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明于天人之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天人,之分,荀子,人伦,之道,顺天,宗教。
明于天人之分论文文献综述
陈盈宇[1](2016)在《从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观其道德秩序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始于“天人关系”的讨论。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天人关系”问题也有深入论述,其天人关系理论是荀学体系中人性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的天人观思想主要包含在《荀子·天论》一篇中,“明于天人之分”即全文的思想核心,也是荀子天人观的主张。本文试图以《天论》为核心,探讨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学说的思想内涵。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总结前人对荀子天人关系理论问题的研究,提出本文对于“明于天人之分”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追溯先秦的天人观念出发,并以儒、道为主阐释荀子以前的天人关系讨论。第叁部分侧重理解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中的“天”与“人”的概念,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是自然自在之天,是无价值、无意志、无目的之天;人是天化育万物之一员,但人有知、有辨,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为天下之贵,并在“天人之分”引出了荀子关于“不求知天”与“知天”的阐述,以“不求知天”的态度而“知天”,遵循天人之分际,人才能在人事活动上开展出正确的发展方式,人道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第四部分则围绕《天论》,在梳理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论证路径的同时,尝试探讨荀子在“天人之分”的视野下人的道德和价值秩序的建构。荀子认为,人道的价值不在天而在人,则最为具体可行的原则就是先王制定的礼义,即“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循礼而治才是“一以贯之”的治理之道。荀子提醒人要在“明于天人之分”的条件下,去认识自己,去体验这个世界。结语部分对“明于天人之分”的价值根源的启示进行了思考,荀子天人观凸显了人之主体性,给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开出了充分的空间与可能性。荀子认为人道的终极意义和最高原则并不来自于“在天者”,而来源于“在人者”本身,充分理解了“明于天人之分”的这一层意义,才更有助于继续深入系统地理解荀子的思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0)
崔宜明[2](2013)在《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黄金华,韩硕[3](2013)在《荀子的生存智慧——明于天人之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儒家哲学大师荀子在《天论》篇中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实现"与天地参"要"制天命而用之",在顺天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天。(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02期)
余海舰[4](2012)在《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认为荀子是主张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有它的双层意蕴:在道德层面上,天德即人德,是天人合一的;在治理的层面上,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荀子的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荀子为天赋与道德的属性,一方面是为他的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他的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荀子的天人观已经摆脱了"天尊人卑"和"君命天授"的传统观念,建立了天人相分的自然天人观。天人相分使天失去了赏善罚恶的决定权,天有天职,人有人职。国家的治乱从根本上说,并非取决于天而是取决人,天和人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必须是分开的。(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2年07期)
吴树勤[5](2009)在《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从礼学视野重构天人关系,他认为,天和人属于不同类,各有其职分。作为人伦之道的礼是统类原则。把握统类原则是实现天人统一的根本前提。荀子进一步把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作为礼或人伦之道的基本内容。荀子所说的人伦之道既包含功利性欲望的满足,同时又有道德理想的超越性追求,这是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两方面基本内容,其哲学宗旨与孔孟等儒家是相通的。(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侯艳芳[6](2008)在《从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看其天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中,学界一般认为荀子的着名论断"明于天人之分"指的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明确划分,其天概念指的就是自然界,即只具有自然之天的涵义。事实上,荀子指的是天与人各自职分的划分,此天并不是仅指自然界,而是具有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的双重内涵。(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8年11期)
董祥勇[7](2008)在《“解蔽”视域中的“明于天人之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从而突出天与人的异质性。他通过力斥"违天"和"慕天"之"蔽"、"错己"和"人袄"之"蔽",而主张"知天"和"敬己",并进而在"天功"和"人治"的互动中展现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同时也使天道相对于人方可呈现的意义得以彰显。(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08年08期)
董祥勇[8](2008)在《论“解蔽”意义上的“明于天人之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旨在彰显天、人之间的界际。"解蔽"是"明于天人之分"的必然法则和理路,通过解天人关系之"蔽",所指向的则是"知天"和"敬己"。但,由"解蔽"而"分",也内涵着"天功"和"人治"的沟通,故而成就和完善人治之功及天道相对于人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于翔[9](2007)在《浅论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人之分”思想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学界对于此观念的理解是有争论的。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试图通过对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论述,寻求其天人关系学说的内部逻辑结构。荀子通过“体常以尽变”的常变关系辩证法来建构自己的天人关系思想,并以此将天划分为“有常之天”和“不测之神”;将人划分为“有道君子”和“无道小人”。并以此建构了一个天人同构、分工明确的世界图景:从天人关系上看是“天生人成”;天地自然中,天从宏观上用“天时”、“天行”等有常作用和命运神妙的偶然作用来驾驭天地万物,构成了有其规律原因并且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从人类社会内部看则是通过圣人的“制礼作乐”的“明分使群”作用来构建人类社会,并通过与“天常”并举的礼义人道来对整个人类社会无为而治,从而使“人治”入“道治”,从“有为”到“无为”,进入类似“天行有常”的理想社会制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3-15)
曾林[10](2001)在《生态理念的闪光——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哲学命题的现代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儒学的角度对荀子的研究较为深刻 ,但对其生态理念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现代文明激发了作者以《荀子新注》一书为源本从四个方面去挖掘其生态理念的闪光。从荀子生态理念的基点着手 ,再提出其生态理念的哲学命题 ,进而阐明了其生态理念的社会构图 ,最后落脚于荀子生态理念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1年S2期)
明于天人之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不是"切割"之"分",是"联系"之"分"和"复归"之"分"。"天"无"意"而"人"有"愿",这是"天人"之所"分",而"天"、"人"皆有"成"有"得",则是"天人"之所"同";"天"之所"成"所"得"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能参"之"人",则以此"成"此"德"为之所"为"之所"求"的价值原则,故称为"天德"。进而,"人"也是"天"之"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之一,其"形具而神生"而可知"天功"、效"天德",成"王者之政"。由此,荀子对"天"、"人"之间的勾连作出了新的理解,重建了天人关系的学说,在哲学上完成了一次革命性突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于天人之分论文参考文献
[1].陈盈宇.从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观其道德秩序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崔宜明.荀子“明于天人之分”之再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黄金华,韩硕.荀子的生存智慧——明于天人之分[J].青春岁月.2013
[4].余海舰.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双层意蕴[J].学术探索.2012
[5].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6].侯艳芳.从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看其天概念[J].兰州学刊.2008
[7].董祥勇.“解蔽”视域中的“明于天人之分”[J].理论界.2008
[8].董祥勇.论“解蔽”意义上的“明于天人之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
[9].于翔.浅论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思想[D].吉林大学.2007
[10].曾林.生态理念的闪光——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哲学命题的现代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