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下调,中国轿车工业有机会(论文文献综述)
邵冰[1](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李瑾,耿喆[2](2012)在《浅析我国轿车市场的供求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轿车市场仍处在成长期,各大厂商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值得关注。本文运用经济理论分别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厂商战略、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这四个方面对我国轿车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成因以及不同类型厂商的竞争战略加以分析和解释。
许树辉[3](2009)在《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压力,使得基于供应链的竞争模式成为当前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站在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层面上研究企业空间组织问题,对于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网络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供应链竞争取代单个企业竞争为前提,以企业内部研发、采购、生产、组装、销售和企业外部一、二级供应商作为研究范围,沿着供应链区位嵌入----供应链本地化----供应链全球化的成长轨迹,展开企业空间组织研究。全文分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主要从供应链嵌入视角尝试构建企业空间组织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包括第六和第七章,以汽车制造企业及其在广州布局的日本丰田企业作为案例,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的空间组织,验证理论假设,得出结论。第一章,根据国内外发展现实、以及已有相关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明确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第二章,在回顾总结企业空间组织以及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梳理供应链在不同时代的组织形态及其特征,进而提出企业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的供应链嵌入视角架构。第三章,在论述企业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嵌入视角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其战略导向。第四章,根据原子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供应链区位嵌入及其供应链本地化的特征归纳,分析企业供应链由本地化走向集群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以及供应链本地化集群的基本类型。第五章,根据企业全球战略驱动下企业空间组织由封闭的本地化集群走向开放的全球化网络过程,研究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分工、空间结构及其网络治理。第六章,作为实证研究之一,以欧、美、同汽车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汽车制造业由供应链本地化集群走向全球化、并最终在全球形成“多核式供应链网络”的空间扩张轨迹,探讨全球汽车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分工与治理模式。第七章,作为实证研究之二,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由局部嵌入到逐步深度嵌入中国市场的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中国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其在华供应链空间组织的本地化集群趋势。进一步,以丰田公司作为个案,分析其布局、嵌入广州的动力因素、在广东省域内的供应链空间组织模式、对地方汽车产业的影响以及其供应链走向全球化的成长路径。第八章,作为全文的“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以及后续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的内容。通过理论部分的探索,从中发现:企业区位嵌入开始于供应链的节点嵌入,本地化组织是企业供应链集群的基础,企业由供应链本地化集群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是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新兴市场上的复制与衍生过程。企业空间扩张的最高组织形态——全球供应链网络,是基于供应链节点、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以及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之间的供应链联结而成的网络。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演变为供应链竞争的当今时代,随着供应链关键要素(如领导企业)区位嵌入及其空间组织的进一步拓展,企业供应链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具体表现为由点(供应链试嵌入)→线(供应链局部嵌入)→集群(供应链深度嵌入、供应链本地化)→网络(供应链区域化、供应链全球化)的递进过程。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汽车制造企业区位嵌入过程中,供应链集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领导企业跨区域投资的成功示范最终导致其原有供应链中的一、二级供应商和竞争性企业的跟随性嵌入,并催生了本地供应商的大量涌现,由此,一个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会伴随领导企业(或其子公司)的区位嵌入而逐渐形成和成长。在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企业采用的是一种依赖于母国已构建的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海外市场衍生出若干新的供应链本地化集群的空间扩张模式。这一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当地区域市场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与其母国集群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供应链联系。因此,跨国汽车公司空间组织,就是以其母国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及其在海外衍生出来的若干个集群作为基本框架,并由众多供应链节点作为构成要素的供应链联结网络。
温宇[4](2009)在《华晨中华汽车国际市场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和,汽车出口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无论是国内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将视野拓展到国际汽车市场,尤其是那些处于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市场,都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是个新生儿,一猛子扎到国际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肯定存在视野盲区并遇到各种各样的出口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开拓国际市场并加快了汽车出口的步伐,其首要任务就是对国际市场环境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它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行业的特点和汽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然后通过对比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发展的现状得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最后具体分析中华品牌轿车的国际市场环境、成长及销售情况。正是由于华晨汽车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分析,才使华晨汽车适时地积极参与到了全球市场当中,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海外天空,用华晨汽车的优秀品质树立华晨汽车品牌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郭文强[5](2008)在《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构造了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和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而提出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文中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工业后起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对他们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汽车工业后起国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重要借鉴。文中阐述了与合资模式有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叙述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合资陷阱。运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提出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的特征。近二十年来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屡屡重蹈“创新追赶陷阱”的事实证明我国轿车工业不可能通过合资模式来实现赶超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争论,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已在业界成为共识,但是在“以市场换技术”错误原则的指导下,大量地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致使我国现有的轿车工业发展是以合资模式为主。如何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开发模式为主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在梳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新的战略构思,及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的对策建议。
罗元青[6](2006)在《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目前为止最富有效率的经济制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力”自然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是一国在该产业范围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综合起来形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其中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各企业的关系,即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由于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制约,加之我国企业市场经验的不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质量技术水平低、财务状况差等问题成为我国大多数竞争性产业的共同表现。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组织环境,培育产业组织能力,进而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论文的内容结构本文是以产业组织这一中观视角对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原因在于:产业组织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产业竞争力实质是产业组织能力的市场体现。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与竞争力理论。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进一步去拓展产业组织理论、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揭示产业组织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以下考虑,选取汽车产业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一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二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变迁的历史。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所体现出的竞争——竞合的过程,不同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效果,以及不同组织状态下所体现出的竞争力,正是产业组织视角所关注的问题。三是我国汽车产业目前还属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探讨如何培育我国汽车产业的“自组织”能力,提高产业政策的“被组织”效应,促进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窦泽文[7](2005)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轿车产业发展》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轿车的发展速度更是吸引了跨国汽车生产厂商的目光。轿车工业发展迅速,但是轿车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最多。2003年全国生产轿车的主要企业有29家,生产轿车201.9万辆,还不及国外一个轿车厂的生产规模。而且这29家生产厂家中除奇瑞和吉利外,都与国外汽车企业合资或合作,其核心技术大部分来源于国外。经过20多年的合资历程,我国的轿车企业并未完全形成整车开发能力,许多轿车核心技术我们并没有掌握,仍然掌握在国外汽车生产厂商手中。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引进技术,来提高中国轿车生产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带动整个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增强中国轿车产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一初衷却没有实现。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没有给中国轿车产业带来实质性的提高,反而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对合资公司的产品开发进行了牵制,导致了中国轿车产业越来越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从而陷入了“引进——国产化——再引进”的怪圈。 中国轿车产业起步较晚,技术比较落后,因此技术引进的本身没有错。那我们究竟错在哪里呢?我们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方式来引进跨国公司的技术;对于跨国公司转移的技术我们是否应该全盘的接受;在全球分工协作大环境下我们是否还应该一味的追求国产化率的高低;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国产化的问题,我们到底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依存度有多大,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面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情况,包括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技术转移情况;接着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这里面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国产化进程,并提出了国产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和模型;接着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并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演变轨迹;最后以上海大众为例,从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投入产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轿车产业的竞争力。
周榕,于世[8](2004)在《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突围“后配额时代”?》文中研究说明自2005年起“洋车”进口将不受配额限制,2006年绝大部分汽车的约束税率将控制在25%。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商面对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做出的各种反应,究竟是对入世承诺的提前兑现,还是对于未来中国市场潜力的测试?本期封面文章关注后配额时代的中国汽车产业。本刊派出记者采访了相关政府官员、权威专家、汽车制造企业及销售企业,调查了汽车消费者,力图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配额取消后中国汽车业的远忧近虑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取消配额,中国汽车产业的机会?》一文对配额取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剖析。清华大学着名专家武康平撰写的《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的收获VS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则谈到了对汽车经济的担忧:合瓷企业获得了高利润,但我们自己的企业没有技术、品牌,即使合资也受制于外方。武教授进而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应该如何找准突破口。长期关注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北京大学教授路风撰写的《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惟一出路》提出,转向以自主开发为主是使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惟一途径:也就是说,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年工业之“纲”,纲举目张。《2004<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履行入世承诺打下坚实基础》则认为,200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全面认真地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同时,也?
白让让[9](2004)在《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文中提出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全球性管制放松,是一场依靠市场力量代替“大政府”的深刻变革。电信、电力、铁路等诸多 “自然垄断”行业,逐渐从政府的“经济管制”中解脱出来,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运营。管制放松的一般含义是指取消或减少特定规则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企业更自由地遵循“企业家”精神的指导。管制放松已经改变了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动力。究竟什么是这场深刻变革的最深刻的推动力?经济学家的回答大相径庭。信奉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一度认为管制放松只是对七十年代末,特殊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状况的一种短暂反应。显然,这一观点已经被长达二十余年的实践所否定。新古典学派的公共利益理论主张放松管制可以减少政府的干预,提高管制行业和企业的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即它是对政府失灵的一种纠正。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管制论则认为,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减少了市场失灵的程度,而利益集团或管制“俘获”的存在证明管制只能加剧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唯有放松管制引进竞争才能确保市场机制效率的实现。上述观点只是从宏观或中观的角度部分地解释了管制放松的原因,对管制放松的初始条件、不同产业放松方式和效果的差异、以及经济管制的未来取向还没有提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组织和企业行为的分析框架,并用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一个贯穿全文的观点是:边缘性进入是一些产业管制放松的重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结论,我们建立了一个价格和进入的二元管制模型。并将管制定义为管制者和受管制企业进行博弈以获得各自最大效用的机制。通过引入产业的初始结构、管制者承诺、产品的差异化、管制权力的配置等现实因素,得到了机制稳定性的若干条件,即企业的数目越少、产品差异化越大、权力越集中、承诺的可置信性越高,管制机制越稳定。边缘性进入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主要创新之处,它是指在受管制的产业中,潜在进入者为消除或弱化管制者和在位者企业的抵制和排斥,所采取的产品差异化和市场选择策略。边缘性包含产品之间的交叉弹性较低和进入者相对能力较小两重含义。通过建立一个以产业组织结构、产品差异化程度和管制权力安排为因变量的边缘性进入模型,我们发现,边缘性进入可以强化管制者的容纳激励,降低在位者通过合谋或掠夺性定价对潜在进入进行限制的动机。随着边缘<WP=6>性进入的发生,企业的行为会因市场结构的变化而逐渐偏离二元管制的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边缘性进入是管制放松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国,轿车和电信产业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通过实证分析和观察,我们在这两个经济技术特征显着不同的产业中,均发现了边缘性进入的事实。对于在其他国家很少受到严格管制的轿车产业而言,边缘性进入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原有管制从逐步松动到全面放松的变革。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式的进入,它通过提高产业的竞争程度,满足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实质上是对政府管制可竞争性产业的渐进式否定。与轿车产业不同,在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电信产业中,边缘性进入的使用者是原有的垄断企业。为了应对管制放松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危机,它引进了一种“落后”的技术——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亦“小灵通”,以弥补高赢利业务被拆分、传统业务被替代的损失,同时也为从事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增加了与管制者的谈判能力。实证分析表明,管制权力的垂直安排、在位者之间的能力不对称和市场分割,以及“新”进入者与管制者之间的拆分-补偿关系,为“小灵通”的发生提供了市场机会和体制条件。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这种由强势企业引发的进入行为,打破了在位者之间的默契合谋,改变着管制放松的价值取向。在增加消费者剩余的同时,提高了产业结构的可竞争性,为下一步的管制放松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对两个不同产业的实证分析再一次证明了本文的主题,边缘性进入可以通过改变产业组织结构,引发价格竞争,导致二元管制的放松。这一结论还可以在美国的电信、日本的电力、英国的邮政、中国的农用运输车等产业得到证明。相反,那些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很难产生边缘性进入的产业,如铁路、城市公用事业(自来水、煤气)等的管制放松却相对较为缓慢,后果也不甚理想。最后,我们还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性垄断、经济转轨与管制变革的相互交织、管制立法的严重滞后等我国特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一个基于本文思路的政策建议是,通过进入限制的逐步取消来引导可竞争性产业的管制放松,而对于那些具有自然垄断或网络外部性的产业,民营化和激励性管制的引入是提高产业运作效率的必由之路。
李秀香[10](2004)在《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幼稚产业保护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问题。说它古老,是指在18世纪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就提出了这一主张,此后美国便对国内发展尚很幼稚的产业进行高关税保护,而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说它全新,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在WTO框架下的自由贸易不断发展,因而对幼稚产业保护必须有全新的观念、发展的眼光、全球化的思维和开放的理念。 一些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运用过产业保护政策,甚至直到自由贸易理念已被多边的、具有广泛成员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规范的今天,这些国家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仍然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运用着,即使是自认为是自由贸易理念代表的美国,也没有做到将国内产业“全方位”地推向世界竞争舞台。自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指导实践以来,成功的国家有一些,但为数并不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保护自己的幼稚产业,但是多数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各国对幼稚产业保护时常常出现保护程度过强。实际上,过度保护几乎是普遍现象,其对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产业成长的不良影响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 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国内幼稚工业,如何将外向型发展与国内产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本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加入WTO后将走向全面开放。大开放局面为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问题。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来在相对封闭的体制中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体系,遇到的外部挑战愈来愈激烈,以往中国只有个别产业在局部范围内参与了国际竞争,而大量产业还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些民族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甚至一些国有大企业,在参与局部国际竞争中都往往处于劣势,若参与全面竞争,形势将更不乐观。中国产业如何能在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不被各个击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一些幼稚产业的快速成长、成熟,具备国际竞争力,从而强固我们的工业体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适度保护”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新理念。主要观点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护幼稚产业,应以引入竞争,培育竞争环境为主线,对幼稚产业进行适度保护,即在引进竞争的同时给产业发展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的扶植,使幼稚产业在竞争中发展,在保护中成长。并提出了中国对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新思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是,在开放条件下对幼稚产业保护选择的标准、保护的手段选择,特别是如何培养幼稚产业成长的竞争环境等问题.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博弈论研究方法对幼稚产业保护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本文共分八章内容对以上观点进行阐述。 1.绪论部分。首先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发展的必要性、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普遍性、幼稚产业保护实践操作难以把握、幼稚产业的过度保护现象严重以及我国在开放环境下如何进行幼稚产业保护等角度阐述了本选题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对立学派的唯一的共识点,是产业经济理论中的产业成长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以规避竞争来保护幼稚产业,等产业成熟后再参与竞争。然而,在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来自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已越来越不给幼稚产业以发展成熟的时间,以规避竞争为核心思想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对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结合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因此,本文尝试从不同层面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并力争使两大理论的结合研究有新的突破。这是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从实践意义L:讲,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运用过产业保护政策,特别是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但是由于幼稚产业保护在实践中操作复杂、保护度难以把握,除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取得较好的效果,多数发展中国家保护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中国加入WTO后,各项政策法规将不断与国际接轨.WTO允许对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并未对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有具体规定.我们应如何运用其规则,借鉴各国(包括本国)幼稚产业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准确选择应保护的幼稚产业,以及如何对幼稚产业确定一套科学的产业保护程序和机制,己是当务之急。这是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本章对产业、幼稚产业以及产业保护等概念的界定进行厂讨论,认为,幼稚产业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而明确了本文所用概念的涵盖和围。 在此基础上木章对幼稚产业保护合理性和反对幼稚产业保护观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从而从理论上加深了对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 最后,木章对国内外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的研究动态进行J’较详细的阐述,认为在保护强度、保护产业的选择标准和保护手段等方?
二、关税下调,中国轿车工业有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税下调,中国轿车工业有机会(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浅析我国轿车市场的供求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文的分析思路 |
二、我国轿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经济分析 |
(一) 需求因素分析。 |
(二) 供给因素分析。 |
1、跨国车企的战略分析。 |
2、国有车企的战略分析。 |
3、民营车企的战略分析。 |
(三) 政府政策因素分析 |
1、关税及非关税措施。 |
2、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
(四)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三、结语 |
(3)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及评析 |
1.4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供应链嵌入的企业空间组织理论构建 |
2.1 企业空间组织与供应链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
2.2 不同时代的供应链及其组织形式 |
2.3 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区位选择 |
3.1 企业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 |
3.2 供应链嵌入影响因素与企业区位选择 |
3.3 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区位选择战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应链本地化与企业空间集聚 |
4.1 从区位嵌入到供应链本地化 |
4.2 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及其结构演化 |
4.3 供应链本地化集群的驱动机制 |
4.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供应链全球化与企业空间网络 |
5.1 从本地化集群走向供应链全球化 |
5.2 全球供应链网络空间组织 |
5.3 全球供应链网络治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汽车制造业:从本地化集群到全球供应链网络 |
6.1 汽车供应链本地化集群 |
6.2 从本地化集群走向供应链全球化 |
6.3 全球汽车供应链网络的出现 |
6.4 全球汽车供应链网络分工与治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国汽车公司:从区位嵌入到供应链本地化集群 |
7.1 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中国 |
7.2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供应链本地化集群 |
7.3 从区位嵌入到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广州丰田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华晨中华汽车国际市场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3 市场环境因素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 |
2.1 营销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
2.2 国际市场环境构成要素 |
2.3 汽车品牌的营销策略 |
2.4 国际化战略制定方法 |
2.5 竞争环境分析法 |
第3章 世界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
3.1 亚洲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
3.2 非洲尼日利亚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
3.3 中南美哥伦比亚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
第4章 中华汽车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
4.1 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概况 |
4.2 华晨汽车品牌结构 |
4.3 中华汽车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5)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现状 |
2.1 中国轿车工业发展轨迹 |
2.2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业政策 |
2.3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及生产情况 |
2.4 中国轿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
3.1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
3.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
3.1.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
3.1.3 要素禀赋论 |
3.1.4 动态比较费用论 |
3.1.5 里昂惕夫之谜 |
3.1.6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1.7 产品差异化理论 |
3.1.8 规模经济理论 |
3.1.9 新贸易理论 |
3.2 比较利益陷阱 |
3.3 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
3.4 比较优势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 |
3.5 比较优势下,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
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
4.1.1 日本战后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 |
4.1.2 二战后的国际环境 |
4.1.3 日本汽车产业的国家政策 |
4.1.4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
4.1.5 日本汽车的霸主地位 |
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模式 |
4.2.1 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背景 |
4.2.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阶段 |
4.2.3 韩国政府对汽车工业自主发展的扶植 |
4.2.4 韩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
4.3 巴西模式 |
4.3.1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
4.3.2 巴西汽车工业化生产计划主要内容 |
4.4 后发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4.1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4.2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4.3 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4.5 日本、韩国、巴西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DI 与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合资模式 |
5.1 FDI 的主体与客体 |
5.2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5.2.1 资源驱动 |
5.2.2 市场驱动 |
5.2.3 东道国相关政策的诱导 |
5.3 东道国吸引 FDI 的动因 |
5.3.1 经济动机 |
5.3.2 技术动机 |
5.3.3 FDI 所具有的一揽子资源性质 |
5.4 FDI 的技术溢出机制 |
5.4.1 人力资本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 |
5.4.2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效应 |
5.4.3 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 |
5.5 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锁定 |
5.5.1 自我技术锁定 |
5.5.2 被动技术锁定 |
5.5.3 技术锁定的后果 |
5.6 合资模式是FDI 的主要途径 |
5.7 我国轿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发展轨迹 |
5.8 合资方式已成为发展我国轿车工业的主导模式 |
5.9 我国轿车工业选择合资模式的背景与动机 |
5.10 合资企业的经济效益 |
5.11 合资企业的技术转移效应 |
5.12 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益 |
5.12.1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 |
5.12.2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的关联效应 |
5.12.3 跨国公司对我国轿车制造业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
5.1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后发优势与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 |
6.1 后发优势理论 |
6.2 后发优势的来源 |
6.3 后发优势陷阱 |
6.4 后发劣势 |
6.5 经济全球化 |
6.5.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
6.5.2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 |
6.5.3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
6.6 中国轿车工业的后发优势 |
6.7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选择 |
6.8 中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 |
6.9 自主开发的企业是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关键 |
6.10 自主开发是我国轿车工业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 |
6.11 自主品牌是知识产权的标志 |
6.12 模仿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6.12.1 模仿创新的概念 |
6.12.2 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
6.12.3 日本、韩国轿车工业的模仿创新 |
6.12.4 模仿创新是我国轿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6.1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 |
7.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7.2 研发历程 |
7.3 一汽轿车公司的经营现状 |
7.4 一汽轿车自主开发的优势 |
7.5 一汽轿车目前存在的问题 |
7.6 对策建议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实现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先引进,达到一定规模后再自主开发的”规模决定论 |
8.2 “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 |
8.3 限制合资,逐步转向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 |
8.4 从以合资模式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模式为主的对策建议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6)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 |
第三章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机制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解释 |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四章 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组织的相关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结构因素与竞争优势的相关分析 |
第二节 特定市场结构下竞争行为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
第四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影响产业组织能力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制约产业“自组织”能力的制度环境 |
第二节 体现产业“被组织”能力的政策环境 |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六章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对策 |
第一节 调整产业组织政策,提升产业自组织能力 |
第二节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提高产业组织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轿车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关于我国轿车产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轿车产业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情况 |
2.1 中国轿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
2.1.1 生产规模 |
2.1.2 集中度 |
2.1.3 产品结构分析 |
2.1.4 技术水平 |
2.2 跨国公司合作方的投资分析 |
2.2.1 跨国公司合作方的投资历程及布局 |
2.2.2 跨国公司合作方的投资规模及国别 |
2.2.3 跨国公司合作方的投资方式 |
2.2.4 跨国公司合作方的投资特点 |
2.3 中国轿车生产厂商的技术来源分析 |
2.3.1 技术来源地分析 |
2.3.2 技术获取方式分析 |
2.4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分析 |
2.4.1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动因分析 |
2.4.2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途径 |
2.4.3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新态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轿车产业发展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 |
3.1 中国轿车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
3.1.1 国产化定义的界定 |
3.1.2 中国轿车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
3.1.3 国产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中国轿车产业国产化水平与效应评价指标和模型 |
3.2.1 国产化水平评价指标 |
3.2.2 国产化效应评价指标 |
3.2.3 国产化水平和效应综合评价模型 |
3.3 中国轿车产业发展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分析 |
3.3.1 中国轿车产业技术能力分析 |
3.3.2 中国轿车产业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轿车产业创新能力 |
4.1 跨国公司对中国轿车产业研发情况 |
4.2 中国轿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4.2.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指标 |
4.2.2 技术创新投入 |
4.2.3 技术创新产出 |
4.3 中国轿车产业的产品创新分析 |
4.3.1 中国轿车产品发展状况 |
4.3.2 中国轿车产业产品创新周期 |
4.3.3 中国轿车产业产品创新模式 |
4.4 中国轿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变轨迹 |
4.4.1 技术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分析 |
4.4.2 中国轿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变轨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轿车产业竞争力——以上海大众为例 |
5.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概况 |
5.1.1 研究对象选取说明 |
5.1.2 上海大众概况 |
5.2 上海大众竞争环境分析 |
5.2.1 中国轿车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
5.2.2 中国轿车市场发展趋势 |
5.3 上海大众企业竞争力分析 |
5.3.1 经济实力 |
5.3.2 技术实力 |
5.3.3 投入产出能力 |
5.3.4 营运能力 |
5.3.5 发展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项目 |
(8)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突围“后配额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入世之前:“三高政策”保护国产汽车 |
回首当年入世路,汽车谈判困难重重 |
WTO规则下的中国汽车产业 |
配额取消:到底有多可怕? |
中国汽车:站直了,别趴下 |
路径选择决定命运 |
相关链接一: |
汽车老总如何看待配额取消的影响? |
相关链接二 |
中国汽车:用户心中没有转折点 |
(9)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导论 |
1.1 本文内容提要 |
1.2 概念的提出与实践依据 |
1.3 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
1.4 全文的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探索 |
2 、进入与价格管制: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的回顾 |
2.1 传统自然垄断概念下的进入与价格管制 |
2.2 芝加哥学派中的价格与进入管制 |
2.3 激励理论中的进入与价格管制 |
2.4 中国学者相关研究的简介与评述 |
3 、一个二元管制的机制设计及其可实施性分析 |
3.1 引言:经济管制与机制设计 |
3.2 模型 |
3.3 管制者承诺、企业行为与机制稳定性 |
3.4 权力安排与管制机制不稳定的结构性基础 |
3.5 小结 |
4 、二元管制下边缘性进入的理论模型分析 |
4.1 引言:管制结构与潜在进入空间 |
4.2 模型 |
4.3 边缘性进入与管制者容纳激励 |
4.4 边缘性进入与在位者先发策略 |
4.5 寡头垄断结构下的边缘性进入容纳与阻止 |
4.6 边缘性进入的管制制度基础 |
4.7 小结 |
5 、供需结构不对称、边缘性进入与竞争性产业的管制放松--以中国轿车工业为例 |
5.1 引言 |
5.2 产业组织政策与竞争性产业的管制 |
5.3 双重管制下的产业运行(1989-2001) |
5.4 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与基本假设 |
5.5 实证分析与考察 |
5.6 结论与政策含义 |
6 、强制性管制放松、在位者补偿与在位者的边缘性进入-- “小灵通”现象的深层思考 |
6.1 中国电信业供给与需求的总体特征 |
6.2 中国电信业管制及其放松动因的解释与评述 |
6.3 “小灵通”:基于需求与管制结构的边缘化进入 |
6.4 小结:中国电信业管制的困境和改革取向 |
7 、结论、问题与前瞻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进一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
1.2.1 产业 |
1.2.2 幼稚产业 |
1.2.3 产业保护 |
1.3 对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的认识 |
1.3.1 幼稚产业保护的合理性 |
1.3.2 反对幼稚产业保护的观点 |
1.4 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核心思想 |
2.1 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1.1 重商主义的保护民族工业思想 |
2.1.2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 |
2.1.3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2.1.4 约翰.穆勒的“新生产业保护论”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中的“新幼稚产业保护”思想 |
2.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 |
2.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业保护色彩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比较 |
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
3.1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
3.1.1 全球化中的合作与竞争 |
3.1.2 全球化中的国家主权弱化与民族利益强化 |
3.1.3 全球化中的市场开放与产业保护 |
3.2 贸易自由化飞速发展 |
3.2.1 GATT的多边贸易谈判成果 |
3.2.2 WTO的贸易自由化规则 |
3.2.3 区域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步伐不断加快 |
3.3 产业发展新特点与国家产业安全 |
3.3.1 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
3.3.2 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
4 WTO框架下的幼稚产业保护 |
4.1 GATT/WTO对幼稚产业保护的有关规定 |
4.1.1 GATT/WTO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的相关条款 |
4.1.2 GATT/WTO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的适用范围 |
4.1.3 GATT/WTO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程序方面的规定 |
4.1.4 全面理解GATT/WTO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的条款 |
4.1.5 发展中国家对幼稚产业保护条款的应用 |
4.2 WTO所允许的产业保护措施 |
4.2.1 保障措施 |
4.2.2 反倾销措施 |
4.2.3 反补贴措施 |
5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理论基础 |
5.1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新观念、新思想 |
5.1.1 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 |
5.1.2 竞争优势理论 |
5.1.3 产业内贸易理论 |
5.1.4 产业安全与保护理论 |
5.2 产业经济理论中一些新观念、新思想 |
5.2.1 产业集群理论 |
5.2.2 产业经济系统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 |
5.2.3 产业成长与产业扩张理论 |
5.2.4 产业联系效应理论 |
5.2.5 产业政策理论 |
5.3 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融合 |
5.3.1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理论 |
5.3.2 规模经济理论 |
5.4 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济贸易理论及其新思想 |
5.4.1 “中心——外围”理论 |
5.4.2 后发优势理论 |
5.4.3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理论 |
5.4.4 赶超战略理论 |
6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核心思想 |
6.1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基本观点 |
6.1.1 保护的目的 |
6.1.2 保护的原则 |
6.1.3 选择幼稚产业保护的标准 |
6.1.4 保护的手段 |
6.1.5 幼稚产业保护的开放度与保护度 |
6.2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
6.2.1 幼稚产业保护的动态学习效应 |
6.2.2 以扩大进口促进幼稚产业产品出口 |
6.2.3 建立幼稚产业保护的综合支持系统 |
6.2.4 开放式保护中的合作博弈 |
6.3 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与适度保护的关系 |
6.3.1 适度保护的含义 |
6.3.2 适度保护与开放式保护的关系 |
7 幼稚产业保护的国际国内经验 |
7.1 美国的幼稚产业戴着“三合一护身符” |
7.1.1 美国早期的幼稚产业保护 |
7.1.2 美国现代幼稚产业保护 |
7.1.3 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评价 |
7.2 日本的幼稚产业打着“合法保护”的“遮阳伞” |
7.2.1 高关税保护 |
7.2.2 非关税保护 |
7.2.3 产业政策保护 |
7.2.4 对日本幼稚产业保护的总体评价 |
7.3 韩国幼稚产业骑着“政府牵引的快马” |
7.3.1 韩国幼稚产业保护的历程 |
7.3.2 韩国汽车业的保护与发展 |
7.3.3 韩国幼稚产业保护的评价 |
7.4 中国幼稚产业套着“封闭保护的铠甲” |
7.4.1 改革开放前的幼稚产业保护 |
7.4.2 改革开放后的幼稚产业保护 |
7.4.3 中国幼稚产业保护的效果分析 |
8 中国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基本思路 |
8.1 对中国开放局面的判断 |
8.1.1 加入WTO前的开放度 |
8.1.2 加入WTO后中国总体开放情况 |
8.1.3 加入WTO后中国行业开放情况 |
8.2 开放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 |
8.3 中国加入WTO与产业保护 |
8.3.1 加入WTO后产业保护的必要性 |
8.3.2 中国产业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
8.4 中国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策略 |
8.4.1 创造竞争环境 |
8.4.2 控制开放程度 |
8.4.3 弱化政府保护,强化行业协会保护 |
8.4.4 保护要符合国际规则 |
8.5 中国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选择标准 |
8.5.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产业 |
8.5.2 强正外部性产业 |
8.5.3 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 |
8.5.4 具有动态竞争优势产业 |
8.5.5 具体产业选择 |
8.6 中国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的手段选择 |
8.6.1 立法保护 |
8.6.2 产业政策保护 |
8.6.3 政府采购政策保护 |
8.6.4 非关税保护 |
8.6.5 相机保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税下调,中国轿车工业有机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浅析我国轿车市场的供求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李瑾,耿喆. 江苏商论, 2012(01)
- [3]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 许树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1)
- [4]华晨中华汽车国际市场环境分析[D]. 温宇. 吉林大学, 2009(10)
- [5]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D]. 郭文强. 吉林大学, 2008(12)
- [6]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D]. 罗元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7]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轿车产业发展[D]. 窦泽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8]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突围“后配额时代”?[J]. 周榕,于世. WTO经济导刊, 2004(09)
- [9]边缘性进入与二元管制放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D]. 白让让. 复旦大学, 2004(01)
- [10]幼稚产业开放式保护问题研究[D]. 李秀香. 江西财经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