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乐菌素论文_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泰乐菌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素,高效,阿莫西林,抗生素,安全性,液相,胸膜。

泰乐菌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1](2019)在《泰乐菌素高产菌株诱变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和物理诱变(微波)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BL-16菌株为出发菌株,发酵效价6526μg/ml,将出发菌株采用微波诱变,通过菌株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产素能力较高的菌株BLK-5,其摇瓶效价为9525μg/ml,再经硫酸二乙酯诱变,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产素能力更高的菌株10个高产突变菌株,并对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KY-8生产代谢旺盛,遗传稳定性好,发酵效价11126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0.49%。(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刘鹏[2](2019)在《变温培养对泰乐菌素发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泰乐菌素是畜禽类专用抗生素,不会引发人体交叉耐药性问题;泰乐菌素实际添加剂量小,可长期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切实提升畜禽生长速率。在泰乐菌素发酵期间,不同发酵阶段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文章就变温培养对泰乐菌素发酵的影响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泰乐菌素发酵水平,更好满足泰乐菌素生产质量标准。(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9期)

高嘉岐,孟昭虹[3](2019)在《泰乐菌素菌渣肥可利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生产过程中大量泰乐菌素的存在,若能够将其资源化,合理利用其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并降低对环境的风险,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意在合理利用菌渣,通过优化其菌渣中泰乐菌素残留和土壤中泰乐菌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定性检出限为0.019mg/kg,定量检出限为0.062mg/kg,精密度日内变异系数小于10%,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5%,回收率为91.0%-101.0%。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肥的基本营养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中的营养能达到国标肥料到基准要求,可以作为肥料使用。通过对土壤中叁种酶活和叁种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作为工艺肥料能够达土壤安全性评估基准。同时,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有机肥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没有耐药基因的产生。综合各指标因子得出泰乐菌素有机肥能够直接施用于土壤并且符合生态安全标准。(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8期)

彭秋燕,康晓跃,张倩[4](2019)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水溶液中的泰乐菌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因此常被用来检测抗生素类物质;但是该法操作复杂、成本高、对实验人员有较高的要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克服了拉曼光谱灵敏度低的缺点,具备信息丰富、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无需样品预处理、可现场探测等优点。因此实验使用暴沸法-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法制备银胶,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典型大环内酯类兽药抗生素泰乐菌素(tylosin,TYL)。在考察银胶制备条件对TYL拉曼光谱增强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银胶,考察银胶与待测样品混合比例对TYL拉曼光谱响应信号的影响;并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对TYL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制备银胶的最佳加热时间为25 min、最佳柠檬酸钠与硝酸银配置比为10∶1。银胶与TYL最佳的混合体积为5∶1。TYL浓度与拉曼信号强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y=0. 002 4x+4. 146 2,R2=0. 940 1),可以考虑用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水中的TYL。(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3期)

刘敬先[5](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泰乐菌素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鸡蛋中泰乐菌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泰乐菌素残留,经二氯甲烷提取,离心分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在20 min内完成泰乐菌素的分离。泰乐菌素在100、200和500μg/L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4.59%~102.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6),方法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合测定泰乐菌素残留。(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鑫[6](2019)在《木糖葡葡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全世界的奶牛养殖业以及乳制品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除了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以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生病原的新特点。其中,木糖葡萄球菌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病例中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主要的病原菌。奶牛感染后主要利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细菌长期处于药物选择压力下,逐渐进化为对该药物的耐药菌,甚至进化成为对其他种类药物的多重耐药菌,这给建立临床合理用药方案带来困难。因此,探究不同种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机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减量使用意义重大。泰乐菌素作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中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中。其作用机制为阻止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移向“P”位,使氨酰基tRNA不能结合到“A”位,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氟苯尼考作为酰胺醇类药物中的一种畜禽专用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中,是一种典型的肽基转移酶抑制剂,阻止tRNA结合到A位,通过抑制肽键形成,竞争性地阻止转运状态,从而抑制肽基转移酶的活性。以往研究表明,细菌在单一药物选择压力下,会进化出对其他种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但目前尚未见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故本研究拟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确定可能与交叉耐药相关的蛋白;以体外诱导获得的泰乐菌素耐药木糖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上述耐药相关蛋白在木糖葡萄球菌交叉耐药机制中的作用,阐明其在进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确定与交叉耐药相关的耐药蛋白;利用分子克隆、基因测序、同源模建、分子对接以及基因组定点突变的方法,阐明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的分子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氯霉素类药物可能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推断与“转录相关蛋白”和“压力应激相关蛋白”有关。1/2 MIC(0.25μg/mL)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利用蛋白质组学i TRAQ技术,获得木糖葡萄球菌的差异表达蛋白。根据差异表达蛋白选择标准,即ratio>1.2 or<0.8(p-value<0.05),筛选并鉴定出15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氯霉素耐药蛋白上调1.69倍,提示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木糖葡萄球菌可能进化为对氯霉素类药物耐药菌。通过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聚类成与“转录相关”(核糖体蛋白L23(rplw)、转录调控因子IF-2(infB)和“压力应激相关”(过氧化氢酶(Kat)、硫氧还蛋白(trxA)、醛脱氢酶(aldA-1)、伴侣蛋白(gros)和L-乳酸脱氢酶(ldh))的两类蛋白。(2)泰乐菌素耐药木糖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交叉耐药。以泰乐菌素为诱导药物,利用实验室体外强诱导方式,获得泰乐菌素耐药木糖葡萄球菌,并考察其对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由0.5μg/mL升高至8μg/mL。(3)“转录相关蛋白”、“压力应激相关蛋白”以及氯霉素耐药蛋白可能在木糖葡萄球菌进化为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基于不同水平的泰乐菌素耐药木糖葡萄球菌,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测定“转录相关蛋白”(核糖体蛋白L23(rplw)、转录调控因子IF-2(infB))、“压力应激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Kat)、硫氧还蛋白(trxA)、醛脱氢酶(aldA-1)、伴侣蛋白(gros)和L-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氯霉素耐药蛋白(cl)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耐药水平的升高,耐药蛋白均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核糖体蛋白L23上调表达2.8倍、硫氧还蛋白上调表达4.2倍、醛脱氢酶上调表达2.4倍、伴侣蛋白上调表达5.93倍和氯霉素耐药蛋白上调1.5倍,L-乳酸脱氢酶下调2.5倍,而转录调控因子和过氧化氢酶表达并未发生差异性改变。(4)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可能与核糖体突变相关,包括核糖体蛋白L3 N135G、A137G、S142A和R162K、L4 S158N和A164E、L22 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以及23S rRNA A2662C、C1305A和T2560C。利用基因克隆、DNA测序以及DNAMAN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可能与交叉耐药相关的核糖体突变位点,利用PDB蛋白数据库中与木糖葡萄球菌核糖体蛋白L3、L4和L22一级序列同源性较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氨基酸序列作为模板进行同源模建,并对构建的蛋白进行优化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CDOCKER方法,采用盲对接方式,将同源模建的核糖体蛋白与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进行分子对接,通过能量运算预测可能的结合位点。综合以上两部分结果确定可能与交叉耐药相关的核糖体突变位点为核糖体蛋白L3 N135G、A137G、S142A和R162K,L4 S158N和A164E、L22 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以及23S rRNA A2662C、C1305A和T2560C。(5)通过构建上述可能与交叉耐药相关的核糖体突变菌株,说明核糖体蛋白L22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23S rRNA A2662C、C1305A和T2560C突变是导致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机制之一。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木糖葡糖球菌基因组进行定点突变,同时引入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筛选标签,通过流式细胞仪筛选以及对突变片段DNA测序,最终获得6株基因突变菌株即木糖葡萄球菌rplC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rplD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rplV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A2662C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C1305A基因突变菌株和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T2560C基因突变菌株。并对其耐药表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木糖葡萄球菌rplV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A2662C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C1305A基因突变菌株和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T2560C基因突变菌株对泰乐菌素的MIC由0.5μg/mL升高至128μg/mL,对氟苯尼考的MIC由0.5μg/mL升高至2μg/mL。(6)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构建木糖葡萄球菌rRNA结构,将其与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3S rRNA A2275是两个药物的交叉结合位点。通过探究交叉结合位点与突变位点的空间结构关系,阐明上述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即核糖体蛋白L22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23S rRNA A2662C、C1305A和T2560C突变与交叉耐药分子机制有关。利用与木糖葡萄球菌同源性较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3S rRNA结构,通过DS 3.0中蛋白迭合模块,构建木糖葡萄球菌rRNA结构,包括23S rRNA和核糖体蛋白L3、L4和L22。进而利用SYBYL对接程序将构建rRNA与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进行分子对接,综合Crash和Polar打分情况确定泰乐菌素与23S rRNA结构中的核苷酸A2275、C2276、G2281、U2466和C2470形成了较强的氢键,氟苯尼考与23S rRNA结构中的核苷酸A2275和G2095形成氢键,它们共同的结合位点是A2275。(7)核糖体蛋白L22 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和23S rRNA C1305A与T2560C核苷酸突变调节耐药蛋白表达是导致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机制之一。以木糖葡萄球菌rplV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A2662C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C1305A基因突变菌株以及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T2560C基因突变菌株为研究对象,考察耐药蛋白(核糖体蛋白L23、硫氧还蛋白、醛脱氢酶、伴侣蛋白和氯霉素耐药蛋白)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木糖葡萄球菌rplV基因突变菌株、木糖葡萄球菌23S rRNA C1305A基因突变菌株以及木糖23S rRNA T2560C基因突变菌株中耐药蛋白的转录水平发生差异性表达。然而,木糖23S rRNA A2662C基因突变菌株中耐药蛋白的转录水平未发生差异性表达。综上所述,木糖葡萄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受多个机制调控,不仅与核糖体蛋白L22 97KRTSAIN98氨基酸插入和23S rRNA A2662C、C1305A和T2560C突变有关,还与“转录相关蛋白”即核糖体蛋白L23、“压力应激相关蛋白”即硫氧还蛋白、醛脱氢酶、伴侣蛋白以及氯霉素耐药蛋白的差异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嘉岐[7](2019)在《泰乐菌素菌渣理化性质分析及其菌渣肥资源化无害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泰乐菌素作为一种特别常用的兽用抗生素,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的产生也同样带来了大量的菌渣。数量巨大的菌渣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巨大难题,由于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养分、蛋白质、糖类以及少量的重金属,这就引起了把菌渣简单处理后直接投放到土地作为肥料使用变成了一种可行性的假设。但是由于抗生素残留以及耐药产生,直接利用的菌渣在现在同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污染。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的理化性质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利用和针对菌渣的问题,为以后的泰乐菌素菌渣的无害化利用起到基础的解决作用。而且泰乐菌素在不同的条件下都需要不同的检测条件的优化,所以我们将泰乐菌素在土壤中和菌渣中的检测,都进行的更深一步的优化。泰乐菌素在生产过程中会导致大量泰乐菌素菌渣的存在,若能够将其资源化,合理利用其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并降低对环境的风险,是主要的出发点。意在合理利用菌渣,通过优化其菌渣中泰乐菌素残留和土壤中泰乐菌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定性检出限为0.019mg/kg,定量检出限为0.062mg/kg,精密度日内变异系数小于10%,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5%,回收率为91.0%-101.0%。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肥的基本营养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中的营养能达到国标肥料到基准要求,可以作为肥料使用。通过对土壤中叁种酶活和叁种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作为工艺肥料能够达土壤安全性评估基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方[8](2019)在《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野生型折点与PK/PD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不同血清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猪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流行广泛,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均有感染发病的报道。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一旦爆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会给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泰乐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泰乐菌素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猪养殖户的损失。然而,近年来由于临床中泰乐菌素使用量的增加,使用范围的扩大,不合理和无节制的滥用,及细菌自身适应性的变化,导致泰乐菌素对细菌性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产生了耐药性,且缺乏新的抗生素作为临床替代治疗药物。因而为了减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泰乐菌素的耐药性产生,保护和维持泰乐菌素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科学的耐药检测标准及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本课题分析了快速准确鉴定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鉴定方法,比较得出MALDI TOF微生物鉴定和PCR分子鉴定方法准确率最高,操作简便快捷;鉴定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并比较了流行致病血清型的毒力,结果显示血清型1型毒力最强;研究了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体外药效学,测定其体外最小防突变浓度(MPC)为41μg/ml,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32-41μg/ml;测定APP的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APP与2MIC、4MIC的泰乐菌素作用1h的PAE分别为1.25h和1.87h,作用2h的PAE分别为2.06h和3.17h,说明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较长的中度抗菌后效应;绘制泰乐菌素对APP的体外和半体内杀菌曲线,实验结果显示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杀菌特点。体外检测中,在MIC以上随着泰乐菌素与菌液作用时间的增加,杀菌效果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半体内检测中,泰乐菌素对APP在1.5h的抗菌能力最强,因此可以得出泰乐菌素对APP的PK/PD参数为AUC/MIC;研究了泰乐菌素对165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通过ECOFFinder软件,对MIC值进行分析拟合,制定了泰乐菌素对APP的野生型临界值为32μg/mL;测定了实验室保存的45株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常见抗生素(四环素等)的MIC值,结果显示APP对罗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APP对无耐药标准的常见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对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等敏感性较低;检测体外和半体内条件下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作用,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耐药监控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研究泰乐菌素在健康猪和患病猪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特征。经验证,实验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运用该方法检测泰乐菌素在健康猪和患病猪体内的血药浓度。并通过Winionlin软件对健康猪和患病猪体内的泰乐菌素血药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泰乐菌素在健康猪和患病猪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1.719h、2.68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8.710h*μg/mL、6.673h*μg/mL,平均驻留时间MRT=3.930h、6.231h。泰乐菌素在健康猪体内1.5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Cmax=1.770μg/mL;泰乐菌素在患病猪体内1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Cmax=1.611μg/mL,说明泰乐菌素吸收速率快,在感染猪体内能更快达到最大血药浓度;将体外药效学MIC值分别与健康猪和患病猪体内药动学数据结合分析,通过公式计算出健康猪和患病猪的主要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值分别:AUC/MIC=0.544、0.209,Cmax/MIC=0.111、0.051;结合体内和半体内药动学药效学参数,确定Sigmoid Emax各参数值,建立间接体内PK/PD模型,通过剂量公式制定出泰乐菌素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给药剂量为6.246 mg/kg~18.74 mg/kg。(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期刊2019-05-01)

刘敬先[9](2019)在《HPLC法分析猪肉中泰乐菌素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猪肉中泰乐菌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试料中残留的泰乐菌素用二氯甲烷提取,离心分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泰乐菌素在0.2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 3;在100~500μg/kg浓度水平回收率范围为71.2%~86.2%;定量限为50μg/kg。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专属性好、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猪肉中泰乐菌素残留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1期)

刘玲[10](2018)在《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药物的安全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试验并探究其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菌血症性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泰乐菌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单独使用泰乐菌素治疗的对照组(23.6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4.55%),其中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感染性疾病如菌血症性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和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84期)

泰乐菌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泰乐菌素是畜禽类专用抗生素,不会引发人体交叉耐药性问题;泰乐菌素实际添加剂量小,可长期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切实提升畜禽生长速率。在泰乐菌素发酵期间,不同发酵阶段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文章就变温培养对泰乐菌素发酵的影响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泰乐菌素发酵水平,更好满足泰乐菌素生产质量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泰乐菌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泰乐菌素高产菌株诱变选育[J].当代化工研究.2019

[2].刘鹏.变温培养对泰乐菌素发酵的影响[J].化工管理.2019

[3].高嘉岐,孟昭虹.泰乐菌素菌渣肥可利用性评估[J].科学技术创新.2019

[4].彭秋燕,康晓跃,张倩.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水溶液中的泰乐菌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刘敬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泰乐菌素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6].刘鑫.木糖葡葡球菌对泰乐菌素和氟苯尼考交叉耐药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7].高嘉岐.泰乐菌素菌渣理化性质分析及其菌渣肥资源化无害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8].杨方.泰乐菌素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野生型折点与PK/PD研究[D].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2019

[9].刘敬先.HPLC法分析猪肉中泰乐菌素残留[J].现代畜牧兽医.2019

[10].刘玲.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药物的安全性试验[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一2固定浓度泰乐菌素诱导下(第1一...3 高质量浓度(10. 0 mg/L)时泰乐菌素泰乐菌素菌渣肥对过氧化氢酶活...1 温度对药渣残留泰乐菌素降解效...解菌降解药渣残留泰乐菌素的适宜 ...4 不同温度下土壤对泰乐菌素的吸...

标签:;  ;  ;  ;  ;  ;  ;  

泰乐菌素论文_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