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断块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微断块,相互盘活,跨块滚动
断块群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1](2019)在《复杂小微断块群滚动建产技术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小微断块滚动建产存在的风险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用"滚评建一体化"的思路,通过"顺断层、跨断块,多套储层相互盘活"的方法,达到高效滚动建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清洗世界》期刊2019年05期)
陈鹏羽[2](2019)在《木南断块群扶余油层单砂体分布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的扶余—华字井阶地中段的构造带上,本次研究的层位是下白垩系泉头组第四段扶余油层。现如今,木南断块群已进入油藏开发的后期阶段,进入高产液、高含水、剩余油高度分散开发阶段,以至于开发矛盾日渐严重,开发形势日益严峻。所以,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精细解剖,明确单砂体分布特征和储层的非均质性为下一步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历史资料运用“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对比”对比方法,进行精细对比并建立扶余油层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的控制下,通过对沉积背景进行分析,明确发育2类亚相、13种微相,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测井微相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沉积微相精细识别技术,精细刻画各沉积单元的沉积特征及单砂体的分布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分析出整个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扶余油层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层内非均质性包括分析渗透率参数特征和层内夹层的分布情况;层间非均质性包括层间参数差异对比,明确隔层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从而得出砂体平面展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研究表明F1~F3属叁角洲前缘亚相,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分布,砂体发育较差,以席状砂为主;F4~F12属叁角洲平原亚相,河道砂体大面积发育,在F4-2时期河道砂体最为发育。通过对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系数的计算以及夹层的精细识别后,得出F1、F3小层较均质;F2、F4-1~F7、F9、F10小层属于中等非均质性;F8、F11、F12小层为强非均质性;通过对层间隔层分布特征和层间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对比后得出,各层间参数差异较大,进而反映出层间的非均质程度差别很大,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对各参数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F1、F3弱非均质性;F2、F4-1、F4-2、F6-2为中弱非均质性;F5-1、F5-2、F6-1、F6-2、F7、F9、F10中强非均质性;F8、F11、F12为强非均质性。通过平面沉积微相与夹层分布密度、隔层厚度和砂岩厚度等值线图的对比分析后得知,沉积特征对储层非均质性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沉积微相控制着砂体的几何形态与物性;在垂向上,沉积微相的变化导致砂层间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而且由于沉积形成的隔夹层更是储层非均质性评价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5-01)
石聿[3](2018)在《复杂断块群迭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地震勘探难度的加大,所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困难,区域构造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迭前时间偏移作为地震偏移成像的主导技术,已成为解决复杂构造地区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首要选择。因此,迭前时间偏移的成像精度研究有其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比研究两大类迭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原理,对它们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根据克希霍夫积分法的独特优势,本文选定克希霍夫积分法作为迭前时间偏移高精度成像的研究方法;再次以高质量的CMP道集为基础数据,进行迭前时间偏移速度参数的优化分析;然后结合BM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它参数对成像精度的影响;最后进行处理效果分析并与以往资料进行对比。通过BM地区迭前时间偏移高精度成像的研究,我们发现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和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在具有复杂断块群特征的研究区域更为突出。因此在本次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配合使用了一些关键性迭前去噪技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随后在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的前提下,采用精细的速度分析技术和迭前时间偏移技术,有效解决了复杂断块群的成像问题。接着本文经过对迭前时间偏移参数选择、速度场的建立等细致地研究,并以BM地区为例展开实际应用同时对新老地震处理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复杂断块群地区低信噪比资料的处理方法,并且和以往的处理资料相比具有比较理想的成像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8-05-30)
石聿,吕佳慧,李铮,赵芳,王国华[4](2017)在《迭前逆时偏移技术在NY复杂断块群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迭前逆时偏移为核心技术,有针对性地在NY复杂断块群地区开展应用,重点分析了影响复杂断块群构造成像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迭前逆时偏移技术的特点、关键参数选取和速度模型的构建步骤。应用结果表明,迭前逆时偏移技术有助于提高复杂断块群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使断块群的绕射波成像更加准确,地层反射更加清晰,建立了一套实用有效的迭前逆时偏移方法;可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需要,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聂明明,司卫,商建立[5](2017)在《魏岗-官庄地区复杂断块群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阳凹陷,魏岗-官庄地区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复杂多样的断鼻断块圈闭,石油大多都分布在鼻状构造的轴部及断层的遮挡部位,而复杂断鼻断块的成像精度对受构造控制油藏的勘探至关重要。本文以魏岗-官庄地区新采集的叁维地震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收集矿区以往叁维地震资料,与本次采集资料进行融合处理,目的是提高该地区复杂断鼻断块的成像精度。通过采用分步、分域的组合去噪、相位校正、子波匹配及五维插值等一系列高精度叁维融合处理技术处理后,(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27期)
程雪彤[6](2017)在《桥口油田翼部复杂断块群精细构造研究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桥口油田翼部发育低丰度复杂断块群,受构造、火成岩等因素影响,地震资料品质不高,且未进行过精细构造解释,存在断层空间展布规律不清、小断块刻画不精细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测井、地质、生产动态资料,应用人机联作地震解释技术精细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并进行准确的层位标定,应用地层对比成果及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利用过井任意线、相干体及水平切片相结合的立体解释方法,整体构造再认识。研究明确了桥口构造Ⅰ期断裂为黄河Ⅰ、Ⅱ号断层,Ⅱ期断裂为李屯及原黄河Ⅲ、Ⅳ断层,Ⅲ期断裂为玉皇庙断层,其中Ⅰ、Ⅱ号断层对构造和油气起重要控制作用;黄河Ⅲ号断层为桥口油田东翼北部的西边界控制断层,黄河Ⅳ号断层由北往东偏移;桥口油田西翼内部发育的次级断层由南向北存在构造转换,由北部西倾变为南部东倾;构造断层仍是桥口油田翼部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7年05期)
耿玉广,齐惠恩,张伟,黄伟,王东升[7](2012)在《复杂小断块群开发建设配套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油田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含油气断块规模小、分布零散,部分井油稠、出砂严重,地面环境条件复杂,常规采油及地面工艺难以适应。为了推动该油区开发建设工作,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先导试验,逐步形成了限砂冷采、人工举升、地面集输、稠油处理、井点拉气、简易注水等6项配套技术,从而打开了开发建设新局面。文章介绍了这些配套技术的应用条件、具体措施及应用效果,指出复杂小断块的开发建设中采油、地面工艺技术的选择与集成,必须因地制宜、突出单井(或井组)个性化、简易实用灵活、便于管理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科技论坛》期刊2012年03期)
高渐珍,薛国刚,慕小水,万晶,祁登峰[8](2011)在《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多变的动力环境,频繁的构造转换,多方向、多期次断裂间的相互交切,多种变形介质等。在断块群成因机制研究基础上,将东濮凹陷断块群划分为8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断块群油气藏的解剖,总结出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断层封堵性、输导体系及油气藏成藏期。建立了8种类型断块群成藏模式,认为复杂断块群成藏模式的核心为:控边断层控制油气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断块高部位富集程度高,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平面上油气藏迭合连片。研究成果对东濮凹陷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1年06期)
谈玉明,程秀申,陈书平,何锋[9](2011)在《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及勘探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块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东濮凹陷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局部变形条件形成了复杂断块群。根据油田勘探开发资料,分析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的特点、形成机制、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除具有一般断块群的特点外,明显表现为上、下及左右的镜像关系和多变的转换关系,断块群的复杂性与多变的动力条件、多期次的伸展变形、复杂的局部条件和多类型的变形介质有关。东濮凹陷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断块是其基本的聚油单元,虽然单个断块面积较小,但断块的成群出现形成了良好的圈闭条件,而断层又构成了主要的运移通道,因此东濮凹陷的复杂断块群勘探潜力大,仍是未来勘探的主要对象。(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1年04期)
李会宪[10](2011)在《泌阳北部斜坡地区复杂断块群成像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泌阳凹陷北部斜坡是河南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块之一,其构造产状复杂,断层发育;根据高精度勘探思路,提出多域数据重构体去噪方法进行规则干扰压制,层析反演静校正解决该区复杂地表条件引起的静校正方面的问题;然后基于各向异性双谱速度分析技术,进一步提高该区成像速度模型的精度;通过分析偏移孔径、去假频参数等处理参数对成像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偏移处理参数,最后利用Kirchhoff积分偏移方法对该区进行迭前成像处理;最终成果表明,该区新处理剖面在信噪比和横向分辨率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断块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区处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的扶余—华字井阶地中段的构造带上,本次研究的层位是下白垩系泉头组第四段扶余油层。现如今,木南断块群已进入油藏开发的后期阶段,进入高产液、高含水、剩余油高度分散开发阶段,以至于开发矛盾日渐严重,开发形势日益严峻。所以,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精细解剖,明确单砂体分布特征和储层的非均质性为下一步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历史资料运用“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对比”对比方法,进行精细对比并建立扶余油层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的控制下,通过对沉积背景进行分析,明确发育2类亚相、13种微相,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测井微相模式。在此基础上应用沉积微相精细识别技术,精细刻画各沉积单元的沉积特征及单砂体的分布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分析出整个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扶余油层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层内非均质性包括分析渗透率参数特征和层内夹层的分布情况;层间非均质性包括层间参数差异对比,明确隔层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从而得出砂体平面展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研究表明F1~F3属叁角洲前缘亚相,河道砂体呈条带状分布,砂体发育较差,以席状砂为主;F4~F12属叁角洲平原亚相,河道砂体大面积发育,在F4-2时期河道砂体最为发育。通过对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系数的计算以及夹层的精细识别后,得出F1、F3小层较均质;F2、F4-1~F7、F9、F10小层属于中等非均质性;F8、F11、F12小层为强非均质性;通过对层间隔层分布特征和层间渗透率非均质参数对比后得出,各层间参数差异较大,进而反映出层间的非均质程度差别很大,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对各参数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F1、F3弱非均质性;F2、F4-1、F4-2、F6-2为中弱非均质性;F5-1、F5-2、F6-1、F6-2、F7、F9、F10中强非均质性;F8、F11、F12为强非均质性。通过平面沉积微相与夹层分布密度、隔层厚度和砂岩厚度等值线图的对比分析后得知,沉积特征对储层非均质性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沉积微相控制着砂体的几何形态与物性;在垂向上,沉积微相的变化导致砂层间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而且由于沉积形成的隔夹层更是储层非均质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块群论文参考文献
[1].刘萍.复杂小微断块群滚动建产技术探索[J].清洗世界.2019
[2].陈鹏羽.木南断块群扶余油层单砂体分布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3].石聿.复杂断块群迭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4].石聿,吕佳慧,李铮,赵芳,王国华.迭前逆时偏移技术在NY复杂断块群的应用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
[5].聂明明,司卫,商建立.魏岗-官庄地区复杂断块群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6].程雪彤.桥口油田翼部复杂断块群精细构造研究新认识[J].中外能源.2017
[7].耿玉广,齐惠恩,张伟,黄伟,王东升.复杂小断块群开发建设配套技术及其应用[J].石油科技论坛.2012
[8].高渐珍,薛国刚,慕小水,万晶,祁登峰.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断块油气田.2011
[9].谈玉明,程秀申,陈书平,何锋.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
[10].李会宪.泌阳北部斜坡地区复杂断块群成像技术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