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粘虫论文_马树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方粘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虫,毒剂,种群,受体,雷公藤,甲醇,光谱。

东方粘虫论文文献综述

马树杰[1](2018)在《雷公藤次碱对东方粘虫肌肉组织的影响及其分子靶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碱是杀虫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吉碱、雷公藤精碱和雷公藤春碱等。其中,雷公藤次碱的杀虫活性最强,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及菜青虫Pieris rapae等多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麻痹致死作用。随着雷公藤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方面的突破,使得产业化制备雷公藤生物碱以用于生产雷公藤杀虫剂成为可能。然而,雷公藤次碱的杀虫机理尚不清楚,限制了该优秀杀虫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前期症状学观察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及次碱均可引起东方粘虫幼虫瘫软、麻痹、死亡,且明显引起体壁肌病变,初步推测其作用靶标可能存在于昆虫的肌肉系统,可能是新型神经-肌肉毒剂。鉴于此,本研究以雷公藤次碱为研究对象,以东方粘虫为供试昆虫,以商品化神经-肌肉毒剂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雷公藤次碱对粘虫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了胞内钙离子动力学变化;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雷公藤次碱引起的粘虫转录组水平的变化,并采用RNAi技术验证了候选靶基因鱼尼丁受体(RyR)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最后利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了其与疑似靶标的结合方式,以期初步明确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雷公藤次碱对东方粘虫幼虫和成虫的胃毒活性,并对中毒粘虫的症状及组织病变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雷公藤次碱对粘虫幼虫和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胃毒活性,对3龄和5龄幼虫48 h的LC_(50)值分别为31.99和61.03 mg/L,对成虫的LC_(50)值为53.46 mg/L;(2)雷公藤次碱引起试虫的典型中毒症状是瘫软、麻痹、死亡;且造成粘虫肌肉组织病变,对肌细胞膜及胞内细胞器(肌质网、线粒体等)均具有破坏作用。2、测定了雷公藤次碱对肌细胞的毒力,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Ca~(2+)荧光指示剂测定了雷公藤次碱对肌细胞内[Ca~(2+)]_i的影响。结果表明:(1)CCK-8和MTT比色法测定的雷公藤次碱对粘虫肌细胞48 h的IC_(50)分别为25.14和19.65μg/mL;(2)在1~100nmol/L浓度范围内,雷公藤次碱可使胞内[Ca~(2+)]_i升高,且[Ca~(2+)]_i与雷公藤次碱的浓度呈正相关;在1~1000μmol/L浓度范围内,雷公藤次碱可使胞内[Ca~(2+)]_i降低,且[Ca~(2+)]_i与雷公藤次碱的浓度呈负相关;(3)雷公藤次碱可作用于肌质网上的RyR和叁磷酸肌醇受体(IP_3R),引起肌质网钙库中的钙离子释放,使胞内[Ca~(2+)]_i升高;雷公藤次碱在RyR上的结合位点与咖啡因的结合位点不同,而可能与鱼尼丁的结合位点相同。3、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考察了雷公藤次碱对东方粘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共得到14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53个上调,947个下调,与钙信号通路及肌肉收缩/舒张的基因表达量发生了显着变化;(2)qRT-PCR检测显示,与肌肉收缩/舒张及细胞组分有关的12个基因表达量与RNA-Seq结果一致,皮尔森相关系数R=0.889;(3)雷公藤次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粘虫钙信号通路及肌肉收缩/舒张相关基因表达量具有显着影响,其中RyR基因随着雷公藤次碱剂量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降低,而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剂量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升高。4、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对东方粘虫RyR全长进行获取,并采用qRT-PCR的方法比较了RyR基因在粘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粘虫RyR基因全长为16258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308 bp,3’端非编码区578bp,开放阅读框15372 bp,编码5124个氨基酸;在粘虫不同发育阶段,RyR基因在5龄幼虫和成虫中的表达量较高;在不同组织中,RyR基因在头部和体壁肌肉组织表达量相对较高。5、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RyR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合成了粘虫RyR基因的dsRNA片段(dsMsRyR1和dsMsRyR2),显微注射36 h后的干扰率分别为47%和52%;干扰后试虫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48 h的体重分别下降40.46%和43.07%,但试虫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并未显着上升;用LC_(50)剂量的雷公藤次碱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注射dsMsRyR2 36 h后的试虫,48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30%,说明注射dsMsRyR后试虫对雷公藤次碱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下降,RyR可能是雷公藤次碱的作用靶标。6、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了雷公藤次碱在RyR上可能的结合位点。研究表明雷公藤次碱和氯虫苯甲酰胺均可与粘虫RyR N-端结构域(MsRyRNTD Pocket 1)、RyR SPRY1结构域(MsRyRSPRY1)及RyR和IP_3R共有的高度保守区域(MsRIH2)结合;且雷公藤次碱在MsRyRNTD Pocket 1和MsRIH2的结合能力较强,预测MsRyRNTD Pocket 1处的Arg51、Gly74、Asn75、His106及Ser108五个氨基酸残基,及MsRIH2处的Arg2344、Asp2350和Arg2406叁个氨基酸残基可能是雷公藤次碱的结合位点。综上,对雷公藤次碱作用机理推测如下:雷公藤次碱经昆虫取食进入虫体,到达肌细胞后,与肌质网上的RyR和IP_3R结合,影响钙库中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内钙稳态失衡;钙离子浓度的失衡引起肌细胞结构受损,乃至坏死或凋亡;进一步导致肌肉组织结构破坏,影响其功能,中毒试虫出现肌肉瘫软、麻痹等症状,逐步死亡。RyR可能是雷公藤次碱的主要作用靶标,IP_3R也可能是其作用靶标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何思琦[2](2018)在《东方粘虫肌质网钙泵(SERCA)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次碱是杀虫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及菜青虫(Pieris rapae)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胃毒作用。前期研究表明雷公藤次碱的作用靶标可能存在于昆虫的肌肉系统,且转录组测序结果也表明雷公藤次碱对钙离子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有显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雷公藤次碱对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东方粘虫肌质网钙泵(SERCA)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并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了其与肌质网钙泵的结合方式,以期明确肌质网钙泵作为雷公藤次碱分子靶标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讨其杀虫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雷公藤次碱对粘虫幼虫和成虫Ca~(2+)-ATPase活性均具有明显影响。活体条件下,雷公藤次碱(LC_(75)处理)对粘虫幼虫和成虫Ca~(2+)-ATPase活性均表现为激活,36h的酶比活力较对照增加43.34%;离体条件下,雷公藤次碱对幼虫Ca~(2+)-ATPase也具有激活作用,在低浓度下对成虫Ca~(2+)-ATPase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在高浓度下影响不显着。2、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粘虫SERCA基因,其全长为4139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205 bp,3’端非编码区971 bp,开放阅读框2964 bp,编码987个氨基酸;qRT-PCR检测表明SERCA基因在5龄幼虫和成虫中的表达量较高,且在体壁肌肉组织和消化道中表达量相对较高。3、合成了粘虫SERCA基因的dsRNA片段(dsMsSERCA1、dsMsSERCA2、dsMsSERCA3和dsMsSERCA4),对粘虫幼虫显微注射dsMsSERCA1、dsMsSERCA2、dsMsSERCA3和dsMsSERCA4 48 h后干扰率分别为54.5%、31.2%、61.2%和41.8%;注射dsMsSERCA4后3、4、5 d,试虫体重分别下降52.70%,60.01%和58.02%,且注射了dsMsSERCA的粘虫表现出提前化蛹或是无法正常化蛹的现象。注射dsMsSERCA 24 h后,再分别用LC_(50)剂量的雷公藤次碱处理,48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2.5%、30.00%、25.00%和43.77%,说明注射dsMsSERCA后试虫对雷公藤次碱的敏感性下降,SERCA与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有关。4、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表明雷公藤次碱能紧密地结合至粘虫SERCA氨基酸残基Leu-48、Val-49、Leu-240、Phe-243、Leu-247、Pro-295、Leu-298、Pro-299和Ile-302所组成的疏水性空腔。综合以上结果,粘虫的肌质网钙泵(SERCA)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雷公藤次碱经昆虫取食进入虫体后,可与肌质网上的肌质网钙泵结合,导致细胞内钙稳态失衡,进而影响到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试虫逐步死亡。(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刘磊,张蕾,程云霞,江幸福[3](2018)在《东方粘虫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与释放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味刷的表面超微结构、味刷位置变化节律还未被报道,并且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还没有被确定。【方法】本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味刷不同区域的表面结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处于两种位置状态的味刷提取液中苯甲醇的含量,并分析交配过后味刷中苯甲醛的含量变化。【结果】东方粘虫雄蛾的前腹两侧各有一只味刷,电镜扫描发现味刷的毛干内部呈现中空网状,毛干近轴端的表面具有平行的纵脊与孔,过渡区的表面纵脊消失并且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末端表面呈"蜂窝"状。在雄蛾羽化后8 h,6.67%的味刷从腹部第2节节间膜处缩回到第3、第4腹节囊中;羽化后24 h,96.67%的味刷缩回至腹部囊中。雄蛾味刷缩回至囊内2 h后,所有雄蛾均检测到了苯甲醇;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也有部分雄蛾检测到苯甲醇,尤其是在羽化后24h,80%的雄蛾生成了苯甲醇。雄蛾在交配后苯甲醛并没有显着下降。【结论】雄蛾信息素的生成取决于味刷的位置变化,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信息素已经生成,并在完全缩回囊内后大量合成。雄蛾在求偶、交配过程中味刷不会外翻,只是通过挤压腹部使得囊的边缘张开,从而释放信息素。(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金朵,王高振,吴元元,吴文君,祁志军[4](2018)在《东方粘虫中肠V-ATP酶a亚基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中肠V-ATPase a亚基(MS-VATPa)cD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MS-VATPa基因,再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构建重组载体pET22b-MS-VATPa,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采用Ni-NTA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目标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东方粘虫中肠MS-VATPa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实现MS-VATPa基因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的可溶性表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安妮拉(Aneela,Younas)[5](2018)在《东方粘虫化学感受蛋白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嗅觉在昆虫寄主定位、求偶等行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已经明确,包括化学感受蛋白(CSPs)在内的多种蛋白参与昆虫嗅觉感受的过程中,但CSPs在昆虫体内具体的生理功能还不是很清楚。粘虫Mythimna separata是多种作物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为了明确CSPs在粘虫中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粘虫几个CSPs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配基的结合特性、分子对接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RNAi技术探讨了几种CSPs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化学感受蛋白基因表达谱克隆得到了 6个CSP基因(MsepCSP5,MsepCSP8,MsepCSP11,MsepCSP14,MsepCSP15和MsepCSP16)。通过RT-qPCR对MsepCSPs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sepCSPs基因在粘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所检测的各个组织中也广泛分布。所有MsepCSPs基因在幼虫中均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在蛹期的表达。对于所有测试的MsepCSPs基因,雌性和雄成虫在不同发育节点显示出不同的表达模式:MsepCSP5,MsepCSP8和MsepCSP16基因在雌蛾羽化后第3d的表达量最高;在雄蛾中,MsepCSP14基因在羽化后第3d表达量最高,而MsepCSP11在羽化后1d为最高;MsepCSP15基因在雌性和雄性蛾中均表现为羽化后第1d和第5d表达量最高。对MsepCSPs基因在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的进一步分析表明,MsepCSP5,MsepCSP8和MsepCSP14基因在粘虫触角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MsepCSP11,MsepCSP15和MsepCSP16基因则分别在足、翅膀和腹部等组织中的表达高。MsepCSP5功能分析从cDNA中克隆得到MsepCSP5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通过测序验证。通过大肠杆菌对MsepCSP5基因成功表达,并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MsepCSP5重组蛋白。利用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分别测定了MsepCSP5与35种挥发物在pH 5.0和pH 7.4条件下的结合特性,并对高度结合的组分进行叁维结构、分子对接和行为活性测定。结果表明,MsepCSP5与气味物质结合力在pH 5.0的条件下比pH 7.4的条件下高,与2-庚醇、3-戊醇、(E)-2-己烯-1-醇、3-辛烯醇、苯甲酸甲酯、(R)-(+)-α-蒎烯、(-)-柠檬烯、(+)-3-蒈烯、2-十一酮等物质的结合力较强;明确了参与MsepCSP5与挥发物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大多数与MsepCSP5具有较高结合力的挥发物均能引起粘虫产生行为反应,如2-庚醇、3-戊醇、(E)-2-己烯-1-醇、3-辛烯醇、苯甲酸甲酯和乙酸乙酯;注射dsMsepCSP5,降低了MsepCSP5基因的转录水平,导致粘虫对3-戊醇和1-辛烯-3-醇无明显的行为反应。MsepCSP5可能参与粘虫的嗅觉感受过程中。MsepCSP8功能分析克隆了粘虫的MsepCSP8基因全长并分析了蛋白质序列。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MsepCSP8基因,并纯化获得了重组MsepCSP8。利用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分别测定了MsepCSP8与56种配体在pH 5.0和pH 7.4条件下的结合特性,并对高度结合的组分进行叁维结构、分子对接和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MsepCSP8在pH 7.4的条件下与气味物质的结合力比在pH 5.0的条件下高,如环己醇、戊烯醇、己醛、辛醛、反式-2-已烯醛、2-十叁酮、异松油烯、α-松油烯、(-)-萜烯醇等物质的结合力较强;利用叁维结构模拟和分子对接,明确了参与MsepCSP8与气味物质结合的主要氨基酸残基;行为反应的结果表明,粘虫对与MsepCSP8显示出高结合亲和力的化合物,如环己醇、戊烯醇、异松油烯和α-松油烯等几种化合物能够产生明显的行为反应;RNAi结果表明,注射dsMsepCSP8导致MsepCSP8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粘虫对挥发物己醛和异松油烯无明显的行为反应。MsepCSP8可能参与粘虫对寄主植物气味物质的感受过程。MsepCSP14功能分析克隆了粘虫的MsepCSP14基因全长,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获得纯化的重组MsepCSP14;利用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分别测定了MsepCSP14与21个配体在pH 7.4和pH 5.0条件下的结合测定。结果表明,MsepCSP14在pH 7.4的条件下和芳樟醇、金合欢烯、(-)-柠檬烯、(-)-萜烯醇、十九烷、R-(+)-柠檬烯、十二醛、β-紫罗兰酮、橙花椒醛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叁维建模和分子对接表明,MsepCSP14的结合腔中氨基酸残基对其与疏水配体的结合中起着有重要作用。嗅觉反应的结果表明,与MsepCSP14有良好结合作用的橙花椒醛和金合欢烯对粘虫具有显着的吸引作用,而R-(+)-柠檬烯对粘虫则表现出显着的驱避作用。MsepCSP14可能参与粘虫的嗅觉感受过程。综上,本研究选择的CSPs基因在M.separata的各种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中均有表达,表明其在化学感受中作用广泛。与CSPs具有较强结合的几种气味物质可以引起粘虫产生明显的行为反应,表明CSPs在黏虫寄主定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RNAi的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 CSPs参与了粘虫的嗅觉感受过程中,因此,对CSPs的分子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可为发展害虫综合治理的新策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磊[6](2018)在《东方粘虫雄蛾信息素的鉴定及其对生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可危害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危害面积广,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雄蛾信息素参与了两性求偶、交配过程中的信号交流,但关于东方粘虫雄蛾信息素的生物学特性和具体功能还不清楚。本课题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粘虫雄蛾味刷提取液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通过观察粘虫两性交配行为,明确雄蛾信息素的释放方式;最终通过风洞测试以及室内求偶、交配试验确定雄蛾信息素的具体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粘虫雄蛾信息素的提取与鉴定通过对雄蛾信息素的测定,发现了苯甲醛与苯甲醇这两种物质对雌、雄蛾均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采用内标法对两种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测得单头4日龄雄蛾含有苯甲醛19.63μg、苯甲醇约1.89μg。2粘虫雄蛾信息素的生成与释放位于粘虫雄蛾前腹的味刷是信息素释放器官,而其干内部中空和表面孔状结构有利于信息素的储存与散发。雄蛾羽化后8小时,味刷开始从腹部第二节节间膜处缩回至3-4节囊内,羽化后24小时绝大多数雄蛾的味刷缩回。利用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不同位置状态的味刷中气味物质的含量,得知雄蛾信息素在味刷开始缩回时合成,并在缩回囊内后大量生成。粘虫成虫求偶、交配的整个过程中味刷不会外翻,雄蛾在两性生殖器接触过程中会弯曲腹部并张开其中一侧腹部囊的边缘,而雄蛾在交配后信息素下降了约16%。3粘虫雄蛾信息素对成虫电生理反应及生殖的影响EAG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味刷提取液浓度的增加(0.1ME-2ME),雌、雄蛾的触角电位反应随之增大,在高浓度下,雌蛾反应值大于雄蛾;雄蛾信息素能够使雌性求偶提前以及提高求偶率;雄蛾味刷或雌蛾触角的缺失与对照相比,交配率没有显着差异,而缺失触角的雄蛾交配率为0;雌蛾与1日龄剪去味刷的雄蛾交配,能提高产卵量;剪去味刷的雄蛾与正常雄蛾具有相同竞争雌蛾的能力;风洞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味刷提取液对雌蛾没有吸引作用,但是会一定程度上抑制雄蛾接近处于求偶状态的雌蛾;在雌蛾腹部滴加雄蛾信息素或正己烷,处理组雌蛾交配率为17.24%,对照组雌蛾交配率为52.72%,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表明雄蛾信息素能抑制同种其他雄蛾接近雌蛾。(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南,解幸承,成卫宁,仵均祥,李怡萍[7](2018)在《高、低温处理时间对东方粘虫成虫能源物质及飞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高、低温处理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成虫能源物质积累和飞行能力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和飞行磨技术测定经不同时间的高、低温处理后东方粘虫成虫能源物质含量和代谢酶活力以及飞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卵至成虫低温饲养其糖原、海藻糖、总脂含量均最高,分别为6.45、3.74、10.58 mg/g,但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活力均最低,分别为197.09、140.43和17.59μmol·min~(-1)·g~(-1)protein;卵至6龄幼虫高温、蛹低温饲养,其甘油叁酯含量最高,为0.85 mg/g,飞行能力最弱,飞行时间平均为1.94 h、飞行距离平均为5.57 km;卵至6龄幼虫低温、蛹高温饲养,其糖原含量最低,为4.07 mg/g,但飞行能力最强,飞行时间平均为4.14 h、飞行距离平均为13.17 km;卵至2龄幼虫低温、3龄后高温饲养,其海藻糖含量最低,为1.47 mg/g;卵至成虫高温饲养,其总脂和甘油叁酯含量最低,分别为6.54 mg/g和0.2 mg/g,HOAD活力最高,为62.16μmol·min~(-1)·g~(-1)protein;卵至5龄幼虫低温、6龄后高温饲养,其GPD和GAPDH活力最高,分别为324.94、275.14μmol·min~(-1)·g~(-1)protein。表明高、低温处理对东方粘虫能源物质积累及飞行能力有显着影响,高温使其代谢酶活力升高,抑制能源物质积累,有利于成虫迁飞;低温使其代谢酶活力降低,促进能源物质积累,抑制飞行,且高、低温对东方粘虫飞行能力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蛹期后。(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丁俐文,翟龙飞,王媛媛,侯文思,马金哲[8](2017)在《苦皮藤素V对东方粘虫中肠V-ATP酶AB亚基复合物水解ATP活性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苦皮藤素V是一种对昆虫具有毒杀活性的化合物,从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中分离出来。目前,已发现苦皮藤素V可与粘虫中肠液泡型ATP酶(V-ATPase)的H、B和a亚基结合,但是其具体作用机理还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得到的东方粘虫中肠V-ATPase A亚基突变体TSCA和V-ATPase B亚基包涵体洗涤、溶解后进行复性,获得可溶性AB亚基复合物后采用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好的AB亚基复合物测定H~+K~+-ATPase活性,证明其有ATP水解活性。随后,测定苦皮藤素V对复合物ATPase的抑制活性,发现加入苦皮藤素后,复合物ATPase活性降低。因此,其可能是通过抑制了AB亚基复合物的ATPase活性,从而产生了杀虫效果,证明AB亚基复合物为苦皮藤素V的潜在靶点之一。这为了解苦皮藤素与VATPase相互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杀虫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秦建洋,张蕾,程云霞,罗礼智,雷朝亮[9](2017)在《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年龄-阶段两性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温度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东方粘虫种群动态模型,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并基于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了2个月内东方粘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东方粘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缩短。24℃下,东方粘虫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17.1粒,显着高于其它温度下;成虫寿命也显着高于其它温度下,且雄蛾寿命显着长于雌蛾,分别为15.3 d和13.0 d;卵孵化存活到成虫的概率、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最高,分别为66.7%、68.9%和96.8%。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平均世代周期则显着降低,18、21、24、27、30℃下分别为0.051、0.077、0.113、0.121、0.156 d-1和77.2、61.3、49.0、40.3、31.5 d;周限增长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05、1.08、1.12、1.13、1.17 d-1;净增殖率在24℃下为257.1,显着高于其它温度下,其它温度条件下无显着差异。表明东方粘虫在18~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增长。(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李定,魏接禄,张继文,吴文君[10](2017)在《天然杀虫活性分子苦皮藤素及其衍生物与东方粘虫中肠V-ATPase H亚基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V-ATPase,即Vacuolar-type ATPas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对维持细胞内的pH稳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苦皮藤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优良杀虫活性的昆虫消化毒剂,其最明显的作用是可以破坏对东方粘虫的中肠细胞,导致试虫脱水而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文君教授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地深入研究,发现在东方粘虫中肠细胞的质膜和内膜上存在与该类化合物有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而V-ATPase的H亚基极有可能是这类化合物的结合蛋白[2-3]。最近,我们在体外利用荧光淬灭法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法研究这类化合物与V-ATPase H亚基相互作用,进一步证实V-ATPase的H亚基是其的靶蛋白,并且探究了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期刊2017-09-23)

东方粘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雷公藤次碱是杀虫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及菜青虫(Pieris rapae)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好的胃毒作用。前期研究表明雷公藤次碱的作用靶标可能存在于昆虫的肌肉系统,且转录组测序结果也表明雷公藤次碱对钙离子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有显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基于雷公藤次碱对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东方粘虫肌质网钙泵(SERCA)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并采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了其与肌质网钙泵的结合方式,以期明确肌质网钙泵作为雷公藤次碱分子靶标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讨其杀虫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雷公藤次碱对粘虫幼虫和成虫Ca~(2+)-ATPase活性均具有明显影响。活体条件下,雷公藤次碱(LC_(75)处理)对粘虫幼虫和成虫Ca~(2+)-ATPase活性均表现为激活,36h的酶比活力较对照增加43.34%;离体条件下,雷公藤次碱对幼虫Ca~(2+)-ATPase也具有激活作用,在低浓度下对成虫Ca~(2+)-ATPase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在高浓度下影响不显着。2、采用RT-PCR及RACE技术克隆获得粘虫SERCA基因,其全长为4139 bp,其中5’端非编码区205 bp,3’端非编码区971 bp,开放阅读框2964 bp,编码987个氨基酸;qRT-PCR检测表明SERCA基因在5龄幼虫和成虫中的表达量较高,且在体壁肌肉组织和消化道中表达量相对较高。3、合成了粘虫SERCA基因的dsRNA片段(dsMsSERCA1、dsMsSERCA2、dsMsSERCA3和dsMsSERCA4),对粘虫幼虫显微注射dsMsSERCA1、dsMsSERCA2、dsMsSERCA3和dsMsSERCA4 48 h后干扰率分别为54.5%、31.2%、61.2%和41.8%;注射dsMsSERCA4后3、4、5 d,试虫体重分别下降52.70%,60.01%和58.02%,且注射了dsMsSERCA的粘虫表现出提前化蛹或是无法正常化蛹的现象。注射dsMsSERCA 24 h后,再分别用LC_(50)剂量的雷公藤次碱处理,48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32.5%、30.00%、25.00%和43.77%,说明注射dsMsSERCA后试虫对雷公藤次碱的敏感性下降,SERCA与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有关。4、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表明雷公藤次碱能紧密地结合至粘虫SERCA氨基酸残基Leu-48、Val-49、Leu-240、Phe-243、Leu-247、Pro-295、Leu-298、Pro-299和Ile-302所组成的疏水性空腔。综合以上结果,粘虫的肌质网钙泵(SERCA)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雷公藤次碱经昆虫取食进入虫体后,可与肌质网上的肌质网钙泵结合,导致细胞内钙稳态失衡,进而影响到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试虫逐步死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方粘虫论文参考文献

[1].马树杰.雷公藤次碱对东方粘虫肌肉组织的影响及其分子靶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何思琦.东方粘虫肌质网钙泵(SERCA)基因在雷公藤次碱杀虫作用中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刘磊,张蕾,程云霞,江幸福.东方粘虫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与释放行为[J].应用昆虫学报.2018

[4].金朵,王高振,吴元元,吴文君,祁志军.东方粘虫中肠V-ATP酶a亚基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西北农业学报.2018

[5].安妮拉(Aneela,Younas).东方粘虫化学感受蛋白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

[6].刘磊.东方粘虫雄蛾信息素的鉴定及其对生殖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

[7].张南,解幸承,成卫宁,仵均祥,李怡萍.高、低温处理时间对东方粘虫成虫能源物质及飞行能力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8

[8].丁俐文,翟龙飞,王媛媛,侯文思,马金哲.苦皮藤素V对东方粘虫中肠V-ATP酶AB亚基复合物水解ATP活性的抑制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7

[9].秦建洋,张蕾,程云霞,罗礼智,雷朝亮.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年龄-阶段两性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J].植物保护学报.2017

[10].李定,魏接禄,张继文,吴文君.天然杀虫活性分子苦皮藤素及其衍生物与东方粘虫中肠V-ATPaseH亚基相互作用研究[C].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2017

论文知识图

东方粘虫中肠细胞培养结果东方粘虫围食膜扫描电镜图(1.7k...东方粘虫和小地老虎正常和处理的...处理组东方粘虫围食膜扫描电镜图...2-8东方粘虫与其他昆虫编码va...对照组东方粘虫围食膜扫描电镜图...

标签:;  ;  ;  ;  ;  ;  ;  

东方粘虫论文_马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