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频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频器,谐波,吉尔,无源,外差,结构,中频。
混频器论文文献综述
陶霞,蔡雪芳,杜顺勇[1](2019)在《基于ADS的微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微波混频器设计理论,在分析微波混频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中心频率为5GHz单平衡微波混频器,完成单平衡混频器中3d B定向耦合器、低通滤波器、二极管和匹配网络电路设计。利用ADS软件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该电路过程,仿真结果完全满足设计指标,对微波电路的噪声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微波混频器的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纪广玉,张德海,孟进[2](2019)在《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 GHz四次谐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温固态太赫兹谐波混频器是太赫兹系统应用中的关键器件。介绍了一款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GHz四次谐波混频器的仿真与设计。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中对准垂直结构肖特基势垒变阻二极管进行叁维结构建模,采用基于谐波平衡算法的整体综合仿真方法对混频器进行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功率为10 mW的167 GHz本振信号驱动下,混频器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37~697 GHz射频频率范围内小于13.8 dB,3dB变频损耗带宽为60 GHz;最优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79 GHz为10.6 dB。(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海帆,赵自然,马旭明,姜寿禄[3](2019)在《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250 GHz二次谐波混频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Hammer-Head型滤波器结构,以及叁维电磁软件所构建的肖特基二极管叁维模型及电气模型,分别设计了250 GHz悬置微带线和普通微带线的二次谐波混频器。通过仿真设计与实物测试,对比分析两种结构混频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30~27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6~12.7 dB,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20~26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4~11.4 dB。通过结果对比可见,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带宽较大,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更为平滑。此外,考虑微组装工艺中的不良因素,对仿真模型进行部分修正,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拟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梁晓峰,叶晖[4](2019)在《一种射频前端数字接收机中的低中频下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比了射频前端接收机中传统的低中频数字下混频器结构,提出了另一种数字下混频结构,把传统结构中的抗混迭滤波器和抽取模块用积分梳状滤波器(CIC滤波器)替代,并把积分梳妆滤波器放到下混频器之前,把CIC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去和数字本振进行混频,使下混频器的工作频率降低,大大减少了下混频所需的乘法次数,并显着地减小了查找表的大小,有助于节省芯片的硬件资源。(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徐雷钧,孙春风,李芹,白雪[5](2019)在《一种300 GHz CMOS高增益谐波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SMC 6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00 GHz的高增益、3阶谐波混频器。在谐波混频器中,提出将射频电感与接收天线设计为一体的新思路,不仅避免了二者之间的匹配,还减小了芯片尺寸。该谐波混频器包括片上天线、混频模块、IF放大器等。仿真结果表明,片上环形天线的谐振频率点在300 GHz附近,射频电感在300 GHz附近为21.9 pH,混频模块的转换增益为-5.4 dB,IF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23.5 dB,谐波混频器的最大转换增益为14.9 dB。当谐波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大于0 dB时,输出频率带宽为0.05~12.47 GHz。(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巍,葛婷,杨鹤猛[6](2019)在《8mm波段鳍线混频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设计了一种8mm波段鳍线混频器并加工实物进行了测试。整个混频电路集成在一块厚度为0.2 mm的F4BM220介质基板上,并使用封装为梁式引线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MA4E2037作为混频管。混频器选择了单平衡混频电路结构,射频端采用鳍线过渡,低通和带通滤波器均采用悬置带线的电路形式,在鳍线过渡段挖掉多个凹槽对射频端口进行匹配,本振端口采用波导向悬置带线过渡,中频端口经SMA接头输出。实测结果表明,本振频率为35GHz时,在32.5GHz~37GHz射频范围内,变频损耗基本小于10dB,本振到射频的隔离度大于30dB。(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凯,陈敬松,刘宏斌,郝磊[7](2019)在《面向教学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校电类基础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动手能力,但由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缺乏,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因此,有必要制作一个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平台,支持高校电类专业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7期)
曲韩宾,高思鑫,张晓朋,高博[8](2019)在《一种高线性无源双平衡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0~2.0 GHz的高线性下变频混频器。电路设计采用了无源双平衡结构,片内集成宽带巴伦、限幅本振放大器、混频核和偏置电路。为了提高混频器的线性度,在对无源双平衡的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折中选择混频核的晶体管尺寸,并优化了本振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值及上升时间。基于0.35μm BiCMOS工艺进行了设计仿真,芯片面积为0.9 mm×1.8 mm。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射频频率1.0~2.0 GHz,对应本振频率1.0~2.0 GHz,最佳本振输入功率为0 dBm,转换增益大于-7.0 dB,射频输入叁阶交调大于25 dBm,混频器工作电压为3.3 V,功耗为112 mW。该高线性无源双平衡混频器可满足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李桂琴[9](2019)在《有源混频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CMOS工艺大小正在不断减小,无线通信设备更趋向于集成化。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射频接收机是很重要的模块,它决定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其中,混频器是射频接收机中重要的模块,在射频前端信号很强,提高混频器的性能指标即是提高整个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因此研究混频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混频器的研究现状进行讨论后,根据经典的吉尔伯特有源混频器电路结构,对混频器的性能指标:转换增益、线性度和噪声系数等进行了介绍,文章采用了TSMC 0.18um RFCMOS工艺,完成了以下叁款有源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1)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复用结构的下变频有源混频器。该电路主要是通过电流复用结构、动态电流注入结构来提高电路的性能。电路的工作电压为1.2V,Cadence软件仿真验证表明:电路的转换增益是25.4dB,线性度是26.04dBm,电路功耗是8mW,噪声系数是7.78dB。(2)设计了一种基于跨导系数修正结构的下变频有源混频器。电路增加了一个跨导系数修正结构,该结构可以使得电路增益和线性度得到改善。电路还在跨导级漏极端连接了电感,减小了寄生电容对电路带来的噪声影响。Cadence软件仿真验证表明:工作电压为1.2V,射频频率是2.4GHz时,转换增益是28.4dB,线性度是10dBm,功耗是6.86mW,噪声系数是8dB。(3)设计了一种基于第叁阶跨导系数消除结构的下变频有源混频器。该电路的跨导级采用了一个电流镜结构与一个第叁阶跨导系数消除结构,通过设置晶体管工作在不同的区域,使得MOS管的第叁阶跨导系数相互消除,以改善电路的性能。Cadence软件仿真验证表明:在工作电压是1.2V,射频频率是5.2GHz时,转换增益是21.9dB,线性度是21.68dBm,功耗是2.3mW,噪声系数是16.5dB。(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拴涛,徐辉,刘高见,张晓阳,李正纲[10](2019)在《一种150GHz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50GHz辐射计接收前端的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150GHz二次谐波混频器,通过电路仿真,该混频器在固定本振频率75GHz,本振驱动功率4.0mW,射频频率140GHz~160GHz范围内,变频损耗小于6.05dB,幅平可以达到0.15dB。实际测试混频器工作带宽内变频损耗最小值为8.36dB,均值约为9.1dB,针对实测结果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9)
混频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常温固态太赫兹谐波混频器是太赫兹系统应用中的关键器件。介绍了一款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GHz四次谐波混频器的仿真与设计。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中对准垂直结构肖特基势垒变阻二极管进行叁维结构建模,采用基于谐波平衡算法的整体综合仿真方法对混频器进行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功率为10 mW的167 GHz本振信号驱动下,混频器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37~697 GHz射频频率范围内小于13.8 dB,3dB变频损耗带宽为60 GHz;最优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79 GHz为10.6 dB。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频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陶霞,蔡雪芳,杜顺勇.基于ADS的微波混频器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纪广玉,张德海,孟进.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GHz四次谐波混频器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3].胡海帆,赵自然,马旭明,姜寿禄.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250GHz二次谐波混频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4].梁晓峰,叶晖.一种射频前端数字接收机中的低中频下混频器[J].现代信息科技.2019
[5].徐雷钧,孙春风,李芹,白雪.一种300GHzCMOS高增益谐波混频器[J].微电子学.2019
[6].张巍,葛婷,杨鹤猛.8mm波段鳍线混频器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9
[7].王志凯,陈敬松,刘宏斌,郝磊.面向教学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电路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9
[8].曲韩宾,高思鑫,张晓朋,高博.一种高线性无源双平衡混频器[J].半导体技术.2019
[9].李桂琴.有源混频器的研究与设计[D].广西师范大学.2019
[10].李拴涛,徐辉,刘高见,张晓阳,李正纲.一种150GHz混频器设计[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