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医疗建筑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刍议医疗建筑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4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建筑室内设计有许多独特性,文章通过设计实践中的认识从室内设计空间的材质、色彩、光线、家具陈设、无障碍设计等环节探讨了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和艺术性。

关键词:材料;光线设计;家具;陈设;绿化组织

一、材料

医疗空间是大型空间,材料的运用和消防要求,燃烧等级有着密切关系。顶地墙的用材必须符合燃烧等级情况下,然后才能满足抗污,便于清洁、耐碰撞、防滑、美感等使用功能上的要求。设计师不能直接因为美感随意运用材料,防火要求是医疗空间室内设计中首要满足的条件,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因为中国国情,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在我国又是稀缺资源,每次新建完的医院都人满为患,想达到十年重新翻修的概率很低。医疗空间不间断使用空间,人流大,设计师一定要在用材上考虑长效耐用性。

医疗建筑室内设计对材料品质的要求比一般室内设计更加严格,尤其是功能性强的封闭空间,对材料的质感、耐久性、抗菌性、抗污性、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等要求更高。材料尽量采用预制成品现场安装,施工现场减少湿作业,严格控制材料在施工中带来的污染。现在医疗建筑室内常用的装饰材料,用在墙面的如树脂板、耐擦洗的布基壁纸、墙革,用在地面的有PVC和橡胶地板,以及多种抑菌天花材料,都有多种表面质感和色彩效果。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搭配,利用材料的质地特性,才能创造出舒适的医疗空间。例如在病房有医疗槽的背墙上安装干挂树脂板(或抗倍特板,病房内一般8mm厚),其他墙面搭配布基壁纸等相对经济的材料,既可达到装饰效果,又可满足使用要求。

而医疗建筑室内的开敞式空间对材料的选择范围相对要宽泛,设计时应尽量与建筑外立面的材质和风格相统一,避免生硬突兀。开敞空间人流比较集中、流动性大,因此对材料耐久性、抗磨性具有严格的要求,如墙面干挂石材应比普通空间石材要厚(达到25mm)。公共空间内的选材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使用方式尽量简单、统一,避免材料种类繁多带来高成本并缩短材料定货周期。公共区域的等候空间,如候诊区,应局部设计软性材质(如壁纸、壁布等材料)给人以亲切感。此外,材料的细部处理应避免出现尖角在转角处安装专用护角或做弧形处理,防止碰撞刮擦。因此,医疗建筑室内的公共空间材料选用应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主,具有一定审美性即可,避免大量使用高档材料,好的设计应是最适用的设计。二、色彩设计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系统对人的心理产生冲击,色彩本身只是物理性的客观存在,而人是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后对色彩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如色彩的冷暖变化对人的心理可产生不同的生理暗示,因此在医疗建筑室内这个特殊空间内,色彩的运用和变化对使用者可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医疗建筑室内色彩设计抛弃原有单一、冷漠的色调向家庭化的温馨色调转变,以稳定就医者的心理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医疗建筑室内色彩设计原则应是整体统一、局部变化,根据医疗空间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确定整体的色彩基调。例如病房楼内适合于偏暖的色调,而肝、胆病或传染类医疗空间则可用偏冷的色调(色彩的冷暖变化实际是相对而言,依据心理感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精神类疾病室内色彩更讲究宁静、松弛的氛围。而在妇产和儿童科室,则要讲究色彩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与精神暗示,让患者就诊时能够分散其焦虑的心情。用色彩的变化赋于空间变化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达到空间与色彩的和谐是色彩设计的重点。空间内颜色可根据功能需求选择色调,应尽量统一,避免杂乱无章。在设计中若使用多种色彩搭配时,应尽量选择色调、冷暖接近的色彩(如淡米色、浅木色、浅绿色),少用补色和对比色(如蓝和橙、黄和红,黑色、熟褐等黯淡压抑的重色),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

二、光线设计

医疗空间里许多病人是躺在推床上,推床上的病人感觉吊顶上的光源炫光刺眼,光源设计必需考虑在医疗空间里各种姿势下的病人对光照的要求,并满足他们一定的舒适性。

公共空间内可适当增加艺术性的光线效果,如利用采光顶和透光材质,表现室外化的采光效果,既亲近自然,又节能环保;在走廊、电梯厅、护士站可采用反射光、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减少光线对患者的视觉刺激。除选择带遮光片或挡光板的灯具外,灯具的平面布置也极为重要。如将走廊的光源置于靠近病房的一侧,既便于患者找寻方向,又避免在病床周转过程中光线直接对患者视觉的刺激。在病房、ICU等空间中,光线的布置更为重要,不仅要选择专业的灯具而且对光源的位置也十分讲究,主光源应避开病床正上方位置,可依靠背墙上医疗槽的专用灯补光。病房内若有大面积采光窗,应选择遮阳性好易于开启的窗帘便于随时调节光线强弱,使患者始终处在柔和宁静的光环境中。

三、家具和陈设设计

家具和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关系最为密切。而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中,尤其以病房内的家具为重,除美观外,更主要的是可满足患者活动行为的需要。家具造型尽量简洁,便于擦洗、消毒,活动家具应便于搬运且摆放合理,预留足够的转移空间,方便医护人员施救时,快速移动相关设施,放置各种医疗设备。医疗建筑室内陈设起到点缀的辅助作用即可,装饰物的样式、色彩、造型应与室内整体风格一致,避免过于夸张、跳跃的装饰物品。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文化品味和艺术情趣兼备的陈设物品,则能从细节处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

四、绿化组织

室内绿化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医疗空间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观赏性。在大型公共空间内,如大堂、中厅等空间,尽量利用高仿真植物和少量真实绿化相结合,根据空间形式设计出高低搭配层次分明的景观绿化。仿真植物的运用,避免因种植带来的养护成本高和滋生病菌虫害的问题,种植绿化宜选用盆栽式,便于更换保养,品种应选择无异味、无刺激、对人体无害可触摸的植物种类,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

五、无障碍设计

在医疗空间内,无障碍设计是体现医疗空间人性化的重要因素。在医疗空间内,公共通道设置双层无障碍扶杆,站着行走和坐轮椅行走的病人都能满足他们的使用功能。转角,踢脚板上部采用塑钢护角及护板有效减低推车、轮椅对墙面的破坏。设计无障碍卫生间满足轮椅病人的用厕问题。医疗空间盲道的设计也使整个空间突显以人为本的原则。除无障碍专用坡道、专用卫生间等,在公共空间的各个环节内也应处处体现。如在公共电梯设置专用按钮和引导系统、设置无障碍专用公共电话,在护士站、接诊台和问询处等局部设置低台面(低台高750mm),或设置专用空间存放轮椅和活动病床。

六、声学设计

中国医院近年来建设的体量较大,门诊大厅、急诊大厅、医疗街等,因为空间大,收费,挂号,取药,检验等功能都在其中。聚集人流多,为了便于清洁打扫,经常用材上采用石材和砖材等材料,吸声效果差。大量人流聚在一个空间中产生噪音,使长期在里面高强度工作的医护人员产生烦躁感,使病患产生不适。这类大空间场所一定要在顶部多采用吸音材料,达到降噪功能。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要做到以上7项内容,综合考虑、统一设计,并且要与建筑、水、暖、电、气体等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要求设计者既要秉承理性、严谨的设计态度,又应注重细节设计。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不仅要营造一个简洁、宜人的人性化空间,也要逐渐向个性化发展,这对从业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住设计的尺度是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的关键。医疗室内空间设计看似平淡无奇,但每个空间、材质、色彩、灯光都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并精心推敲,这才是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真正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国兰.室内空间设计与家具造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

[2]朱毅,闫爽.软装饰在室内空间中的美学价值[J].设计艺术研究.2014(06)

[3]沈小庆,许屹中,黄昕.医院人性化设计与建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07)

[4]黄晓群,梁建岚,罗斌.现代医院设计新探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04)

标签:;  ;  ;  

刍议医疗建筑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