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王冬至,朱莽,刘美霞,李冲,王平

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王冬至,朱莽,刘美霞,李冲,王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木质纤维,偶联剂,热压

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冬至,朱莽,刘美霞,李冲,王平[1](2019)在《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其优势,针对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综述了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2期)

邱悦,代益帆,王智豪,陈集双[2](2019)在《秸秆生物质利用和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秸秆生物质基本结构及组成,并概述了我国―十叁五‖期间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大体概述为: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五料化‖利用方式,并着重概述了秸秆资源的一个可行的原料化利用方式——木塑复合材料。文中还综述了木塑的定义、发展历程、优缺点等,并综述了常用加工助剂及加工助剂的作用机理和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1-09)

杨期鑫,俞璐军,董余兵,傅雅琴,朱曜峰[3](2019)在《磁功能化多孔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炭化和水热法制备了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特性的磁功能化生物质炭(Fe_3O_4/多孔生物质炭)吸波材料。在200℃水热条件下,随着FeCl_3浓度的增加,PLSC表面生成的聚集态Fe_3O_4纳米晶粒有所增加,颗粒大小规整,平均粒径约为200 nm。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探讨了磁材料含量、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多重损耗吸波机理。结果表明,在2~18 GHz范围内,当FeCl_3浓度为4 mmol时制备的磁功能化生物质炭复合吸波材料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在厚度为2 mm时,其在11.42 GHz处的最大反射损耗值可达-42.2 dB,有效频宽达3.14 GHz (反射损耗小于-10 dB)。(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肖文飞,张新昌[4](2019)在《挤出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可行的生物质材料连续挤出加工方案,课题组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并通过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干缩比和密度等性能指标对试样进行评价,分析其性能影响机理。结果显示:选用料筒温度70℃,机头温度70℃,螺杆转速40 r/min和牵伸长度40 mm时试样综合性能最佳,且机头温度为最大影响因素。料筒温度过高胶黏剂粘壁,试样不规整,过低浆料反应不全;机头温度过高易因水蒸发而断续,较低时纤维易过早冷却固化;螺杆转速提高会使剪切速率增加,物料的混炼效果变好,但减少了混料反应时间;牵伸长度由短至长,材料由易开裂至易堆积。该工艺试样可作为良好的代木材料应用于用于包装、家具及建材等领域的缓冲、非关键支撑和填充等场合。(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焦艳霞,周宇涵,刘阿敏,陈泳,顾海[5](2019)在《不同生物质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及其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3D打印工艺制备芝麻秸秆粉(SSP)/聚乳酸(PLA)、水稻秸秆粉(RSP)/聚乳酸两种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两种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及耐水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密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低于纯PLA,但RSP/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高于SSP/PLA复合材料。水热老化实验表明,3D打印成型的两种复合材料在吸水初期均快速吸水,且吸水率高,4h后基本达到吸水平衡;SSP/PLA的吸水率整体明显高于RSP/PLA的吸水率,对于SSP/PLA来说,9%比例的材料吸水率最大,最高可达36.3%左右。水热老化后,样条表面出现凹陷,颜色变白。(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敏[6](2019)在《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氨氮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可利用水资源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氮超标尤为突出,本论文进行了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去除氨氮的实验研究,选择了多种生物质为基底,采用水热法、浸渍法来制备多种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比表面分析(BET),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DRS)等表征手段来分析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并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包括吸附和催化),通过吸附量或去除率来衡量所制备材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揭示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对氨氮的去除机理。得出以下结果和结论:1.浒苔为前驱体可控制备分级结构铜铝/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去除氨氮的研究以浒苔(绿藻)为生物质炭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低成本的分级结构Cu-Al_2O_3/生物质炭复合材料,作为有效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氨氮;氨氮的去除效率随着温度和投加量增大而升高。考虑到成本因素,最佳用量为1.6g/L。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71.99mg/g,吸附平衡数据适合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多途径制备分级结构生物质炭纤维/铜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降解氨氮的研究通过提取剑麻纤维,以煅烧后的剑麻纤维为生物质纤维为基底,制备了一系列基于LDH的生物质炭复合材料作为氨氮去除的催化剂和吸附剂。这些材料对氨氮的去除率随温度、过氧化氢投加量和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pH值为8时,氨氮的去除率最高;2-CuAl-LDH和2-CuAl/CF-LDH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4%和98.86%;2-CuAl-LDH和2-CuAl/CF-LDH复合材料在循环使用10次后对氨氮的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3.TiO_2-CuO/中空结构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氨氮性能的研究以汉麻杆为生物质炭前驱体并作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在汉麻杆表面原位生长花状TiO_2得到中空结构TiO_2/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再利用浸渍法得到TiO_2-CuO/中空结构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氨氮的去除率为99.6%;当pH值为8时氨氮去除率最高且最佳投加量为30mg;TiO_2-CuO/HSC催化剂在10次循环使用后氨氮去除率仍然超过90%。4.自组装氮化碳-分级结构TiO_2/汉麻杆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降解水中氨氮的研究制备了C_3N_4、分级结构TiO_2/HSBC和C_3N_4-TiO_2/HSBC等复合材料,对应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10.6%、60.7%和83.8%;在pH=8时,去除率最高可达92.7%;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先上升后下降,在紫外光照射下C_3N_4-TiO_2/HSBC的氨氮去除率最高为90.3%,而在太阳光照射下最高为50.7%;循环5次后的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9-06-30)

沈华艳,谢东,刘海露,李发勇,黄瑶珠[7](2019)在《甘蔗渣生物质资源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甘蔗渣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和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甘蔗渣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在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甘蔗渣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周万万[8](2019)在《生物质/硫化锌量子点复合材料光催化及化学传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通过量子点光催化处理环境污染物和化学传感监测水中污染物,从而改善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半导体量子点(QDs)因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光催化和化学传感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单一存在的量子点,在实际应用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备方法复杂、易团聚、尺寸不可控、生物相容性不好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生物质资源,如纤维素、β-环糊精(β-CD)等,有着众多的活性位点,如羟基、羧基等,这使得生物质原料成为很好的复合半导体量子点的材料。本文将生物质资源(纤维素和β-CD)与无毒的半导体ZnS量子点结合起来,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优异荧光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质基量子点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并通过仪器表征了其基本性能。1、以纤维素织物纤维为基材,然后通过一步水热法,将ZnS量子点负载于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得到光催化性能良好的ZnS量子点纤维素复合材料。当水热反应条件为Zn~(2+)浓度:0.075 mol/L,水热温度:180℃,水热时间:12 h时,量子点有最佳的负载率9.4%。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30 min光催化甲基橙降解率为83%,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循环性能,循环使用6次的光催化降解率依然可以达到59%。同时,纤维素纤维表面的量子点分布均匀,并无大的团聚现象,荧光性能优异,在380 nm激发波长下具有最大的荧光发射,光致发光颜色为蓝光。2、以纤维素织物纤维为基材,在简单的一步水热反应下将ZnS量子点和石墨烯组装起来,同时将其负载于纤维素纤维表面,并在此过程中掺杂过渡金属锰,从而得到了光催化活性进一步增强的ZnS/GO和Mn:ZnS/GO/纤维素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且光催化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15 min内就可将甲基橙几乎光降解完全,循环使用10次后,光催化降解率依然可以达到57%。同时,ZnS QDs和Mn:ZnS QDs粒径均一,分散在纤维表面的石墨烯片层上,并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3、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交联剂,通过简单的一步酯化反应得到巯基化β-CD,然后通过水相合成法,得到具有化学传感功能的β-CD-NAC/ZnS量子点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β-CD和NAC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了巯基化的β-CD(β-CD-NAC)。制备得到的β-CD-NAC/ZnS量子点复合材料发蓝光,荧光特性优异,且β-CD的存在很好的减少了ZnS QDs的团聚,分散均匀性好,其粒径多在10 nm以下。基于β-CD-NAC/ZnS量子点复合材料的荧光猝灭,开发了一种无毒、绿色环保的检测对硝基苯酚(4-NP)荧光传感平台,荧光猝灭常数K_(sv)为25969.67 M~(-1),检测限LOD为2.0μM,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检测对硝基苯酚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胡立兵[9](2019)在《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生物质具有丰富的碳含量和独特的微观结构,近年来开发和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应用于能源、环境和催化等领域可以使生物质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更加重要的是将生物质制备成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生物质自身的经济价值。本文以葡萄糖、淀粉和壳聚糖等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系列的生物质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们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性能。相关研究内容如下:(1)氮掺杂碳负载缺陷Zn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以生物质葡萄糖为原料,采用一步碳浴法在900~oC高温处理制备了氮掺杂碳负载Zn空位ZnS复合材料(ZnS/N-C-900)。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ZnS/N-C-900不仅含有Zn空位,同时其比表面积到达1056.2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0.1M KOH电解液中,以铂丝作为参比电极时,ZnS/N-C-900电极的起始点位(E_0)为0.95 V_(RHE),明显高于Pt/C的起始点位(0.92 V_(RHE));当石墨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时,ZnS/N-C-900电极的起始点位同样为0.95 V_(RHE),也明显高于Pt/C的起始点位(0.92 V_(RHE)),因此,无论是铂丝还是石墨作为参比电极时,ZnS/N-C-900在0.1M KOH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ORR催化活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结果表明,Zn空位作为复合材料ZnS/N-C-900的活性位点,在催化ORR过程中,其速控步反应(*OO→*OOH)仅需要0.92 eV。因此,在碱性介质中,Zn空位作为活性位点使得所制备的复合材料ZnS/N-C-900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甲醇性。(2)氮掺杂碳负载Co-CoO_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采用沙浴法制备了氮掺杂碳负载部分氧化Co-CoO的复合材料Co-CoO_x/N-C(SBM)。在碱性电解液中,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温热解法制备的Co-CoO/N-C(CHT)的半波电位(E_(1/2)=0.82 V vs.RHE)相比,沙浴法制备的Co-CoO_x/N-C(SBM)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半波电位(E_(1/2)=0.85 V vs.RHE)。此外,与Pt/C相比,Co-CoO_x/N-C(SBM)除了具有高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耐甲醇性。(3)铜氮掺杂碳负载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一步简单的碳浴法制备了铜氮掺杂碳负载铜复合材料Cu/Cu-N-C。结果表明,Cu/Cu-N-C具有高的比表面积(S_(BET)=607.3 m~2/g)。与商业20 wt%Pt/C的起始电位(E_0=0.92 V_(RHE))相比,Cu/Cu-N-C在电催化ORR过程中显示出的起始电位(E_0)为0.96 V_(RHE),说明Cu/Cu-N-C具有较好的ORR催化活性。同时,Cu/Cu-N-C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性。(4)锌氮掺杂碳包覆ZnO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利用壳聚糖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一步碳浴热解法制备了锌氮掺杂碳原位包覆ZnO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ZnO@Zn-N-C),并且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在ORR的电催化试验中,由于Zn-N的存在,ZnO@Zn-N-C电极的起始电位为0.93 V_(RHE),明显高于商业Pt/C(E_0=0.92 V_(RHE)),说明制备的复合材料ZnO@Zn-N-C具有很好的ORR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梁晨[10](2019)在《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生物质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能源提出了清洁化、高效化以及安全可靠的要求,对储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超级电容器由于其本身超大放电功率以及超长寿命等优势,在储能领域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质材料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如果能加以利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生物质本身的生理结构特性,通过碳化和活化等方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是对生物质复合金属元素制备电化学材料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储能原理,生物质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以及选题意义。第二章,以生物质材料萝藦为原料,经过先碳化再用氢氧化钾活化的处理方法得到了超大长径比的一维多级孔碳材料。产物管径约4μm,管壁厚约0.2μm,长度4cm到7 cm不等。活化后的材料比表面积达到1394 m~2 g~(-1),孔体积为0.79 cm~3 g~(-1),材料中的孔道以微孔为主,同时也存在介孔和大孔孔道。得益于较大的比表面积,材料的比电容值达到256.5 F g~(-1),而多级孔道减小了电解液离子扩散阻抗,同时超大的长径比有利于减小材料的电子转移阻抗,优良的结构使得材料的等效串联电阻只有0.103Ω。第三章,受到超富集植物会主动吸收生存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理特性启发,使用高浓度的钴离子溶液培养水蕴草,得到了超量负载金属元素的生物质材料。经过活化处理,水蕴草中负载的钴离子生成了直径100 nm左右的钴单质纳米球,均匀分布在碳骨架中。均匀负载的钴纳米球在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展现出明显的赝电容特性,产物的比电容值达到了1017 F g~(-1),同时由于碳骨架良好的导电特性和多级孔道结构,使得材料拥有较小的电阻值。通过与乙炔黑制备的电极组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为495 W kg~(-1)时,能量密度为55 W h kg~(-1);当功率密度提升到9.27 kW kg~(-1)时,材料仍能保持27 W h kg~(-1)的能量密度。水蕴草繁殖能力极强,绿色环保,而且培养水蕴草所用的钴离子溶液可重复使用,充分满足绿色化学的理念。产物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有潜在应用,该实验为生物质复合金属元素合成制备电化学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第四章,受到制作豆腐工艺的启发,我们用不同的盐卤对煮沸的豆浆进行点卤,得到了含对应金属盐的豆腐,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金属元素在对应的豆腐中有良好的负载,且分散均匀,经过活化处理后,金属盐生成了对应的金属单质纳米球,均匀分散在碳化的豆腐基质中。我们通过分析不同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对豆腐基质的影响作用,探索了含双金属盐豆腐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铁盐在高温下给豆腐基质带来的孔道结构和钴盐所产生的明显赝电容特性,得到了两种金属协同作用的复合材料,达到了最优的性质。由于铁盐带来的双电层电容和钴单质所展现出的赝电容的共同作用,材料比电容值达到381 F g~(-1),同时钴单质催化促进了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而铁盐带来的丰富孔道则减小了电解液离子扩散电阻,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材料拥有较小的阻抗,良好的充放电效率和倍率性能。当材料的功率密度提升10倍时,能量密度仅降低了34%。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合成简单易行,材料在电化学领域有潜在应用,该实验进一步为生物质复合金属元素合成制备电化学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最后一章对本论文选取的叁个研究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综述了秸秆生物质基本结构及组成,并概述了我国―十叁五‖期间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大体概述为: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五料化‖利用方式,并着重概述了秸秆资源的一个可行的原料化利用方式——木塑复合材料。文中还综述了木塑的定义、发展历程、优缺点等,并综述了常用加工助剂及加工助剂的作用机理和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冬至,朱莽,刘美霞,李冲,王平.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科技与创新.2019

[2].邱悦,代益帆,王智豪,陈集双.秸秆生物质利用和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叁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2019

[3].杨期鑫,俞璐军,董余兵,傅雅琴,朱曜峰.磁功能化多孔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9

[4].肖文飞,张新昌.挤出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J].轻工机械.2019

[5].焦艳霞,周宇涵,刘阿敏,陈泳,顾海.不同生物质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及其性能对比[J].广州化学.2019

[6].王敏.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氨氮的实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

[7].沈华艳,谢东,刘海露,李发勇,黄瑶珠.甘蔗渣生物质资源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9

[8].周万万.生物质/硫化锌量子点复合材料光催化及化学传感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胡立兵.生物质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10].梁晨.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生物质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标签:;  ;  ;  ;  

生物质复合材料论文-王冬至,朱莽,刘美霞,李冲,王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