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称谓与“禁忌”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称谓与“禁忌”

一、中国古代民俗中的称谓和“避讳”(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杨[1](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杨胜云[2](2019)在《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民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观念在当前文化生活中越来越淡薄,民俗文化教育亟待加强。文学教育是通向民俗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尽管当下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不少有关民俗文化的作品,但在具体教学中,却未能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教学。有鉴于此,本文以高中时段的语文教材为考察中心,试图为当前的民俗文化教育寻找新出路。论文第一部分在厘定民俗概念的基础上,考察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民族题材选文的主题分类及入选依据。第二部分主要解析选文中民俗文化的教学功能和民俗文化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及运用。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民俗文化的教学现状,结合具体教案,提出相应的教学实施策略。通过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的专题性研究,本文力图证明民族文化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高民俗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唤起教师乃至当前教育对民俗文化的重视。

窦慧榕[3](2019)在《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文中指出近些年民俗文化越来越成为大众媒体和人们关注的话题,话题所呈现的趋势是民俗文化日益被尊重和珍视,并认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在急切追求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削弱了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囿于沉重、仓促的教学任务,自身民俗文化素养的欠缺,对民俗文化观念认识不到位等影响,导致民俗文化教学效益不佳。再者,学生缺乏对文本和生活中民俗文化的体验和深刻理解,无法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未能正确把握文本中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涵义。所以,以上现状就引起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成为新的问题与思考。基于此,应当下时代发展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从目前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民俗文化,引领学生感受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因此,对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渗透提出相对应策略建议:首先,要求教师关注民俗文化,转变自身观念去提高民俗意识;鼓励学生参加民俗活动体验学习和生活乐趣;根据文化素材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利用便利的多媒体资源来拓宽民俗文化的了解渠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生活的能力来拓宽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解读;其次,建设校园文化来提升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在古诗词的陶冶下了解节日民俗的深层意义;在文本提炼中加强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修养情操;教师加强领会对民间信仰的精神价值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通过挖掘文本民俗文化并开展相关活动,使师生共同体验文化的洗涤、感染和熏陶,提升文化修养,让语文课更加充满趣味和活力。

赵笑笑[4](2019)在《汉字趣味应用的设计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它向世界展示了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视觉图式。汉字趣味即利用汉字图形或符号的形体以及汉字结构的书写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游戏效果,并非通常意义中的纯文字游戏,是从内容和视觉形式的展现上皆能达到趣味的目的。从汉字趣味应用的内在机制看,它通过对观者的视觉映射,以视觉符号或图形实现传达信息的目的。汉字趣味应用的“趣味性”在汉字“游戏”中得以体现,而汉字“游戏”的类型多样。本文从字谜、消寒图、图形诗、神智体诗、回文诗等几种游戏性汉字运用及其视觉呈现来分析汉字趣味应用,认为其不仅具有二维平面图形的视觉特点,也蕴含了中国设计思维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同时,从物质的营造、制度的生成、民俗的涵养三个不同的文化层面,阐释了汉字趣味应用与文化生活的关系。汉字趣味应用作为表意的视觉传达形式,运用独特的符形编码方法解构汉字或利用汉字的图像化特点,通过对汉字进行图案化排列,获取新的意义增长,显示出汉字在信息传达上所具有的益智性、趣味性和视觉魅力。在传统上,我国与印刷相关的平面设计长期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的形式之中。汉字趣味应用则是对这种“基本稳定的形式”的有益补充。当前,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和生长点,是设计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话题,文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汉字趣味应用在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领域应用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无疑将有助于中国设计师创作出更具中国文化内蕴的视觉设计作品。

宋雨薇[5](2017)在《安徽肥东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肥东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其通行于合肥市肥东县各乡镇。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将肥东方言划归为合肥方言片区,本文以安徽省肥东方言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肥东方言词汇方面的描写分析,旨在揭示它的特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章节主要有安徽肥东方言名称的解释、代表点人文历史地理概况、安徽肥东方言研究述评、安徽肥东方言语音系统,本文研究内容、意义、方法及材料来源。通过本章,初步了解肥东方言语音及词汇。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包括第1章,分析肥东方言的词汇特点,从词汇的结构和文化层面进行阐释,重点研究具有肥东方言特色的子缀词,较为突出的是“名词+子缀词”现象,研究保留古汉语的单音节词语,发现直接传承古词古义的要比发生变异的多,并且这些词大多是动词,与人的行为动作联系紧密,并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肥东地区婚丧习俗、岁时习俗中的方言词语进行研究,并选取具有肥东地域文化特色的经典庐剧片段进行分析,展现方言中以合肥、肥东为中心的皖中文化,体现方言与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第2章、第3章从词形和词义的角度,将肥东方言与普通话共同语词汇进行比较,反映出肥东方言词汇具有皖中江淮官话词汇的共同特征;第4章是专题研究,包括对肥东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将皖北蚌埠中原官话与皖西南安庆江淮官话与肥东方言亲属称谓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它们的共同性及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肥东方言亲属称谓自身的特点,得出肥东方言亲属称谓内部具有一致性,肥东方言亲属称谓带有明显的交叉性以及存在新旧称谓并存的结论;考察肥东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共通语,受地缘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同源同流关系影响,从词汇上得到了反映,从而揭示江淮官话与吴语存在紧密的关系。第三部分由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组成。

安惠娟[6](2017)在《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在1958年以前,部落是裕固族重要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和平时期的游牧区域安排、邻里纠纷调解、税赋安排与收取,还是冲突、战争期间的兵源组织、后勤补给、战斗指挥均依赖部落组织来完成。同时,由于游牧生产的延续,裕固族部落中保留了历史上一些北方民族中古老而显赫的氏族,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和族群互动的关键线索。1958年以后的公社、大队、乡、村等国家结构的嵌入基本上是以原来的部落为基础,使得裕固族部落从集政治、军事、社会为一体的实在的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一种心理认同的单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裕固族部落的记忆逐渐模糊,血缘认同逐渐向地域认同转变,而伴随这一转变一同消失的还有裕固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内部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又表现出依托部落强烈的文化恢复与重构的热情与努力。鄂金尼部落是裕固族部落中长期被当做“藏化”严重的部落,“藏化”与部落形成的历史紧密相关,清初西北民族格局的改变、清政府《青海善后十三条》及相关政策实施引起大头目部落活动中心北移与康隆寺的修建、本民族人口减少与周边强邻崛起是鄂金尼部落分立的主要诱因,中央王朝的政策变动致使鄂金尼部落成为裕固族各部落中的“文化边区”。鄂金尼分立、迁移到如今的共同体认同表明裕固族传统的部落的内生逻辑是自下而上的游牧生产,其上层结构变动之后,基础结构仍然可以维持其基本结构。鄂金尼部落在衣食住行方面为“文化边区”所形塑的特点一方面依存于其生计方式,自然环境影响突出。另一方面又打上了族群互动、政治运动、现代技术、符号化的民族文化建构等的烙印,,是外源性文化变迁。物的鄂金尼变迁最为频繁,作为边界也是变动最为迅速的,但由于物的可塑性又成为表达“传统”的符号而被不断重构。鄂金尼部落的语言中,保留了较多蒙古语族语言古老的语音和词汇,同时,藏语在鄂金尼部落的兼用也一度达到了近乎替代裕固语的程度。鄂金尼部落的文化边区地位既是语音保留古老特征的原因,也是其语言借用、替代的原因。边区的鄂金尼人试图以语言为边界时,与裕固族其他地区出现了差异,而藏语的兼用又使鄂金尼与藏族的认同模糊。作为受藏文化影响最深的部落,裕固族最早的寺院建在鄂金尼,民众家中普遍设有佛龛或者佛堂,逢节煨桑诵经,许多老人坚持每日诵经,体现出较其他部落更为浓厚的藏传佛教信仰。在鄂金尼的鄂博祭祀中,出现了在藏区普遍存在的有阶序的山神概念,表现出典型文化传播特点。鄂金尼部落的婚姻形式在1958年前后有重大转折,之前曾以传统游牧社会约定俗成的多元的较为松散的婚姻形式为主,现代国家话语和法律秩序强制下转变为一夫一妻形式。家庭居住模式也经历了由数代同堂的扩大家庭向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的转变。节庆与人生礼仪为视点,发现鄂金尼部落传统节日中恢复与变迁并存、外来节日呈边缘化传播的特点。鄂金尼部落的剃头礼、传统婚礼、传统葬礼在经历了1958年的变局之后,表现出恢复传统与个性化、创造性并举的特点。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到在部落组织消失以后,部落的服饰、语言、宗教信仰、仪式、节庆等仍然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成为鄂金尼人表达边界的有形载体,在变动中延续了一个文化的人群。部落作为有形的政治组织已经终结,但部落内生的逻辑仍然存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作为相对于裕固族核心地区和藏文化核心地区之间的亚文化区,文化边区理论是解释鄂金尼部落文化特异性的钥匙。但不仅如此,正是诸文化之间的挣扎维系了这个曾经衰落的群体,鄂金尼部落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北方民族形成、历史、文化和族群互动的缩影,其存与续是裕固族乃至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的缩影。鄂金尼部落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政治力量主导之下的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外源性变迁中,鄂金尼部落中心到边缘的地位转换、文化上古老与变迁的交替、特征的趋同与趋异的并存,甚至出现文化认同的“我”—“他”之间的摇摆。但仍然可以看到其调适当中显性的和隐形的选择。在变换不定中鄂金尼人始终在寻求一种自我认同的边界,而这恰恰是缘于其边区位置,频繁的族际接触和交往迫使其寻求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直至今天,它仍然是裕固族地区“自居特色”的组成部分。“传统”虽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在鄂金尼的变迁过程中,它却是一种心理结构,隐藏在每个个体心中,在外力统一的模式中有选择地,隐秘地起伏着。鄂金尼的在接连的外力推动下有形的文化变动不居,但作为一种心理结构的“鄂金尼”始终在维系着这个边缘群体,给予每一个个体“我是谁”的慰藉。

谢宜[7](2014)在《汉泰委婉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关委婉语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有关汉泰委婉语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汉泰委婉语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汉泰委婉语的一些异同之处,为汉泰委婉语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汉泰委婉语既有相同的委婉语类型也有不同的委婉语类型。生理现象、生理器官、生理活动、生理缺陷、疾病、死亡和体貌等的生理类委婉语,社会职业和社会关系等的社会类委婉语这两大类型是汉泰委婉语共同具有的委婉语类型。有关皇室、佛教和同性恋方面的委婉语是汉泰委婉语不同的委婉语类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汉泰两个国家的委婉语,本文还对汉泰委婉语的委婉表达方式分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汉泰委婉语的委婉表达方式不管是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是修辞方面都存在很多共有的委婉表达方式,如汉泰委婉语都采用了变音、谐音的语音委婉表达方式;都采用了模糊词语替代、同义词\近义词替代、代词替代和外语词替代的词汇委婉表达方式;都采用了运用副词、否定形成委婉的语法委婉表达方式;都采用了借代和比喻的修辞委婉表达方式。另外,汉泰语也有自己专有的委婉表达方式,如语音方面,汉语的省音,泰语的拆音;词汇方面,汉语的成语、反义词,泰语的倒读词等等。另外,通过研究发现,汉泰委婉语的产生原因大体都包括避讳、避俗、礼貌、创新和自我保护几个方面。

阿尔丁夫[8](2013)在《“孛儿只斤”(蓝眼睛)——天狼种的标志——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再研究》文中指出"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孛儿只斤",拉施特的解释是"蓝眼睛"的意思。布里亚特蒙古人直到上世纪后期尚将狼称为"蓝眼睛",并非由于成年狼的眼色在黑暗中看上去呈蓝色,而是源于未出满月的狼崽眼上蒙着一层灰膜,看上去"蓝汪汪的"。拉施特将"蓝眼红发"历史化,固不足取,但他将"孛儿只斤"(蓝眼睛)同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之间的关系视作因果关系,则难能可贵。事实上,"孛儿只斤"(蓝眼睛)——正是天狼种的标志。

王小明[9](2013)在《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 ——以中国民间木版门画艺术样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就门画艺术形态与乡土语境的关系而言,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时十年打捞的民间年画资料进行细致的民俗艺术形态的综合研究。主张对民间美术从民俗生活角度进行学术关怀,强调研究对象——门画艺术的图像造型、创作主体的意识能动性、民俗社会情景等因素。在这种视角下,民间美术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而是立体的民俗艺术现象。它展现为活生生的“人”的活动,是存活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有特定民俗功能的艺术。因此,文章将民间美术置于语境中讨论,强调研究对象的时空背景。运用身体民俗学理论和社会学的常民方法论,从民俗的身体性与现实性出发,研究“人”和“民俗”本身的生活美术。因此,本文更多的是关注有人在场的,与“人”同为一体的生活艺术,而不是把民间美术从生活的整体中抽离出来,做孤立的形态结构上的研究。论文选择门画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门画在年画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它值得研究和开掘的空间在于门画与门的观念的密切联系;门神与家户的关系。首先,作为民俗艺术的门画和“民俗生活模式化”概念紧密相连。有些民间艺术尤其体现了民俗模式化的顽强生存表现,它在形象和内涵上不变的约束性较强。以门画艺术为例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其次,民众对门画艺术有共同的乡土知识背景。一定的门画艺术符号,在一定的乡土生活中是结合民众的全部文化知识背景的,包括中国人对门神的信仰,对家庭的概念,对门户的观念,都有约定俗成的认知。文章试图抓住“门”和“画”,“神”和“吉祥”等观念,看出这类画种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的约束性和知识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造成门画艺术样式的模式化特征。文章结论试图将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进行理论升华,提出民间文化的自律性观点。自律性是结合民俗主体的能动性和民俗的生活化特点,以艺术表现为形态的民间文化特征。自律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规范,它的动作发出者是民俗中的个人和群体,是在重复性的生活世界中,以自我规范的方式承袭传统的民俗认知。本文结合美学、知识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知识,有意识地以民俗学视角审视艺术学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对乡土艺术的研究进行意义层面的深度阐释。将门画置于民俗学的学术语境和理论背景中,试图揭示这类年画艺术传统的文化精髓和创作主体的情感世界。论文希望通过对门画艺术以民俗语境、民俗生活模式、民俗主体能动性的理论构建和探讨,提升对生活与艺术关系的经验性研究。

陈荣武[10](2013)在《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文中认为娼妓是一个以性为核心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问题。本文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主线,共设七章,这七章从总体框架上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为第1章“导论”部分,对选题的意义、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的选取(S市)等进行了论述,同时概述娼妓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沿革。由于该项课题的敏感性给研究带来诸多难度和挑战,故论文的研究方法既具有社会学研究的共性方法,又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二部分为S市娼妓现象的历史与现状考察,下设两章内容,一是对S市20世纪50年代前的娼妓现象进行史考(兼略考改革开放-80、90年代的娼妓现象),一是对当下的S市娼妓现象进行实证考察。本篇重点是现状考察,也是本文对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为什么会“死灰复燃”、为何如此存在与发展)和“治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对待)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对历史的考察,是为了对娼妓现象进行时间维度的比较研究,并以史鉴今。第三部分为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逻辑,下设两章内容。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研究,提出当代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何以可能”的重要社会机理:一是“社会转型”这个“无形的手”;一是“公共权力”这个“有形的手”,并分作两章的主题。第四部分为当代娼妓现象的社会治理,下设两章内容,主要论述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观点、制度和实践,继而进一步论述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问题。论文设计第四部分,主要基于一种思想认识,即社会学研究要担当思考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问题的责任和使命,试图针对娼妓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创见。本文的研究从逻辑上基本是如上展开和推进的。研究的基础是对S市娼妓现象“是什么”(特别在当下)的事实描述,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近2年的时间(不包括之前即2003-2004年期间的研究)对S市A、B、C三个行政区进行入场实证调研,对S市娼妓现象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和推论,并得出S市娼妓现象的特点和衍变趋势,如以性出卖者为主体的女性性的资本化、阶层化、私权化以及性交易的网络化、国际化等等。在S市娼妓现象的近代历史和当今现状的考察中,发现娼妓现象和社会转型、公共权力之间存在必然性的逻辑关联,论文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价值观嬗变、社会流动、性文化衍变、信息化以及公共权力等与s市娼妓现象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数据和实例提出导致当代S市娼妓现象“死灰复燃”、“繁荣娼盛”、“何去何从”的重要因素。在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对待娼妓(治理问题)研究中,通过论证提出“娼妓不宜合法化”的观点,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公共权力的干预、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多元治理机制和“文化治娼”等的途径来解决当下的娼妓现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论文在导论有关文献述评中阐述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缺陷与不足。论文试图突破这些问题,达到通过研究有所创新的目的。本论文重要创新之处除了对S市娼妓现象进行第一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十分艰难)及得出的结论(以及对近代S市娼妓现象及其发展轨迹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用社会事实来论证“社会转型”和“公共权力”和娼妓现象的逻辑关联,并从当下“和谐社会”语境的框架出发,对娼妓现象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比较新颖的论述。可以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S市乃至我国娼妓现象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在于,从某个理论视角来深度研究当代娼妓现象或通过当代娼妓现象研究建构一种理论解释模型还需要在今后研究中继续努力,也期盼更多的学者加入该研究领域。

二、中国古代民俗中的称谓和“避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民俗中的称谓和“避讳”(论文提纲范文)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2)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意义
第一章 高中语文民俗题材选文概况
    第一节 关于民俗
    第二节 民俗题材选文的分类
    第三节 民俗文化在课文中的呈现形式
第二章 语文核心素养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第一节 关注生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民俗文化
    第二节 熟知民俗文化,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第三节 丰富作文素材,提升作文的传统文化韵味
第三章 民俗文化的教学实施
    第一节 以民俗为主导,讲解风土人情
    第二节 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
    第三节 以民俗为点缀,活跃课堂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民俗文化及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概念分类阐释
    3.1 民俗文化及相关概念、分类阐释
    3.2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及相关概念阐释
    3.3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3.4 研究的可行性条件
4.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调查研究、现状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1.2 调查的具体实施
    4.2 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4.2.1 对学生的问卷分析
        4.2.2 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5.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5.1 精神生活
        5.1.1 缺乏以民间信仰为主的深入引导
        5.1.2 缺乏以人生礼俗为主的系统认识
        5.1.3 缺乏以宗族家训为主的全面了解
    5.2 日常生活
        5.2.1 缺乏以衣食住行为主的反省思考
        5.2.2 缺乏以岁时节日为主的意义领会
        5.2.3 缺乏以游戏杂艺为主的深刻体验
    5.3 物质生产
        5.3.1 缺乏以工商业为主的深入了解
        5.3.2 缺乏以农牧渔为主的实践经历
6.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6.1 精神生活
        6.1.1 未能很好地深入领会民间信仰的精神价值
        6.1.2 未能很好地加强培育人生礼俗的德育修养
        6.1.3 未能很好地及时关注宗族家训的习俗惯制
    6.2 日常生活
        6.2.1 未能很好地深层审视衣食住行的知识内涵
        6.2.2 未能很好地充分挖掘岁时节日的文化意义
        6.2.3 未能很好地深刻理解游戏杂艺的生命情感
    6.3 物质生产
        6.3.1 未能很好地切身迁移工商业民俗于现实生活
        6.3.2 未能很好地真切感受农牧渔业的生产活动
7.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建议
    7.1 精神生活
        7.1.1 教师增强领会民间信仰的精神文化价值
        7.1.2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礼俗道德修养
        7.1.3 利用媒体资源引入宗族家训民俗案例
    7.2 日常生活
        7.2.1 拓宽对文本中衣食住行民俗的审美解读
        7.2.2 依托古诗词教学渗透岁时节日民俗知识
        7.2.3 在综合性学习中升华游艺民俗情感
    7.3 物质生产
        7.3.1 利用工商业民俗素材提升课堂学习兴趣
        7.3.2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开展生产民俗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汉字趣味应用的设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汉字趣味应用的相关界定及其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汉字与汉字趣味应用
        一、汉字与汉字趣味
        二、汉字趣味应用
    第二节 汉字趣味应用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趣味应用的起源
        二、汉字趣味应用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汉字趣味应用的分类与功能
    第一节 汉字趣味应用的分类与设计法则
        一、字谜
        二、神智体
        三、消寒图
        四、图形诗
        五、回文诗
    第二节 汉字趣味应用的功能
        一、娱乐
        二、益智
        三、情感传达
        四、艺术审美
    小结
第三章 汉字趣味应用的设计之美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设计之美
        一、以形达意
        二、形中观诗
        三、望图生义
    第二节 文化意蕴
        一、物质的营造
        二、制度的生成
        三、民俗的涵养
    小结
第四章 汉字“游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汉字“游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分类呈现
        一、标志设计
        二、海报设计
        三、包装设计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汉字“游戏”设计
        一、当代的汉字“游戏”设计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着
图录
致谢

(5)安徽肥东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安徽肥东方言名称的解释
    1.2 安徽肥东人文历史地理及方言概况
    1.3 安徽肥东方言研究述评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材料来源
    1.5 安徽肥东方言的语音特点
2.安徽肥东方言的词汇特点
    2.1 安徽肥东方言词汇的结构特点
    2.2 安徽肥东方言词汇的构成特点
    2.3 安徽肥东方言具有民俗特色的词语
3.安徽肥东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
    3.1 词形比较
    3.2 词义比较
    3.3 小结
4.专题研究
    4.1 安徽肥东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4.2 安徽肥东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共通语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安徽肥东方言分类词表
    附录二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与主要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裕固族文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大头目部落的守灶者:鄂金尼部落的历史源考
    第一节 鄂金尼部落渊源考
    第二节 鄂金尼部落分立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鄂金尼部落与大头目部落
    第四节 鄂金尼部落的户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衣食住行:鄂金尼部落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鄂金尼部落的服饰及特点
    第二节 鄂金尼部落的饮食及特异性
    第三节 鄂金尼部落的居住及其变迁
    第四节 鄂金尼部落的交通工具及其变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滩话与藏语文:鄂金尼部落的语言文字
    第一节 鄂金尼语言的词汇构成
    第二节 鄂金尼语言的词汇分类
    第三节 鄂金尼语言的族内比较
    第四节 回鹘文在鄂金尼的使用
    第五节 藏文藏语在鄂金尼的兼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寺院与鄂博:鄂金尼部落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鄂金尼的宗教信仰及历史演变
    第二节 鄂金尼的寺院
    第三节 鄂金尼的鄂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类型与亲属制度:鄂金尼部落的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形式及变迁
    第二节 家庭类型及演变
    第三节 亲属制度中看鄂金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节庆与人生:鄂金尼部落的节日与仪式
    第一节 鄂金尼的传统节日
    第二节 鄂金尼的人生礼仪
    本章小结
结语 文化之间:民族交融带的鄂金尼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汉泰委婉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0.2 相关研究综述
    0.3 研究对象
    0.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泰委婉语的类型比较研究
    1.1 委婉语的分类
    1.2 汉泰语相同的委婉语类型
        1.2.1 有关生理类的委婉语
        1.2.2 有关社会类的委婉语
    1.3 汉泰语不同的委婉语类型
        1.3.1 有关皇室的委婉语
        1.3.2 有关佛教的委婉语
        1.3.3 有关同性恋的委婉语
    1.4 小结
第二章 汉泰委婉语委婉表达方式比较研究
    2.1 汉泰委婉语共有的委婉表达方式
    2.2 汉语委婉语特有的委婉表达方式
    2.3 泰语委婉语特有的委婉表达方式
    2.4 小结
第三章 汉泰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比较研究
    3.1 汉泰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3.2 汉泰委婉语产生原因的比较研究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汉泰生理现象及相关事物委婉语
附录2:汉泰生理器官及相关事物委婉语
附录3:汉泰生理活动及相关事物委婉语
附录4:汉泰生理缺陷委婉语
附录5:汉泰疾病委婉语
附录6:汉泰死亡及相关事物委婉语
附录7:汉泰体貌委婉语
附录8:汉泰社会职业委婉语
附录9:汉泰社会关系委婉语
致谢

(8)“孛儿只斤”(蓝眼睛)——天狼种的标志——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
二、“孛儿只斤”是什么意思呢?
三、“历史化”不足取, 但揭示这种变化同感生神话传说存在因果关系则是其贡献
四、“蓝眼睛”——天狼种的标志
五、未出满月的狼崽
六、蒙古人为何“重复两

(9)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 ——以中国民间木版门画艺术样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1.2 概念辨析
        1.2.1 民间美术概念辨析
        1.2.2 民间美术与民间艺术
        1.2.3 民间美术与民俗生活
        1.2.4 门画的画种定义
    1.3 理论基础
        1.3.1 语境中的民间美术
        1.3.2 民俗的模式化特征
        1.3.3 民俗主体的价值
        1.3.4 禁忌民俗与吉祥文化
    1.4 门画艺术的模式化特征
        1.4.1 人物模型的范式化
        1.4.2 艺术造型的模式化
        1.4.3 技艺传承的程式化
        1.4.4 艺术风格的在地化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国内研究
        1.5.2 国外研究
        1.5.3 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门画艺术与时代文化语境
    1.1 门与门祭及岁时节令
    1.2 门画艺术发展的历史综述
    1.3 从汉画像砖到门画人物图像演变
第二章 门画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
    2.1 门的内外边界文化寓意
        2.1.1 凶险的屏障
        2.1.2 阴界与阳界之隔
        2.1.3 隔绝贫穷与疾病
    2.2 门与家的空间内在联系
        2.2.1 门与家的秩序
        2.2.2 门与长老统治
        2.2.3 门与男女有别
    2.3 门画与年俗文化
    2.4 门画的功利性诉求
第三章 门画禁忌民俗认知与样式传承模式
    3.1 门画张贴的时空分布
    3.2 门画艺术塑造的禁忌范式
        3.2.1 门画图像禁忌
        3.2.2 门画色彩禁忌
    3.3 主体能动性与门画样式传承模式
        3.3.1 门画中的“粗活”与“细活”
        3.3.2 艺术样式的传承与再造
第四章 门画人物角色与图像元素的文化解释
    4.1 门画人物的角色定位
        4.1.1 门画人物角色之“平安”类
        4.1.2 门画人物角色之“福”类
        4.1.3 门画人物角色之“禄”类
        4.1.4 门画人物角色之“财”类
        4.1.5 门画人物角色之“喜”类
        4.1.6 门画人物角色之“圆满”
    4.2 门画女性形象的隐喻
        4.2.1 女将门神
        4.2.2 孕育生命
        4.2.3 柔美佳丽
        4.2.4 慈母善诱
        4.2.5 庇佑儿童
        4.2.6 相夫教子
        4.2.7 祥和延寿
        4.2.8 新式女性
    4.3 门画瑞兽与坐骑的双向对应
    4.4 门画法器与人物造型
        4.4.1 武将的法器
        4.4.2 文官的宝物
        4.4.3 仕女与童子的吉祥物
    4.5 门画人物着装与身份认定
        4.5.1 武将门神
        4.5.2 文官门神
        4.5.3 仕女门画
        4.5.4 童子门画
    小结
第五章 门画艺术构成的模式化特征
    5.1 门画艺术构图模式
        5.1.1 人物突出
        5.1.2 主次分明
        5.1.3 向心对称
        5.1.4 背景留白
    5.2 门画人物造型的艺术特点
        5.2.1 夸张写意
        5.2.2 但求神似
        5.2.3 直观率意
    5.3 门画艺术色彩构成分析
        5.3.1 吉祥喜庆之色
        5.3.2 富贵明艳之色
        5.3.3 门画的间色
        5.3.4 门画的冷色
        5.3.5 门画的对比色
        5.3.6 必不可少之色
        5.3.7 门画的附属色
第六章 门画艺术多样性模式
    6.1 门画的吉祥文化特征
        6.1.1 门画的谐音艺术
        6.1.2 门画的吉祥图案
    6.2 门画艺术的地域性特征
        6.2.1 木版门画北方地域特色比较分析
        6.2.2 木版门画南方地域特色比较分析
        6.2.3 木版门画南北方地域特色比较分析
结语——从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看民间文化的自律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情况说明
致谢

(10)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娼妓现象概述
        1.1.1 娼妓:以性为核心的社会现象
        1.1.2 娼妓概念的界定
        1.1.3 娼妓现象的历史沿革概略
    1.2 论题的提出
        1.2.1 论题提出的背景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理论与文献综述
        1.3.1 国外性社会学理论
        1.3.2 国内性社会学理论
        1.3.3 娼妓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和样本的确立
第2章 20世纪50年代前的S市娼妓现象 #28——兼述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90年代S市娼妓现象发展态势
    2.1 S市20世纪50年代前娼妓发展史略考
    2.2 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S市娼妓现象何以消亡
    2.3 改革开放以后: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卷土重来”
第3章 当代S市娼妓现象的现状考察
    3.1 S市调研区域的确立
    3.2 S市娼妓现象的现状考察
        3.2.1 S市A区娼妓现象调查
        3.2.2 S市B区娟妓现象调查
        3.2.3 S市C区娼妓现象调查
    3.3 S市娼妓现象的主要特点
        3.3.1 性从业者和性交易规模庞大
        3.3.2 性买卖的“行话”:职业化和产业化
        3.3.3 S市娼妓的结构性特点
        3.3.4 S市性产业发展的特点
    3.4 S市娼妓现象的衍变趋势
        3.4.1 娼妓户籍的多样化趋势
        3.4.2 娼妓身份的多元化趋势
        3.4.3 年龄扩展化趋势
        3.4.4 文化高层化和阶层内部分化趋势
        3.4.5 网络化和虚拟化趋势
        3.4.6 国际化趋势
        3.4.7 同性性买卖的出现与增加趋势
第4章 社会转型: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何以可能”
    4.1 社会转型:娼妓现象生成的“无形的手”
    4.2 价值观嬗变:信仰迷失中的“生理关注”与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
    4.3 社会流动:社会关系形态重构与转向陌生人社会
    4.4 性文化衍变:性传统规范趋于瓦解与“两性社会”趋于形成
    4.5 信息化:娼妓从业空间多维化与性交易形态多元化
第5章 公共权力:娼妓现象消涨存亡的重要推力
    5.1 公共权力:娼妓现象生成的“有形的手”
    5.2 影响当代娼妓现象的主要公共权力
    5.3 公共权力民主化进程中公民“性权力”和性文化权力的扩张
        5.3.1 当代社会公民“性权力”的“自觉”
        5.3.2 性民俗的自我建构与“性开放”
        5.3.3 性文化权力的扩张
第6章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主要理论与实践
    6.1 娼妓现象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观点之争
    6.2 和谐社会视角下娼妓现象治理理论与主张
    6.3 发达国家和地区娼妓治理的制度与实践概略
        6.3.1 美国
        6.3.2 欧洲
        6.3.3 日本
        6.3.4 我国港台地区
第7章 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
    7.1 娼妓现象:社会问题与社会病态
    7.2 娼妓“合法化”问题之辨:娼妓不宜合法化
    7.3 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
        7.3.1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7.3.2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卷内备考表

四、中国古代民俗中的称谓和“避讳”(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2]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研究[D]. 杨胜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D]. 窦慧榕. 天水师范学院, 2019(08)
  • [4]汉字趣味应用的设计学研究[D]. 赵笑笑. 苏州大学, 2019(04)
  • [5]安徽肥东方言词汇研究[D]. 宋雨薇. 暨南大学, 2017(02)
  • [6]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社会文化研究[D]. 安惠娟. 兰州大学, 2017(01)
  • [7]汉泰委婉语比较研究[D]. 谢宜.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8]“孛儿只斤”(蓝眼睛)——天狼种的标志——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再研究[J]. 阿尔丁夫.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3(02)
  • [9]民间美术的模式化特征 ——以中国民间木版门画艺术样式为例[D]. 王小明. 天津大学, 2013(11)
  • [10]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D]. 陈荣武.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称谓与“禁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