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知识论文-王芯芯

过程性知识论文-王芯芯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程性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流程

过程性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芯芯[1](2019)在《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强调“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以问题链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问题式教学被予以高度关注,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复杂抽象、逻辑性强,具有显着的时空演变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而本文尝试将二者进行融合研究,以优化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的教学。而问题式教学应用于此的可行性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特点有较高吻合度,将复杂抽象的地理过程性知识逐步分解为环环相扣的问题,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设计恰好符合地理过程性知识逻辑鲜明、动态变化的特点,学生能在问题解决中锻炼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研究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梳理问题式教学和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的可行性;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剖析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叁环五步”问题式教学流程,并附以教学案例解释说明。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问题设计、问题引导、问题解决以及问题迁移视角说明问题式教学切实可行。即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符合地理过程性知识的逻辑严密特点,问题引导的启发性适应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复杂抽象特点,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切合地理过程性知识的推理演绎特点,问题迁移的拓展性合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发展演化特点。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系列特点与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自身的特点相辅相成,使得问题式教学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融合研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也成为创新研究的核心所在。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发现问题式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的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并剖析相关原因。主要问题有: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不够新颖、设计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忽视开放性思维的锻炼、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不够;学生课堂参与度低、问题意识薄弱、自信心不足;以及教学时间、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根据问题存在的不同层面,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叁方面分析了原因,主要是:教师对素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不透、传统的教学观、探究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以及地理核心素养未能全面渗透;学生多是源于错误的归因以及传统的学习观;外部环境因素主要为教学时间少、教学资源缺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对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问题式教学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叁,通过“生成问题、探索问题、发展问题”叁大环节以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评价”五大步骤,依托问题系统和问题链,构建出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叁环五步”问题式教学流程。该教学流程在紧扣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特点的同时,突出展现问题式教学自身的独特性,即围绕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以凸显地理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同时,还提出了“叁环五步”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的实施建议,主要是因课而宜、因生而宜、因师而宜,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第四,通过案例设计与实施,进一步证实“叁环五步”问题式教学有效可行。依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发展变化”这一教学内容,展示了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叁环五步”问题式教学流程,并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和反思,阐述案例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林向义,罗洪云,李秀成[2](2019)在《企业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吸收异质性知识的过程机理:弱连接关系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探索企业内的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过程和机理,能提升个体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效率。[方法/过程]界定了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框架模型,阐述了异质性知识和弱连接关系理论;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构建了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吸收异质性知识的模型,并从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确定弱连接关系、桥连接/结构洞,选择吸收异质性知识媒介和整合异质性知识四个阶段详细说明了模型的运行机理及实现过程。[结果/结论]案例分析表明,弱连接关系形成的桥连接/结构洞及其知识经纪人是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获取异质性知识的主要媒介,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提升个体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王顶明,李莞荷,戴一飞[3](2018)在《程序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实践性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比彻提出的程序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这对概念,对实践性知识的内部构成进行再认与描述,以此分析专业学位教育的知识基础。对于两种实践性知识、两类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学分析,可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选拔、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等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唐蓉[4](2017)在《细化写作过程指导,强化程序性知识传授》一文中研究指出笼统、空泛的写作过程指导只能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作文,却难以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在写作过程中细化指导内容有助于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让学生自己监控写作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学语文》期刊2017年04期)

王业超[5](2017)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地理过程性知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地理过程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应加强该类知识的学习。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展开了探究,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参考。(本文来源于《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14期)

杨德武[6](2016)在《基于过程性知识架构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基于过程性知识架构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开展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分析影像技术人员的工作流程,归纳整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建设及实践的研究。结果:制定和完成了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学习项目,改革教学实施评价体系,建立起了课程实训平台。结论:基于过程性知识架构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实施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的教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6年11期)

黄元虎[7](2016)在《过程性知识:习作指导课的重要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表明,习作指导课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是教师指导过细,越俎代庖,导致学生习作千篇一律;二是教师指导过粗,放任自流,导致学生习作举步维艰。近年来,笔者有幸走进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写作课堂,发现这些国家的写作课严格遵循写作过程来指导,十分重视过程性知识的教学,如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产生、搜集、(本文来源于《小学语文》期刊2016年Z2期)

黄元虎[8](2016)在《过程性知识:习作指导课的重要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习作指导课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对照欧美等国家的写作课严格遵循写作过程来指导,反思当前的习作教学,过程性知识的教学相对弱化。为了突出过程性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从审清题意、拟定题目、选择素材和编写提纲四个方面,提高习作指导课的实效。(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6年06期)

赵凯[9](2016)在《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程序性知识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学习信念和学习积极性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影响。现实的情况是部分高中生不能够理解数学程序性知识,因此,研究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关于数学理解的研究多集中在数学理解的内涵、层次、特点、功能、以及调查研究等方面,而对于数学认知理解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理解程序性知识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几乎没有。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情况,深入研究了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心理过程,并且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口语报告法等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顺序是:第一,阅读大量与数学理解有关的文献,对国内外数学理解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阅读大量与程序性知识和数学认知理解有关的文献,并且做相关的理论分析;第叁,制定教师访谈提纲,并通过访谈初步确定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因素;第四,制定学生访谈提纲,并通过对学生的初步访谈最终确定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因素;第五,对学生进行访谈,确定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第六,对学生进行访谈,在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过程、特点和模型;第七,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因素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程序性知识相关历史、数学程序性知识相关证明、数学程序性知识相关应用、数学程序性知识相关原则和数学程序性知识相关适用范围;二、影响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最关键的因素是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叁、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连续性、顺序性、迟缓性、惰性和迅捷性的特点;四、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的过程主要是学生认知结构当中产生式系统的不断完善。具体如下:学生遇到新的数学程序性知识后积极主动的搜索认知结构当中与之相关的命题网络,并经过一定的操作之后形成产生式,通过筛选组合产生式形成简单的产生式系统,如果学生满足于简单的产生式系统,那么他将处于假理解状态,如果不满足于当前状态就会继续积极主动搜索认知结构当中的命题网络,并最终筛选组合成完整的产生式系统,达到实理解状态。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提出的教学要求为: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量;二、根据具体数学程序性知识制定具体的教学过程;叁、了解高中生的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水平,关注学生的心理机制;四、认识到教师的主导地位且把这种地位发挥的正确有效;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六、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提出的教学建议为:一、不要给予解题模板,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程序性知识;二、引导学生反思,促进程序性知识的理解与获得;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四、制定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五、引导学生加强新旧知识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六、发现学生对数学程序性知识理解力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七、更多的教授数学程序性知识的相关原则、相关应用和相关历史等各方面相关知识;八、利用合适材料促进学生从假理解到实理解状态的转换。(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张从容[10](2016)在《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形成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有关怎样学习、怎样思维的知识,通过策略知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思想方法等策略性知识的重视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策略性知识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大多数教师学生来说,数学策略性知识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有一些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渗透,学生也会学到一些策略性知识,但是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有一定的无意识性,目的性不强,因而学生学到的数学策略性知识是零散的,浮浅的,一般停留在感受和初步的了解阶段,根本没有掌握策略,更谈不上运用策略了。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本课题深入研究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数学策略性知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发现国内外研究学习策略的时间还不长,但人们却非常关注这一新领域。研究者不仅研究“哪些策略”、“何时与怎样使用策略”,他们更研究“策略的教学”。但是都比较笼统,一般化,具体到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形成研究较少,特别是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形成的研究更少。其次,本文对数学策略性知识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阐明了策略性知识和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内涵。第叁,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中主要有哪些策略性知识,经过研究,发现小学数学中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性知识:转化的策略、画图的策略、列表的策略、猜想与尝试的策略、从特例来始寻找规律的策略。第四,本文对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索。数学策略性知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广泛性、隐匿性、概括性、多向性、综合性。在教学中,策略性知识一般需要经历了解阶段、转化阶段、转化阶段这叁个阶段才能形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的形成应该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策略性知识的感知阶段;第二阶段:策略性知识的体验阶段;第叁阶段:策略性知识的构建阶段;第四阶段:策略性知识的提升阶段。由此,本文提出数学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有:化隐性为显性;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反复渗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本文又以具体课例“鸡兔同笼”问题为例谈了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自主探究,感知策略性知识;互动交流,体验策略性知识;归纳提炼,构建策略性知识;练习巩固,提升策略性知识。第五,为了验证策略性知识教学的效果,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的结果发现:进行策略性知识教学后,课堂教学效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0)

过程性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意义]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探索企业内的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过程和机理,能提升个体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效率。[方法/过程]界定了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框架模型,阐述了异质性知识和弱连接关系理论;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构建了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吸收异质性知识的模型,并从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确定弱连接关系、桥连接/结构洞,选择吸收异质性知识媒介和整合异质性知识四个阶段详细说明了模型的运行机理及实现过程。[结果/结论]案例分析表明,弱连接关系形成的桥连接/结构洞及其知识经纪人是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获取异质性知识的主要媒介,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提升个体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程性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芯芯.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林向义,罗洪云,李秀成.企业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吸收异质性知识的过程机理:弱连接关系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

[3].王顶明,李莞荷,戴一飞.程序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实践性知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

[4].唐蓉.细化写作过程指导,强化程序性知识传授[J].学语文.2017

[5].王业超.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地理过程性知识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6].杨德武.基于过程性知识架构的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

[7].黄元虎.过程性知识:习作指导课的重要内容[J].小学语文.2016

[8].黄元虎.过程性知识:习作指导课的重要内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

[9].赵凯.高中生数学程序性知识认知理解过程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10].张从容.小学生数学策略性知识形成过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过程性知识论文-王芯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