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毫米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毫米波,天线,倍频器,辐射计,算法,角动量,测量。
亚毫米波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珠,王海仁,左营喜[1](2019)在《亚毫米波天线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复合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有限元模型与实际天线往往存在结构参数误差和材料参数误差等,使有限元模型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天线结构在各种载荷下的变形特性.针对亚毫米波天线,提出了亚毫米波天线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复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3步,第1步建立天线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第2步,以第1步中得到的高灵敏度参数为优化变量建立优化函数,以初始模型与假想实际天线变形特性的差值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第3步,基于零阶优化法和一阶优化法对天线有限元模型进行复合优化,使天线有限元模型逐渐逼近实际天线.为验证所提出参数修正优化方法的可行性,针对一台1.2 m亚毫米波天线,将对其进行假想实验获得的变形特性作为优化目标,分别对多个材料参数在不同的载荷工况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天线有限元模型经过参数优化后与假想实际天线一致,证明了所提出的亚毫米波天线有限元模型参数优化修正方法可行,并在重力载荷下对修正优化后的天线模型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这种优化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大口径亚毫米波天线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中.(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2](2019)在《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 征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主办,毫米波亚毫米波专业委员会、南京理工大学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微波学报》编辑部等单位承办。热忱欢迎从事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研究及其开发、生产与应用的专家、科研人员及广大师生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欢迎有关企业、研究单位和院校等参会、(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3](2018)在《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征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主办,毫米波亚毫米波专业委员会、南京理工大学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微波学报》编辑部等单位承办。热忱欢迎从事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研究及其开发、生产与应用的(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玉立[4](2018)在《毫米波/亚毫米波冰云辐射计:模型及反演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冰云粒子在大气中的广泛存在及对气候的显着影响,对冰云层进行遥感探测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比其他探测仪器,毫米波/亚毫米波辐射计在冰云探测上具有独特优势。论文对星载冰云辐射计的辐射传输模型及反演算法做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论文工作可大致分为叁个部分:辐射传输模型部分、统计反演算法部分及优化反演算法部分。论文第一部分针对星载冰云辐射计建立起了包含粒子散射在内的完整的辐射传输模型。论文首先介绍了大气辐射传输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辐射传输方程理论、黑体辐射理论及吸收系数的计算方法。论文随后详细介绍了传输模型中云层散射粒子的建模方法。论文介绍了计算单个粒子散射特性的Mie算法和离散偶极子近似算法,并使用两种算法仿真了多种云粒子的散射特性;论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粒子尺寸分布函数计算方法,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不同。最后,论文在大气辐射传输仿真器软件下建立了星载冰云辐射计的完整的辐射传输模型。论文仿真了某个大气场景下的辐射计亮温。论文给出了仿真结果,并详细讨论了辐射计各通道对不同云粒子的敏感性差异。论文第二部分使用贝叶斯蒙特卡洛统计算法反演了冰云粒子的水路径参数。贝叶斯蒙特卡洛算法通过引入先验信息来克服冰云参数反演问题的病态特性,从而得到更加稳健的反演结果。先验信息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引入。先验数据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气及云层散射粒子的微观参数,二是每个大气场景对应的辐射计仿真亮温值。其中大气参数从先验概率分布中得到。论文详细介绍了贝叶斯蒙特卡洛算法的基本理论,并使用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对云粒子水路径参数的反演精度。论文介绍了仿真实验的建立过程,并对反演结果做了详细的讨论。论文第叁部分首次提出了为解决云粒子水含量垂直分布问题的集合优化反演算法。该算法将优化过程融合在贝叶斯蒙特卡洛理论框架下。算法在迭代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梯度信息,因此避免了复杂耗时的辐射传输模型雅各比矩阵的计算。算法可有效地减小代价函数,并可直接得到反演结果的不确定度参数。在每次迭代中,算法使用已经探索到的所有信息估计出贝叶斯角度下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并通过对该分布采样得到新的粒子集合来探索更多的未知空间。算法由两部分组成:概率分布估计部分和概率分布采样部分。估计部分从贝叶斯角度利用已探索到的所有信息估计出反演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分布;采样部分从估计的分布中采样得到新一代的粒子集合。由于反演参数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采样部分在特征空间中进行。迭代终止后,反演结果及反演不确定度可由对最后一群粒子集合的蒙特卡洛积分计算得到。论文详细介绍了集合优化算法的理论框架及具体细节,并使用仿真数据验证了算法对云粒子水含量的反演效果。论文介绍了仿真实验的建立过程,给出并讨论了反演结果,并对结果作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算法可有效地减小代价函数,同时对冰晶粒子水含量的垂直分布有很好的反演结果。论文对毫米波/亚毫米波星载冰云辐射计的辐射传输模型和反演算法部分做了详细且深入的研究,并为云粒子水含量反演问题提出了新的优化反演算法。利用星载辐射计对冰云进行遥感探测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希望本文工作能对冰云辐射计的发展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8-06-01)
胡伟东,张文龙,安大伟,王璐,陈实[5](2018)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成像仪的图像增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风云四号卫星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成像仪(MMSI)数据根据采样方式分为过采样和非过采样数据。由于采样方式的影响,非过采样数据在采样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信息损失。为解决采用简单的线性插值方法做精细化处理时提升精度有限问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增强MMSI亮温图像,设计卷积神经网络重建风云四号卫星MMSI的亮温图像和风云叁号卫星微波成像仪亮温图像。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双叁次插值方法,在风云叁号卫星微波成像仪亮温图像样本上峰值信噪比提升了1.13dB,结构相似度提升了0.01。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过采样亮温数据,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增强图像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可在其他微波探测仪数据中使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8年02期)
高欣[6](2018)在《亚毫米波叁倍频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技术在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医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和开发空间。太赫兹频段是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之间的衔接频段,其中处于100GHz-300GHz的长波波段在雷达通信、成像、探测、反恐、生物医学、食品、环境检测、天文观测等领域体现了极高的价值,但是一直以来太赫兹波的产生限制了这些应用的实现,因此相关的研究机构都致力于解决此问题。基于半导体的全固态太赫兹源因工作于室温、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研究重点。因为太赫兹倍频器是固态太赫兹辐射源的关键器件,也是本文研究重点。传统GaAs倍频器驱动功率受限,导致输出功率受限,本文旨在解决此问题开展以下研究。本课题设计了两款GaN二极管,应用于110GHz叁倍频器研究中。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叁倍频器相关文献与资料,研究了倍频原理,结合相关电路的分析,最终方案是采用同向并联的二极管排布结构。本文工作重点在于工作频段为110GHz的两款GaN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研究和3D电磁仿真模型建立。分析GaN材料的特点和GaN二极管的优势,得出GaN二极管具有高承载电压,高承载功率等特点,因此GaN二极管适用于高功率输出的倍频器设计。此次GaN作为倍频管的设计材料增加了 GaN二极管在国内倍频器设计中的经验。整个设计包括二极管模型设计,和无源结构设计,然后在ADS软件中整体仿真,最终设计出两款倍频器,并完成装配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第一款叁倍频器的设计,以200mW为驱动功率,结果在108.6GHz处为最大输出功率约2.7mW,效率约为1.35%;以400mW为驱动功率,结果在109.8GHz处为最大输出功率约4.14mW,效率约为1.01%左右。对于第二款叁倍频器设计,以200mW为驱动功率,结果在114.3GHz为最大输出功率,约为11.2mW,对应效率约为5.6%;以300mW为驱动功率,在114.3GHz处为最大输出功率约为18.6mW,效率约为6.2%;以400mW为驱动功率,在114.3GHz处为最大输出功率约为21mW,效率约为5.25%。总之,此文中GaN二极管的设计和在叁倍频器中的应用增加了国内GaN二极管在倍频器高功率的使用经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30)
江舸,经文,成彬彬[7](2017)在《亚毫米波人体隐藏目标复合散斑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理论研究及实验表明亚毫米波具有对人体隐藏目标成像的潜能。但是,同皮肤/衣服等背景物体相比,隐藏目标的散射相对微弱,在分层介质遮挡、粗糙表面散射的共同作用下,回波信号中的隐藏目标信息被污染甚至被掩盖,导致在安防等实际应用中隐藏目标亚毫米波成像及检测的困难。如何利用亚毫米波独特的性能来解决隐藏目标成像的实际问题,是公共安全、反走私等人体检测的研究热点。本项目拟构建人体隐藏目标亚毫米波电磁散射模型及回波信号模型,掌握在不同频率、不同视角下模型参数与散斑统计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取复合散斑中蕴含的目标几何形状/物理特性等信息,以期获得隐藏目标清晰的人体成像结果。(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徐金龙,关欣,李建斌,王俊杰,宁长春[8](2017)在《西藏羊八井CC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及其科学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羊八井3米CCOSMA射电望远镜是目前北半球海拔最高的亚毫米波望远镜。CCOSMA配备了230GHz和345GHz双通道接收机,可以成功观测230GHz和345GHz两个频段的信号。CCOSMA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同时观测两条不同频段的分子谱线,其科学目标是高价CO的银道面巡天,以及一些大尺度多样本的分子天体观测。目前,该望远镜的安装调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2017年年底正式进行观测。(本文来源于《高原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成立[9](2017)在《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频段的频谱资源已日趋枯竭。因此,研究与开发毫米波乃至亚毫米波频段的频谱资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而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分别对毫米波透射式平面轨道角动量天线、毫米波反射式平面轨道角动量天线、高性能的毫米波平面圆极化阵列天线以及太赫兹高高斯耦合度光滑喇叭天线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首先对透射式的平面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天线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平面透射阵列天线的平面螺旋移相面设计思路并给出了设计公式。该平面螺旋移相面通过在周期排列的相位调节单元上打空气通孔实现,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得到空气孔孔径与透射相位的关系。然后,分别设计了工作在94GHz的单板单模平面透射式轨道角动量天线和单板多模透射式平面轨道角动量天线。最后对两款天线远场的幅度和相位方向图分别进行了测试,并通过得到的相位方向图提取了两款天线波束的轨道角动量模式系数谱,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上述研究结果已发表于 Scientific Reports。第二章提出了偏馈反射式的轨道角动量天线。首先基于平面反射阵列天线给出了偏馈反射式轨道角动量天线整体设计的思路和设计公式。然后通过设置主从边界条件的仿真方法得到反射相位随调相单元中孔径变化的关系。接着从单元和整体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偏馈角度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最后设计了一款工作在94GHz的反射式轨道角动量天线,并测量了其幅度相位方向图以及轨道角动量模式系数谱。上述研究结果已发表于IETMicrowaves,Antennas&Propagation。第叁章主要研究了平面宽带圆极化阵列天线。首先基于基片集成同轴线(Substrate Integrated Coaxial Line,SICL)和背腔贴片天线设计了一款工作在E波段的圆极化阵列天线。然后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型波导到基片集成同轴线转接结构,该转接结构能实现两组宽带等幅反相差分传输。基于此转接结构设计了一款紧凑型的平面圆极化阵列天线。与传统的蜿蜒线结构相比,基于新型馈电结构的天线阵列面积减小了约47%。测试得到该紧凑天线阵列的3dB轴比带宽达到了 9.3%,回波损耗带宽达到了 19.9%,频带内的最高增益为12.3dBi。本章的部分结果将发表在IET Microwaves,Antennas&Propagation(已录用)。第四章主要开展了太赫兹高高斯耦合度光滑喇叭天线的研究。首先采用模式耦合技术(Mode Coupling Technique)对四段式多模喇叭天线进行了分析,得到喇叭口面模式分布。然后利用叁次样条曲线(CubicSpline)对四段式喇叭天线进行光滑化处理,得到光滑曲面初始喇叭天线。接着利用MATLAB和CST WMS对该光滑曲面喇叭天线进行联合仿真,基于回溯搜索算法迭代优化得到在220GHz处高斯耦合度超过99%的喇叭天线。最后对该喇叭天线进行了加工测试,其回波损耗、远场方向图和增益均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章的部分内容已投稿至IEEETrans.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11-22)
王勇,黄桂平,杨天克,吕传景[10](2017)在《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形面高精度摄影测量技术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线反射面精度是天线系统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一般要求表面精度是天线工作波长的1/16~1/32,而测量精度要达到表面精度的1/3~1/5。对于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传统测量方法如经纬仪测量等存在很多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利用工业摄影测量技术对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形面进行测量,并进行了高精度天线形面测量实践,结果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10-16)
亚毫米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将于2019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主办,毫米波亚毫米波专业委员会、南京理工大学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微波学报》编辑部等单位承办。热忱欢迎从事微波、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研究及其开发、生产与应用的专家、科研人员及广大师生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欢迎有关企业、研究单位和院校等参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毫米波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珠,王海仁,左营喜.亚毫米波天线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复合优化方法[J].天文学报.2019
[2]..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征文[J].微波学报.2019
[3]..第十二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征文[J].微波学报.2018
[4].刘玉立.毫米波/亚毫米波冰云辐射计:模型及反演算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
[5].胡伟东,张文龙,安大伟,王璐,陈实.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成像仪的图像增强技术[J].上海航天.2018
[6].高欣.亚毫米波叁倍频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7].江舸,经文,成彬彬.亚毫米波人体隐藏目标复合散斑问题探讨[J].微波学报.2017
[8].徐金龙,关欣,李建斌,王俊杰,宁长春.西藏羊八井CC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及其科学目标[J].高原科学研究.2017
[9].成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0].王勇,黄桂平,杨天克,吕传景.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形面高精度摄影测量技术及实践[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