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田防护林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防护林,农田,河南省,林网,体系,平原,林带。
农田防护林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菊兰[1](2019)在《金塔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现状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防护林体系是金塔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出现明显的退化衰败现象。通过现状分析,确定退化原因一是水利道路建设和土地整理中被随意砍伐毁坏,二是人为非法火烧刀砍破坏,叁是缺乏生态用水造成长势衰败;提出完善全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议,加强对现有农田林网的保护,制止破坏行为,确保生态灌溉用水;按照坚持科学规划、小网格窄林带、生态优先的原则,新建人工农田防护林0.13万hm2。(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刘小珂,陈颖[2](2018)在《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防范和减少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得到完善提升,构筑了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根据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3期)
李峥,万猛,冷冰[3](2017)在《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分析——以河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对粮食生产的作用具有直接性、根本性和源头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值得借鉴的模式,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林业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赵学娇,王思博[4](2017)在《基于农户视角的河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以内黄县等6个县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模型,基于河南省平原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意愿展开研究,分析了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意愿的因素及农户对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及保障粮食生产方面的意见。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的影响程度是影响农户发展防护林体系意愿的最关键因素,此外农田防护林体系完善程度、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用林业产品销售方式和家庭务农人数也是影响农户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的重要因素;农户希望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对农田影响最小化,农户愿意在道路边缘、沟渠旁边、闲置的土地和房前屋后布局农田防护林;愿意发展的模式是林带、农田林网和片林;农田防护林体系只是稳定当地粮食生产的措施之一,保障当地粮食的生产安全;除尊重农户意见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外,还应采取相关的水利、农艺和保险措施等。(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7年06期)
朱乐奎[5](2016)在《基于流场分析的南疆农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疆地处天山南部,平均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地区。尤其是南疆地区风沙危害对南疆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均产生巨大影响。农业生产是南疆地区主要的经济结构支撑,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在风害、沙害频频袭扰的南疆生态环境下,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当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价值息息相关,更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有着不可忽略的关键意义。以往的林带研究都关注在单林带的防护效益,包括林带结构(种植方式、树种搭配、行间距、株间距)、林带方向、树高、枝下高、冠幅等,但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防护效益以及防护林体系的整体效益是被经常忽略的问题。此外,在当前精准化农业的提倡下,如何定量分析农田的生产价值,优化单位土地生产力也成了农业生产中迫切的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在野外农田与林带风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风洞试验,运用流场分析的方法研究防护林体系的流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拟合寻找最佳的基干林、田间林带的配置模式;再引入水文水利中防护保证率的概念,通过建模分析,寻找最佳单位土地生产力的林带间距。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5种典型林带前后的防护效益测算,发现疏透度0.34的林带在防护效益上具有最大的防护效益,并且能使产生最大的风速缩减。从单林带的研究来看,防护效益的最佳不是让风速所见到100%,而是林带存在一个最佳的疏透度,能使防护效益的效率最高。研究表明,疏透度为0.34的林带为最佳疏透度林带,具有最佳的防护效益和最佳的风速缩减。2)本研究表明,有枣树林带防风效应在20H距离时仍保持85%以上,则考虑进一步优化防护林配置,设置更宽的林带间距,减少林带占地,增加作物面积及经济效益。以目前研究区防护林的林带间距为10H,每500m农田间有3条2行林带,行距为1.8m,考虑为林带间距为20H时,即可减少3条林带,且有枣树林带风速为2m/s,远低于枣树受风害阈值风速6.9m/s,则可以增加枣树种植面积0.54%(2700m2),以每亩2万元经济效应,南疆700万亩枣树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7.56亿元。因此,充分考虑枣树作物对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合理配置防护林,可减少防护林占地,增加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应。3)通过对风洞试验结果的流场可视化分析发现,防护林体系(多林带的协同作用)比较单林带的防护效益能够提供更大的防护范围;通过流场的数值分析发现根据调查实际和生产需要,我们建议当地区风速在9.8m/s时,设置为基干林为14行,田间林带为6行,林带间距为20H和10H;当地区风速较小为8.6m/s时,设置为基干林为14行,田间林带为6行,林带间距为13H和13H。4)农田防护林林带间距的确定要结合防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防护保证率方法,在分析农田防护林所在区域风害特征的基础上,权衡分析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和单位农田产值。结果说明存在一个最优的防护保证率,使得防护林间距和经济价值最优,以南疆枣树研究区(224团),以农田生产力为目标,防护林的防护保证率在95%时,即防护距离为132.1m时,经济价值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6-06-01)
杜勇[6](2015)在《浅析阜新地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沙尘暴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的严重,同时对于农业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两方面的驱动下,建立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的需求就越来愈迫切。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阜新地区的建设研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进行。(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5年17期)
董玉兰,赵文昭[7](2015)在《我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收集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对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进行综述,并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田防护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5年09期)
王彩娜[8](2014)在《长春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市》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也是长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任务之一。长春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在未来一个时期,把长春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绿色宜居森林城市。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产业,长春市将从林业实际出发,完善“叁北(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4-12-25)
王希刚,王战军[9](2013)在《奇台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农业灌溉方式的改革,奇台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出现灌溉困难、树木生长衰退甚至死亡现象。在农田防护体系建设中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次调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1奇台县农田防护林基本现状"叁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奇台县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根据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营造高标准农田防护林,构建农田防护林网络带。全县6.31万公顷(94.6万亩)平原农区耕地规划条田3 018块:一边有林的条田520块,面积1.02万公顷(15.24万亩);两边有林的条田692块,面积(本文来源于《新疆林业》期刊2013年05期)
程雪婷,盛友谊[10](2012)在《长春市城郊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春市城郊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替代价值法计量其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结果表明:生态效益计量的内容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增产、遏制盐渍化蔓延、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埃、降低噪声8个方面,吸滞尘埃、降低噪声效益没有可替代的计算方法,其余6项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约为790 807万元.a-1。(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2年04期)
农田防护林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防范和减少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得到完善提升,构筑了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根据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田防护林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王菊兰.金塔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现状与建议[J].甘肃林业科技.2019
[2].刘小珂,陈颖.河南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8
[3].李峥,万猛,冷冰.平原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林业科技.2017
[4].赵学娇,王思博.基于农户视角的河南省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以内黄县等6个县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7
[5].朱乐奎.基于流场分析的南疆农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6].杜勇.浅析阜新地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5
[7].董玉兰,赵文昭.我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村科技.2015
[8].王彩娜.长春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市[N].中国经济时报.2014
[9].王希刚,王战军.奇台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新疆林业.2013
[10].程雪婷,盛友谊.长春市城郊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计量[J].吉林林业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