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示踪论文_宋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水示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水,同位素,测量仪,元古界,热带,双峰,沉积岩。

热水示踪论文文献综述

宋文明[1](2016)在《依据示踪元素寻找炮守营温泉区地热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热水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在岩石的裂隙中缓慢地渗透、运移,达到了有利溶解的新热动力平衡,致使围岩发生蚀变,围岩中有新的物质溶入水中,使地热水化学指标与周围环境水有明显的区分特征,表现为F-、SiO_2、pH值3项指标明显高于环境水。以上述3项指标作为示踪元素,在丹东市炮守营温泉区寻找地热水,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明确界定地热区域的范围,缩小勘查目标,降低原有的工作量和资金投入。(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16年04期)

吕苑苑,郑绵平,赵平,许荣华[2](2014)在《滇藏地热带地热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物源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滇藏地热带内93个热泉和地热生产井水样进行了B含量和B同位素测定.整个地热带内热水的B含量变化范围为0.36~472.4 ppm,δ11B值为–16.0‰~13.1‰,表明地热带内热水均属陆相成因.在西藏地热区,热水的B含量和δ11B值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混合关系.通过对可能物源区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西藏热水的B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富B的岩浆岩,缺乏幔源补给的证据.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气降水的硼同位素变化至少在–6.0‰~6.8‰.大气降水对滇藏地热带热水中的B仅起到稀释的作用.就现有腾冲地热田的零星数据结果来看,云南地热区的硼物源类型可能与西藏地热区不同.从现有世界热田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与特殊的构造地质背景相对应,滇藏地热带热水表现出最低的δ11B值和最大的B含量变化.此外,世界热田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应是海相和陆相两大端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富B热水中的B均属于壳源成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吕苑苑,郑绵平,赵平,许荣华[3](2013)在《滇藏地热带地热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物源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藏地热带西起西藏阿里地区西南,沿雅鲁藏布江,东至云南腾冲地热田,隶属于喜马拉雅地热带。该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主碰撞带上,激烈的构造运动诱发了其强烈的现代水热活动.另外,除了云南西部的腾冲热田和藏北地区以外,该带内的大部分地区均缺乏第四纪火山活动,进而造成对该区地热活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期刊2013-04-21)

肖琼,沈立成,袁道先,杨雷,陈展图[4](2011)在《利用δ~(18)O和δ~(34)S示踪重庆都市圈地下热水循环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庆市地下热水储存量大约有1亿m3,其中75%分布在都市圈内。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13个温泉群,20个泉点的温泉水的δD、δ18 O和δ34S调查,结合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重庆市都市圈温泉水类型为SO42-Ca或者SO24-Ca Mg型,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δ18 O值为-7.41‰~-9.48‰,研究认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于海拔672~1 503m研究区域背斜核部岩溶出露区和背斜北端的岩溶出露区。热水中主要离子SO24-和Ca2+、Mg2+均存在很好的正相关性,且δ34S值为31.46‰~34.32‰,正好处于下叁迭统嘉陵江组二段硬石膏δ34S值异常段,由此表明雨水和地表径流沿岩溶裂隙等进入深部的含有硬石膏的嘉陵江组,由此认为重庆都市圈温泉水储水层可能为下叁迭统嘉陵江组二段。(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李云,靳水生,张明茹,陈彩云[5](2010)在《示踪剂监测方法在泌125区块热水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城油田泌125区在进行表面活性剂驱先导试验之前,进行了示踪剂监测,注示踪剂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注采井间的连通状况、平面水流方向和速度、油层非均质性和波及状况等,防止昂贵注入液的窜流,为改善表面活性剂驱的效果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0年08期)

陈国华,郭鹏,贺永军,陶剑清,潘义[6](2010)在《常规化学示踪技术在油田伴热水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江苏油田试采一厂SN区块伴热水系统存在的腐蚀问题。合理制定加药方案并保证优选出的药剂获得较好的加药效果,针对SN区块伴热水系统实际情况应用简单易行的常规示踪方法对该区块伴热水系统中的伴热水量、置换周期进行定量分析,并由此制订合理的加药方案应用于现场。加药后缓蚀率达到72.1%,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来源于《复杂油气藏》期刊2010年02期)

彭润民,翟裕生,王志刚,韩雪峰[7](2004)在《内蒙古狼山炭窑口热水喷流沉积矿床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层的发现及其示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炭窑口一带狼山群容矿第2组中的灰色-浅褐灰色钾长浅粒岩与变粒岩夹层具有如下特征:其外观致密均一、分不出矿物晶粒;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结构,变余斑晶由具有波状消光的石英和遭受明显蚀变与变形的钠长石组成;有显示海底火山喷发熔浆快速冷凝成岩特征的放射状、纤维状丛生的变余显微球粒结构和燕尾状分叉以及变余中空骸晶结构;其SiO2=70.80%~76.00%,K2O(4.83%~6.22%)>Na2O(2.78%~3.87%),K2O+Na2O=8.63%~9.00%;多种岩石化学图解结果一致表明其具火山岩特征,从而可恢复其原岩是同沉积期形成的钾质石英角斑岩.再根据它与钾质细碧岩夹层(SiO2=46.12%~50.68%,K2O(4.23%~5.93%)>Na2O(2.15%~3.14%),K2O+Na2O=6.51%~8.08%)有共层产出的组合特征,可以确认它们是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夹层.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双峰式”火山岩夹层的发现,加上部分凝灰岩中有矿石矿物产出、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分布特征和黄铁矿的Co/Ni比值>1以及内生成矿作用迹象明显等特征,可证实它是形成于中元古代华北古陆北缘裂陷槽内张性断陷盆地的非典型SEDEX型矿床,其成矿作用和同沉积期火山喷发活动及热水喷流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与火山岩具有同源性(来源于地幔或下地壳).再结合在霍各乞、东升庙矿床已找到的变质(“双峰式”)火?(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4年12期)

姬登祥,俞晓梅,李育敏,王良华[8](2004)在《用热水示踪技术对DJ塔板液流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塔板上的液流分布直接影响气液接触状况和传质效率。采用热水示踪技术和微机温度测量系统测试了DJ塔板上的液体等平均停留时间分布,探索了装有防冲击漏液装置和导流板的新型DJ塔板上的液流特点。实验在Φ1200的冷模装置中进行。选用空气和水为物系。气液流率参照一般工业塔的运行状况选取,气体空塔动能因子选为0.75和1[m/s(kg/m3)0.5],液体喷淋密度(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期刊2004-11-01)

姬登祥,俞晓梅,李育敏,顾卫国,张建正[9](2004)在《用热水示踪技术测量蒸馏塔板上液体返混的微机温度测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测量塔板上液体返混的温度测量仪进行了调试研究 ,仪器的测量精度为 1.5级 ,时间常数为4 .0~ 4 .8s,相对滞后时间为 0 .0 5~ 0 .3s。仪器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辨能力 ,采用激励 响应技术用热水做示踪 ,通过对涡流扩散系数测试值和计算值的比较 ,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04年05期)

林锦富,华仁民,张林松,解庆林,雷威[10](2002)在《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作用的地球化学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龙金矿位于广西田林县高龙乡,地处扬子板块西南缘之右江盆地(裂谷)。矿体分布受中叁迭统百逢组与上叁迭统合山组之间的古侵蚀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从西到东由金龙山、龙爱、鸡公岩叁个矿段组成,鸡公岩矿段6号矿体是矿区的主矿体,具明显的分带特征,即自古侵蚀沉积间断面向外依次为硅质岩(有人称之为热液石英岩或构造石英岩,(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2-05-01)

热水示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滇藏地热带内93个热泉和地热生产井水样进行了B含量和B同位素测定.整个地热带内热水的B含量变化范围为0.36~472.4 ppm,δ11B值为–16.0‰~13.1‰,表明地热带内热水均属陆相成因.在西藏地热区,热水的B含量和δ11B值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混合关系.通过对可能物源区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西藏热水的B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富B的岩浆岩,缺乏幔源补给的证据.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大气降水的硼同位素变化至少在–6.0‰~6.8‰.大气降水对滇藏地热带热水中的B仅起到稀释的作用.就现有腾冲地热田的零星数据结果来看,云南地热区的硼物源类型可能与西藏地热区不同.从现有世界热田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与特殊的构造地质背景相对应,滇藏地热带热水表现出最低的δ11B值和最大的B含量变化.此外,世界热田的硼地球化学特征应是海相和陆相两大端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富B热水中的B均属于壳源成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水示踪论文参考文献

[1].宋文明.依据示踪元素寻找炮守营温泉区地热水[J].水资源保护.2016

[2].吕苑苑,郑绵平,赵平,许荣华.滇藏地热带地热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物源示踪[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

[3].吕苑苑,郑绵平,赵平,许荣华.滇藏地热带地热水硼同位素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物源示踪[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2013

[4].肖琼,沈立成,袁道先,杨雷,陈展图.利用δ~(18)O和δ~(34)S示踪重庆都市圈地下热水循环过程[J].重庆大学学报.2011

[5].李云,靳水生,张明茹,陈彩云.示踪剂监测方法在泌125区块热水驱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

[6].陈国华,郭鹏,贺永军,陶剑清,潘义.常规化学示踪技术在油田伴热水系统中的应用[J].复杂油气藏.2010

[7].彭润民,翟裕生,王志刚,韩雪峰.内蒙古狼山炭窑口热水喷流沉积矿床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层的发现及其示踪意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

[8].姬登祥,俞晓梅,李育敏,王良华.用热水示踪技术对DJ塔板液流分布的研究[C].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2004

[9].姬登祥,俞晓梅,李育敏,顾卫国,张建正.用热水示踪技术测量蒸馏塔板上液体返混的微机温度测量装置[J].化工进展.2004

[10].林锦富,华仁民,张林松,解庆林,雷威.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作用的地球化学示踪[C].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2

论文知识图

DJ型塔板板上检测点的布置无纸记录仪DJ型塔板上导流板的设置方位伴热水中示踪剂浓度变化液膜掺混测量实验流程图伴热水中示踪剂浓度变化趋势

标签:;  ;  ;  ;  ;  ;  ;  

热水示踪论文_宋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