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颗粒论文_张毅,由晗杨,马艳飞,冯雪冬,高佩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颗粒,斥力,粒径,湍流,稳态,分形。

土壤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由晗杨,马艳飞,冯雪冬,高佩玲[1](2019)在《黄河叁角洲地区典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黄河叁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黄河叁角洲地区代表性土壤的分形特征,并对分形维数与渗透系数、有机质含量、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黄河叁角洲地区土壤颗粒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介于2.425~2.717之间,表现为土壤中粉粒、黏粒含量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大;在土壤剖面上,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回归分析表明,分形维数与粉粒、黏粒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沙粒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土壤特性的定量化指标,分形维数与渗透系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张世汉,武均,张仁陟,蔡立群,齐鹏[2](2019)在《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布设于2013年的施氮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究了N_0,N_(52.5),N_(105),N_(157.5)4种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总有机碳(STOC)、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不同处理下STOC,FPOC,OPOC,MOC含量及FPOC/STOC,OPOC/STOC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MOC/STOC随土层加深而增大。较N_0处理,N_(52.5),N_(105),N_(157.5)处理均可提升STOC,FPOC,OPOC含量以及FPOC/STOC,OPOC/STOC,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N_(105)和N_(157.5)处理可显着提升0—20 cm各土层MOC含量,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综上所述,N_(105)处理可有效促进土壤固碳能力、节约投入成本,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氮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卢垟杰,郭振[3](2019)在《渭南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种典型土壤类型新积土、塿土、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田建设对不同类型土壤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水田后,新积土与塿土各土层的颗粒组成改变,但土壤质地未发生变化;黄绵土各土层的土壤颗粒含量变化较大,表现为0~20 cm土层,粘、粉粒含量上升,砂粒含量下降,其余土层粘、粉粒含量下降,砂粒含量上升,变化过程波动较大,影响了黄绵土的土壤质地。(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王丽梅,张谦,白利华,马爱生,张红[4](2019)在《人工樟子松林对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固碳效果的长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樟子松林对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固碳的长期影响,为综合评价沙地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栽植21,36和56 a的樟子松林和流沙地为采样地,对0—30 cm的土壤进行了分层取样分析,以探讨人工林建设对半干旱荒漠区土壤颗粒组成及不同粒级含碳量的长期影响。[结果]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颗粒呈逐渐细化的趋势,且表层(0—5 cm)细颗粒含量均高于下层(5—30 cm)。造林后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含量均显着增加,最高值分别是流沙地的4.90倍和4.32倍;栽植年限对SOC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的影响大于SIC含量和土壤无机碳密度(SICD)。相对于流沙地,各粒级SOC,SIC含量均在栽植56 a样地增幅最大,且均在细砂粒组分中增幅最大。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粗砂粒和粉黏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率和粉黏粒无机碳对总无机碳的贡献率较为显着(p<0.05)。[结论]随着樟子松栽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粉黏粒含量和土壤固碳能力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邹学勇,张梦翠,张春来,程宏,李慧茹[5](2019)在《输沙率对土壤颗粒特性和气流湍流脉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的输沙过程通常因气流湍流脉动而呈现不稳定状态,风和输沙率的各个物理量具有很强的脉动特性,甚至间歇性。经典的稳态输沙率方程没有考虑土壤颗粒特性和气流湍流特征等物理量,已经不能准确预测湍流风驱动的输沙过程。通过对稳态输沙率方程中包含的变量及其对输沙率的影响、土壤颗粒特性和气流湍流脉动对非稳态输沙过程的影响,以及非稳态输沙过程对气流湍流脉动的延时响应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对稳态输沙与非稳态输沙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非稳态输沙率方程的构建原则和包含的变量,以及建立非稳态输沙率方程的途径。最后,对建立非稳态输沙率方程过程中可预见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马任甜,胡斐南,刘婧芳,王子龙,王春丽[6](2019)在《植被恢复改变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提高团聚体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从土壤胶体与界面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的演变特征,通过定量计算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颗粒间内力作用(静电斥力、范德华引力、水合斥力)的大小分布,阐明土壤颗粒间内力作用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揭示植被恢复提高团聚体稳定性的内力作用机制。[方法]以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天然次生林子午岭林区为研究区,选择典型植被演替阶段农田(对照)、草地、灌木、乔木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参数联合测定法测定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和表面电位等电化学性质,并定量分析了土壤内力大小及分布,采用沉降法研究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植被恢复能够显着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包括阳离子交换能力、比表面积和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均增加,其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cmol·kg~(-1)、54.88m~2·g~(-1)和0.28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颗粒间静电斥力和范德华引力随植被恢复而增加;而土壤颗粒间净合力(静电斥力、范德华引力和水合斥力之和)表现为斥力,且随植被恢复而减小。另一方面,土壤颗粒间的净合力随着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对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而言,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农田<草地<灌丛<乔木。随着本体溶液电解质浓度的降低,土壤团聚体破碎强度也表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土壤内力理论分析结果很好的吻合。[结论]植被恢复过程能够向土壤中输入大量有机质,改变土壤颗粒表面电化学性质,降低了土壤颗粒间净排斥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本实验结果说明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和土壤内力作用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也为理解植被恢复提高团聚体稳定性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陈鹏,郭建英,董智,李红丽,张铁钢[7](2019)在《砒砂岩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土壤颗粒及交换性能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砒砂岩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下林地和草地的土壤结构及土壤交换性能对其措施的响应,选取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和本氏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荞麦坡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探究土壤粒径分布(PSD)、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总量(ECEC)及其组成(Na~+、K~+、Ca~(2+)、Mg~(2+))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草地和林地的PSD分布范围、非均一性、离散程度均高于坡耕地,且柠条林的土壤粉粒含量、PSD分布范围的增幅效果最显着(P<0.05);土壤剖面垂直层次上,草地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的细粒组分和粒径的分布范围,而林地更有利于对深层土壤粒径的改良与细化;(2)研究区交换性盐基组成主要以碱土金属为主(Ca~(2+)、Mg~(2+)),不同措施的土壤ECEC和CE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草地>坡耕地。草地表层土壤交换性能优于底层土壤,而林地与之相反;(3)黏、粉粒和细砂是决定研究区土壤交换性能的细粒土壤和粗粒土壤,粉粒是CEC、ECEC的主要贡献因子,多重分形维数可较好地描述土壤交换性能与土壤颗粒间的关系。不同措施以柠条林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交换性能的改良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耿坤宇,孟敏,丁焱梁,许萧,杨强[8](2019)在《石油烃污染土壤颗粒运动状态与脱附关系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的脱附,采用计算模拟方法对污染土壤颗粒的运动状态与脱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中污染物的脱附效果与其运动状态有关,脱附效果由低至高排序为颗粒静止<直线运动<螺旋运动,且颗粒做螺旋运动对污染物的脱附较其他运动状态更为均匀;螺旋运动的脱附效果与旋向无关,但与运动圈数有关,单位时间内螺旋运动的圈数越多,颗粒的脱附效果越好。基于上述结果,设计了一种管式涡流结构以期实现颗粒的螺旋运动,实现了土壤颗粒中石油烃污染物的强化脱附。利用Fluent模拟了不同管式涡流结构的流体流动形态及颗粒运动轨迹,发现螺旋叶片的旋向能够调控颗粒的运动旋向,螺旋叶片的导程能够调控颗粒的运动圈数。(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苗翻,杨新国,古君龙,杨东东[9](2019)在《围封对短花针茅植丛土壤颗粒组成和养分富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体化土壤采集器为试材,采用植丛内外差值百分比法,以围封退化短花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临近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CK),对比研究了荒漠草原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颗粒组成和SOC和TN的富集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以期探讨植丛对土壤富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富集率"E"值而言,粘粒(<2μm)和砂粒(50~2 000μm)的富集格局大致趋势相反,生境和土层深度对粉粒(2~500μm)的富集均无显着影响(P>0.05)。SOC在6~8 cm土层放牧区显着高于围封区,12~14 cm土层围封区显着高于放牧区;TN则在4~6 cm土层围封区显着高于放牧区,12~14 cm土层放牧区显着高于围封区(P<0.05)。沿土层深度垂直变化,颗粒组成仅放牧区砂粒在12~14 cm土层"E"值显着增高(P>0.05);SOC围封区0~2 cm土层"E"值显着高于其它土层(P<0.05),TN放牧区呈先减少后增高"V"型变化,4~8 cm土层"E"值显着降低(P<0.05),放牧区的SOC和围封区的TN都无显着变化(P>0.05)。粘粒与砂粒的"E"值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粉粒与粘粒、粉粒与砂粒的"E"值相关关系逆转;颗粒组成与SOC、TN的"E"值相关性都不显着(P>0.05)。总之,围封并未使短花针茅植丛对土壤粘粒的整体富集率增大,反而有所降低;但围封确推动了土壤粘粒和SOC表聚型富集;土壤SOC和TN的富集是2个独立的过程,围封都有利于任意土层TN的富集。(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9期)

王娜[10](2019)在《亚热带植被恢复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SOC)库是全球碳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土壤酶活性对土壤碳氮磷养分的循环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表征着土壤的肥力状况。目前,有关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不同农业经营措施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酶活性的影响己有一些研究报道,然而关于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分布、酶活性动态特征的影响仍少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选取地域相邻、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4种植物群落:檵木+南烛+杜鹃灌草丛(LVR),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LCQ),马尾松+柯+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LAG)作为一个恢复序列,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因子、土壤因子共同作用的响应,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固碳机制以及土壤酶活性的演变机制,为亚热带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土壤碳库、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LCQ土壤容重最高,且显着高于LVR、PLL、LAG;随着植被恢复,>2μm砂粉粒百分含量增高,而<2μm黏粒百分含量下降,土壤质地粘质化,土壤颗粒组成由砂粉粒向黏粒转移;土壤pH为4.39~5.07,呈酸性,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差异不显着;各土层TN、TP、AN、AP含量以及BcC、BN、BP随着植被恢复而增加;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N/P比为2.5~10.2,随着植被恢复,土壤N/P比增大,且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之间差异显着,表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受P的限制性增大。(2)随着植被恢复,4个土层SOC含量增高,LAG与其他3个林地差异显着,LAG 0—40cm土层SOC分别比LVR、LCQ、PLL增加49.80,30.83和12.58 g/kg,分别提高了65.61%,54.16%,32.51%。LAG SOC库以粉粒、黏粒有机碳为分配主体,而PLL、LCQ、LVR以粉粒、砂粒有机碳为分配主体;随着植被恢复,同一土层同一粒径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砂粒有机碳含量的分配比例明显下降,黏粒有机碳含量的分配比例明显上升,表现为由粉粒有机碳含量向黏粒转移;同一土层颗粒有机碳(POC)/矿物结合有机碳(MOC)比值减少,土壤对SOC的固持和保护作用增强,SOC稳定性上升。(3)土壤粉粒、黏粒有机碳含量与凋落物层现存量、凋落物层N、P含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群落总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凋落物层C/N、C/P相关性为负相关,与土壤TN、TP、AN、AP、C/P、N/P、SOC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土壤砂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TN、TP、AN、AP、C/N、C/P、N/P、SOC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值相关性为负相关。说明植被因子、土壤因子的改变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含量起一定的作用。其中,根系生物量、凋落物层C、N含量和凋落物层C/P,土壤SOC、TN、AN、C/N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影响显着。此外,SOC显着影响着砂粒有机碳含量,其次是土壤AN;粉粒受SOC影响最大,其次是凋落物层N含量;黏粒受土壤TN影响最大。(4)随着植被恢复,土壤酶活性增高,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之间差异显着;LAG、PLL、LCQ土壤脲酶活性(URE)比LVR分别增加了69.18%、43.26%、52.57%,蔗糖酶活性(INV)分别增加了29.90%、13.32%、13.23%,酸性磷酸酶活性(ACP)分别增加了 44.29%、39.01%、18.62%,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分别增加了48.50%、42.74%、40.42%。4种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大体表现为:秋、夏、春季相对较高,冬季最低。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及其与BC、BN、BP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与根系生物量、凋落物层N、P含量、地上部分生物量、群落总生物量,凋落物层现存量(除ACP外)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URE、INV、ACP、CAT的直接影响因素和主要影响因素均为砂粒、粉粒百分含量。此外,URE、INV、ACP、CAT活性的剩余余项通径系数较高,说明还存在其他未考虑的土壤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土壤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布设于2013年的施氮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碘化钠重液分组法,探究了N_0,N_(52.5),N_(105),N_(157.5)4种施氮水平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总有机碳(STOC)、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POC)、闭蓄态颗粒有机碳(OPOC)、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不同处理下STOC,FPOC,OPOC,MOC含量及FPOC/STOC,OPOC/STOC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MOC/STOC随土层加深而增大。较N_0处理,N_(52.5),N_(105),N_(157.5)处理均可提升STOC,FPOC,OPOC含量以及FPOC/STOC,OPOC/STOC,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N_(105)和N_(157.5)处理可显着提升0—20 cm各土层MOC含量,且N_(105)处理下提升效应最优。综上所述,N_(105)处理可有效促进土壤固碳能力、节约投入成本,可筛选为该区春小麦栽培的合理施氮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张毅,由晗杨,马艳飞,冯雪冬,高佩玲.黄河叁角洲地区典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张世汉,武均,张仁陟,蔡立群,齐鹏.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卢垟杰,郭振.渭南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9

[4].王丽梅,张谦,白利华,马爱生,张红.人工樟子松林对毛乌素沙地土壤颗粒组成和固碳效果的长期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9

[5].邹学勇,张梦翠,张春来,程宏,李慧茹.输沙率对土壤颗粒特性和气流湍流脉动的响应[J].地球科学进展.2019

[6].马任甜,胡斐南,刘婧芳,王子龙,王春丽.植被恢复改变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提高团聚体稳定性[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7].陈鹏,郭建英,董智,李红丽,张铁钢.砒砂岩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土壤颗粒及交换性能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9

[8].耿坤宇,孟敏,丁焱梁,许萧,杨强.石油烃污染土壤颗粒运动状态与脱附关系数值模拟[J].环境工程学报.2019

[9].苗翻,杨新国,古君龙,杨东东.围封对短花针茅植丛土壤颗粒组成和养分富集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10].王娜.亚热带植被恢复对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酶活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使用的电阻率测量仪沉积物样品中DBDPE与TOC相关性Figure...地质剖面图}粒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大团聚体中各组分...各处理土壤总粗颗粒有机质、总细颗...

标签:;  ;  ;  ;  ;  ;  ;  

土壤颗粒论文_张毅,由晗杨,马艳飞,冯雪冬,高佩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