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安中学校644200
摘要:在课堂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导入新课,构建相应的物理情境,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饱满丰富,同时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往往都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同时也是整节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就如何导入物理新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巧编故事,引人入胜
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的现象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一直是物理学史中的一个美谈。除了故事本身以外,我更强调量变到质变,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牛顿的数学天赋对取得物理成就的重要性。在多数学生已经陶醉的氛围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引入已经是水到渠成、顺势而发。“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近代实验物理之父伽利略为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实验。千百年来,它不仅仅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一个典型事例,更主要的是它拉开了近代实验物理的序幕,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随着铁球的落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的教学已徐徐拉开了帷幕。“故事”不仅是导入的方式,而且能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物理学家的崇高品质、揣摩他们巧妙的科研方法。
二、承前启后导入
从学过的旧知识导入新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这种课堂导入清新自然、温故知新,有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效果,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这种课堂导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模拟了人类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轨迹,是以知识进步为课堂脉络的,更突出了理性认识和思维过程。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中不仅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需要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课堂导入突出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典型的物理思维。
三、事例引入
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信息传播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高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活、生产、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根据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四、温故知新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引出新知识,更是常用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调用了学生储存的知识,学生对新内容不会感到生硬。这样,各知识点也是全面的、连续的、系统的、条理的。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归纳知识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五、大胆猜想,促进联想
在“火箭和反冲运动”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处理:在一个寒冷结冰的湖面上,假设冰面绝对光滑,某人要想从湖心走到对岸,试问该人应采取何种措施?学生们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跑到对岸,有的说可以走到对岸,有的说可以爬到对岸,有的说可以滚到对岸……最后我做了小结:湖面绝对光滑,就意味着没有摩擦力,所以上述常规想法统统失效。因此,人要想朝北岸走,必须把随身携带的物品朝南岸抛掷。一“南”一“北”,“火箭和反冲运动”的教学就此展开了。
六、演示实验,架桥铺路
演示实验虽不能定量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但演示实验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容易使学生定性地理解问题,进而把握物理问题的本质。例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属微观问题,为了降低教学难度,从理解的层次上把握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在讲述“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规律之前,我用阴极射线管演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通过改变带电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磁场的方向和磁场的强弱、阴极射线管两级的正负极性来改变粒子的运动轨迹,以此定性地反映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目前还没有实验来定量证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该节教学之前,我首先让学生猜想回路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回答可能跟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关之后,我通过具体的实验演示,定性地给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跟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关,这就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提问导入法、故设疑阵法、创设情境法等等。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时也可以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当然,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能前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