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体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矿物,伊利石,在线,阿霉素,南极,溶质。
流体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晓,张丽雷,刘晓洁,吴小亮,徐璐[1](2019)在《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在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的稳定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在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的结构稳定性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研究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在离子液体CYPHOS IL-201/极性超临界流体CHF_3两相体系和离子液体CYPHOS IL-201/非极性超临界流体CO_2两相体系中的结构稳定性,揭示影响CALB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HF_3中,CHF_3破坏蛋白维持α螺旋结构的氢键是蛋白结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超临界CO_2中,CALB蛋白的结构紧密性降低,有序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稳定性下降。离子液体和两种超临界流体均形成了两相体系,蛋白处于离子液体相中,离子液体不溶于超临界流体,但超临界流体部分进入离子液体相,降低了离子液体相的黏度。其中,相比于CYPHOS IL-201/CO_2体系,CYPHOS IL-201/CHF_3体系的黏度降低多。在离子液体CYPHOS IL-201与超临界流体(CHF_3、CO_2)形成的两相体系中,离子液体CYPHOS IL-201具有保护蛋白结构的作用,使CALB蛋白结构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朱翔,陈倩倩,伏美燕,张哨楠,尤丽[2](2018)在《多种流体体系与砂岩水岩反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珠江口盆地珠叁坳陷文昌A凹陷渐新统珠海组砂岩次生孔隙成因问题,为确定不同流体对砂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分别设置了草酸、乙酸、CO_2和大气淡水四种流体反应体系,对研究区珠海组二段、叁段的砂岩岩心柱进行水岩反应观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离子浓度测量、反应液pH值测量、岩心孔隙度测量等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草酸体系的溶蚀速率最快,乙酸体系次之,碳酸体系(CO_2体系)最慢。(2)有机酸体系反应前后pH值变化较大,而CO_2体系基本无变化。(3)有机酸溶蚀最强的温度区间为90℃附近,长石大量溶蚀生成高岭石,同时引起孔隙度增加;CO_2体系在30~180℃区间内持续缓慢增孔,在150℃附近增孔明显。(4)草酸分解过量的CO_2,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碳酸钙的沉淀,而乙酸分解的CO_2,不足以产生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实验结果对碎屑岩溶蚀孔隙的成因和形成机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海相油气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张立虎[3](2017)在《粘土矿物—流体体系界面属性的分子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土矿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层系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粘土矿物与地质流体间的相互作用显着影响着多种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和地质工程。蒙脱石遇水膨胀的特性直接决定其作为核废料及有毒污染物的吸附和封存材料的适用性以及石油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其表界面性质显着影响常规油气和非常规页岩油气的生成、运移、富集成藏过程,还显着影响CO_2驱油技术的有效性和地质封存CO_2的安全性。本文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MD)计算模拟了 9种Na~+/Ca~(2+)含量的蒙脱石的水化膨胀性质和层间局域结构。研究表明:(1)不同Na~+/Ca~(2+)含量的蒙脱石膨胀行为相似,具有类似的水合能和水浸润能特点。(2)9种蒙脱石都以两层水化态为能量最稳定态。Na-蒙脱石由一层水化态膨胀至两层水化态时需克服一定的能垒,而Ca-蒙脱石不需要。(3)随水含量增加,蒙脱石层间Na~+和Ca~(2+)由陷入表面硅氧六元环转变为内球型水化结构,进而转变为外球型水化结构。水含量170mgwater/gclay为内球型向外球型转变的临界水含量,对应蒙脱石一层水化态与两层水化态的中间水含量。Na~+和Ca~(2+)的外球型水化壳分别为6配位和8配位,并且Ca~(2+)水化壳的稳定性远高于Na~+水化壳。(4)蒙脱石的表面吸附作用和层间局限效应显着降低了层间Na~+、Ca~(2+)和H2O的活动性,并且Ca~(2+)的活动性比Na~+的更低。Na~+和H2O的活动性受到Ca~(2+)水化壳的空间抑制而降低。表面润湿性是粘土矿物的重要材料学属性。本文利用MD方法研究了叶腊石、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与含烷烃盐水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粘土层电荷量和电荷位置对粘土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粘土层电荷量和电荷位置对表面润湿性影响显着。随着层电荷量的增加,粘土表面由完全亲烃疏水(叶腊石表面)转变为亲烃为主(低电荷量蒙脱石表面),进而转变为亲水为主(中等电荷量的蒙脱石表面),最后转变为完全亲水疏烃(高电荷的蒙脱石和伊利石表面)。(2)孔隙流体中的盐组分对叶腊石和高岭石的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存在差别。叶腊石的亲烃疏水性质不受盐离子影响;而高岭石的硅氧烷化面既亲烃也亲水,但盐离子可使高岭石硅氧烷化面转变为完全亲水疏烃;羟基化面呈完全亲水疏烃性,不受流体是否含盐影响。(3)完全亲水性的蒙脱石表面能够显着地抑制表面附近水分子的运移速度。完全亲水性的高岭石羟基化面对表面附近水分子的运移速度的抑制程度显着高于其硅氧烷化面。(4)粘土狭缝型孔隙流体中烷烃聚集成团并作为整体运移,运移速度显着大于孔隙流体的水。这有助于理解泥质烃源岩中初次运移的高效率以及含烃流体难以进入页岩孔隙的泥质盖层封堵能力。粘土矿物与复杂流体的相互作用与其表面性质密切相关。本文模拟研究了 6种粘土矿物(叶腊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蛇纹石和滑石)孔隙表面同含超临界CO_2盐水之间的界面特征。研究表明:(1)粘土矿物的带电性显着影响CO_2吸附量:带电的蒙脱石和伊利石具有很低的CO_2吸附量,而不带电的叶腊石则具有很高的CO_2吸附量。叶腊石和滑石表面的高CO_2吸附量是表面强疏水性而致,并不代表吸附强度很高。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和蛇纹石表面的低CO_2吸附量因表面强亲水性而致。(2)粘土表面的羟基化面的CO_2吸附量远低于硅氧烷化面。羟基化面吸附的CO_2呈倾斜状和平行状两种空间构型,CO_2与粘土表面的羟基以及周围H2O之间形成氢键;硅氧烷化面吸附的CO_2以平行构型为主。(3)粘土表面的润湿性显着影响孔隙内CO_2的赋存形态及其活动性。具亲水表面孔隙内的CO_2分子趋于聚集成团簇并远离粘土表面,CO_2的活动性较低;疏水表面孔隙内的CO_2分子趋于平铺于粘土表面,CO_2的活动性较高。上述认识有助于评估地质封存CO_2的有效性,预测泥页岩内表面亲水的孔隙内CO_2聚集成团簇,活动性较低,对CO_2封存更有效;表面疏水的孔隙内CO_2在孔隙表面形成气串,活动性很高,不利于CO_2的封存。(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5)
赵奎[4](2017)在《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石墨烯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是由sp2碳原子以蜂巢晶格构成的准二维单原子层结构。由于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其拥有特殊的电学、光学、力学、热学性质,在电子、航天、军工、生物、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本论文对目前石墨烯主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机械剥离法、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等,但这些方法不能同时满足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质量制备的要求。本论文利用超临界流体插层-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研究了石墨原料种类对产物的影响。在超临界CO2体系中,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强、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初始石墨用量对所制备石墨烯溶液浓度的影响;研究了对石墨进行重复多次剥离的效果。在其它超临界流体的实验中,研究了超临界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水等对石墨进行剥离的效果;探索了利用两种超临界流体同时对石墨进行剥离。对利用各种流体制备的产物进行了 SEM、TEM、Raman、AFM、XRD等表征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石墨原料种类的影响本实验所选用的天然鳞片石墨和可膨胀石墨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层状结构,天然鳞片石墨的尺寸大部分为几微米,可膨胀石墨的尺寸集中在十到二十微米之间。尺寸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产物石墨烯上面,即利用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尺寸比较小,用可膨胀石墨制备的石墨烯尺寸比较大。综合考虑,本研究使用可膨胀石墨作为原料。2、超临界CO2体系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超临界CO2的密度、粘度和扩散系数有着很大变化。在超临界CO2体系中,利用控制变量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强、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石墨用量对剥离结果的影响,选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80℃、15MPa、反应时间2h、表面活性剂种类为PVP、原料用量50mg。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的石墨烯层数大概为8层,重复叁次剥离后石墨烯层数减小为3~4层。3、利用其他超临界流体进行剥离本论文利用超临界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水等溶剂对石墨进行了剥离,剥离效果最好的为乙醇,层数最少为3~4层。探索了两种超临界流体(乙醇+氦气)同时对石墨进行剥离,TEM和AFM表征结果显示超临界乙醇和氦气可以制备出层数为2~3层的石墨烯。4、表征分析对各种流体剥离后的产品进行了 SEM、TEM、Raman、AFM、XRD等表征分析。SEM的图像显示剥离后样品的分布和尺寸更加均匀,伴有许多褶皱和重迭,颜色变浅。AFM的测试结果显示利用超临界CO2制备的石墨烯厚度大概为8层,利用超临界CO2重复叁次剥离和超临界乙醇一次剥离的效果相当,层数都为3~4层。利用超临界乙醇和氦气同时作用制备的石墨烯层数最少为2~3层。在HR-TEM图像下可以看出片层折迭边缘的暗线,暗线数目代表了石墨烯的层数,利用超临界CO2制备的石墨烯层数最少为3~5层,利用超临界乙醇制备的石墨烯最少层数为2~4层。Raman光谱测试结果显示反应前后G峰和2D峰的比值有所减小,说明层数有所减少,利用超临界乙醇制备的石墨烯其比值减小的更为明显,说明超临界乙醇的剥离效果更佳。剥离后样品的XRD衍射图谱没有石墨那么完整,表明剥离后石墨的长程有序性被破坏,剥离有一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朱婧[5](2016)在《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超(亚)临界流体溶解能力强、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的特性,超(亚)临界流体技术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其中,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和相平衡模型是实现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目前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分别对固体芳香烃衍生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可望促进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改进并完善了静态法实验流程,验证了动态法和静态法实验装置的可靠性,确定了实验条件;并利用动态法和静态法测定了芳香烃衍生物单质、混合物以及聚合物(多种分子量)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选用的溶剂为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在实验温度308 K,318 K和328 K下,测定了邻氨基苯甲酰胺、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10.0-21.0MPa和5.0-15.0 MPa;在实验温度313 K,323 K和333 K下,测定了聚乙烯醇(分子量为16000,47000,74800 g·mol-1)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9.0-18.0MPa和7.0-15.0MPa。本文测定的溶解度均未见报道。这些溶解度数据丰富了超(亚)临界体系数据库,为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提供了数据支持。(2)考察了不同实验温度、实验压力、溶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分析了溶质饱和蒸汽压、溶剂密度、官能团、偶极矩、溶解度参数等性质对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混合物中共溶质对溶解度的影响。(3)运用Chrastil、A-L、K-J、S-S、Bartle、M-T和Gonzalez、Sovova、M-M-T、Z-J十种经验模型,对单一溶质和混合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模型均获得了较高的关联精度。利用M-T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均具有良好的自洽一致性;利用Chrastil、K-J和Bartle模型计算了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热效应。(4)针对膨胀液体模型对超(亚)临界体系溶解度数据关联精度较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膨胀液体模型M-δ1/vl模型,考察了膨胀液体模型中热容项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选用本文的实验数据和文献中90种溶质的溶解度数据(共计2425组溶解度数据)验证新模型的关联精度,并与δ2~ρ、δ2~ρd、δ2~δ1/v1、β12~ρ2模型的关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61/v1模型的关联精度最高。此外,使用t检验分析了膨胀液体模型中可调参数个数对关联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M-δ1/v1模型较高的关联精度与其模型的表达方式以及热容项的考虑有关,与模型较多的可调参数无关。(5)本文依据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理论,研究探索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方法,建立了聚合物和CO2分别在聚合物相和超临界CO2相中的能量表达式。利用DFT模型预测了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聚环氧丙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环氧乙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FT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AARD为6.80%)。该方法为理论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体系中的溶解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31)
李妮妮[6](2015)在《在线荧光分析测定微流体体系中阿霉素浓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建立了盐酸阿霉素的离线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盐酸阿霉素及其载药微球的荧光在线分析方法,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微球药物释放过程中阿霉素浓度的在线检测。建立了盐酸阿霉素及其制剂的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盐酸阿霉素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469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93nm,盐酸阿霉素的浓度在9.90×10-8mol/L~1.97×10-5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和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941,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99%。应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盐酸阿霉素注射剂含药百分比为12.24%,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101.96%,方法稳定性良好,进一步用该方法研究了尺寸分别为350μm~550μm、200μm~400μm、75μm~275μm的DC Bead载药微球加载药物的速率,测定结果表明,2m L上述规格的微球,加载75mg的药物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20min、90min、60min,微球的包封率为98.8%,载药量为48.9%。在离线荧光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荧光显微镜及其高分辨率拍照系统,应用MATLAB软件编写图像分析程序建立盐酸阿霉素的在线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在线测定350μm~550μm的盐酸阿霉素载药微球在尺寸为500μm左右的微通道内的药物洗脱过程,进而研究了流体流速分别为4min/m L、7min/m L、9min/m L、13min/m L时,载药微球的药物最大洗脱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在线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载药微球药物控释动力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5-05-20)
赵博,张德会,张荣臻,石成龙[7](2015)在《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的地球化学性状及成矿效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F既是重要的岩浆挥发分,又是重要的助熔剂和矿化剂,同时也是克拉克值较大的元素之一,并且在(铝)硅酸盐熔体中高度可溶。本文从F的常见工业矿物和主要赋存形式、分配行为的多样性、对其它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矿化作用(即亲氟元素在热液体系中的氟化物络合形式、存在环境和沉淀机制等)、萤石和冰晶石的溶解及沉淀机制以及富F岩浆一热液体系的成矿专属性及特征6个方面探讨了F的地球化学成矿作用。结论认为:F必须有能力大量进入与花岗质或伟晶岩质熔体共存的含水流体相中才具有进一步的成矿学意义,云英岩化、钠长石化、含黄玉—萤石石英脉、具有较高F/CaO比值的残余熔体以及F在高度演化花岗质岩浆中的过饱和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含矿富F热液的出溶;但总体上,富F岩浆—热液体系具有成矿专属性的原因之一仍在于:F首先通过对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间接支配着高场强亲氟元素如W、Sn、Nb、Ta、REE、U等的热液成矿效应。(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赵博,鲍波,于蕾,张德会,吴鸣谦[8](2014)在《再论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的成矿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例证的方式建立并诠释了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成矿效应的工作原理,认为:①F-OH-在不同载体矿物特别是云母类矿物中的置换行为构成了全岩F含量的主要贡献,具有物源意义;②在大多数情况下,F强烈倾向于分配进入晚期硅酸盐熔体相中,并深刻制约着熔体的结构、相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和分异路径,不过在其他一些情况下F亦将大量进入热液或富水贫硅酸盐的"过渡性"流体相中;③富F流体体系另具有强烈萃取诸如W、Sn等高场强亲氟元素的成矿效应,最终可伴生萤石或冰晶石矿床,此时F作为矿化剂亦影响着Eh值、pH值和化学硬度等体系控矿因素。这样的叁重作用围绕着F的基本化学性质一脉相承地促成了富F地质体系的成矿效应及其地球化学行为的特殊性。(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4年04期)
赵川,王雪燕,李颖慧[9](2013)在《二氧化碳流体体系中聚合物光纤内吡咯甲川染料的注入》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高压二氧化碳流体成功地将荧光染料吡咯甲川Pyrromethene 567注入到聚合物光纤中,这类染料注入后的光纤可望用于光纤激光器和局域通信系统中。研究了二氧化碳流体中助溶剂的作用、流体的压力、温度以及注入时间等对注入效果的影响。使用波长为532 nm的YAG激光作为泵浦,观察到了注入后光纤中染料的激发峰的波长,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发现注入后光纤的结构没有改变。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界面自由基聚合荧光染料掺杂的方法,这种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注入方法。(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珍坤,Naveen,Krishna,Reddy,Jan,Vermant,Christian,Clasen[10](2012)在《基于单分散棒状病毒的非球形颗粒复杂流体体系的构建及其流变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的复杂流体体系绝大部分由非球形颗粒构成。长期以来,理论和实验都从不同角度对这类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了详细探讨。理论上,Jeffrey对椭球体流变行为的理论计算开启了类似体系理论研究的先河,随后Brosema、Brenner等从不同角度对棒状颗粒构成的复杂流体进行了扩充。Batchleor则对这类体系的轴向拉升流场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上,早期主要集中在表征不同长度的棒状纤维的流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了理论的预测。过去的十几年,人们对由无机颗粒如针状的赤铁矿、棒状的二氧化硅颗粒、碟状的黏土颗粒以及生物相关的棒状体系如F-actin等构成的模型体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验研究。随着纳米科学的兴起,碳纳米管构成的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是近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为止的实验模型不可避免地具有尺寸不均一性和颗粒表面物化性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可重复性以及与理论的不可比性。在本项目中,基于棒状病毒,结合基因控制和表面化学改性,构建了一类尺寸单一、刚性和表面性质可控的非球形颗粒的复杂流体体系,并对这类体系构成的凝胶进行了详细的流变表征,建立起微观结构与宏观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将表面接枝有高分子刷的棒状病毒分散到甘油等高黏度的牛顿流体后,采用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该体系的轴向拉升流场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Batchleor等人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09-20)
流体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珠江口盆地珠叁坳陷文昌A凹陷渐新统珠海组砂岩次生孔隙成因问题,为确定不同流体对砂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分别设置了草酸、乙酸、CO_2和大气淡水四种流体反应体系,对研究区珠海组二段、叁段的砂岩岩心柱进行水岩反应观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离子浓度测量、反应液pH值测量、岩心孔隙度测量等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草酸体系的溶蚀速率最快,乙酸体系次之,碳酸体系(CO_2体系)最慢。(2)有机酸体系反应前后pH值变化较大,而CO_2体系基本无变化。(3)有机酸溶蚀最强的温度区间为90℃附近,长石大量溶蚀生成高岭石,同时引起孔隙度增加;CO_2体系在30~180℃区间内持续缓慢增孔,在150℃附近增孔明显。(4)草酸分解过量的CO_2,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碳酸钙的沉淀,而乙酸分解的CO_2,不足以产生碳酸盐矿物的沉淀。实验结果对碎屑岩溶蚀孔隙的成因和形成机理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体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晓,张丽雷,刘晓洁,吴小亮,徐璐.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在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的稳定性模拟[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2].朱翔,陈倩倩,伏美燕,张哨楠,尤丽.多种流体体系与砂岩水岩反应的实验研究[J].海相油气地质.2018
[3].张立虎.粘土矿物—流体体系界面属性的分子模拟[D].南京大学.2017
[4].赵奎.超临界流体体系中石墨烯的制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
[5].朱婧.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6].李妮妮.在线荧光分析测定微流体体系中阿霉素浓度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
[7].赵博,张德会,张荣臻,石成龙.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的地球化学性状及成矿效应研究进展[J].地质科学.2015
[8].赵博,鲍波,于蕾,张德会,吴鸣谦.再论富F熔体-溶液流体体系的成矿效应[J].地质科技情报.2014
[9].赵川,王雪燕,李颖慧.二氧化碳流体体系中聚合物光纤内吡咯甲川染料的注入[J].纺织学报.2013
[10].张珍坤,Naveen,Krishna,Reddy,Jan,Vermant,Christian,Clasen.基于单分散棒状病毒的非球形颗粒复杂流体体系的构建及其流变行为研究[C].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