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文:论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论文

李之文:论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论文

摘要: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饱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人”,墨子主张“兼爱”。二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物”,墨子主张“节用”。三是如何才能实现其生态智慧,墨子主张“法仪”。墨子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墨子;生态智慧;生态人文;兼爱;生态消费;节用;生态法制;法仪

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0)名翟,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饱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生态智慧”中的“智慧”,就源于《墨子·尚贤中》篇(见《墨子校注》,吴毓江撰,孙啟治点校,中华书局1993出版。为节省篇幅,以下引用本书,仅注篇名及页码)。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人”,墨子主张生态人文,即“兼爱”。二是如何对待生态万物中的“物”,墨子主张生态消费,即“节用”。三是如何才能实现其生态智慧,墨子主张生态法制,即“法仪”。墨子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兼爱”,重点是“节用”,措施是“法仪”。

一、生态人文——“兼爱”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充分肯定“人”在生态万物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高度重视人、关爱人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春秋争霸无义战”和“战国兼并无义战”这种社会人文状况,墨子忧心如焚,他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找到了社会动乱、生态破坏的原因,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不相爱。因而,他提出了“兼爱”的生态人文思想。

杨译:This added fuel to the fire of the old lady's anger.“Who ordered coffins?”she screamed…

(一)“兼爱”是墨子时代的产物

墨子出生于公元前480年,那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刚去世一年;孔子出生于鲁国的尼山(今山东省曲阜市),墨子诞生于小邾国的目夷亭(今山东省滕州市),北孔南墨,两地相距百里。根据《淮南子》的记载,墨子少时曾受孔子的影响,相信儒学,但到青年时却对儒学产生质疑,发现问题,批评指正,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墨学”,其核心思想是“兼爱”。

墨子的“兼爱”思想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但又有创新发展。墨子继承的是“爱”,否定了孔子“由近及远、亲疏有别”的“仁爱”,提出了“视人如己,爱无差等”①的“兼爱”。墨子创新发展的亮点是“兼”,其含义是:“全部、整体、视人如已、爱无差等”等,即扩大了“爱”的范围、对象,取消了“爱”的差别、等级、亲疏,是一种无私的“大爱”。“仁”与“兼”一字之别,差异很大。

墨子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其时代特点是:周王名存实亡,礼崩乐坏,诸侯争霸,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夫争权夺利,如三家分晋、三桓控鲁等遍体鳞伤;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掠夺小家,战争连续不断,死伤人员无数;诸子百家建言立说,探索强国救民的治理之道。

面对这样的社会生态局面,墨子认为:“皆起不相爱。”(《兼爱上》154)臣自爱不爱君,君自爱不爱臣;儿子自爱不爱父亲,父亲自爱不爱儿子;弟弟自爱不爱兄长,兄长不爱弟弟,这都是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墨子找到了社会混乱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他开出了救世良方——“兼爱”。他认为,对待别国如同本国,诸侯相爱就不攻战;对待他家如同自家,家主相爱就不相夺;对待他人如同自己,人人相爱就不相害。君臣相爱就惠忠,父子相爱就慈孝,兄弟相爱就和谐,天下之人都相爱,就会出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大同社会。只要人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就能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社会生态环境。

墨子高举“兼爱”的生态人文大旗,其目的就是为“天下兴利除害”。“兼爱”就是不分贵贱等级、不分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包括妾媵、奴隶在内。墨子强烈反对诸侯大夫贵族蓄养妾媵私人,诸侯蓄养妾媵,大国成千,小国成百,造成一部分男子成为单身,没有妻子。被蓄养的女人大都屈身一人,不能生育。男女性别失调,不结婚的人多,人口数量自然减少。诸侯贵族必须节制蓄养妾媵,才能增加人口。墨子指出:天地、四时、人性、禽兽都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社会才能共存发展。诸侯大夫贵族都蓄养妾媵私人,就会造成许多男女不能结婚生子,造成人口减少、社会混乱。为了增加人口,诸侯大夫贵族必须节制、减少蓄养妾媵私人。墨子认为,人都是天的臣民,应该人人平等,贵族不应欺凌平民、妾媵、奴隶。墨子大声呼吁,奴隶也是人,也要关心爱护。墨子是第一个提出解放奴隶的平民思想家,为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此,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②

“明鬼”是墨子十大思想主张之一,墨子在《明鬼下》认为“鬼”有三类:一是天鬼,二是山水鬼神,三是人死而为鬼。“明鬼”是证明鬼的存在,利用鬼神监督执法、赏善罚恶。墨子相信鬼神的存在,相信鬼神的灵验和“赏贤罚暴”的强大威力。他说:要相信鬼神能够赏贤罚恶。如果官吏不廉洁不作为,男女奸淫,神都能看见。如果有人淫荡、抢劫、偷窃,抢劫别人的车马、衣服,鬼神也能看见。因此,官府吏治不敢腐败,百姓不敢偷盗、淫荡,社会就会平安。所以说,鬼神明察一切,不能倚恃幽暗偏僻的山林深谷或者宽阔的湖泽,去做见不得人的事,以鬼神的英明必能知晓。鬼神的惩罚,不因你富贵人众、勇力强武、坚甲利兵就能躲开,鬼神必能战胜并惩罚。墨子认为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时时处处在监察天下所有人的言行。

(二)“非攻”是墨子生态人文思想的重点

墨子的“兼爱”与“非攻”是统一的,“兼爱”是“非攻”的理论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实践结果。墨子把战争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诛”,是正义的战争;一类称为“攻”,是非正义的战争。他认为大禹伐有苗,商汤伐夏桀,周武王伐殷纣王等讨伐暴虐君王的战争,是为民兴利除害,因而称之为“诛”,是正义的战争,应该大力支持。他认为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欺凌弱国,就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其结果是亡民伤财,天下大乱,因而称之为“攻”,应当坚决谴责、反对。通过“非攻”而争取和平,减少战争对人的伤害,是墨子生态人文思想的奋斗目标。

规范的员工安全行为是始终贯穿于安全文化建设的一条主线,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司按照每个岗位操作流程分解工序,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标准,用标准来约束员工的作业行为,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成训练,不断扭转员工在作业中的“低、老、坏”行为习惯;组织员工对规范标准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使员工熟记安全理念、明确行为禁忌、规范作业行为、掌握操作标准,经过严格的考核测试,成绩合格持证上岗。

墨子 “非攻”的人文思想,遭到好战的诸侯、大夫等人的反对攻击,对此,墨子做了有力的驳斥:一是指出“攻伐”是不义之战,侵略他国、杀人、夺物、占地是最大的不义,是对社会生态最大的破坏。二是驳斥了“攻伐”之君的谬论,以义之名而侵略他国,主张帮助小国抵抗大国的侵略,提倡积极备战,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古典人道主义军事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攻伐他国的危害,批驳了好战国君的谬论。

Painful DPN组及Painless DPN组在左侧颞下回均显示出较Non-DPN组增高的局部一致性。左侧颞下回在语义认知功能中起重要作用[23]。这种静息状态下特定脑区神经元活动增强的机制可能是DPN患者出现的一种额外的功能活动代偿,以弥补其他脑区神经元活动的下降。既往研究[24-25]表明,大脑结构和功能可通过重组和代偿的机制来代替受损的神经功能。临床上,DPN患者目前能维持相对正常的认知功能或许是这种代偿的结果。然而,复杂的神经功能和各个脑区的交互作用均参与了脑功能活动[26],因此,这种代偿机制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墨子“兼爱”、“非攻”的生态人文智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态人文基因。这种生态人文思想,利国、利天下、利生态。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讲演中,曾经引用墨子的名言“兼爱”,他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③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热爱和平,阐述我国平等互利、和平外交的原则立场。放眼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弘扬墨子“兼爱”的生态人文思想,对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二、生态消费——“节用”

墨子的生态消费智慧主要体现在“节用”上。“节用”就是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用财不费、保护资源,凡是不利于民的费用就停止,具体表现在“食、衣、住、行”和“节葬”、“非乐”等方面。

(一)“节用”的主要内容:食、衣、住、行

节用之一:“食”,指饮食。墨子认为:远古的时候,人不会制作饮食,靠吃草木的果实生存。圣人出世,教导男人耕作栽种五谷,作为人的食物。他们种植的食物,足以增气补虚、饱肚强身而已。由于他们生活节俭,食物能够满足其生存的需要,所以社会和谐稳定。现在的情况与古时不同,君主向人民征收重税,蒸烤牛羊鱼鳖,享受美味佳肴;大国国君的餐桌上有近百个菜食,小国国君的餐桌上有十几种菜食,各种菜食摆在桌上有一丈见方,眼睛不能全看清楚,手不能全部拿到,口不能全部品尝;这些菜食吃不了,冬天则冻结成冰,夏天则变味腐臭。国君饮食奢侈,大臣和权贵浪费,穷人忍饥挨饿。饮食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就好,过度消费食物就是犯罪,天理难容。为了国治民安,国君在饮食上就必须节俭。

节用之二:“衣”,指衣服。墨子认为:远古的时候,人不会缝制衣服,披着兽皮,以草绳为腰带,冬天不暖和,夏天不凉爽,穿上不舒适。圣贤诞生之后,认为这样不符合人的需求,于是教妇女纺丝麻,织布绢,制作衣服。其原则是:冬季用帛做衣服,人穿着柔软温暖;夏季用葛布做衣服,人穿着轻便凉爽。圣人制作衣服,合身舒适就满足了,不是为了在人们面前炫耀。现在的君主与古代圣人制作衣服不同了,君主制作的衣服除了冬暖夏凉柔软舒适之外,还要绣满文采,佩上金钩玉佩;这样做势必征收重税,残酷掠夺百姓的衣食之财,耗尽财力和劳力,造成极大的浪费。衣服要简朴实用,不要奢侈华丽,劳民丧财奢侈浪费必然导致天下混乱。为了国治民安,诸侯在衣服上就必须节俭。

节用之三:“住”,指房屋。墨子认为:远古的时候,人不会建筑房屋,依傍山丘居住,凭借洞穴居住。因为地面潮湿伤害人的身体,所以圣人建筑房屋。建筑房屋的原则是:地基的高度足以避潮湿,四周的墙足以御风寒,屋顶足以抵御雪霜雨露,屋墙的高度足以使男女方便居住,仅此而已。凡是劳民伤财而不增加利益的,都不去做。所以圣人修建房屋,是为了方便生活,不是为了观赏。现在的国君建造宫室则与古代圣人不同,宫室台榭雄伟壮观,雕刻饰物五彩缤纷。大臣也都仿效国君,把大量的财物用在建筑房屋上,破坏了生态资源,且不足以应付凶饥灾害救济孤寡,国家贫穷而百姓难以治理,导致社会混乱。建筑房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多余的装饰都不需要,凡是浪费人力财力的建筑装饰都不可为。为了国治民安,国君建筑宫室必须节俭。

节用之四:“行”,指舟车。墨子认为:远古的时候,人不会制造舟车,重的物体不能移动,远的地方不能到达。所以圣人开始制造舟车,以便利于人的生活。他们制造的舟车,坚固轻快便利,可以把重的东西运到远处。因为用财少,而得利多,所以人们喜欢而归附于圣王。现在的国君制造的舟车与古代圣人的不同,舟车坚固轻快便利都已具备,但他们还征收重税用来装饰舟车:饰车以刺绣花纹,饰船以雕刻图案。为此,妇女放弃纺织而从事刺绣,因而人民遭受寒冷;男人离开耕耘而从事雕刻,因此人民遭受饥饿。君主做舟车如此,左右大臣也都效仿他,因此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劳民丧财,浪费生态资源,造成了社会混乱。为了国治民安,国君在舟车上就必须节俭。

(二)“节葬”是“节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节葬”是“节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节葬”包含“久丧”和“厚葬”两个方面,是社会的热点、难点,也是节用的重点,突出体现了墨子的生态消费思想。久丧是指治丧的时间久长。儒家礼制规定,国君、父母、妻、嫡子去世,服丧三年;伯父、叔父、兄弟、庶子去世,服丧一年;亲族去世,服丧五个月;姑母、姊妹、舅父、外甥去世,服丧数月。家人死了,亲属要披麻戴孝,哭声不断,孝子在父母墓旁搭建草屋,睡草席,枕土块,少吃少穿,忍饥忍寒,致使面目黝黑、身体瘦削、耳聋目呆、无力做事,搀扶才能起床,拄杖才能行走,守丧尽孝三年。厚葬是指埋葬死者时陪葬物品极丰、棺椁多重,甚至杀人陪葬。天子诸侯厚葬,用金银珠宝绕满全身,用丝帛锦衣包裹尸骨,把车马象牙、帷幕帐幔、钟鼎金鼓、桌席器皿、戈剑旌旗、铠甲盾牌等全部埋到墓中,还要杀人殉葬,多者数百,少者数十。诸侯厚葬,使其府库空虚,车马帷幕,金玉珠玑,钟鼓宝剑,象牙皮革,羽旄旌旗,铜鼎镜鉴,统统埋入墓穴。王公大人厚葬,棺材外面套上棺材(称为椁),裹尸体的衣被要多层,棺椁的装饰要漂亮,坟墓要堆积高大。平民庶人死了,也要尽力去办,几乎倾家荡产。

墨子对久丧厚葬的风俗,予以严肃批评。按照久丧厚葬的丧礼去做,其结果是王公大人不能上朝理政,卿大夫不能处理政务,农夫不能耕田种地,百工不能制造器具,妇女不能纺纱织布。大量的财物埋入地下,生者不能享用,造成极大浪费。男女长期分居,居丧身体虚弱,不能男婚女嫁,无法生儿育女,致使人口下降。因此,久丧厚葬导致家破人亡、国家贫穷、无力国防。墨子认为,穿衣吃饭是活人的利益,要节约;埋葬是死人的利益,更要节约。因此,墨子反对“久丧厚葬”,提出“短丧薄葬”的主张:人死之后穿三件衣服,用三寸厚的棺材;掩埋棺材深浅适度,上不漏气味就行;坟墓不要高大,能辨认它的位置就行。死者亲属发完丧后立即工作。丧葬时间三天,处理善后事务。短丧对于死者和生者都有益处。同时,坚决反对杀害奴隶殉葬。墨子提出“节葬”,是以变革社会习俗和腐败风尚为要旨,这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和革新精神的,时至今日,墨子节葬的生态消费主张,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非乐”也是“节用”的重要内容

“非乐”也是“节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墨子为何“非乐(yuè)”?是根据当时战乱形势和生产水平、人民少衣缺吃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主要有三点:其一,墨子也知道音乐好听悦耳,之所以“非乐”,是因为音乐劳民丧财,不能兴利除害,上不符合圣王之事,下不符合万民的利益。其二,墨子认为:民有三种忧患,即饥饿没有饭吃、天寒没有衣穿、每天劳动得不到休息,音乐不能救“三患”;国家有危难,音乐不能救国;大国侵略小国,大家欺压小家,强者劫持弱者,众的强暴寡的,狡诈欺骗愚笨,富贵傲视贫贱,寇乱盗贼并兴,音乐不可禁止。音乐不能救,所以非乐。其三,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观赏音乐妨碍政务,危害社稷;士大夫观赏音乐影响政务,危害社会;男子制乐,耽误耕耘;女子制乐,影响纺织。这是墨子“非乐”原因。

有人批评指责墨子“非乐”是不懂音乐,不会欣赏。其实不对,墨子曾学六艺,六艺之一是“乐”,虽然达不到孔子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也知道音乐赏心悦耳,但是,他更懂得广大百姓艰难贫困,国君大夫的观赏音乐需要大量的人力财物,如齐国的“万人乐舞”,浪费极大。这些建立在百姓饥寒交迫之上的“乐舞”,必须反对。面对诸侯大夫贵族用人民的血汗钱欣赏乐舞,墨子反对这种乐舞,其“非乐”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为民谋生而“非乐”,这是墨子“非乐”的目的及价值。

综上所述,墨子“节用”的生态消费智慧不仅揭示了统治者挥霍钱财的剥削本质,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把节用与奢侈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其生态消费智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主张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食、衣、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前三种,更是必不可少。“民以食为天”,“食”是保命之本,七八天无粮可吃就会饿死,人类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珍惜粮食。墨子主张人能够吃饱喝足、强身健体的适度消费,反对山珍海味、铺张浪费的过度消费。他还主张人穿的衣服能够冬暖夏凉即可,人住的房屋能够遮风挡雨、分别男女即可,人坐的舟车能够远行载物即可,这些以实用为原则的消费就是适度消费;否则,在衣服上刺绣、在房屋上装饰、在舟车上雕画,都是过度消费。二是主张可持续消费,反对寅吃卯粮。地上的一切物资都是有限的,滥用资源、过度开采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或者枯竭,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墨子主张可持续消费,坚决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资源。三是主张人与物的和谐消费。墨子认为,人与物都是天的属下,人类离不开万物,万物也离不开人类,人类与万物应该相互依存,共同生存,共同发展;这个庞大复杂的生物链相互关联,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断链,对人类万物都会造成灾难。因此,人类应该主动自觉地和谐消费。四是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认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墨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圣王都主张节约,带领人们节用,这是优秀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节约是人类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行为。五是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名言,既是对奢侈浪费、过度消费的严重警告,也是对节约资源、生态消费的大声呼唤。

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扩大物流外包改善物流管理,外资物流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技术和模式。同时民营物流企业开始大量地涌现并加速地成长,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国有、民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自古以来,我国不少贤明之士和平民百姓都主张节俭,对墨子生态消费的“节用”思想充分肯定。战国时期庄子指出:墨子“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④西汉司马谈在《太史公自序》中指出:“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⑤中国墨子学会顾问朱传棨教授指出:“墨子提出的‘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是他倡导兼爱利民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针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的腐败生活方式提出来的,并借‘天志’的名义要求统治者仿效古代‘圣王’的生活方式。”⑥当今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要保持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确保人的生活消费不突破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超过自然资源的限度,就必须“节用”。实行墨子生态消费的“节用”主张,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关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多将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往往忽略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兴起。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其制度安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生态法制——“法仪”

墨子生态人文和生态消费的智慧怎样才能实现?他祭出了尚方宝剑——生态法制:“法仪”,来为“兼爱”、“节用”保驾护航。“法仪”就是“规矩”、就是“法制”,制定法规依法保护“生态”,这是墨子的生态法制智慧。

(一)法仪就是法天,以天为法,依法保护生态

墨子立法,制定“法仪”,依据“天志”。墨子在《法仪》中指出:父母、师长、国君的话语不可能公平公正,因此不能为法。那么什么可以为法?只有“法天”,以“天志”为法。因为“天”广大而无私,广施恩惠而不求报,光明正大久远而不衰,所以以天为法,一切思想行为,必须符合天的意志;天之所欲就为之,天所不欲就禁止。

2018年7月,东北化工销售公司上半年经营考核指标出炉。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产品销量306.28万吨,比预算进度多实现11.7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比预算进度多实现32.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053万元,比预算进度多实现10053万元;实现调运量499.28吨,比预算进度多39.28万吨;调运计划完成率100%;购销率100.31% ……

按照“天志”制定“法仪”,非常重要有用。墨子在《法仪》中指出:天下所有做事的人,都不可以没有标准。没有标准而想把事情做好,那是没有的。即使像那些由士出身担任将相的人,都有标准;就是从事于各种行业的人,也都有标准。不依规矩不能成就方圆。工匠们用矩画方形,用规画圆形,用墨斗画直线,用水平器测平面,用悬锤量偏正。无论是巧工还是非巧工,都用这五种标准施工。巧工能做的更好,不巧的虽然不能做的很好,但用这些标准仿照去做,总能胜过自己随意做的。所以从事各种行业,都有标准可以遵循。这段话高度概括了“法仪”的价值与作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于术后12 h、24 h、36 h、48 h测定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术前、术后1 d、2 d、3 d、4 d测定两组患者的24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DRS),于术前、术后1 d、3 d、5 d、7 d测定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墨子在《法仪》中用“规矩”作为例证,说明“法仪”的重要。规矩,本义指规和矩,两种制定方圆的工具;其引申义是规则、法则、法度、法规等。《说文》:“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⑦《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⑧《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⑨墨子创立的墨家,有着严格的“规矩”、“法仪”,即“墨家之法”。《吕氏春秋·去私》篇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墨家巨子腹黄享的儿子杀死人,秦惠王赦免他的儿子,腹黄享不同意,他回答说,墨家的家法规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受刑。这是天下的公理。因此杀死了儿子。⑩这表明墨家公正无私,执法必严。

墨子用“规矩”比喻“法仪”,进而说明“天下所有做事的人,都不可以没有标准。没有标准而想把事情做好,那是没有的。”墨子的“法仪”就是“墨家之法”,其含意指“法律、法规、法制”,引申到“依法保护生态”。

在以教师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行为则表现在:通过预测学生的特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尽力协调学生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资料和辅助学生学习,由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天志、明鬼—利用天、鬼监督执法、赏善罚恶

墨子以“天志”为“法仪”,作为人类社会的公正法则。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志”就是天的意志。在《墨子》书中,“天”出现948次,“上帝”出现26次,“天意”出现了9次,“天志”出现11次。墨子在《天志》、《非命》等篇章中,多次引用古书《大誓》和《大明》,证明“天志”是真实存在的。墨子“天志”思想源于古代的“天志”,但增加了墨子的思想,是墨子对“天志”的改革与创新。

墨子“非攻”的生态人文思想,反对侵略战争,但不反对正义的自卫之战。这就使得他的“非攻”有确定的含义和鲜明的倾向性。当前,世界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损害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经济利益,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由此可见,墨子的“兼爱”、“非攻”反对“攻伐”的人文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墨子在《法仪》指出:今天下无论小国或大国,都是天的国邑。人无论老幼贵贱,都是天的臣民。爱人利人的人,天必送福于他。恶人贼人的人,天必降祸于他。墨子在《天志中》指出:天子(指周王)施善政,天就奖赏;天子施暴政,天子就惩罚。天不愿大国侵略小国,大家欺压小家,强的劫持弱的,贵的傲视弱的。希望人们有力就互相帮助,有道就传给他人,有财就分给他人。墨子认为:天是最高主宰,天能明察秋毫,天能赏善罚恶。

著名学者、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墨子学会名誉会长任继愈教授认为:“墨子在主观上认为他的最主要的学说是‘天志’(上帝的意志)。……墨子是用‘天志’来作为王公大人和天下万民言行的尺度的,墨子认为只有‘天志’才是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著名学者、墨学专家杨宽教授认为:《天志》的上中下三篇结论是相同的,最后都归结到以“天志”作为法仪。墨子所说的“法仪”,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公正法则。他认为这种公正法则是天赋的,是神圣的,出于天意的大公无私、兼爱兼利和光明普照。他所说的天赋法仪,在伦理道德上的公正法则就是兼相爱而交相利。

“兼爱”是墨子生态人文思想浓缩的精华,思想的结晶,其核心内涵是“利人”。“兼爱”必然“交利”,互爱互惠互利,爱利紧密相连。《经说下》说:“仁,爱也。义,利也。”(《经说下》543)爱与利是一致的,二者互通互补。爱而必利,不利无以见爱。“爱利万民”,“爱利天下”,就是墨子爱利一致、爱利统一观的具体表现。墨子的这种爱、利相统一的生态智慧,具有当代价值,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任继愈教授指出:“墨子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上帝’和‘鬼神’的身上,希望通过‘上帝’和‘鬼神’的威力使那些特权阶层也受到一定的裁制。因而他们幻想出有一个最高的、公正的、有智慧、有权力的‘上帝’或‘鬼神’来给他们主持正义。这种幻想出来的超人的权威,反映出墨子想把他们自己的社会阶层变成权威。”我们认为,墨子相信鬼神,并认为鬼神可以给天下的人赏罚祸福。鬼神的惩罚并不是专对那些小民的,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也不例外,警告统治者和恶势力要改恶从善。“鬼神”是墨子“天志”的监督执行者,是制裁人类错误行为的利器。

(三)“以天为法、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墨子“以天为法、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具有积极的意义。

墨子认为战争有三大危害:第一,战争侵占民时。冬天行军打仗寒冷,夏天行军打仗暑热,春天出兵影响耕种,秋天出兵影响收获,荒废一个季节,减少粮食收获,造成人们饥饿。第二,战争竭尽民财。攻战所需的军兵、民夫、器械、物资,几乎耗尽国力民力。第三,战争造成双方的士兵百姓大量死伤。攻打一座周长三五里的小城,死伤成千上万;攻打一座周长二三十里的大城,用的时间更长,耗费粮食及军用物资更多,双方死伤人员更多,破坏了生态人文的和谐。

墨子既承认天主宰人与万物,又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充分肯定。人的生死贵贱不是命运决定的,人只要顺从天意(自然规律)办事,自强不息,就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墨子认为:我有天志,好象轮人有规、匠人有矩,轮匠利用规矩来量天下的方圆。在这里,“天志”如同匠人手中的规矩一样,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与评判方圆的工具。“天”不是凭自己的情绪任意决定人的命运及事物的发展,而是由人的行为通过感应“天”决定的,这就限制了“天”的主宰作用,而把权力转移给人。这就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在墨子的思想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人的力量、作用、地位的重视与强调,是对人的“参天”之力的肯定与信任。但是,人应顺天行事,不能逆天行事,更不可能胜天;只有“天人合一”,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处,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墨子心中的“天”是什么样?墨子认为:天是最高主宰,天有意志,天公正无私、爱利万民,天明察秋毫、赏善罚恶。“天与人”是什么关系?墨子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兼爱为中心的天人关系”。墨子的天人思想,继承了周人的“天帝观”,并根据自己的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墨子特色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墨子“上尊天,中事鬼,下爱人”,主张“法天”、“尊天事鬼”,其结果是“爱人”。杨慧杰在《天人关系论》中指出:“墨子的主张法天,不是为了宗教的要求,而是为了治天下,治天下莫大于兴天下之利,天下之利莫大于人人相爱。……要人人相爱,必须遵守兼法—法天。”此说属合墨子的兼爱与天志的关系。

墨子在《天志上》指出:天意是上尊天,中事鬼,下爱人,兼而爱之,兼而利之。简而言之:尊天、敬鬼、爱人;在“天、鬼、人”中,重点是“人”。对于“天”、“鬼”,敬而近之,近而在心;敬而信之,信而不迷;敬而用之,用之有度。墨子贵义,义自天出;墨子兼爱,爱自天出;墨子法仪,仪自天出;墨子思想,源于天志。“天志”远大,公而无私;兼爱万物,以人为本。天爱人,人敬天,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生态和谐,这就是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

三菱综合材料的硬质合金事业部向世界各大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厂商、模具厂商、飞机制造商以及其他从事金属加工的制造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切削刀具,并获得了全球用户的好评。在切削刀具用量最大的日本,三菱硬质合金制品事业部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在全球切削刀具市场,三菱综合材料名列世界第三。

综上所述,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今天仍然有研究和参考的价值。“人类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生存智慧来源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因而生存智慧实质上就是生态智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体现出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与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一脉相承。……近年来,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一直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热点,而走基于东方智慧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为克服生态危机而进行的新的伟大实践。”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就是“人类迫切需要的生态智慧”之一,就是“克服生态危机的东方智慧”之一,就是“通向生态文明之路的途径”之一,研究和弘扬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王裕安、孙卓彩、郭震旦:《墨子大词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3)同业竞争:在国内,由于品牌建设落后,引领作用不强。众多陇药中,有影响力的佛慈制药、太宝制药、奇正藏药等少数品牌,与国内十大中药品牌的“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国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德国及韩国。日本现已成为除中国之外, 开展中草药研究历史久、范围广、水平高、从事人数多的国家。日本的中药企业以大企业为主, 产业集中度高。德国凭借其高技术和加工生产能力,成为目前世界产销植物药最多的国。

② 孙中山:《三民主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③ 习近平出席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央广网2015年12月16日讯。

胆道外引流管ULT7.0-35-25P-5S-CLDM-HC(美国Cook公司),胆道穿刺引流全套件与支架系统NPAS-100-RH-NT(美国Cook公司),内附21 G细穿刺针。5 F Corba或猎人头导管,0.035英寸超滑导丝,8~12 F内、外引流管。金属自膨支架(美国Medtronic公司),6~8 F鞘管系统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7080型)。

④ 孟庆祥等译注:《庄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535页。

⑤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1页。

⑥ 朱传棨:《墨子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论要》,见张知寒主编《墨子研究论丛(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页。

⑦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99页。

⑧ 幺峻洲:《论语说解》,齐鲁书社2003年版,第22页。

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对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要求很高。这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帮助学生把看似支离的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网”,不断内化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

⑨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2页。

⑩ 张玉春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4页。

任继愈:《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2、73页。

李绍崑:《墨学十讲·杨序》,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5、6页。

任继愈:《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4、76页。

杨慧杰:《天人关系论》,水牛出版社1989年版,第98、99页。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1.3 观察指标 将温度探头置入鼻咽部,连接HP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鼻喉温度作为机体中心温度。记录麻醉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 30、60、90、120、150 和 180 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记录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能正确回答问题、举手、抬头等)、术后寒战和躁动发生情况等指标。

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光明日报》2016年11月7日。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9)03-027-03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15@zh016);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18ZDA024)。

作者简介:李之文,副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生态美学;李广星,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编审,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墨学。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  ;  ;  ;  ;  ;  ;  ;  ;  ;  ;  ;  ;  

李之文:论墨子思想中的生态智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