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格瑾: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论文

朱格瑾: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论文

摘要:当代教育有很大的问题和缺陷,我们利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来辅助当代教育,从而对当代教育有所改善和进步。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

一、“知行合一”的背景及思想内涵

(一)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龙场学习之后,从内心深处深切地了解到生命的真相。王阳明认为心灵的态度可决定行为和对世界的观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针对朱学,与朱学思想对立并反对朱学将“知”“行”分开去做。

(二)思想内涵

知: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中,“知”包含两种含义:

(1)“良知”,(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1]。王阳明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儒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其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而不是单纯的做出本能反应。“行之始之知”,“知”讲的是良知的原始状态,便是人类做出一件事情后的第一反应[2]行: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中,“行”包含两种含义:(1)个人主体意识。(2)主体的实践活动。[3]个人主体意识:如看到了好看的东西,看到东西,就是“知”,那么喜欢这个东西就是“行”了。如冰箱里的东西坏掉了,有气味,闻到气味是“知”,讨厌这个气味便是“行”了。王阳明所说的“行”不是客观的行,而是主观的行。不以见之客观为判断依据,不以表象为判断依据,这种“行”是作为探求“真知”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知”与“行”

王阳明的“知”与“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知”离不开“行”,“行”更离不开“知”。“知行合一”的前提是你的良知必须是光明的,是可以发挥作用,并能受控制的。[3]如:当我们看到了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你头脑产生了帮助他解决困难的想法,而且去实践。那么就是光明的,良知没有被蒙蔽。或者说,当我们看到一个遇到困难的人,你头脑产生了帮助他解决困难的想法,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去做,那么就是良知被蒙蔽了。再好看的东西,如果是个瞎子,也不会喜欢,因为根本就看不到。如果是个失去嗅觉者,冰箱再坏的东西,再难闻的气味,也没有用了。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一回事,知行不可分离,没有所谓的孰先孰后的问题。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成果。

二、“致良知”产生背景及思想内涵

(一)背景

时势造英雄,英雄应时事。一个新的理论发展必然顺应这个新的时代也必然要扎根这个时代。王阳明从小受家庭氛围影响,优秀的家庭教育,到私塾读书,龙场学习,当时时代各学派也都自己的观点,有优势也有弊端,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阳明心学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庆伟在讲话中指出,农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两年多来,我们把推动农垦改革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成立改革专班强力推进、部省合作协同推进、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推动农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思想内涵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最高本体。[5]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方方面面。“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情上磨炼,见请客观实际。“良知”原本是本体的实在状态,是最高意义的善,人生活在经验世界中,是不能把“良知”的善体现到极致的,所以要将良知扩充到极致,将良知体现到最高境界,使良知全部体现出来。王阳明写下《月夜二首》,在其一这首诗里,王阳明认为良知在人的生活中就像那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只要有良知在,所有的云雾污浊的人欲都会随着风散去,依旧是青天,依旧是这个明月。[6]只要相信肯定良知这个说法,从此之外其他外物都无法将它遮挡,虽然老夫年纪大了,但却依然狂歌高唱,像是天堂一般。在第二首诗中,王阳明依旧把良知比喻为千古明月,慨叹世间青年才俊不知在何处。做一名狂者,一名心似日月的狂者是王阳明一生的心愿。“吾心自有明月,千年团圆永无缺”。良知,便是王阳明心中那轮千年不落的明月。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青海卫拉特蒙古传统畜牧业生计方式已经从简单的、自给自足的原始性维持生计型,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商品型生产,畜牧业生产已经不是简单的自我给养,而是转化为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了,牲畜生产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成为青海卫拉特蒙古人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扩大畜牧业生产的规模,提高科学放牧和牲畜周转率,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不再仅仅是生活的基本资料,这是德都蒙古传统饮食文化及结构发生改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三、知行合一对现代人的启示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前进过程中许多不合时宜的必将淘汰,但同时一些被世人和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在大浪淘沙中得以永存。几百年前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到现在仍然发挥着作用,王阳明的观点同我们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如出一辙,知行合一的观点也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产生了跨时代的共鸣。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8]这都是在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密不可分性,王阳明的思想教育我们不单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真正做到有良知、敢实践。[8]当代青年在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人、爱自己等方面都可以借鉴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仅把爱党、爱国家、爱社会、爱家人、爱自己放在“行之始之知”的良知初始状态,还要付诸于行动;不仅要做到心中有党、国家、社会、家人、自己,还要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良知。不仅拥有本能最初始的良知,而要把良知实践切勿被蒙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对古代中国智慧的现代诠释。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忘记在道德文化方面的同步前进,因此在重建文化自信、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知行合一的思想更能发挥重要作用。王阳明认为人都是具有本体的良知,知至于行则代表着一种善良,而良知如果被恶所蒙蔽则反映了一种离善渐行渐远的状态。为了应对发展带来的社会道德危机,提升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知行合一思想的指导有着现实的意义。作为当代青年,更要学有所学,唯有所为,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要注意知行合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

[2]吴震.传习录精读[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11.

[3]钱穆.阳明学述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4]孟子.孟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5]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秦家懿.王阳明[M].北京:三联书店,2012.

[7]王建宏.王阳明思想再评价——以成圣之道为中心的考察[D].西北大学,2009.

[8]张文明.从“知行合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当代,2019(6).

作者简介:朱格瑾(1994.1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

标签:;  ;  ;  ;  ;  ;  ;  ;  ;  ;  ;  

朱格瑾:王阳明“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对当代教育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