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淀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淀粉,特性,粒度,大米,胚乳,木薯,黏度。
淀粉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贺江,付立冬,李文阳[1](2019)在《磷肥对玉米子粒淀粉粒度分布特性与黏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品种中单909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3个磷素水平,分析玉米子粒的淀粉粒度分布特征和黏度参数的变化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子粒淀粉粒体积、表面积分布基本呈双峰曲线,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玉米子粒胚乳中绝大多数为小型淀粉粒。在不同施氮条件下,施磷60~120 kg/hm~2范围内,随着磷水平增加,玉米子粒中、小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显着降低,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增加,说明磷素有利于大型淀粉粒体积所占比例的提升。随着施磷水平提高,玉米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与最终黏度显着提高。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与最终黏度等黏度参数与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呈显着正相关,与中、小型淀粉呈显着负相关。磷素通过影响胚乳淀粉粒度分布,即增加大型淀粉粒比例,进而提高了玉米淀粉峰值黏度等黏度参数。(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陆彦,郝唯卓,潘烨,张晓敏,祁琰[2](2019)在《银杏胚乳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银杏(Ginkgo biloba L.)核用品种‘七星果’、‘马铃’和‘龙眼’不同发育天数的胚乳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银杏胚乳形态差异显着,‘七星果’呈梭形、‘马铃’呈椭圆形、‘龙眼’呈卵圆形;3种银杏胚乳早期均为嫩绿色,后期为黄色;授粉后65~125 d是胚乳体积快速增长时期。淀粉体的积累规律为:在胚乳组织内,淀粉体由糊粉层-外胚乳-内胚乳逐渐积累;在单个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由细胞壁边缘向内部逐渐充实。银杏淀粉质体起源于类叶绿体质体,淀粉粒最初在类叶绿体质体的内膜上发生。淀粉体通过出芽、缢缩以及出芽和缢缩同时进行的增殖方式产生新淀粉体,成熟淀粉体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属于单粒淀粉。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淀粉体在胚乳组织内具有由外向内的空间积累规律,淀粉质体起源于类叶绿体质体并通过出芽、缢缩、出芽和缢缩同时存在的方式增殖。(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崇林,赵胜雪,胡军,刘权磊[3](2020)在《两种淀粉薯收获期茎秆机械特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不同品种淀粉薯茎秆的机械特性,以提高马铃薯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对马铃薯收获阶段不同时期的茎秆进行物理特性分析。以北方地区淀粉薯兴佳2号、延薯4号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电子天平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仪器设备,研究收获期内两种淀粉薯茎秆的离地高度和剪切力的变化,得出最佳打秧离地高度为9cm及破坏马铃薯茎秆的基础数据。同时,对收获3个时期、两个品种的薯秧含水率进行测量,得出越临近收获期茎秆含水率越低的规律,确定淀粉薯杀秧最佳时期;在离地高度为9cm时,分别对3个时期、两个不同品种的淀粉薯茎秆进行直径与剪切力的测量,分别拟合出淀粉薯兴佳2号、延薯4号茎秆剪切力与作物直径间的函数关系式,对比相同作物的函数关系式变化趋势,得出最佳的时间为10月7号。本研究为马铃薯茎秆粉碎机转速、切刀速度及切刀拉力等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适宜的马铃薯茎秆粉碎期选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20年06期)
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4](2019)在《杂粮粉对马铃薯全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燕麦全粉和甜荞粉以不同比例分别复配到马铃薯全粉中,研究其对马铃薯全粉的糊化特性的影响,为马铃薯全粉复配杂粮主食化和休闲食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的燕麦全粉和甜荞粉会影响马铃薯全粉的各个黏度特征值,其共同点是会降低样品的加工品质。(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2期)
石德杨,夏德君,李艳红,袁堂玉,矫岩林[5](2019)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淀粉以颗粒态存在于籽粒胚乳中,其大小与分布是淀粉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淀粉的理化特性有显着影响,同时受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等的协同控制。种植密度与施氮肥是夏玉米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的重要栽培措施。因此,阐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分布的影响及其与淀粉糊化特性、淀粉组分间的关系,能为玉米淀粉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淮海区普通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67 500 (D1)及82 500 (D2)株/hm~2 2个种植密度,以及0、180、270 kg/hm~2 3个施氮量,研究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存在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效果相反。增加施氮量,小型淀粉粒(<3.5μm)、中型淀粉粒(3.5-7.4μm)体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大型淀粉粒(>7.4μm)体积比增加;施氮增加玉米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及籽粒产量、粒重、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及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粒重、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与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极)显着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有显着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关键因子。82 500株/hm~2、施氮270 kg/hm~2条件下,籽粒淀粉平均粒径较大,大型淀粉粒比例较高,其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较优,且能兼顾籽粒产量。(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代贵金,彭海峰,于广星,宫殿凯[6](2019)在《稻米淀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了人们的温饱,近年来消费者对稻米的食味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稻米主要成分由淀粉组成,因此注重稻米品质尤其是淀粉品质特性对科研人员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米红波,李岩,李政翰,刘贺,李学鹏[7](2019)在《栉孔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分析及木薯淀粉对其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栉孔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木薯淀粉对扇贝肉糜凝胶特性、白度、蛋白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闭壳肌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82.15%,16.23%,2.05%和1.24%,16种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为13.204%。少量木薯淀粉的添加可提高扇贝闭壳肌肉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硬度和咀嚼度,但对其白度没有显着性影响。电泳图谱表明1%的木薯淀粉可促进贝糜肌球蛋白重链的交联。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图表明木薯淀粉添加量为1%或2%时,贝糜凝胶的网络结构更为致密,孔洞更小。因此,栉孔扇贝是一种高蛋白的水产资源,可用来生产贝肉糜凝胶,且1%的木薯淀粉对贝糜凝胶品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汪婷婷,朱培蕾,汪名春[8](2019)在《鼢类化合物对淀粉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摄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为机体提供能量,而淀粉的快速消化引起血糖升高或淀粉的过量摄入导致的能量过剩均对人体健康不利。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中且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物质。在淀粉基食品中添加酚类化合物不仅会起到抑制淀粉消化的作用,同时还对淀粉基食品的功能特性和加工性能产生影响。本文对近叁年来酚类化合物影响淀粉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抑制淀粉的消化速度和程度,其抑制淀粉酶活性以及与淀粉相互作用形成淀粉-多酚复合物是其抑制淀粉消化的内在作用机理。另外,酚类化合物能增加或降低淀粉的糊化焓值与糊化温度,抑制淀粉的回生,改变淀粉糊的流动性和粘弹性。影响淀粉-酚类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包括淀粉体系的加工处理方式、淀粉的结构以及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添加量和溶解度等。现阶段,淀粉与酚类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探明,因此,进行动物体内消化实验、研究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在分子水平上探究酚类化合物和淀粉之间的作用方式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巩艳菲,张影全,陈丽,王远,张波[9](2019)在《淀粉和谷朊粉吸湿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淀粉和谷朊粉是面粉的主要成分,其吸湿能力与速率决定面制品的制作和干燥特性,可为优化面制品的制造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将谷朊粉和小麦淀粉按照100:0,50:50,0:100比例混合,采用水蒸气吸附仪检测其吸湿等温线,GAB方程拟合,分析单分子层水含量变化及吸湿过程的速率变化。结果显示,在吸湿过程中,随着水分活度的增加,每个体系中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在相同水分活度下,随着体系中淀粉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平衡水分含量依次升高。参试体系GAB方程拟合的R~2值均大于0.99,方程中表征单分子层水含量的参数M_0在吸湿过程中分别为7.919,7.033,7.565。随着淀粉含量从0%增加至100%,体系的吸湿平均速率从0.0202%/min降低至0.0168%/min。结论认为,和谷朊粉相比,淀粉具有更多的单分子层水和平衡水分含量,较低的吸湿平均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李洪岩,王静,孙宝国[10](2019)在《淀粉热溶出特性对大米黏度品质的影响机理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黏度是大米最具识别性的一种口感品质,也是制约粽子、寿司等米制食品成型的关键参数。大米蒸煮过程中淀粉会受热溶出并粘附于大米颗粒的表面。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热溶出的支链淀粉含量、短链比例(DP≤36)和分子尺寸(Rh)米饭黏度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并提出了其作用的分子模型,即热溶出的支链淀粉含量和短链比例越多、分子尺寸越大,大米颗粒间淀粉分子接触的机会和氢键作用力越大,使颗粒间产生较大的结合力和脱附阻力,从而产生较大的黏度。运用该理论,我们还揭示了洗米过程、烹煮方法等加工过程影响米饭黏度品质的作用机制;并利用蛋白对大米黏度品质的影响机理,对大米黏度品质进行可控化修饰,开发了低GI非糯大米粽子等产品。该研究对于帮助消费者提高米饭口感品质、大米加工企业开发多元化米制食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淀粉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核用品种‘七星果’、‘马铃’和‘龙眼’不同发育天数的胚乳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银杏胚乳形态差异显着,‘七星果’呈梭形、‘马铃’呈椭圆形、‘龙眼’呈卵圆形;3种银杏胚乳早期均为嫩绿色,后期为黄色;授粉后65~125 d是胚乳体积快速增长时期。淀粉体的积累规律为:在胚乳组织内,淀粉体由糊粉层-外胚乳-内胚乳逐渐积累;在单个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由细胞壁边缘向内部逐渐充实。银杏淀粉质体起源于类叶绿体质体,淀粉粒最初在类叶绿体质体的内膜上发生。淀粉体通过出芽、缢缩以及出芽和缢缩同时进行的增殖方式产生新淀粉体,成熟淀粉体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属于单粒淀粉。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淀粉体在胚乳组织内具有由外向内的空间积累规律,淀粉质体起源于类叶绿体质体并通过出芽、缢缩、出芽和缢缩同时存在的方式增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淀粉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贺江,付立冬,李文阳.磷肥对玉米子粒淀粉粒度分布特性与黏度参数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9
[2].陆彦,郝唯卓,潘烨,张晓敏,祁琰.银杏胚乳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J].植物科学学报.2019
[3].刘崇林,赵胜雪,胡军,刘权磊.两种淀粉薯收获期茎秆机械特性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0
[4].孟婷婷,梁霞,周柏玲,石磊.杂粮粉对马铃薯全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9
[5].石德杨,夏德君,李艳红,袁堂玉,矫岩林.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糊化特性的影响[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6].代贵金,彭海峰,于广星,宫殿凯.稻米淀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9
[7].米红波,李岩,李政翰,刘贺,李学鹏.栉孔扇贝闭壳肌营养成分分析及木薯淀粉对其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8].汪婷婷,朱培蕾,汪名春.鼢类化合物对淀粉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9].巩艳菲,张影全,陈丽,王远,张波.淀粉和谷朊粉吸湿特性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10].李洪岩,王静,孙宝国.淀粉热溶出特性对大米黏度品质的影响机理与利用[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