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论文和设计-张凯峰

全文摘要

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包括高温煅烧设备、粉碎单元、混捏单元、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成型单元、煤泥回收利用单元,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分别回收不同来源点的炭粉,移动称重料仓通过移动称重电瓶车在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之间直线移动,能快速完成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中不同炭粉按照工艺要求称料、配料,满足不同来源炭粉直接配料利用的要求,煤泥收集槽中回收的含有煤泥的喷淋冷却水,经过压滤机将煤泥浓缩,回转窑中的煤泥再烘干过程中边输送边烘干,烘干后的煤泥可直接配料利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煅烧设备、粉碎单元、混捏单元、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成型单元、煤泥回收利用单元,高温煅烧设备的出口与粉碎单元的入口连接,以将高温煅烧后的原料输送至粉碎单元进行粉碎,所述混捏单元包括干混锅,粉碎单元的出口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粉碎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混捏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包括轨道、移动称重料仓、移动称重电瓶车,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移动称重料仓活动放置移动称重电瓶车上,移动称重电瓶车能计量移动称重料仓内的炭粉,移动称重电瓶车可沿轨道往复运动,所述混捏单元还包括湿混锅、提升机,提升机的一端用以与移动称重料仓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提升机的另一端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干混锅的出口与湿混锅的入口连接,湿混锅还包括沥青输入口,所述湿混锅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湿混锅用以将来自干混锅的混合物料与沥青混合,并加热,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模具组件、糊料料仓、喷淋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组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输送部,驱动部包括两个主动齿轮、第一转动轴、两个从动齿轮、第二转动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两端,两个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两端,所述驱动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部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部包括多个传动单元、多个连接片,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限位环、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安装分别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轴的外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的外端面均同轴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外径,多个传动单元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传动单元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多个传动单元沿输送部长度方向布置,并由连接片连接成封闭环形,输送部包括多个数量与传动单元相应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为扁长体,输送单元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排凹槽,所述凹槽的沿输送单元长度方向均布,输送单元卡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之间,输送单元底部一侧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输送单元底部一侧活动搭接在相邻传动单元的第一传动轴上,糊料料仓的入口与湿混锅的出口连接,糊料料仓的底部具有一个糊料出口,糊料出口紧贴输送部上表面设置,所述糊料料仓的左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与糊料料仓连接,刮板的另一侧水平沿输送部输送方向延伸,刮板的下端面紧贴输送部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输送部的上方,以对输送部内成型后的糊料喷淋冷却,所述煤泥回收利用单元煤泥收集槽、压滤设备、回转窑、第三炭粉料仓,煤泥收集槽设置于成型模具组件的下方,用以收集含有炭粉的喷淋冷却水,煤泥收集槽的出口与压滤设备的入口连接,以将煤泥与水分离,压滤设备的出口与回转窑的入口连接,回转窑的出口与第三炭粉料仓的入口连接,第三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与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并排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煅烧设备、粉碎单元、混捏单元、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成型单元、煤泥回收利用单元,高温煅烧设备的出口与粉碎单元的入口连接,以将高温煅烧后的原料输送至粉碎单元进行粉碎,所述混捏单元包括干混锅,粉碎单元的出口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粉碎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混捏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包括轨道、移动称重料仓、移动称重电瓶车,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移动称重料仓活动放置移动称重电瓶车上,移动称重电瓶车能计量移动称重料仓内的炭粉,移动称重电瓶车可沿轨道往复运动,所述混捏单元还包括湿混锅、提升机,提升机的一端用以与移动称重料仓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提升机的另一端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干混锅的出口与湿混锅的入口连接,湿混锅还包括沥青输入口,所述湿混锅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湿混锅用以将来自干混锅的混合物料与沥青混合,并加热, 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模具组件、糊料料仓、喷淋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组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输送部,驱动部包括两个主动齿轮、第一转动轴、两个从动齿轮、第二转动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两端,两个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两端,所述驱动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部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部包括多个传动单元、多个连接片,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限位环、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安装分别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轴的外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的外端面均同轴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外径,多个传动单元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传动单元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多个传动单元沿输送部长度方向布置,并由连接片连接成封闭环形,输送部包括多个数量与传动单元相应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为扁长体,输送单元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排凹槽,所述凹槽的沿输送单元长度方向均布,输送单元卡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之间,输送单元底部一侧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输送单元底部一侧活动搭接在相邻传动单元的第一传动轴上,糊料料仓的入口与湿混锅的出口连接,糊料料仓的底部具有一个糊料出口,糊料出口紧贴输送部上表面设置,所述糊料料仓的左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与糊料料仓连接,刮板的另一侧水平沿输送部输送方向延伸,刮板的下端面紧贴输送部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输送部的上方,以对输送部内成型后的糊料喷淋冷却,所述煤泥回收利用单元煤泥收集槽、压滤设备、回转窑、第三炭粉料仓,煤泥收集槽设置于成型模具组件的下方,用以收集含有炭粉的喷淋冷却水,煤泥收集槽的出口与压滤设备的入口连接,以将煤泥与水分离,压滤设备的出口与回转窑的入口连接,回转窑的出口与第三炭粉料仓的入口连接,第三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与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温煅烧设备包括负压单元,负压单元的出口与回转窑的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煅烧设备还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至少九个结构相同的单元炉体,单元炉体包括多个单元炉墙,单元炉墙中空,单元炉墙的中空部分形成一个单元烟道,单元炉体中的单元烟道两两连通,以构成一个单元烟气网,单元烟气网具有一个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单元炉体从上而下依次叠放,相邻两个单元炉体中,位于下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出口与位于上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连接,相邻两个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反向布置,以使多个单元烟气网内的烟气走向在竖直方向形成曲折走向,位于顶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出口与负压单元的入口连接,位于底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与大气连通,单元炉体的截面为栅格结构,单元炉体中部为相互平行、独立的物料通道,相应构成物料通道的单元炉墙的侧壁上密布有微孔,所述微孔将物料通道与单元烟道连通,以使物料通道内的气相物质穿过微孔进入单元烟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砖、电极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炭素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除尘粉、煤泥,已有的处理方式有直接添加到产品配料中、外销、找专业的危废企业处理。这几种处理方式给有缺点,采用外销的方式,二次堆放、转运、包装、装卸又会造成多次污染,外销渠道也不多,价格不理想,找专业的危废企业处理增加企业成本,而采用直接配料利用的方式,由于除尘粉来源多,无法满足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而煤泥一般水份又过大,也不能直接配料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能直接配料利用的除尘粉、煤泥的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

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包括高温煅烧设备、粉碎单元、混捏单元、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成型单元、煤泥回收利用单元,高温煅烧设备的出口与粉碎单元的入口连接,以将高温煅烧后的原料输送至粉碎单元进行粉碎,所述混捏单元包括干混锅,粉碎单元的出口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粉碎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以将混捏单元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二炭粉料仓,移动称重单元包括轨道、移动称重料仓、移动称重电瓶车,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沿轨道的长度方向布置,移动称重料仓活动放置移动称重电瓶车上,移动称重电瓶车能计量移动称重料仓内的炭粉,移动称重电瓶车可沿轨道往复运动,所述混捏单元还包括湿混锅、提升机,提升机的一端用以与移动称重料仓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提升机的另一端与干混锅的入口连接,干混锅的出口与湿混锅的入口连接,湿混锅还包括沥青输入口,所述湿混锅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湿混锅用以将来自干混锅的混合物料与沥青混合,并加热, 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模具组件、糊料料仓、喷淋组件,所述成型模具组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输送部,驱动部包括两个主动齿轮、第一转动轴、两个从动齿轮、第二转动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两端,两个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两端,所述驱动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部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部包括多个传动单元、多个连接片,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轴、限位环、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安装分别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轴的外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的外端面均同轴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外径,多个传动单元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传动单元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传动单元的第二传动轴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多个传动单元沿输送部长度方向布置,并由连接片连接成封闭环形,输送部包括多个数量与传动单元相应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为扁长体,输送单元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排凹槽,所述凹槽的沿输送单元长度方向均布,输送单元卡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两个限位环之间,输送单元底部一侧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输送单元底部一侧活动搭接在相邻传动单元的第一传动轴上,糊料料仓的入口与湿混锅的出口连接,糊料料仓的底部具有一个糊料出口,糊料出口紧贴输送部上表面设置,所述糊料料仓的左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与糊料料仓连接,刮板的另一侧水平沿输送部输送方向延伸,刮板的下端面紧贴输送部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输送部的上方,以对输送部内成型后的糊料喷淋冷却,所述煤泥回收利用单元煤泥收集槽、压滤设备、回转窑、第三炭粉料仓,煤泥收集槽设置于成型模具组件的下方,用以收集含有炭粉的喷淋冷却水,煤泥收集槽的出口与压滤设备的入口连接,以将煤泥与水分离,压滤设备的出口与回转窑的入口连接,回转窑的出口与第三炭粉料仓的入口连接,第三炭粉料仓设置于轨道的正上方,并与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并排设置。

优选的,高温煅烧设备包括负压单元,负压单元的出口与回转窑的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温煅烧设备还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包括至少九个结构相同的单元炉体,单元炉体包括多个单元炉墙,单元炉墙中空,单元炉墙的中空部分形成一个单元烟道,单元炉体中的单元烟道两两连通,以构成一个单元烟气网,单元烟气网具有一个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单元炉体从上而下依次叠放,相邻两个单元炉体中,位于下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出口与位于上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连接,相邻两个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反向布置,以使多个单元烟气网内的烟气走向在竖直方向形成曲折走向,位于顶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出口与负压单元的入口连接,位于底部的单元炉体的烟气入口与大气连通,单元炉体的截面为栅格结构,单元炉体中部为相互平行、独立的物料通道,相应构成物料通道的单元炉墙的侧壁上密布有微孔,所述微孔将物料通道与单元烟道连通,以使物料通道内的气相物质穿过微孔进入单元烟道。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分别回收不同来源点的炭粉,并利用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分类储存,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一线排列于轨道上方,便于供料,移动称重料仓通过移动称重电瓶车在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仓之间直线移动,能快速完成第一炭粉料仓、第二炭粉料中不同炭粉按照工艺要求称料、配料,满足不同来源炭粉直接配料利用的要求。

本技术方案中,煤泥收集槽中回收的含有煤泥的喷淋冷却水,经过压滤机将煤泥浓缩,浓缩后的煤泥再经过回转窑干燥,回转窑中的煤泥再烘干过程中边输送边烘干,还能有效打碎板结,烘干后的煤泥进入第三炭粉料储存,便可直接配料利用。

本技术方案中,成型模具组件的输送部上排列有凹槽,糊料料仓储存有来自湿混锅的糊状混合物料,具有流动性的糊状混合物进入输送部后直接成型,再通过喷淋冷却,固化成块,成型效率高,成型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成型模具组件俯视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所述成型模具组件主视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所述高温煅烧设备的主视图。

图5为所述高温煅烧设备的炉膛的截面图。

图中:高温煅烧设备10、炉膛11、单元炉体111、单元炉墙1111、单元烟道11111、物料通道1112、负压单元12、粉碎单元20、混捏单元30、干混锅31、湿混锅32、提升机33、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40、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60、第二炭粉料仓70、移动称重单元80、轨道81、移动称重料仓82、移动称重电瓶车83、成型单元90、成型模具组件91、驱动部911、传动部912、传动单元9121、第一传动轴91211、限位环91212、第二传动轴91213、连接片9122、输送部913、输送单元9131、糊料料仓92、刮板921、喷淋组件93、煤泥回收利用单元100、煤泥收集槽101、压滤设备102、回转窑103、第三炭粉料仓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包括高温煅烧设备10、粉碎单元20、混捏单元30、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40、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60、第二炭粉料仓70、移动称重单元80、成型单元90、煤泥回收利用单元100,高温煅烧设备10的出口与粉碎单元20的入口连接,以将高温煅烧后的原料输送至粉碎单元20进行粉碎,混捏单元30包括干混锅31,粉碎单元20的出口与干混锅31的入口连接,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40以将粉碎单元20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60以将混捏单元30产生的炭粉收集并输送至第二炭粉料仓70,移动称重单元80包括轨道81、移动称重料仓82、移动称重电瓶车83,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仓70设置于轨道81的正上方,并沿轨道81的长度方向布置,移动称重料仓82活动放置移动称重电瓶车83上,移动称重电瓶车83能计量移动称重料仓82内的炭粉,移动称重电瓶车83可沿轨道81往复运动,混捏单元30还包括湿混锅32、提升机33,提升机33的一端用以与移动称重料仓82的出料口活动连接,提升机33的另一端与干混锅31的入口连接,干混锅31的出口与湿混锅32的入口连接,湿混锅32还包括沥青输入口,湿混锅32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湿混锅32用以将来自干混锅31的混合物料与沥青混合,并加热, 成型单元90包括成型模具组件91、糊料料仓92、喷淋组件93,成型模具组件91包括驱动部911、传动部912、输送部913,驱动部911包括两个主动齿轮、第一转动轴、两个从动齿轮、第二转动轴,两个主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两端,两个从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两端,驱动部91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部912的两端分别与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部912包括多个传动单元9121、多个连接片9122,传动单元9121包括第一传动轴91211、限位环91212、第二传动轴91213,第一传动轴91211的两端安装分别安装有限位环91212,限位环91212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轴91211的外径,第一传动轴91211的两个限位环91212的外端面均同轴安装有第二传动轴91213,第二传动轴91213的外径大于限位环91212的外径,多个传动单元9121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传动单元9121通过连接片9122连接,连接片91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传动单元9121的第二传动轴91213的自由端转动连接,多个传动单元9121沿输送部913长度方向布置,并由连接片9122连接成封闭环形,输送部913包括多个数量与传动单元9121相应的输送单元9131,输送单元9131为扁长体,输送单元913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排凹槽,凹槽的沿输送单元9131长度方向均布,输送单元9131卡装在第一传动轴91211的两个限位环91212之间,输送单元9131底部一侧与第一传动轴91211固定连接,输送单元9131底部一侧活动搭接在相邻传动单元9121的第一传动轴91211上,糊料料仓92的入口与湿混锅32的出口连接,糊料料仓92的底部具有一个糊料出口,糊料出口紧贴输送部913上表面设置,糊料料仓92的左端安装有刮板921,刮板921的一侧与糊料料仓92连接,刮板921的另一侧水平沿输送部913输送方向延伸,刮板921的下端面紧贴输送部913的上表面设置,喷淋组件93包括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输送部913的上方,以对输送部913内成型后的糊料喷淋冷却,煤泥回收利用单元100煤泥收集槽101、压滤设备102、回转窑103、第三炭粉料仓104,煤泥收集槽101设置于成型模具组件91的下方,用以收集含有炭粉的喷淋冷却水,煤泥收集槽101的出口与压滤设备102的入口连接,以将煤泥与水分离,压滤设备102的出口与回转窑103的入口连接,回转窑103的出口与第三炭粉料仓104的入口连接,第三炭粉料仓104设置于轨道81的正上方,并与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仓70并排设置。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40、第二炭粉布袋回收利用单元60分别回收不同来源点的炭粉,并利用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仓70分类储存,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仓70一线排列于轨道81上方,便于供料,移动称重料仓82通过移动称重电瓶车83在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仓70之间直线移动,能快速完成第一炭粉料仓50、第二炭粉料中不同炭粉按照工艺要求称料、配料,满足不同来源炭粉直接配料利用的要求。

本技术方案中,煤泥收集槽101中回收的含有煤泥的喷淋冷却水,经过压滤机将煤泥浓缩,浓缩后的煤泥再经过回转窑103干燥,回转窑103中的煤泥再烘干过程中边输送边烘干,还能有效打碎板结,烘干后的煤泥进入第三炭粉料储存,便可直接配料利用。

本技术方案中,成型模具组件91的输送部913上排列有凹槽,糊料料仓92储存有来自湿混锅32的糊状混合物料,具有流动性的糊状混合物进入输送部913后直接成型,再通过喷淋冷却,固化成块,成型效率高,成型率高。

参见图1,进一步,高温煅烧设备10包括负压单元12,负压单元12的出口与回转窑103的入口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高温煅烧设备10产生高温烟气用于回转窑103的加热,实现余热回收利用。

参见图4和图5,进一步,高温煅烧设备10还包括炉膛11,炉膛11包括至少九个结构相同的单元炉体111,单元炉体111包括多个单元炉墙1111,单元炉墙1111中空,单元炉墙1111的中空部分形成一个单元烟道11111,单元炉体111中的单元烟道11111两两连通,以构成一个单元烟气网,单元烟气网具有一个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单元炉体111从上而下依次叠放,相邻两个单元炉体111中,位于下部的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出口与位于上部的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入口连接,相邻两个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反向布置,以使多个单元烟气网内的烟气走向在竖直方向形成曲折走向,位于顶部的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出口与负压单元12的入口连接,位于底部的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入口与大气连通,单元炉体111的截面为栅格结构,单元炉体111中部为相互平行、独立的物料通道1112,相应构成物料通道1112的单元炉墙1111的侧壁上密布有微孔,微孔将物料通道1112与单元烟道11111连通,以使物料通道1112内的气相物质穿过微孔进入单元烟道11111。

本技术方案中的高温烟气从底部的单元炉体111的烟气入口进入,沿着每一层单元炉体111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形成曲折移动路径,增加传热距离,能充分利用烟气的热量,降低能耗,每一个单元炉体111内的单元炉墙1111两两连通,高温烟气在每一个单元炉体111内流动时,能随机进入一个单元炉墙1111内,单元炉体111在整个截面的各个部分的传热几率相同,确保炉膛11中心和炉膛11边缘的温度均匀一致,从而使煅烧物料的煅烧质量均匀。

本技术方案中原料煅烧后的可燃挥发份经过单元炉墙1111侧壁上的微孔进入单元烟道11111,既能为炉膛11提供热量,还能防止挥发份进入大气,而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6926.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4(宁夏)

授权编号:CN20941178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C01B 32/05

专利分类号:C01B32/05

范畴分类:申请人: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753003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宁平炭素厂

发明人:张凯峰;刘祯;张赤;曹培峰;何树宁;张永斌;孙敏

第一发明人:张凯峰

当前权利人: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周晓梅

代理机构:64103

代理机构编号: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可回收利用炭粉的电极糊成型系统论文和设计-张凯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