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论文摘要

丹霞地貌以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万山红遍映丹霞”,丹霞地貌以其强大的造景功能和绚丽的色彩为中国大地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丹霞地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瑰宝。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丹霞地貌资源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江西省丹霞地貌资源非常丰富,数量全国第一。龙虎山、龟峰作为江西省丹霞地貌的代表闻名全世界,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关科学研究与旅游开发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但是作为江西省丹霞地貌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武当山相关科学研究甚少,其国内知名度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其旅游可持续开发和龙南经济发展。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和文献查阅,对南武当山及周边区域地理概况、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及其景观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区域内发育丹霞地貌的红层主要为晚白垩世河口组紫红色砾岩、砂岩。丹霞地貌景观包括石峰、一线天、洞穴景观等,为壮年早期丹霞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按成因将其划分为水流冲刷侵蚀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崩塌残余型和崩塌堆积型等五种类型。南武当山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区内及周边植物、动物种类较多。客家围屋建筑、佛教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相互交织,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结合SWOT分析法对南武当山景区地学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与分析,为景区旅游开发制定战略定位与布局。针对景区丹霞地貌科学研究程度低、科普展示建设滞后、旅游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对策,包括:加强丹霞地貌科学研究、保护地质遗迹;加强合作交流、培养专业人才;融入客家文化,打造精品线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丹霞地貌研究现状
  •     1.2.1 丹霞地貌概念的提出
  •     1.2.2 世界丹霞地貌分布概述
  •     1.2.3 国内丹霞地貌研究的阶段划分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     1.2.4 江西丹霞地貌科学研究与旅游开发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地理概况与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2 人文地理概况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质构造与地层
  •     2.3.2 岩浆岩
  •     2.3.3 地貌
  •     2.3.4 矿产
  • 3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与成因分析
  •   3.1 丹霞地貌景观
  •     3.1.1 石峰景观
  •     3.1.2 石墙景观
  •     3.1.3 峰林、峰丛景观
  •     3.1.4 一线天景观
  •     3.1.5 造型景观
  •     3.1.6 洞穴景观
  •     3.1.7 崩积地貌景观
  •     3.1.8 丹霞嶂谷
  •   3.2 丹霞地貌景观成因
  • 4 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资源
  •   4.1 人文景观资源
  •     4.1.1 客家围屋建筑及民俗风情文化
  •     4.1.2 佛教名胜古迹“武当佛堂”与“文华轩”
  •     4.1.3 景观建筑与历史名人
  •     4.1.4 丹霞文化传说
  •   4.2 生态景观资源
  •     4.2.1 植物种类分布
  •     4.2.2 动物种类分布
  • 5 旅游开发SWOT分析
  •   5.1 SWOT分析法概念
  •   5.2 旅游开发SWOT分析
  •     5.2.1 优势(S)
  •     5.2.2 劣势(W)
  •     5.2.3 机遇(O)
  •     5.2.4 威胁(T)
  • 6 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   6.1 开发现状
  •     6.1.1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     6.1.2 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   6.2 开发不足之处
  •     6.2.1 盲目追求开发,忽视科普教育
  •     6.2.2 保护意识淡薄,力度有待提高
  •     6.2.3 设施尚需完善,服务亟待提升
  •   6.3 旅游开发基本理念和整体思路
  •     6.3.1 旅游开发理念
  •     6.3.2 旅游开发整体思路
  •   6.4 旅游开发定位
  •     6.4.1 战略定位
  •     6.4.2 目标定位
  •     6.4.3 形象定位
  •   6.5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     6.5.1 空间布局
  •     6.5.2 框架格局
  •   6.6 旅游开发策略
  •     6.6.1 完善景区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     6.6.2 立足遗迹保护,做好科普规划
  •     6.6.3 开展合作交流,培养专业人才
  •     6.6.4 融入客家文化,形成精品线路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管文娟

    导师: 郭福生

    关键词: 南武当山,丹霞地貌,地学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旅游

    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分类号: F592.7;P931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4193K

    下载量: 275

    相关论文文献

    • [1].内外兼修 舆论监督护家园——恩施日报社保护丹霞地貌报道回顾[J]. 新闻前哨 2019(07)
    • [2].陕北丹霞地貌存在与价值的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16)
    • [3].青海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及演化[J]. 西北地质 2019(03)
    • [4].新龙红山丹霞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S1)
    • [5].陕北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建议[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0)
    • [6].陕北龙洲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表达专区构建设计[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2)
    • [7].我国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及特点[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20)
    • [8].张掖丹霞地貌美景醉人[J]. 新闻论坛 2017(02)
    • [9].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J]. 资源导刊 2016(S1)
    • [10].丹霞地貌旅游景观开发研究初探[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04)
    • [11].中国省会城市中规模最大丹霞地貌景观新研究——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新考察新发现[J]. 甘肃科技 2016(17)
    • [12].旅游博主带外国游客违规踩踏丹霞地貌[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09)
    • [13].丹霞地貌[J]. 科学家 2016(15)
    • [14].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J]. 地球 2017(01)
    • [15].当皇家园林遇上塞北丹霞 河北承德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过审[J]. 地球 2017(01)
    • [16].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J]. 快乐作文 2016(34)
    • [17].习水红层山地上的绿色森林[J]. 大自然 2017(02)
    • [18].七彩丹霞地貌[J].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17(04)
    • [19].杨家岩景区[J]. 大众科学 2017(05)
    • [20].且看岩石自斑斓[J]. 天天爱科学 2017(09)
    • [21].靖边龙洲 不只有丹霞地貌[J]. 视界观 2017(02)
    • [22].张掖丹霞地貌[J]. 丝绸之路 2014(21)
    • [23].丹霞地貌[J]. 地球 2013(01)
    • [24].丹霞地貌 中国原创地质品牌[J]. 文明 2009(02)
    • [25].拍摄丹霞地貌的背后故事[J]. 文明 2009(02)
    • [26].丹霞地貌[J]. 宝藏 2011(07)
    • [27].崀山丹霞地貌甲天下[J]. 林业与生态 2019(03)
    • [28].《中国典型丹霞地貌成因研究》评述[J]. 地理学报 2016(11)
    • [29].丹霞地貌(中国)[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6(09)
    • [30].掉落的彩虹[J]. 儿童故事画报 2020(16)

    标签:;  ;  ;  ;  

    赣州南武当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