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义,加工,语境,自闭症,形旁,认知,形声字。
语义加工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章语奇,宋伟,甘甜[1](2019)在《绿色对道德语义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指人们通过简单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概念去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作为隐喻的典型代表之一,颜色隐喻对道德心理加工能产生显着影响。已有研究采用道德Stroop实验范式揭示了绿色与道德概念之间的潜在联系(Gan et al., 2016),但这种方法仅能间接证明二者的隐喻关联。本研究采用词汇翻译选择任务,考察了字符颜色对道德语义信息加工的影响,旨在直接揭示绿色与道德概念的隐喻关联。实验随机招募了30名未学习过希腊语的在校大学生被试,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在屏幕下方呈现的绿色和蓝色希腊词中选择其一,与屏幕上方呈现的中文词汇的含义相匹配。中文词汇类型分为道德词、不道德词和中性词叁个水平。测量指标为被试将绿色希腊词与中文词汇相匹配的频率。实验后被试需主观评价受颜色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绿色的影响在词汇类型上差异显着:与道德和中性词汇相比,被试将绿色希腊词和不道德词汇匹配的频率显着更低。(2)根据主观评价将被试分为未受影响和受影响两组:与未受影响的被试相比,受影响的被试将绿色希腊词与道德词汇匹配的频率显着提高,将绿色希腊词与不道德词汇匹配的频率显着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更少地将绿色与不道德概念信息相匹配,提示了绿色与不道德概念的冲突和与道德概念的一致性,直接证明了绿色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侯燕,党敏,张瑞,杨剑峰[2](2019)在《汉字阅读中语音和语义加工交互作用的神经生理学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拼音文字系统的实验发现,研究者提出词汇阅读是语音和语义加工交互作用的结果。拼音文字系统从字形到语义的对应关系较弱,不能为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提供直接地研究证据,尤其是缺乏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汉字具有独特地表义特点,能够直接考察阅读中语音和语义加工的相互作用机制,但是,现有研究仅仅提供了行为实验证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汉字阅读中声旁读音一致性和整字语义可表象性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结果在汉字阅读的早期阶段就发现了显着的语音一致性效应,低一致汉字比高一致汉字诱发了更强的P200效应。而在相对晚期阶段,发现了显着的语义可表象性效应及其与语音一致性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低一致、低可表象的汉字相对于其它叁个条件诱发的N400波幅更低。研究结果在神经生理层面为汉字阅读的语义和语音交互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从汉字阅读的角度支持了具有跨语言一般性的阅读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姜孟,田真玲[3](2019)在《帕金森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PD)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以运动症状为主,但在构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书写等诸方面均表现出障碍。本文着眼于PD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介绍了国外的相关实证性研究,梳理不同理论取向对PD患者这一特异性表现的神经功能机制解释,将相关争议概括为运动-认知分离论与运动-认知耦合论之争;同时综述了PD患者非具身补偿通路假设,展望了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语言战略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莹莹[4](2019)在《概念语义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动作加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长期专项训练而获得的经验使得运动员在加工专项动作能力上具备优于新手和非运动员的特性。以往多数研究基于前馈模型和镜像神经元理论认为,这种专家优势主要源于高水平运动员能够基于储存的感知运动经验快速提取对手的运动学信息,并通过动作模拟过程对动作进行高效的加工。这些研究更偏向于探讨在动作具体感知层面的加工,如动作引起的具体结果,却忽视了相对抽象的加工层面,如对对方动作的目的和意图进行理解。抽象加工层面主要是基于概念语义经验对动作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但目前对该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尚缺探讨。本研究基于双通路模型,通过对比不同专项经验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动作加工能力上的差异,考察概念语义经验对动作加工过程的影响及神经机制。研究一初步探究了概念语义经验参与乒乓球运动员的动作加工过程。实验1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不同等级的乒乓球运动(专家组和新手组)和非运动员(对照组)进行研究,以动作信息(发球动作)和动作结果(球落点位置)匹配和不匹配作为两种刺激条件,考察加工这两种不同的动作序列是否会诱发言语N400成分;研究二进一步探究了概念语义经验对动作加工能力的影响。实验2和3基于资源有限理论,采用双任务范式,要求专家组和对照组在动作预测过程中记忆不同种类的刺激,包括手部动词、腿部动词、空间位置和无干扰,记录并分析动作预测的成绩和N400波幅的变化;研究叁揭示了概念语义经验影响动作加工能力的大脑神经机制。实验4和5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了专家组和对照组的大脑语义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1中,专家组和新手组在不匹配条件下诱发的N400波幅显着高于匹配条件,而对照组无此显着差异。只有专家组动作预判的正确率与N400效应呈显着相关;(2)实验2中,只有专家组中手词干扰条件的正确率显着低于空间干扰;(3)实验3中,专家组在手词干扰条件下的N400效应显着大于腿词干扰条件。而对照组在叁种条件下诱发的N400效应均无显着差异;(4)实验4中,专家组在感知运动系统(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和语义系统(后部顶下小叶(角回)、颞中回和腹内侧前额叶)的激活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5)实验5中,相比于对照组,专家组在感知运动系统(左/右侧皮质脊髓束)和语义系统(左/右侧额枕下束、左侧下纵束和左侧上纵束(颞叶部分))内脑区的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值更大。研究结论:(1)概念语义经验能够促进乒乓球运动员的动作加工能力;(2)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越依赖概念经验进行动作预判;(3)运动员加工专项动作过程中会同时激活感知运动系统和语义系统,这种动作语义和言语语义的机制存在重迭;(4)长期训练经验提高了大脑连接感知运动系统和语义系统内脑区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促进了对动作和语义信息的传递效率。(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19)
钟毓灵,徐晓东[5](2019)在《违实句式和人称视角对二语句子加工及语义合理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违实句式与人称视角是影响句子理解的两个重要因素。相较于对母语者的研究,有关二语学习者的研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为此,本研究借助自定步速阅读方法(SPR)研究了词汇合理性、违实句式以及人称视角对句子加工的影响,并考察了这些因素如何受到外语水平的调节。结果表明,词汇合理性会对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产生显着影响,而违实情境和人称视角并不会对句子加工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无论词汇合理性、违实句式以及人称视角如何变换,高水平学习者均比低水平学习者的反应时更短。这一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词汇合理性非常敏感,能够及时识别出使用不恰当的词语;2)二语学习者虽能理解句子,却并不一定能顺利构建起相应的违实世界以帮助理解词汇合理性;3)人称视角虽可能会增加读者的阅读深度,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加工模式来说影响甚微;4)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句子加工效率的一项关键性因素。(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文勃,王菡,梁丹丹[6](2019)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对5~7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两个方面的信息,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语隐含型)四种条件下,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信息加工代词的能力。结果显示,(1)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代词加工表现显着差于典型发展儿童;(2)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被试确定代词所指,且对两组被试成绩的提高程度相当。以上结果表明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之所以无法利用动词的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该类动词的语义表征存在问题。(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昂[7](2019)在《实验刺激与主观感受对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心理学相关研究中,意识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无意识加工是否存在也是探索人类知觉加工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对于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是否存在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并且对于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的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了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的以下几个问题:(1)持续闪烁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实验范式引导的无意识条件下,由实验刺激引起的自下而上的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是否存在?(2)如果存在,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是否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自上而下的主观知觉感受与自下而上的实验刺激强度对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是如何调节的?通过本研究的叁个实验,我们发现:(1)CFS实验范式引导的无意识条件下,存在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现象。(2)只有在实验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会发生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3)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在实验刺激强度的不同阶段受到的自上而下的主观感受与自下而上的实验刺激的调节是有一定差异的。当实验刺激较弱时,无意识加工受到自下而上的实验刺激影响较大;当实验刺激较强时,无意识加工则受到自上而下的主观感受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03)
高约飞[8](2019)在《句子加工中语义关联性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执行功能和语义关联性在句子阅读理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长久以来二者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加工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结合句子的违背范式和ERP技术,通过测量执行功能的个体差异来探究语义关联性在句子加工中的作用。本研究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实验阶段1为执行功能测验,实验阶段2为句子阅读理解的ERP测验。实验阶段1通过测量执行功能的叁个子成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以及工作记忆)来评估读者执行功能的个体差异。筛选出高执行功能水平组为20人,低执行功能水平组为19人。实验阶段2利用ERP技术,采用2x2x2混合实验设计,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对不同执行功能水平的个体中语义关联性的作用进行评估。叁个变量分别为执行功能水平(高vs.低)、一致性(一致vs.不一致)以及语义关联性(相关vs.不相关)。结果发现在执行功能水平较高组,语义关联性的作用更强,表现在p200,N400和LPC叁个成分上。在P200上语义关联性表现出对世界知识不一致性的修复作用,即当前的信息与读者背景知识不一致时,语义信息如果与句子前面内容关联时,不一致条件和一致条件下的P200没有区别。在N400和P600上语义关联性表现出独立的作用,即语义关联时N400和LPC更小。对于执行功能水平较低组来说,在P200成分上语义关联性同样表现出了修复作用,修复方向与高功能组相同。但是在N400和P600语义关联性不再表现出独立作用。此结果说明个体的执行功能确实会影响到句子中语义关联性在句子加工中的作用。语义关联性在高功能组中的作用更强。但这种作用更多地是表现在脑电的晚期成分上,在句子加工的早期并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岩,李天虹,高约飞[9](2019)在《二、叁和五年级儿童对形旁语义的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启动范式和汉字判断任务,通过操纵目标字语义透明度,在汉字阅读过程探查了二、叁、五年级儿童对形旁语义的加工。采用3×2×2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类型(小学二、叁、五年级儿童)、启动字类型(字形相关vs.无关)和目标字类型(透明字vs.模糊字)。结果发现启动字类型、目标字类型和年级叁者交互作用显着。随后分析在叁、五年级儿童中发现了显着的独立于字形的形旁语义启动效应,启动字中的共享形旁对模糊字的识别产生了更大的抑制作用,而在二年级儿童中并没有发现这种效应。此结果说明形旁语义可以在儿童汉字识别过程中产生激活并发挥作用,但是这种激活存在着年级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小潞,郑伟[10](2019)在《双关语的语义通达模型及其认知神经加工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双关语一直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或文字游戏,学者们以往多从结构、语用、美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其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随着对非字面语言如隐喻、幽默、习语、反语等加工机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双关语这个"古老"的话题产生了新的研究兴趣。他们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开创了双关语认知的脑机制研究先河。尽管当前双关语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然而从当前有限的研究中仍可看出,成功理解双关语并体会其幽默效果的关键在于双关语两种词义的成功通达和维持,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语境和词义使用频率;在此过程中,左脑的语言加工优势在前期起到了语言加工的主导作用,但在后期的语义—语境整合以及幽默体会等环节中,右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语义加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拼音文字系统的实验发现,研究者提出词汇阅读是语音和语义加工交互作用的结果。拼音文字系统从字形到语义的对应关系较弱,不能为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提供直接地研究证据,尤其是缺乏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汉字具有独特地表义特点,能够直接考察阅读中语音和语义加工的相互作用机制,但是,现有研究仅仅提供了行为实验证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汉字阅读中声旁读音一致性和整字语义可表象性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结果在汉字阅读的早期阶段就发现了显着的语音一致性效应,低一致汉字比高一致汉字诱发了更强的P200效应。而在相对晚期阶段,发现了显着的语义可表象性效应及其与语音一致性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低一致、低可表象的汉字相对于其它叁个条件诱发的N400波幅更低。研究结果在神经生理层面为汉字阅读的语义和语音交互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从汉字阅读的角度支持了具有跨语言一般性的阅读理论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章语奇,宋伟,甘甜.绿色对道德语义加工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侯燕,党敏,张瑞,杨剑峰.汉字阅读中语音和语义加工交互作用的神经生理学证据[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姜孟,田真玲.帕金森患者动作语义加工选择性缺陷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2019
[4].王莹莹.概念语义经验对乒乓球运动员动作加工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
[5].钟毓灵,徐晓东.违实句式和人称视角对二语句子加工及语义合理性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
[6].于文勃,王菡,梁丹丹.动词隐含因果语义对5~7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代词加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9
[7].李昂.实验刺激与主观感受对无意识语义信息加工的调节[D].浙江大学.2019
[8].高约飞.句子加工中语义关联性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9
[9].吴岩,李天虹,高约飞.二、叁和五年级儿童对形旁语义的加工[J].心理科学.2019
[10].王小潞,郑伟.双关语的语义通达模型及其认知神经加工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