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增益,小型化,超表面,锥形喇叭天线
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婷,葛悦禾[1](2019)在《基于超表面透镜的小型化宽带高增益宽张角锥形喇叭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透镜的小型化宽带高增益宽张角锥形喇叭天线。该超表面透镜由基于正交排列的两极化栅的Fabry-Perot谐振腔和置于其中的十字振子构成,具有小于0.1λ的厚度、近100%的高传输效率和90?极化旋转功能,并能提供二比特宽带补偿相位。通过将该超薄透镜加载在设计的大张角喇叭天线口面,产生宽带高增益性能。全波仿真和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线极化超表面喇叭天线的峰值增益为24.2 dBi,3-dB增益带宽超过26%。(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9)
熊谊凡[2](2019)在《全向圆极化天线小型化与宽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向圆极化天线由于全向辐射模式和圆极化特性,在无线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全向辐射和圆极化特性不仅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还支持发射天线的接收之间的自由排列。近年来已经有许多关于全向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一章介绍了全向圆极化天线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总结了全向圆极化的叁种实现方式,并对每一种方式都给出了相应的研究现状。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总结,即小型化、宽带化与多频带设计。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一些相关理论。主要分为叁个部分:1圆极化波的定义、参数与相关性质;2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常见实现方法,这里详细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两种实现方式——法向模式螺旋天线与倾斜偶极子阵列;3电小天线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与Q值相关的定义与计算和近场谐振单元寄生实现电小天线匹配的原理。第叁章专注于全向圆极化天线小型化设计。这一章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电小尺寸下法向模式螺旋天线的阻抗匹配与带宽扩展、多圈法向模式螺旋天线的等幅同相电流实现。对电小尺寸下的法向模式螺旋天线,先利用近场耦合馈电将天线匹配到50欧姆传输线,然后通过增大天线尺寸拓展了天线的总体带宽。对多圈螺旋天线,利用多级耦合理论设计了一个电流接近等幅同相分布、螺旋线总长度接近1个波长的双绕螺旋天线。最后初步探究了最佳阻抗匹配带宽的实现思路。第四章专注于全向圆极化天线宽带化设计的研究。这一章围绕着倾斜偶极子实现全向圆极化天线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两部分的工作:偶极子带宽优化、馈电网络设计。首先利用分枝偶极子加上由四个巴伦加四分之波长阻抗变换线构成的馈电网络得到了带宽较宽的全向圆极化天线。然后设计了一款周期性电容加载的宽带偶极子,利用其组成倾斜偶极子阵列,得到了一个具有较宽轴比带宽与阻抗带宽的全向圆极化天线。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工作,并提出了本论文中许多的不足,也对今后将要展开的工作进行了一个描述。(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刘雪飞,何芒[3](2018)在《小型化宽带平面全向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水平面全向辐射的探针馈电环缝隙天线。天线采用圆环贴片和短路过孔来拓展带宽,利用圆环TM02模式谐振频率稳定的特征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并探讨了短路过孔位置、缝隙宽度、短路过孔尺寸对天线频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5~6.76GHz的频率范围内,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黄薇育[4](2018)在《小型化和宽带化的高效率笼型天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狭窄性质的天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对通信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应该积极发展新型的电线技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通信的连续性,本文研究了小型化及宽带化的天线类型,详细分析了宽带电线的应用效果。针对小型化的天线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本篇文章能为研究与开发较高性能的小型化、宽带化笼型天线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8年13期)
杨宇亮[5](2018)在《弹载小型化宽波束双极化天线与宽带全向水平极化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根据相关科研项目进行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弹载小型化宽波束双极化天线设计;第二部分为宽带全向水平极化天线阵研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述如下:一、弹载小型化宽波束双极化天线设计论文结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研究,设计了应用在弹载环境下的小型化宽波束双极化天线,包含S/C频段和X频段天线。根据双极化、小型化、宽波束、宽频带和复杂安装环境(顶部覆盖有多层介质材料的金属腔体)的要求,进行了难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本研究中采用U形微带耦合馈电的十字缝隙作为基本形式,并且设计了天线载体结构以削弱金属腔体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天线布局,在此基础上采用HFSS 13.0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天线整体安装尺寸90.5 mm×75.5mm×30.7 mm,满足尺寸要求。带宽内工作方式为双极化辐射,VSWR?2.5,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二、宽带全向水平极化天线阵研制本设计中介绍了一种具有宽带特性的全向水平极化天线阵列。天线由包含4个扇形双偶极子结构的圆形阵列、一分四功率分配网络、四个反射器和十二个引向器组成。扇形双偶极子结构实现了宽带特性。引向器提高了天线增益,同时优化了水平面的增益变化。此外,反射器提高了中间频带的增益。基于这种方法加工了天线实物并进行了测量,天线的整体尺寸是0.66λ_L×0.66λ_L×0.01λ_L(λ_L是最低工作频率对应自由空间波长)。天线的相对阻抗带宽是98.3%(1.245-3.652 GHz)。在1.245-3.519 GHz(95.5%)频带内,天线在水平面增益变化小于3 dB。在阻抗带宽内,天线在水平面的交叉极化与主极化比低于-20 dB。(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得东[6](2018)在《若干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各种机载、弹载无线电设备达到小型化、高集成度、宽带工作的目的,天线作为其必不可少的部件也要逐渐向小型化、宽带化、共形方向发展。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研究和设计了分别用于弹载和机载无线电设备的小型化宽带共形锥形天线及小型化超宽带共形对数周期天线,其中小型化宽带共形锥形天线包括U波段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L/U波段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L/U波段小型化超宽带共形天线。第一类天线是小型化宽带共形锥形天线。从实际工程需要的技术指标入手,首先设计了一款U波段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根据天线指标分析天线形式采用单锥天线,通过采用激光镭雕工艺的顶部介质加载实现单锥天线小型化和共形结构,与传统顶部介质加载相比,在保证天线辐射高度的同时拓展了天线带宽,通过深入分析短路匹配枝节对天线输入阻抗、驻波比的影响,实现天线工作频段内的宽带阻抗匹配,最后进行天线实物加工制作及测量分析。在上述天线的基础上,设计了 L/U波段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该由天线五个单元天线组合而成,通过将单元天线结构由传统单锥改变为渐变单锥实现天线带宽的拓展,最后通过天线参数分析,确定天线相关尺寸,并对加工后的天线实物进行了测量分析。在上述两款天线基础上设计了 L/U波段小型化超宽带共形天线,通过分析短路匹配枝节不同摆放位置对天线水平全向辐射性能的影响,完成短路匹配枝节位置的确定,通过在天线底部进行介质加载实现其超宽带工作,最后根据参数分析确定的天线相关尺寸进行实物加工制作及测量分析。第二类天线是小型化超宽带共形对数周期天线。根据对实际工程指标分析,天线形式采用对数周期天线。为了实现天线小型化,与传统对数周期天线振子叁角弯折不同,本设计天线振子采用了曲线弯折以减小弯折处的不连续性,从而减小电流反射,优化天线辐射性能。传统对数周期天线为单极化天线,本设计天线在已满足存在水平极化的条件下,为了实现垂直极化分量,对振子进行垂直方向弯折,工程上采用金属化通孔实现。采用激光镭雕工艺将天线振子共形印刷至流线型介质板上实现天线共形结构。本文设计的几款小型化宽带、超宽带共形天线都达到了良好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程意义,为其它类型的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汤炜,孙平[7](2018)在《准八木天线的小型化和宽带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准八木天线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及容性加载技术,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小型化准八木天线,该天线在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频段内增益约为6.5d Bi,天线基片尺寸仅仅只有中心频点自由空间波长1/3;为了能够进一步拓宽天线带宽,将原天线中的馈源振子改为领结型结构,天线增益降为4d Bi左右,但-10d B相对带宽达到42.6%。通过样品测试,天线的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11期)
肖兴慰[8](2018)在《差分宽带天线和小型化宽带基站天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站天线作为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将严重影响系统通信质量的好坏。一个设计优良的高性能的基站天线将会降低对通信系统其他部分的性能要求,并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伴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不仅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经大规模实现商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也即将投入使用。为了与以往的2G/3G通信系统兼容,对作为移动通信系统前端器件的基站天线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目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基站天线的带宽需要能够同时覆盖2G/3G/4G LTE频段(即带宽要求),同时要求基站天线尺寸小型化,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场景。此外当前差分馈电在射频电路中广泛使用,而且射频前端器件基本都可以与差分电路集成,但是目前的天线却大都采用单端口馈电,故并不能直接与差分器件集成;而如果天线采用差分馈电就不再需要通过巴伦和差分器件连接,而且还具有共模抑制的特性,因此差分馈电基站天线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款具有稳定波瓣宽度和共模抑制特性的宽带差分多偶极子基站天线。该天线辐射体由两对长短不一的偶极子形成,两对偶极子放置在两个对称的斜面上,通过差分馈电结构对偶极子馈电,使得该天线具有宽阻抗带宽、稳定的波瓣宽度、良好的共模抑制等特性。2.设计了一款具有宽带特性的椭圆形±45°双极化基站天线,通过合理设置辐射体和馈电结构的参数,并在偶极子之间加入大小可调的寄生单元,使得该天线在1.67 GHz到2.75 GHz频带内S_(11)<-15 dB(相对带宽46.5%),可以完整覆盖2G频段、3G频段以及LTE频段,同时在该频带范围内两端口隔离度小于-25 dB,且在H面和V面内波瓣宽度稳定在65°左右。3.设计了一款具有Y型馈电单元的小型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该天线辐射体由两个椭圆环形偶极子组成,四个弧形寄生单元镶嵌在环形偶极子之间,该天线在1.65 GHz~2.3 GHz频带内满足驻波比(VSWR)小于1.5(相对带宽32.9%),且在该频段内增益大于8dBi,同时H面和V面的半功率波瓣宽度稳定在65°±5°。4.设计了一款新型紧凑宽带椭圆双极化基站天线,该天线的辐射体采用椭圆弯折结构,在保证带宽覆盖基站天线频带要求的同时减小了天线的整体尺寸。该天线辐射体尺寸仅为47.2mm~2*47.2mm~2(即0.346λ_0*0.346λ_0),且该天线的反射系数在1.68GHz到2.9GHz频段内小于-15 dB(相对带宽53.3%),同时在全频段内端口隔离度小于-27 dB,且具有稳定的辐射方向图和高交叉极化比。(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1)
蒋娜[9](2018)在《列车小型化宽带天线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发展,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天线小型化技术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现代通信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检测多种铁路通信、导航设备的电磁骚扰,安装于列车车顶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检测天线需要覆盖多个通信频段,即需要实现宽带化和小型化。依据现有的小型化和宽带化技术,在前人的设计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款小型化宽带球根天线。此款天线由两个完全相同的辐射片正交组成,辐射片的最大尺寸远小于其工作波长,而辐射片的形状则是通过优化得到的,天线的馈电在两个辐射片正交线的底端通过同轴线实现。首先,我们在本文中介绍了天线的基本原理,分别列举了天线的电参数和辐射特性参数,具体说明电小天线因其自身的特性对参数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天线小型化和宽带技术。然后,我们在深入的研究电小天线,并了解多种小型化和宽带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初始天线的模型,并在对其各个参数利用仿真软件HFSS(high-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分析之后,确定了天线模型的具体参数值,对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增益和方向图的仿真结果做了分析。初始天线的性能并不是特别理想,满足VSWR小于2这个性能要求的频段为0.6~1.2GHz。为了展宽天线的带宽,得到更优性能的天线,本文对天线做了进一步的优化,由于在参数分析中发现天线的形状对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优化时针对天线辐射片的形状,利用遗传优化算法对天线做了进一步的改善。优化后的天线在频段0.4~3GHz内,其VSWR小于2.2,在0.7~3GHz内,VSWR均小于2,在频段0.4~3GHz内,增益值在-1.5~1.5dB范围内波动,相比于初始天线模型,带宽展宽了。实验室现有的用于EMI检测的大尺寸圆柱体天线的高度为25cm,直径为40cm,而本文中优化后天线的高度为18.75cm,宽度为17.8cm,尺寸远小于现有天线的。最后,在确认天线性能的仿真结果得到优化后,我们依据仿真模型,制作出对应的天线实物。为了验证天线的实用性,我们对天线的主要性能,包括增益、VSWR和方向图做了不同频点的测试,并和优化后天线的仿真结果及现有天线的性能做了对比分析。由于天线实物制作精度比较低,还有仿真软件HFSS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等因数,实物测试和仿真结果有微小的差异,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在频段0.65~2.9GHz内,实测天线在满足VSWR小于2的情况下,其增益值都在-1.1~1.6dB之间。优化后的天线在尺寸和性能上都优于实验室现有的EMI测试天线,完成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倩,刘景萍[10](2017)在《基于人工电磁结构的小型化宽带微带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小尺寸宽带天线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工电磁结构独特的电磁特性突破了传统的电磁理论的基本概念,为微带天线小型化指出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传统矩形微带天线上蚀刻工字型的人工电磁结构实现微带天线小型化,并在微带天线接地板上开缝来展宽带宽,研究设计出一款5.8GHz的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其辐射单元尺寸为21mm×17.05mm,蚀刻15个工字型谐振环构造出一款辐射单元尺寸为15mm×13.2mm的新型小型化微带天线天线,天线增益为4.28dB,相比传统微带天线整体尺寸缩减了44.6%,天线带宽由1.34%展宽至42.9%。(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向圆极化天线由于全向辐射模式和圆极化特性,在无线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全向辐射和圆极化特性不仅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还支持发射天线的接收之间的自由排列。近年来已经有许多关于全向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一章介绍了全向圆极化天线的研究背景与发展现状。总结了全向圆极化的叁种实现方式,并对每一种方式都给出了相应的研究现状。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总结,即小型化、宽带化与多频带设计。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一些相关理论。主要分为叁个部分:1圆极化波的定义、参数与相关性质;2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常见实现方法,这里详细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两种实现方式——法向模式螺旋天线与倾斜偶极子阵列;3电小天线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与Q值相关的定义与计算和近场谐振单元寄生实现电小天线匹配的原理。第叁章专注于全向圆极化天线小型化设计。这一章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电小尺寸下法向模式螺旋天线的阻抗匹配与带宽扩展、多圈法向模式螺旋天线的等幅同相电流实现。对电小尺寸下的法向模式螺旋天线,先利用近场耦合馈电将天线匹配到50欧姆传输线,然后通过增大天线尺寸拓展了天线的总体带宽。对多圈螺旋天线,利用多级耦合理论设计了一个电流接近等幅同相分布、螺旋线总长度接近1个波长的双绕螺旋天线。最后初步探究了最佳阻抗匹配带宽的实现思路。第四章专注于全向圆极化天线宽带化设计的研究。这一章围绕着倾斜偶极子实现全向圆极化天线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两部分的工作:偶极子带宽优化、馈电网络设计。首先利用分枝偶极子加上由四个巴伦加四分之波长阻抗变换线构成的馈电网络得到了带宽较宽的全向圆极化天线。然后设计了一款周期性电容加载的宽带偶极子,利用其组成倾斜偶极子阵列,得到了一个具有较宽轴比带宽与阻抗带宽的全向圆极化天线。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工作,并提出了本论文中许多的不足,也对今后将要展开的工作进行了一个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线小型化与宽带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凯婷,葛悦禾.基于超表面透镜的小型化宽带高增益宽张角锥形喇叭天线[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2].熊谊凡.全向圆极化天线小型化与宽带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刘雪飞,何芒.小型化宽带平面全向天线[J].微波学报.2018
[4].黄薇育.小型化和宽带化的高效率笼型天线[J].西部广播电视.2018
[5].杨宇亮.弹载小型化宽波束双极化天线与宽带全向水平极化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6].李得东.若干小型化宽带共形天线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7].汤炜,孙平.准八木天线的小型化和宽带化研究[J].科技视界.2018
[8].肖兴慰.差分宽带天线和小型化宽带基站天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9].蒋娜.列车小型化宽带天线的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0].王倩,刘景萍.基于人工电磁结构的小型化宽带微带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