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形卧式分离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卧式,分离器,方形,锅炉,流化床,粒子,两相。
方形卧式分离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强,程乐鸣,骆仲泱,岑可法[1](2006)在《方形卧式分离器的PIV流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分离器内典型的颗粒运动分布状态.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处理试验图像数据,得到分离器内3个不同截面的二维瞬时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内气流为顺时针旋流,中间流速高而边壁流速低,在分离器的右上角存在有角涡.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方形卧式分离器中间面的平均二维速度分布,与应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数值计算模拟得到的分离器内气流速度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除了近壁面区域差别较大外,其他区域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周强[2](2004)在《方形卧式分离器的研究及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一种应用于锅炉改造的新型气固旋风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的研究,并对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类型、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并对比了目前几种主要的旋风分离器的性能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改造旧锅炉项目的分析,根据分离器的不同总结了用于锅炉改造的四种基本炉型并分析了其主要的适用场合。然后提出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概念,并通过对一台煤粉炉的改造项目模拟使用方形卧式分离器和高温旋风分离器进行比较,证明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布置上的优势。 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包括叁部分工作,一是应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系统对一个方形卧式分离器模型进行了流场测试,获得了该分离器工作的可视化图像,并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处理拍摄的图像得到了分离器内叁个不同截面的瞬时和平均二维速度分布图;二是建立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性能试验系统并对该分离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器压降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关于排气管参数的结构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在100 μm以上的颗粒,该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90%以上,压降低于1000 Pa。就各种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部分最优结构参数,并运用边界层分离理论建立了简单的分级效率计算数学模型,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叁是通过分析分离器内的流场特征和颗粒受力分析提出使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来模拟分离器内气相流场,使用离散相模型(DPM)来追踪颗粒运动轨迹,得到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内速度场、压力场和湍流场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并与前面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热态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可能性。 通过对一台35 t/h链条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程项目分别应用方形卧式分离器和圆形上排气旋风分离器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方案比较和经济性评价进一步论证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低循环倍率锅炉改造中应用的优势。最后通过分析改造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证了应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来改造旧锅炉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11-01)
周强,程乐鸣,骆仲泱,岑可法[3](2004)在《方形卧式分离器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方形卧式分离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效率高的新型分离器,为掌握其内部流动特性,对该分离器内部紊流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模拟气相流动,采用离散相模型(DPM)的非耦合法追踪颗粒运动轨迹,揭示了该分离器的流动与分离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气固两相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绕排气管流动,进入排气管时由内旋流转为外旋流,在排气管处形成强旋涡,同时计算并显示了入口速度为20m/s时1μm、50μm和500μm颗粒的运动轨迹。图10参7(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4年04期)
程乐鸣,周强,骆仲泱,岑可法[4](2003)在《一种应用于锅炉改造的新型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锅炉改造项目中常规旋风分离器布置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的概念。通过对一台220 t/h煤粉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案例分别应用常规旋风分离器和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布置分析,论证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03年03期)
王东[5](2003)在《锅炉改造中方形卧式分离器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燃烧设备和燃烧技术的相对落后,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常规锅炉(煤粉炉、链条炉、燃油锅炉)存在不同程度的燃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或者燃料成本昂贵等问题。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这些常规锅炉进行改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改造过程中,气固分离装置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锅炉改造中的新型旋风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 本文的工作可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评价旋风分离器的性能指标、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因素和几种旋风分离器的分类方法,然后对目前旋风分离器内流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一般认为,在立式旋风分离器内存在外层下旋涡及内层上旋涡的双层旋转流动结构,但是在卧式旋风分离器中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最后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旋风分离器,并根据锅炉改造的需要简要介绍方形卧式分离器。 第二部分是在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初步结构优化试验基础上,对一特征尺寸W为300 mm的分离器在不同入口风速和不同入口颗粒浓度下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器阻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冷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大于100 μm的固体颗粒,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90%以上,阻力小于1500 Pa;在入口风速18 m/s,颗粒浓度0.8 kg/m~3的工况下,测得切割粒径d_(c50)在50 μ m左右。此外,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了分离效率和分离器阻力的经验回归公式,为方形卧式分离器的设计提供了设计经验公式。 在第叁部分,在对目前多相流场模型和商用FLUENT软件简要介绍基础上,应用FLUENT对方形卧式分离器内的颗粒运行轨迹进行了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的颗粒运行轨迹以及分离器内气相流场的信息。结果表明,在分离器内部有两个较为明显的旋涡,位于排气管附近的为强旋涡,位于半斜锥体后壁处有一弱旋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1-01)
方形卧式分离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对一种应用于锅炉改造的新型气固旋风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的研究,并对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类型、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并对比了目前几种主要的旋风分离器的性能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改造旧锅炉项目的分析,根据分离器的不同总结了用于锅炉改造的四种基本炉型并分析了其主要的适用场合。然后提出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概念,并通过对一台煤粉炉的改造项目模拟使用方形卧式分离器和高温旋风分离器进行比较,证明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布置上的优势。 对方形卧式分离器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包括叁部分工作,一是应用粒子成像测速仪(PIV)系统对一个方形卧式分离器模型进行了流场测试,获得了该分离器工作的可视化图像,并采用灰度互相关法处理拍摄的图像得到了分离器内叁个不同截面的瞬时和平均二维速度分布图;二是建立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性能试验系统并对该分离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器压降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关于排气管参数的结构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在100 μm以上的颗粒,该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在90%以上,压降低于1000 Pa。就各种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部分最优结构参数,并运用边界层分离理论建立了简单的分级效率计算数学模型,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方形卧式分离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叁是通过分析分离器内的流场特征和颗粒受力分析提出使用雷诺应力模型(RSM)来模拟分离器内气相流场,使用离散相模型(DPM)来追踪颗粒运动轨迹,得到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内速度场、压力场和湍流场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的运动轨迹,并与前面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热态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可能性。 通过对一台35 t/h链条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程项目分别应用方形卧式分离器和圆形上排气旋风分离器进行方案设计,通过方案比较和经济性评价进一步论证了方形卧式分离器在低循环倍率锅炉改造中应用的优势。最后通过分析改造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证了应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来改造旧锅炉的必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形卧式分离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强,程乐鸣,骆仲泱,岑可法.方形卧式分离器的PIV流场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
[2].周强.方形卧式分离器的研究及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
[3].周强,程乐鸣,骆仲泱,岑可法.方形卧式分离器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J].动力工程.2004
[4].程乐鸣,周强,骆仲泱,岑可法.一种应用于锅炉改造的新型分离器——方形卧式分离器[J].电站系统工程.2003
[5].王东.锅炉改造中方形卧式分离器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