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绝热毛细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细管,两相流,模型
绝热毛细管论文文献综述
马科帅,孙彬,石映晖[1](2019)在《非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状态的分析,本文建立了非绝热毛细管的数学计算模型,两相流采用均相流模型,根据该模型可计算出质量流量、气相质量分数。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是可靠的、适用的。计算结果表明:制冷剂质量流量随过冷度、毛细管内径及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1)
张治涛,许雄文[2](2017)在《一种毛细管绝热流动模拟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细管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装置中,其变工况工作能力差,需要与制冷系统进行优化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以通用的毛细管流量特性计算方法,可以在不同的阻力系数关联式下使用,并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推动毛细管流动特性模拟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制冷》期刊2017年03期)
陈鹏熙,张华[3](2017)在《绝热毛细管基本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细管在小型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起到降压、降温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在制冷系统的设计中,毛细管的长度和直径与制冷系统的匹配至关重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查阅已编制的毛细管选型图表和经验公式,但结果很不准确且可选制冷剂种类很少,需要结合大量的实验才能确定毛细管的尺寸。经过大量研究,已发展出绝热毛细管内3种流动模型,即均相流动模型、分相流动模型和漂移流动模型。通过比较分析这3种基本流动模型,不仅给制冷系统中毛细管的选型和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为制冷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刘业凤,贾世伟,李续,孙井纬[4](2016)在《CO_2跨临界循环中绝热毛细管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通过搭建试验台,分析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中毛细管的节流特性,并运用无量纲分析法计算出了毛细管质量流量无量纲试验关联式,经可靠性分析发现该关联式优于diogo的关联式。若超出考虑的范围时,该关联式模型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由此,利用微元分割法,设计VB程序对毛细管长度和流量进行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前期试验测试结果和文献值做比较。在流量计算方面:95%的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与文献试验值的偏差全部在10%以内。在长度计算方面,90%的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的偏差在15%以内,75%的长度计算值与文献试验值的偏差在15%以内;在偏差分布方面:流量计算值与前期试验值和文献试验值,均有95%以上的流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在10%以内。最后利用该计算程序,在标准工况下对毛细管尺寸进行数值计算,绘制成毛细管选型图。(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6年11期)
刘业凤,王立根,乔海平,许双[5](2016)在《CO_2跨临界循环中非绝热毛细管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测试在相同工况下,CO2跨临界循环非绝热毛细管各区段的换热能力;并测试毛细管进口压力10MPa,进口温度39℃,蒸发温度7℃,制冷量1k W时,5种内径毛细管所需的长度,以及毛细管换热量随毛细管管径的变化情况,搭建了CO2跨临界循环试验台,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绝热毛细管在超临界区域换热能力最强,亚临界两相区换热能力最弱,毛细管换热量随毛细管内径增大而增加。(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6年07期)
刘业凤,李续,杜诗民,周国良,贾智强[6](2015)在《CO_2跨临界循环中绝热毛细管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CO2跨临界循环毛细管性能试验台,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毛细管尺寸(管径、长度)和系统运行工况(入口压力、入口温度)等参数对毛细管质量流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而且发现:即使在非临界流的情况下,蒸发压力对质量流量的影响也很小。运用量纲分析法计算出了毛细管质量流量无量纲试验关联式:根据毛细管出口压力、入口温度、管径和长度可计算出毛细管CO2质量流量,并对该方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5%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偏差维持在了±10%以内。(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5年04期)
尚峰,吴钢,李想,毕柯,张青枝[7](2014)在《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绝热毛细管流量特性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毛细管流量特性神经网络关联式存在的运算速度慢、精度低问题,建立了毛细管流量特性的神经网络关联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流量特性关联模型的初始权值与阈值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输入与输出条件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流量特性关联模型的关联精度以及关联运算速度显着提高,其中R407C制冷剂分别提高了19.9%和41.8%。(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4年05期)
赵丹,丁国良,任滔[8](2013)在《非绝热毛细管快速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制冷系统仿真对非绝热毛细管建模在计算速度、精度、应用范围叁方面的要求,提出了非绝热毛细管的一种快速计算方法。对非换热毛细管内流动可能出现的过冷、两相、过热叁种流动区域分别建立物性的近似关系式,然后采用积分的方法得出不同流动区域长度的近似分析解。对于难以求解的两相区,通过拟合方法得到物性的近似关系式,并采用格林公式求解两相区的长度。对R134a,R600a,R12,R410A和R407C等工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分布参数模型的计算偏差小于2%,计算速度提高1000倍以上。提出的非绝热毛细管快速计算方法满足了制冷系统仿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王江翠,金晓辰,邵亮亮,张春路[9](2011)在《绝热毛细管无量纲流量关联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制冷剂在毛细管内部的流动是伴随着相变的非平衡汽液两相流动,准确而通用的毛细管模型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方便工程应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通过毛细管的制冷剂流量建立了无量纲经验关联式。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对文献中的绝热毛细管质量流量无量纲关联式进行了概括及分类,然后基于文献中较新的实验数据对11个典型的无量纲关联式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推荐的通用关联式。(本文来源于《制冷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王晶,赵远扬,李连生,王智忠[10](2011)在《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中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CO2制冷系统中绝热毛细管一维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以研究跨临界CO2系统中毛细管的性能和流动特性.分别采用3种不同摩擦系数关联式(Churchill、Colebrook、Bittle&Pate关联式)进行模拟和比较,研究了CO2在毛细管内的温度、压力、焓、熵及干度等的沿程分布规律.分析了管径、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背压等4个参数对毛细管质量流量的影响,并考虑了壅塞现象.结果表明:采用Churchill和Colebrook关联式的效果较好,92%的计算值误差在10%以内,而Bittle&Pate关联式不适用于CO2绝热毛细管计算,因为它未考虑毛细管内壁的粗糙度;背压对质量流量影响很小,即使发生壅塞,壅塞质量流量和未壅塞时的质量流量差别也不大.(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绝热毛细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毛细管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装置中,其变工况工作能力差,需要与制冷系统进行优化匹配。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以通用的毛细管流量特性计算方法,可以在不同的阻力系数关联式下使用,并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推动毛细管流动特性模拟在工程中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绝热毛细管论文参考文献
[1].马科帅,孙彬,石映晖.非绝热毛细管内制冷剂流动特性研究[C].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2].张治涛,许雄文.一种毛细管绝热流动模拟计算方法[J].制冷.2017
[3].陈鹏熙,张华.绝热毛细管基本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J].制冷技术.2017
[4].刘业凤,贾世伟,李续,孙井纬.CO_2跨临界循环中绝热毛细管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J].流体机械.2016
[5].刘业凤,王立根,乔海平,许双.CO_2跨临界循环中非绝热毛细管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6
[6].刘业凤,李续,杜诗民,周国良,贾智强.CO_2跨临界循环中绝热毛细管性能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5
[7].尚峰,吴钢,李想,毕柯,张青枝.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绝热毛细管流量特性关联[J].低温与超导.2014
[8].赵丹,丁国良,任滔.非绝热毛细管快速计算方法[J].制冷学报.2013
[9].王江翠,金晓辰,邵亮亮,张春路.绝热毛细管无量纲流量关联式评估[J].制冷技术.2011
[10].王晶,赵远扬,李连生,王智忠.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中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