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惠琴:戏剧课程让“熊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论文

管惠琴:戏剧课程让“熊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论文

摘 要:“熊孩子”常形容岁数小不懂事,调皮捣蛋而且屡教不改的小孩子。这些孩子通常自我控制能力差,脾气坏,学习力差,父母和老师都感觉难管教。以戏剧课程为媒介让幼儿通过认识、辨别、调控自己的情绪来达到自我管理,让他们从“无序”变得“有序”起来,慢慢学会情绪管理,使“熊孩子”不再“熊”。

关键词:戏剧课程;情绪管理

常见的情绪管理训练是情绪认知的思维训练,属于内部方式,戏剧课堂中的情绪管理训练是一种将情绪管理外化的方式。幼儿从最初的害怕、胆怯,到慢慢解放自己、千姿百态地去展现,在戏剧中体验表演的节奏感、肢体协调和团队协作等,生动的教学形式,能让幼儿得到更透彻的体会和掌握。

1 以戏剧课程为媒介让幼儿通过认识、辨别、调控自己的情绪来达到自我管理。

1.1 玩转戏剧游戏,感知情绪

每节戏剧课程的开始都会有一些游戏作为热身,如“节奏步行”游戏,幼儿在教师的指令下走走停停、时快时慢,要求走的时候不能碰到同伴,停的时候看着同伴眼睛。再逐渐升级游戏:走和停的时候分别做什么动作,是什么表情?表现什么情绪?以此来感知人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最后延伸到两人合作的“照镜子”游戏,一人主动创编动作,另一人被动模仿,一遍音乐换一个同伴。刚开始,有些孩子会比较拘谨和僵硬,有的女生会害羞,还有些孩子在音乐间奏部分找不到新朋友。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做鬼脸、摆出各种夸张造型,甚至夸大模仿这些僵硬孩子的表情和动作等,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慢慢舒展身体、放松表情,主动与同伴互动,快速地融入到快乐的课堂氛围里。

1.2 学习戏剧表演,表达情绪

1.2.1 用元素版块进行训练,认识情绪

目前,“希望来吧”已在全省遍地开花,正常运行的“希望来吧”有298所,其中,153所由团省委整合资源支持建设,其余为各地自筹建设。从选址驻地来看,建在中小学的有81所,建在社区的有166所,建在乡镇的有51所,可使用活动面积共计3万余平方米,每个“希望来吧”平均拥有132.35平方米室内场地以及基本配套设施。

幼儿对基本情绪了解后,老师会引导幼儿做规定的情绪展示训练,如老师表扬后的开心、被人误解的生气、上学迟到的着急、打碎花瓶后的心慌、好朋友不理你的难过等。通过教师情景的分析和渲染,幼儿在特定在情景中去思考、体会与展示,认识情绪。

1.2.3 用戏剧作品进行情绪训练,调控情绪

“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多数是父母从小溺爱,事事包办代替造成,他们自理能力差、适应性差,过于依赖成年人。戏剧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最能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在戏剧课程里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最佳的途径。

1.2.2 用作品片段进行训练,辨别情绪

日常生活中有些“乖孩子”不太愿意与“熊孩子”玩。戏剧课程里,和同伴一起排剧、相互对台词、讨论角色内容、如何演绎等都需要幼儿倾听别人的想法,接纳同伴的意见。每位幼儿即是演员同时也是幕后工作者,有的负责服装设计,有的负责道具制作,有的负责布置舞台等,需要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主动寻找同伴帮助,拉近心的距离,快速地增进同伴间的交往,懂得分工合作,培养幼儿与他人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幼儿在参与作品学习时,需要塑造剧中角色形象。根据角色的特征改变自己的性格、声音、语气、形态、目的感等,是角色塑造基础的展示手法,而情绪是剧中人物最为明显特征之一,情绪的抒发是内心感受、思想活动之后的外部展示。每个完整戏剧作品的呈现,都需要幼儿准确理解角色的内心情感,掌握每个角色的情绪,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神情、语气、姿态和动作,全情投入地去演绎。如戏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刚开始在自选角色的时候,没有孩子愿意扮演“皇后”,认为“皇后”太坏了。经过师生集体讨论之后,孩子们逐渐认识到演“皇后”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坏人;“皇后”演的越坏,戏剧才更精彩等。这就需要扮演“反派”角色的幼儿很好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投入到“反派”角色的情绪当中去,其他幼儿也要理解角色塑造和真实生活是不同的。

2 戏剧课程让“熊孩子”不再“熊”

当幼儿扮演角色的时候,需要从自己现实的角色中跳脱出来,扮演“另外一个人”,这就势必需要幼儿去理解思考所扮演角色的特性,这种体验可以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戏剧课程里,“熊孩子”通过尝试各种角色的表演,能更深入的理解各种角色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2.1 “熊孩子”在戏剧课程里学会合作

我整整哭了一天。爸妈回来时,我的眼睛肿得像桃子一样。我本来不想让他们担心,但实在憋不住,他们只问了一句,我便把所受的委屈尽数倒了出来。屋子里飘着饭香,爸妈低头沉默不语,我嘤嘤嘤地哭个没完。最终,爸爸自责地说:“说来说去,还是怪我们,我们当初就不该从老家搬过来,在这里不仅我们过得很累,还拖累了你。”

2.2 “熊孩子”在戏剧课程里学会换位思考

人们常说的“坏脾气”是对事物刺激后的一种习惯性情绪表达,戏剧课程通过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对情绪抒发的认知与控制。

“名校+”还将在实施计划、课程安排、备课教研、教学进度、教育活动、教师培训上实施“六个同步”,使“同上一节课”成为常态教学模式。同时,全程“捆绑”监测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实现名校和“+校”教师队伍同发展、学生成长同进步、教育质量同提高、学校文化同繁荣。

2.3 “熊孩子”在戏剧里学会自我管理

元素版块的训练过后,就可以进入作品片段的训练。随着多个角色的出现,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幼儿深度挖掘各自角色的想法和情绪,辨别每种情绪背后产生的原因,再将表情、动作融入到角色的情绪当中去,夸大生活中能联想到的细节,创造性地表达情绪。

2001年,杜伟民担任长生生物的销售总监,并联手韩刚君成为长生生物的小股东。一位知情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杜伟民、韩刚君在长生任职期间,长生老板高俊芳曾为二人留下一个疫苗车间,让二人承包。

我们将参加戏剧学习的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优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在每个小组中既有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幼儿,也有能力相对弱的幼儿。他们每天在一起排戏、一起制作服装道具等,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培养责任心,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让自我管理弱的幼儿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教师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点滴成长,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戏剧活动的积极性,坚持激励评价,帮助幼儿认识自身价值,增强“熊孩子”的自信心,感受被人认可的快乐,体验成功感。

2.4 “熊孩子”在戏剧课程里学会学习

对于学习而言,如果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很可怕的学习障碍。只有孩子自己喜欢学习,主动去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升。一场释放天性的表演,可以让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观察同伴们的反应、模仿生活中能想到的人物表情动作细节,还能增加自己的想象,创造更夸张的表演。如今,有很多的幼儿园将绘本阅读、散文欣赏和英语等课程与戏剧相结合,课程气氛更生动活泼,思维更灵敏,能有效激发“熊孩子”的内在动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3 结语

说到戏剧课程,每个孩子都是眼前一亮,它更像是一堂心理疏导课,能尽情释放自己,是快乐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在戏剧课程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发光体,性格张扬、叛逆的孩子更喜欢戏剧,他们特别喜欢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去表达,天马行空的想象更能够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赏,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艺术素养,获得成功的体验。慢慢学会正确的疏导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获得更多的勇气与自信。通过戏剧课程的学习,幼儿在情绪的识别与理解、情绪的表达与调控,以及情绪的运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今后塑造更完美的人格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干预研究》来源:学位论文 杭州师范大学2015.

[2]《让教育评价成为幼儿前进路上的指导灯》来源:学术期刊《教育导刊(下半年)》2015年12期.

[3]《善用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来源学术期刊《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10期.

标签:;  ;  ;  ;  ;  ;  ;  ;  ;  ;  ;  

管惠琴:戏剧课程让“熊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