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胶注模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凝胶,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激光,静压,羧酸。
凝胶注模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黄育飞,张玲[1](2019)在《铝粉表面改性对Si_3N_4-Al_2O_3凝胶注模成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常温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探讨了用SiO_2包覆对金属铝粉表面的改性,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的铝粉对Si_3N_4-Al_2O_3陶瓷凝胶注模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可有效包覆在铝粉表面上形成包覆膜;Si_3N_4-Al_2O_3陶瓷粉料中加入SiO_2包覆改性的铝粉可引起浆料性质变化,通过调整粉料中单体和交联剂的加入量可成型出坯质密实,表面良好的坯体。(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9-18)
余健,林文松,徐彬桓,董曼茹[2](2019)在《绵白糖碳源反应烧结凝胶注模成型SiC_w/B_4C陶瓷组织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胶注模作为一种新型成型技术,具有成本低和净尺寸成型的优点。本文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素坯。采用绵白糖作为碳源制备低粘度的陶瓷浆料,并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Si C_w,通过反应烧结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材料。对所制备的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绵白糖的加入降低了陶瓷浆料粘度并提高素坯抗弯强度,但是过量的绵白糖会对素坯结构造成破坏。Si C_w加入有助于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当Si C_w含量为12wt%时,B4C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为201 MPa,相比未加入Si Cw的B_4C陶瓷材料提高了24%。(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金诚,王皓,徐鹏宇,涂兵田,王为民[3](2019)在《ZnO·2.56Al_2O_3透明陶瓷凝胶注模成型与烧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锌铝尖晶石透明陶瓷是典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以及介电性能。本研究以ZnAl_2O_4和Al_2O_3为原料,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制备ZnAl_2O_4-Al_2O_3复相陶瓷初坯。实验探究了分散剂含量、pH以及固相量对ZnAl_2O_4–Al_2O_3混合料浆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制得固相量为50vol%的低黏度稳定料浆。浇注成型后的坯体通过无压烧结和热等静压反应烧结制备透明陶瓷。最终获得的ZnO·2.56Al_2O_3透明陶瓷样品在厚度为1.8 mm下可见光波段透过率达到70%,红外波段透过率达到80%以上,维氏硬度为(11.34±0.17) GPa,杨氏模量为285 GPa。(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程思扬[4](2019)在《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预制体凝胶注模成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C体积含量高于40%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统称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低线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在航空航天有效载荷制造、大功率电子控制器件制造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结合无压浸渗技术实现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近净尺寸成型。在该工艺中,SiC增强相坯体的制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制备的SiC浆料不能满足凝胶注模成型要求,会降低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通过对凝胶注模成型SiC浆料流变学特性影响因素及浆料凝胶过程的研究,获得了满足凝胶注模成型要求的高固相含量的SiC浆料,预烧结、氧化处理后得到SiC多孔预制体,最后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得到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pH值、分散剂、固相含量对SiC浆料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选用12.8μm SiC粉体,当浆料pH=10,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含量为1wt.%,固相含量为48Vol.%时,浆料粘度在2.2Pa·s以下,满足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要求;(2)分析了浆料凝胶过程机理,研究了催化剂与引发剂用量对SiC浆料凝胶时间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1.8mL/L,引发剂用量为0.48g/L时,SiC浆料凝胶时间为15min,满足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要求;(3)测试了SiC预制体预烧结过程的热失重-差热曲线,制定了合理的预烧结工艺,防止预烧结过程中坯体开裂;(4)研究了不同氧化温度下SiC颗粒表面SiO_2氧化层的形貌与晶型,在850℃以下氧化后SiC颗粒表面SiO_2氧化层呈现非晶态;超过850℃时,SiO_2氧化层会发生由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发生相变后SiO_2氧化层结构变得疏松,影响SiC_p/Al复合材料的致密性;(5)分析了由上述SiC预制体制备的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发现复合材料断裂失效的主要机制是增强相解理机制和基体控制机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密度为2.921g·cm~(-3),弹性模量为193.3GPa,弯曲强度为360MPa,热膨胀系数为8.3×10~(-6)/K(20℃~75℃)。(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徐晗[5](2019)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形状较为复杂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的异型件,本文以SiC和Si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 SiC/Si粉体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主要内容包括:原料SiC和Si粉的优选及表面处理,SiC/Si复合料浆的制备及流变性研究,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因素对SiC/Si坯体性能的影响等。在原料优选和Si粉表面处理部分,分别对SiC和Si粉的物相组成、形貌特征、粒度分布等进行研究。选择了物相较纯、颗粒形貌圆润、粒度分布集中且连续的SiC和Si粉为本课题的实验原料,对选定的Si粉进行了表面预氧化处理并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的氧化效果;研究了 SiC和Si粉在不同pH值下的Zeta电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处理后的Si粉pH值为8-9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而对于SiC粉,pH值为10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制备固含量高且流动性好的浆体是凝胶注模成型的关键。本文在第叁部分研究了SiC颗粒级配对SiC/Si料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粉的颗粒级配对料浆流变性和稳定性都有较大影响,最佳的颗粒级配为为100目/10%,240目/41%,1200目/7%,5000目/21%;本文分析了分散剂种类与加入量对SiC/Si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选用六偏磷酸钠、叁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柠檬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CE-64等六种分散剂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聚乙烯吡咯烷酮和CE-64复合加入时对料浆的分散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0.30%的聚乙烯批咯烷酮和0.10%的CE-64。本文以丙烯酰胺体系作为凝胶体系,研究该体系中丙烯酰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及过硫酸铵引发剂加入量对坯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和交联剂总添加量为10%-20%,引发剂过硫酸铵加入量为0.6%时坯体的性能最好。本文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真空排气时间、干燥制度等工艺因素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真空排气有利于提高坯体密度,随着真空排气时间增加,坯体显气孔率明显降低。在本文的最后,对该课题的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吕琳[6](2019)在《预烧粉结合Isobam基凝胶注模成型低收缩氧化铝陶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能够作为优良的结构材料,可归因于其拥有一系列卓越的性能,如机械强度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磨性好等。然而,陶瓷在生产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烧结密实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固有线性收缩来消除孔隙,一旦收缩不均匀就会引起陶瓷的尺寸偏差、变形和开裂等问题,这极大的限制了陶瓷在大尺寸、复杂形状部件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低收缩陶瓷可以做到在制备过程中尺寸仅发生微小的变化,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而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在尺寸要求严格的产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低收缩陶瓷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了陶瓷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能够制备出性能卓越的低收缩氧化铝陶瓷,本文首次将预烧粉填充法和Isobam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相结合。我们首先对氧化铝-Isobam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进行了优化,因为当悬浮体固相含量较高时,仅Isobam达不到理想的分散效果,因此选择羧酸来辅助分散。通过研究悬浮体Zeta电位、粘度和湿坯的屈服应力、弹性模量,从各种羧酸中发现了有效降低粘度并对湿坯凝胶强度影响最小的添加剂。结果表明,当取用0.5 wt%Isobam、0.04 wt%的邻苯二甲酸(PA)和0.03 wt%的二水合草酸(OA)配制固相含量为54vol%的悬浮体时,可得到抗弯强度和韦伯模量分别为448±44 MPa和12.1的氧化铝陶瓷。其次是对预烧氧化铝粉的制备与性质进行了研究。由于预烧粉在低收缩氧化铝陶瓷制备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预烧氧化铝粉的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预烧氧化铝粉的收缩率、球磨时间和微观形貌,确定了制备预烧氧化铝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有效的烧结保温时间和球磨时间分别为0.5 h和48 h。最后是对低收缩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别研究预烧氧化铝粉的添加量和预烧温度对悬浮体粘度、烧结体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添加量和预烧温度。结果表明,在预烧氧化铝粉的预烧温度和添加量分别为1600°C和60 wt%的条件下,配制固相含量为58 vol%的悬浮体时,可得到抗弯强度为294.5±33.0MPa、线收缩率为7.79%以及致密度为91.5%的低收缩氧化铝陶瓷。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拓宽了Isobam在高固相含量悬浮体中的使用范围,为低收缩陶瓷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的产业化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3-22)
吴海华,孙瑜,陈奎,李亚峰[7](2019)在《选择性激光烧结与凝胶注模成型制备高强度低导热系数石墨/陶瓷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将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的多孔石墨预制体与含莫来石的陶瓷浆料进行复合,经冻干和烧结后得到了石墨/莫来石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各试样的性能,确定了莫来石陶瓷相的合理烧结工艺。结果表明,多孔石墨预制体的开气孔率为60%,密度为0.518g·cm~(-3),导热系数约为1.01W·m~(-1)·K~(-1),抗弯强度为1.7MPa。烧结后莫来石的最大相对密度为80.4%,抗压强度为28.3MPa,抗弯强度为27.5 MPa,导热系数为2.35W·m~(-1)·K~(-1)。多孔石墨预制体的后处理可避免复合区域出现裂纹及两相结合不佳的现象,大幅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与界面结合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孔文龙[8](2018)在《凝胶注模成型SiC晶须增强SiC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SiC陶瓷坯体大多采用传统的压制成型等工艺制备,这种工艺制备的陶瓷坯体容易因密度不均匀而造成产品干燥、脱胶烧结后出现开裂、变形等缺陷。凝胶注模成型是建立在传统注浆成型和高分子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成型工艺,具有坯体密度分布均匀、干燥后体积收缩小等优点。反应烧结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本文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反应烧结工艺制备SiC晶须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研究凝胶注模成型过程中浆料流变性、单体聚合速度以及坯体干燥过程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及工艺条件得到密度均匀、收缩率低的陶瓷坯体;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陶瓷坯体,以SiC晶须作为增强相制备SiC晶须增强SiC陶瓷复合材料,分析SiC晶须增强体对反应烧结SiC陶瓷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增韧机理。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SiC水基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因素,并对反应烧结SiC陶瓷的力学性能及成分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SiC水基浆料制备过程中分散剂添加量、SiC粉体颗粒级配、浆料球磨时间、固相含量、有机单体含量等主要因素对陶瓷浆料流变性的影响,并成功制备出固相含量为56 vol%且满足注模等操作要求的SiC水基浆料。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和环境温度对单体聚合诱导期及固化时间的影响,并通过调节引发剂用量控制单体聚合速度以保证注模过程的顺利进行。研究表明固相含量和颗粒级配是影响陶瓷烧结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当固相含量为56 vol%时,陶瓷烧结密度和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94g/cm~3、248 MPa;当陶瓷粉体W 10与W 14质量比为2:1时,陶瓷浆料粘度最低,陶瓷烧结密度和抗弯强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82 g/cm~3、223 MPa。由显微结构观察可知:随着固相含量的提高及陶瓷粉体颗粒级配的优化,陶瓷烧结体内空隙率及残余Si相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陶瓷烧结密度及抗弯强度。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SiC陶瓷坯体研究的基础上,以SiC晶须作为增强体,通过反应烧结渗Si工艺制备SiC_w/SiC陶瓷复合材料,分析SiC晶须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讨论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iC晶须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烧结体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SiC晶须添加量为12%时,复合陶瓷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307 MPa,相比基体试样提高了23%;当SiC晶须添加量为9%时,复合陶瓷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3.81 MPa·m~(1/2),相比基体试样提高了15%;反应烧结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机制主要是晶须拔出和晶须桥连,晶须拔出和晶须桥连一方面会吸收陶瓷断裂时产生的大量断裂能,另一方面裂纹扩展时需要绕开高强度、高模量的晶须,从而有效增加了裂纹的扩展路径,吸收了更多的断裂能,起到裂纹偏转的作用。SiC晶须的加入增加了反应烧结SiC复合陶瓷断裂时裂纹扩展机制,有效提高了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2)
曹喜营[9](2018)在《以硅溶胶为分散剂的多孔碳化硅凝胶注模成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孔碳化硅的凝胶注模成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碳化硅粉体悬浮液,以硅溶胶为分散剂,NH4Cl水溶液为引发剂,较为容易的制备出具有较高强度的微细多孔材料。(本文来源于《耐火与石灰》期刊2018年06期)
吕迎,李俊刚,孙建波,吴明忠,祝春玲[10](2018)在《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多孔Al_2O_3陶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陶瓷材料硬度高、脆性大,烧结后无法切削加工,传统成型方法难于制备形状复杂的多孔陶瓷的问题,采用环保型壳聚糖凝胶注模成型法与添加造孔剂法相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工艺过程成功制备出近净尺寸的多孔Al_2O_3陶瓷。在多孔陶瓷领域起到指引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50万~80万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16期)
凝胶注模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凝胶注模作为一种新型成型技术,具有成本低和净尺寸成型的优点。本文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素坯。采用绵白糖作为碳源制备低粘度的陶瓷浆料,并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Si C_w,通过反应烧结制备Si Cw/B_4C复合陶瓷材料。对所制备的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绵白糖的加入降低了陶瓷浆料粘度并提高素坯抗弯强度,但是过量的绵白糖会对素坯结构造成破坏。Si C_w加入有助于复合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当Si C_w含量为12wt%时,B4C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为201 MPa,相比未加入Si Cw的B_4C陶瓷材料提高了2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胶注模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黄育飞,张玲.铝粉表面改性对Si_3N_4-Al_2O_3凝胶注模成型的影响[C].第十五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余健,林文松,徐彬桓,董曼茹.绵白糖碳源反应烧结凝胶注模成型SiC_w/B_4C陶瓷组织与性能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3].张金诚,王皓,徐鹏宇,涂兵田,王为民.ZnO·2.56Al_2O_3透明陶瓷凝胶注模成型与烧结制备[J].无机材料学报.2019
[4].程思扬.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预制体凝胶注模成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
[5].徐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吕琳.预烧粉结合Isobam基凝胶注模成型低收缩氧化铝陶瓷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9
[7].吴海华,孙瑜,陈奎,李亚峰.选择性激光烧结与凝胶注模成型制备高强度低导热系数石墨/陶瓷复合材料[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8].孔文龙.凝胶注模成型SiC晶须增强SiC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9].曹喜营.以硅溶胶为分散剂的多孔碳化硅凝胶注模成型[J].耐火与石灰.2018
[10].吕迎,李俊刚,孙建波,吴明忠,祝春玲.凝胶注模成型法制备多孔Al_2O_3陶瓷[J].中国科技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