设有固定横梁(113),固定横梁(113)前端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梁(111),第二连接梁(111)和第一连接梁(9)连接,固定横梁(113)下端安装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第一万向轮(112),移动底座(11)上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内部穿插固定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和固定件(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2)是由固定横杆(123)和连接柱(121)组成,连接柱(12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杆(123)两侧,连接柱(121)上固定有固定柱(122),连接柱(121)呈L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22)外部设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3)上开设有限位槽(13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蹬车器,具体是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

背景技术

ICU,中等规模的教学医院监护中心,ICU内收治各种危重症患者,不同的患者往往需要重点不同的监护治疗,因而不可能制订一个适合每个病人的,统一的ICU监护方案。但ICU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病情危重,除特殊监护外,都需要起码的基本日常监护,即一般监护。

在ICU,早期活动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来说已经越来越普遍。早期活动对患者的好处非常多。而其中下地坐轮椅和脚蹬车锻炼是早期活动中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种活动方式结合在一起却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蹬车运动往往由患者躺在床上完成。

因此带来的这个设计将坐轮椅与蹬车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下地坐轮椅的同时进行蹬车运动已不再是难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包括蹬车器外壳和安装架,所述蹬车器外壳和所述安装架通过第一连接梁连接,安装架通过固定件安装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在轮椅底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椅上设有轮椅主体架,轮椅主体架底部安装有转轮,转轮前端的轮椅主体架底部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蹬车器外壳转动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外端固定有踏板,蹬车器外壳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件是由连接安装柱和安装环组成,安装环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半环,固定半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柱底部安装有螺纹连接孔。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上设有固定横梁,固定横梁前端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第一连接梁连接,固定横梁下端安装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第一万向轮,移动底座上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柱,限位柱内部穿插固定有安装杆,安装杆和固定件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杆是由固定横杆和连接柱组成,连接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杆两侧,连接柱上固定有固定柱,连接柱呈L型。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外部设有螺纹。

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限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轮椅和蹬车器一体式连接,便于整体式移动,有利于医护人员省力推行,实现了患者在散步的过程中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2、本实用新型中患者通过坐在轮椅利用蹬车器锻炼,进而更加舒适自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椅主体架;2-转轮;3-轮椅;4-固定件;5-固定杆;6-蹬车器外壳;7-连接轴;8-踏板;9-第一连接梁;10-安装架;11-移动底座;12-安装杆;13-限位柱;41-连接安装柱;42-安装环;111-第二连接梁;112-第一万向轮;113-固定横梁;121-连接柱;122-固定柱;123-固定横杆;13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包括蹬车器外壳6和安装架10,所述蹬车器外壳6和所述安装架10通过第一连接梁9连接,安装架10通过固定件4安装在固定杆5上,固定杆5在轮椅3底部,轮椅3和蹬车器一体式连接,便于整体式移动,有利于医护人员省力推行,实现了患者在散步的过程中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患者通过坐在轮椅3利用蹬车器锻炼,进而更加舒适自然。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轮椅3上设有轮椅主体架1,轮椅主体架1底部安装有转轮2,转轮2前端的轮椅主体架1底部安装有辅助支撑轮。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蹬车器外壳6转动固定有连接轴7,连接轴7外端固定有踏板8,蹬车器外壳6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4是由连接安装柱41和安装环42组成,安装环42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半环,固定半环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柱41底部安装有螺纹连接孔。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限定。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安装架10上设有移动底座11,移动底座11上设有固定横梁113,固定横梁113前端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梁111,第二连接梁111和第一连接梁9连接,固定横梁113下端安装有两个呈平行分布的第一万向轮112,移动底座11上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内部穿插固定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和固定件4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12是由固定横杆123和连接柱121组成,连接柱12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杆123两侧,连接柱121上固定有固定柱122,固定柱122外部设有螺纹,连接柱121呈L型。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13上开设有限位槽1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502.5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13438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1G5/10

专利分类号:A61G5/10;A63B22/08

范畴分类: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申请人地址: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

发明人:张燕妮

第一发明人:张燕妮

当前权利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代理人:李夏宏

代理机构:4450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用于轮椅便于锻炼的蹬车器论文和设计-张燕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