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螺接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内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弧形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螺接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螺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右端中部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第四壳体的外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弹片,第一套筒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再将第一壳体和其外部左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螺接,第三壳体位于环形插槽中,第二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外部,这样完成两组光纤的对接,连接后稳定性高,便于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螺接有第一插针(2),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的外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侧内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弧形槽(5),所述第一壳体(3)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部螺接有第二插针(12),所述第二套筒(7)的外部螺接有第四壳体(8),所述第四壳体(8)的右端中部设有环形插槽(9),所述第四壳体(8)的外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弹片(10),所述第四壳体(8)的左端连接有堵头(11),所述第二插针(12)的左端连接于堵头(11)中,所述第二插针(12)的右端插接于第一套筒(1)中,所述第四壳体(8)位于第一壳体(3)的左侧,所述第二套筒(7)的右端位于第一套筒(1)的左端,所述第三壳体(6)螺接于环形插槽(9)中,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端螺接于第四壳体(8)的右端外部,所述弹片(10)连接于弧形槽(5)中。
设计方案
1.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螺接有第一插针(2),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的外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侧内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弧形槽(5),所述第一壳体(3)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部螺接有第二插针(12),所述第二套筒(7)的外部螺接有第四壳体(8),所述第四壳体(8)的右端中部设有环形插槽(9),所述第四壳体(8)的外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弹片(10),所述第四壳体(8)的左端连接有堵头(11),所述第二插针(12)的左端连接于堵头(11)中,所述第二插针(12)的右端插接于第一套筒(1)中,所述第四壳体(8)位于第一壳体(3)的左侧,所述第二套筒(7)的右端位于第一套筒(1)的左端,所述第三壳体(6)螺接于环形插槽(9)中,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端螺接于第四壳体(8)的右端外部,所述弹片(10)连接于弧形槽(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壳体(8)的外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片(10)的凹槽,所述弹片(10)与弧形槽(5)的数量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1)的中间设有用于贯穿第二插针(12)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针(12)的右端位于第一插针(2)的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7)的内、外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7)的左端头部位于堵头(11)的右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现场研磨的光纤连接器主要还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两个光纤端头(一根是出厂前预埋光纤,另一根是用户现场制作的光纤)实现光纤对接。现有的光纤连接器,连接后稳定性欠佳,使得两组光纤对接后容易位移,为此,我们推出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螺接有第一插针,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内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弧形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螺接有第二插针,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螺接有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的右端中部设有环形插槽,所述第四壳体的外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弹片,所述第四壳体的左端连接有堵头,所述第二插针的左端连接于堵头中,所述第二插针的右端插接于第一套筒中,所述第四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右端位于第一套筒的左端,所述第三壳体螺接于环形插槽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左端螺接于第四壳体的右端外部,所述弹片连接于弧形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四壳体的外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片的凹槽,所述弹片与弧形槽的数量相匹配,这样使得第四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时,弹片被第二壳体下压然后进入弧形槽中,连接稳定。
优选的,所述堵头的中间设有用于贯穿第二插针的圆孔,便于第二插针进入和移出,第二插针与堵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针的右端位于第一插针的左侧,使得第二插针、第一插针中的光纤得以对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的内、外径相同,第四壳体、第一壳体的内径相同,使得第二插针与第一插针可以对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左端头部位于堵头的右侧,这样使得第二套筒被固定在第四壳体、堵头中,第四壳体、堵头为一体成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插针、第一插针的内部结构相同,将两组光纤分别插入其中,第二插针的右端位于第一插针左侧,将第四壳体和堵头螺接在第二套筒的外部,再将第二插针螺接在第二套筒中,然后将第一插针螺接在第一套筒中,第一套筒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再将第一壳体和其外部左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螺接,第三壳体位于环形插槽中,第二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外部,这样完成两组光纤的对接,层层连接的设置,使得连接后稳定性高密封性好,两组光纤不会产生移动,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筒;2、第一插针;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弧形槽;6、第三壳体;7、第二套筒;8、第四壳体;9、环形插槽;10、弹片;11、堵头;12、第二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2芯透镜光纤快速连接器,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部螺接有第一插针2,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3的外部左侧连接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侧内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弧形槽5,所述第一壳体3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壳体6,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部螺接有第二插针12,所述第二套筒7的外部螺接有第四壳体8,所述第四壳体8的右端中部设有环形插槽9,所述第四壳体8的外部一圈等距设有若干组弹片10,所述第四壳体8的左端连接有堵头11,所述第二插针12的左端连接于堵头11中,所述第二插针12的右端插接于第一套筒1中,所述第四壳体8位于第一壳体3的左侧,所述第二套筒7的右端位于第一套筒1的左端,所述第三壳体6螺接于环形插槽9中,所述第二壳体4的左端螺接于第四壳体8的右端外部,所述弹片10连接于弧形槽5中。
具体的,所述第四壳体8的外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片10的凹槽,所述弹片10与弧形槽5的数量相匹配,这样使得第四壳体8与第二壳体4连接时,弹片10被第二壳体4下压然后进入弧形槽5中,连接稳定。
具体的,所述堵头11的中间设有用于贯穿第二插针12的圆孔,便于第二插针12进入和移出,第二插针12与堵头11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插针12的右端位于第一插针2的左侧,使得第二插针12、第一插针2中的光纤得以对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7的内、外径相同,第四壳体8、第一壳体3的内径相同,使得第二插针12与第一插针2可以对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套筒7的左端头部位于堵头11的右侧,这样使得第二套筒7被固定在第四壳体8、堵头11中,第四壳体8、堵头11为一体成型设置。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第二插针12、第一插针2的设置,第二插针12、第一插针2的内部结构相同,将两组光纤分别插入其中,第二插针12的右端位于第一插针2左侧,将第四壳体8和堵头11螺接在第二套筒7的外部,再将第二插针12螺接在第二套筒7中,然后将第一插针2螺接在第一套筒1中,第一套筒1与第一壳体3固定连接,再将第一壳体3和其外部左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4、第三壳体6与第四壳体8螺接,第三壳体6位于环形插槽9中,第二壳体4位于第四壳体8的外部,这样完成两组光纤的对接,连接后稳定性高,便于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0915.8
申请日:2019-01-1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1735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G02B 6/38
专利分类号:G02B6/38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深圳市弘元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弘元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和一二路10号B501
发明人:蒋国刚
第一发明人:蒋国刚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弘元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