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秦学武[1](2015)在《二十世纪以来两个汉字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史论》文中提出汉字研究在中国历史悠久、成果宏富,但汉字学的学科建设历史并不长,基础理论建设尚显薄弱。本选题以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为时间维度,以两岸三地为空间维度,从普通文字学的角度全面、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两个汉字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进展,理清学术发展脉络,丰富学史内涵,以促进汉字学史建设。本选题系统研究汉字属性和汉字形体演变两个汉字基本理论问题。提出汉字属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汉字属性,即指汉字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等;广义的汉字属性,则在狭义的汉字属性基础上,将汉字的性质包括在内。本文在研究划类时取广义,分章论述时取狭义。汉字形体演变研究包括字体演变、形体演进两大方面。字体演变重在从字形特点和总体风格的宏观视角研究汉字的字体更替和代际变化;形体演变则重点研究六种不同的形体演进方式给汉字形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揭示不同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对常规演进方式的制约作用和阶段性特征。文章共分六章,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四章,分别论述了汉字的属性、汉字的性质、字体的演变和形体的演进等四方面问题。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成果综述、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进展,期望通过对汉字属性和形体演变两个基本汉字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为深化汉字学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材料。第一章“汉字的属性”。全面清理了文字和汉字的定义、汉字的构成要素、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产生的理论基础、学术背景及相关成果;以学界的主流观点为主线,围绕不同观点流派的代表人物、重要着述、学术交锋,理清研究发展脉络。汉字的定义,是汉字属性问题研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命题,既是厘清汉字学与其他学科界限的依据,也是建立科学的汉字观并正确开展后续研究的逻辑起点。重点梳理文字本位、语言本位的两种文字观,以及各自代表性的汉字定义。汉字的构成要素,是汉字定义问题研究的深化。重点分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传统文字学的三要素、普通文字学的三要素,以及李运富的新“三要素”的内涵、性质,以及理论背景。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区分汉字学不同学派的分水岭。将汉字和汉语关系研究置于宏观的文字和语言关系研究背景下,不涉及汉字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微观层面研究。重点研究了文字和语言关系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即“先后论”、“平行论”、“渐近论”。第二章“汉字的性质”。系统阐释中外不同汉字性质观的学理依据,全面梳理表意文字、语素文字、意音文字、表音文字等不同汉字性质说的源流发展、代表观点、内容特点以及学术论争。提出了评价汉字性质不同学说的三点看法。关于表意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的主要方式、文字发展的阶段论、汉字直接表示概念三个不同的分类标准,系统研究了每种分类内中外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流变,从产生的历史语境剖析各种观点的内在本质。关于语素文字说。系统梳理语素文字说和语素——音节文字说的划分依据,比较语素文字说与表意文字说的差异,回答语素文字说是否是本质属性,及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问题。关于表音文字说。重点分析围绕汉字是否是表音文字引起的学术论争,评价其历史价值。关于意音文字说。比较分析了周有光、裘锡圭两种意音文字说的学理基础和不同内涵,评价了两种观点的学术贡献和历史地位。第三章“汉字的字体演变”。梳理了百年来汉字字体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清理了字体、正体、俗体、古体等基本概念,分析了汉字字体演变分期的不同代表性观点,理清了主要字体的名实关系及其演进序列。全面梳理了隶变的性质、时间、产生方式,以及给汉字发展带来的影响。指出了汉字字体发展的渐变性、层累性特点。第四章“汉字的形体演进”。重点研究了形体演进的六种常见方式,即简化与繁化、分化与类化、声化、规范化,具体分类了不同演进方式的产生途径、原因、类型及特点。对汉字形体演变的非正常方式——讹变进行了专题研究,全面梳理了学者们对讹变的界定、现象的列举、原因的分析等多角度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了王凤阳提出的汉字形体演变三大规律:简易律、区别律、表达律。围绕三大规律的内涵、对汉字形体演进方式的影响、发生作用的时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
聂志平[2](2014)在《20世纪国内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述评(下)》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以年代为序,对20世纪我国的语言学界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我们以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介绍、研究的述评为主,也兼及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传播和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焦徽[3](2014)在《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语运动是整个近代中国语言文字改革运动的一部分,而近代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所反映的又是民族的生存危机。西力东渐以来,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奇变”,屡战屡败,丧权辱国,为改变落后挨打的困境,从各个角度思谋挽救之道,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也在被检讨之列,因而使汉字呈现出危机局面。这种情况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汉字的合理性被怀疑,主要与“开民智”应对列强入侵的思潮有关。甲午战争“大中国”惨败于学习西方有成的东方“小日本”,这一结局带给中国十人强烈刺激,他们痛定思痛,要求中国改弦易辙,以日本为样板,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都向西方学习。而学习西方,既要开官智,也要开民智,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认识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民族的处境,接受新知识。只有民智大开,国家才能富强,这一认识成为当时先进士人的共识。为何西人皆能读书识字,而中国人识字者少呢?他们发现各自文字的难易程度不同。西文结构简单,而且语文合一容易掌握;反之,中国的汉字则笔画复杂,且中国文字与语言离。他们认为汉字的艰深难学难认影响了国人教育的普及、民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军事的战斗力。在这些人士看来,若要中国人识字通文,对汉字进行改革就势在必行了。他们开始纷纷表达汉字改革的主张。其中最激进的文字改革意见,就是废除汉字,以西方世界最新出现的世界语取而代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世界语运动在中国兴起。不过这一思潮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有不同的特征。大致来说,在晚清时期,世界语在中国有初步的传播。世界语学校、世界语学社、世界语学会等团体组织在各地建立,世界语书籍、刊物随之在各地发行,世界语被认为是简单易学的新兴语言,而且价值中立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类共用。当时的鼓吹世界语的人士,一方面将世界语与文化革新联系起来,以之着力推进“新学”;另一方面也将世界语运动作为无政府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可谓文化功能与政治功能兼具,而皆为尝试性的阶段。到了民国前期,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世界语运动得到较大发展,而且呈现出主要与文化运动相激荡的特点。民国初年的中国,旧秩序废除,新秩序却未建构起来,思想界出现一种反思潮,认为文化问题没解决是政治问题难解决的根源,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革除固有传统文化,包括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这就为世界语运动新的高潮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早期政治和文化宗旨兼备的世界语运动朝向突出文化性的方向发展。新文化运动之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入政治革命时期。世界语中立的世界主义受到较大挑战,世界语者在坚持超然而普遍的世界和平理想,还是转而为特定党派价值服务之间纠结徘徊。而与此同时,中国世界语者也在思考受到国内战争影响而滑入低潮的世界语运动如何继续发展。国民政府建立后,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世界语者提出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的口号,使世界语运动跟中国的救亡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世界语运动在调适自己与中国社会之关系并服务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政治文化面相。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后国共之间内战的进行,世界语运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但仍不绝如缕,在世界语者顽强坚持下勉力推动。从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形来看,世界语在中国与在世界其他国家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面对急切希望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中国世界语运动调适自身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并服务于近代中国社会,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特定文化运动和特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呈现的更多是超越语言本身的社会面相。
李静[4](2013)在《2004—2012年索绪尔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2012年这八年间,中国学者对于索绪尔的研究开始呈上升趋势,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学者对于索绪尔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索绪尔思想来源、索绪尔与其他学者思想上的比较研究;第二方面,就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出现的一些语言观做本体的研究;第三方面,运用索绪尔的理论进行实践性研究;第四方面,索绪尔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及后人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功过评说。
王庆[5](2011)在《论文字的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评张朋朋文章中的一些言论》文中研究指明文字是记写语言的符号系统,这是文字的本质。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语言的关系可以表述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近几年,张朋朋在《汉字文化》上不断发表一些有关"文字的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的个人言论,恰恰有违人们对文字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的既定认识,必须予以批判。
丁炜[6](2010)在《全语言研究 ——兼论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文中认为全语言作为20世纪中叶在美国诞生的语言教育思潮,立足于整体与联系的原则,考察语言与语言学习的本质,并以改变以技能为导向的语言教育现状为旨趣,提出了组织语言课程与实施教学的基本理念,在20世纪后半期主导了美国许多地区的语言教育政策,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与国人的关注。本研究力求联系全语言发生、发展的历史境脉,发掘全语言的理论渊源,深入理解全语言的基本理论,以突破全语言局限性为目标,聚焦语言学习问题,提出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并以一则案例研究践行自己对全语言与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认识,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启示。全文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从美国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中梳理影响全语言发生、发展的历史动因,寻找全语言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全语言的发展分期。第二章,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各领域中寻找影响全语言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通过阐述夸美纽斯、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韩礼德等人关于语言学习与发展、语言教育的论述,为理解全语言的主要理论观点奠定基础。第三章,从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发展观、课程观与教学观等五个方面论述全语言的基础理论,构建起对全语言理论观点的较为完整的认识。第四章,结合同时期的主流语言学、主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以及美国教育改革的背景,评述全语言的贡献与局限,并对全语言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可能带来的启示作出思考。第五章,揭示全语言关于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学习科学、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文化心理学以及教育政治学的观点,分析研究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多维视角,并对其基本观点以及语言学习活动模型作了初步探讨。第六章,聚焦小学作文活动,描述一则在上海市某小学开展的基于社会文化观的语言学习活动实践案例研究,以较为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检验活动模型的有效性,并深化对全语言与语言学习社会文化的认识。
杨文全,张超[7](2009)在《伍铁平语言学学术批评思想初论》文中研究说明伍铁平是我国当代着名理论语言学家,模糊语言学、比较词源学的开创者。在语言学界较早举起学术批评大旗,围绕"学术"和"学风"这两个影响学术发展的要害问题,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界的伪科学和不正之风进行了大胆揭露与批评。其学术批评活动,对净化语言文字学学术环境,维护国家语言文字政策,促进语言学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飞扬[8](2004)在《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记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德江先生》文中研究说明
王艾录[9](2003)在《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语言理据研究中,存在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主要有:(1)任意性的构件是什么?在目前的研究中时而称"声音和意义",时而称"名称和事物"等等,这影响着有关研究的科学性。(2)如何正确对待索绪尔的任意说?人们往往认为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否认了理据性,其实不然。(3)单纯符号有无理据性?回答是肯定的,单纯符号没有内部形式,但不等于没有理据。(4)任意性和理据性在语言中的地位如何?它们不是水火不容,而是辩证统一。
聂志平[10](2002)在《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讨论徐德江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系列论文中对索绪尔语言符号能指、所指的认识和对索绪尔语法思想的理解。我们认为徐氏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理解有许多错误,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
二、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以来两个汉字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及成果综述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成果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先行,评叙结合 |
(二) 比较研究,见本知流 |
(三) 横纵结合,由点及面 |
(四) 原典为主,尊重历史 |
四 研究难点 |
(一) 研究的时代性 |
(二) 对象的复杂性 |
(三) 研究的系统性 |
第一章 汉字的属性 |
一 汉字的定义 |
(一) 不同文字观的比较 |
(二) 不同的文字定义 |
二 汉字的“三要素” |
(一) 传统文字学中的三要素 |
(二) 普通文字学中的三要素 |
(三) 李运富的三要素 |
(四) 小结 |
三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
(一) 先后论 |
(二) 平行论 |
(三) 渐近论 |
(四) 小结 |
第二章 汉字的性质 |
一 表意文字说 |
(一) 文字记录语言的主要方式 |
(二) 文字发展的阶段论 |
(三) 汉字直接表示概念 |
(四) 小结 |
二 语素文字说 |
(一) 国外的语素文字说 |
(二) 国内的语素文字说 |
(三) 语素——音节文字说 |
(四) 小结 |
三 表音文字说 |
(一) 表音文字说的提出 |
(二) 表音文字说引发的讨论 |
(三) 小结 |
四 意音文字说 |
(一) 周有光的意音文字说 |
(二) 裘锡圭的意音文字说 |
(三) 意音文字说的推阐 |
(四) 小结 |
五 关于汉字性质的其他说法 |
(一) 音节文字说 |
(二) 形音文字说 |
(三)“三个角度”综合说 |
(四)“三要素”综合说 |
(五) 小结 |
六 结论 |
(一) 研究汉字性质,要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看 |
(二) 研究汉字性质,要历史而不是静止地看 |
(三) 研究汉字性质,要比较而不是单向地看 |
第三章 汉字的字体演变 |
一 “字体”及相关成果 |
(一) 字体的定称 |
(二) 主要研究成果 |
二 正体、俗体、古体之别 |
三 汉字字体的名实关系与演进序列 |
(一) 甲骨文与金文 |
(二) 大篆与小篆、隶书 |
(三) 小结 |
四 汉字形体演变的分期 |
(一) 形体依据:汉字字体的演进过程 |
(二) 结构依据:汉字构造的发展过程 |
(三) 功能依据:汉字记录汉语的历史进程 |
(四) 综合标准:汉字形体发展过程的全面考察 |
(五) 小结 |
五 隶变的研究 |
(一) 隶变及主要研究成果 |
(二) 隶变的时限 |
(三) 隶变的方式 |
(四) 隶变的性质及其影响 |
(五)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的形体演进 |
一 汉字字形的演进方式 |
(一) 简化与繁化 |
(二) 分化与类化 |
(三) 声化 |
(四) 规范化 |
二 汉字的非常规演进方式——讹变 |
(一) 讹变的界定 |
(二) 讹变的类型 |
(三) 讹变的原因 |
(四) 讹变与讹混的区别 |
(五) 小结 |
三 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 |
(一) 演变规律及其内涵 |
(二) 演变规律对汉字发展的影响 |
(三) 演变规律的相互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20世纪国内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述评(下)(论文提纲范文)
六、90年代 |
(一) 着作类 |
(二) 专论 |
(三) 第二次关于语言言语问题的讨论 |
(四) 关于任意性问题的争论 |
(3)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字危机的出现 |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的汉字改革呼声 |
一、汉字面临的危机 |
二、汉字改革的不同声音 |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有限参与 |
第三节 导致清末汉字改革动议出现的因素 |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世界语及世界语主义 |
一、世界语 |
二、世界语主义 |
第二节 中国世界语运动的出现 |
一、世界语进入中国的途径及分期 |
二、中国知识界对世界语的认识 |
三、世界语的早期传播 |
四、《新世纪》之废汉字“径用万国新语”主张 |
五、早期舆论关于世界语与教育之关系的认识 |
第三章 民国早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新青年》之废汉字用Esperanto主张 |
第二节 世界语运动的实际开展 |
一、世界语运动的开展情况 |
二、世界语加入学校课程案及世界语联合大会的召开 |
三、书籍刊物的发行 |
第三节 世界语与新文化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世界语运动 |
第一节 世界语运动的发展 |
一、世界语运动组织的现状 |
二、世界语运动发展走向之思考 |
第二节 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 |
一、三民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
二、为中国之“解放”而用世界语 |
三、共产主义与世界语运动 |
结语 |
一、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界同步 |
二、中国世界语运动与世不同 |
三、中国世界语运动趋向常态化 |
附录 |
附录一 世界语学社规则 |
附录二 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校则 |
附录三 广州东山世界语学会简章 |
附录四 汉口世界语学会章程 |
附录五 云南省世界语学会章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全语言研究 ——兼论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一章 全语言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全语言的诞生阶段:20世纪50年代—1977 |
一、语言研究的转向 |
二、阅读过程研究的启动 |
三、阅读教学模式的论战 |
第二节 全语言的发展阶段:1978—1986 |
一、写作过程研究的进展 |
二、读写萌发理论的加盟 |
三、教师专业团体的发展 |
四、第一部专业理论着作的出版 |
第三节 全语言的高潮阶段:1987—1994 |
一、对官方语言教育政策的成功介入 |
二、大量研究成果的涌现 |
第四节 全语言的转化阶段:1995— |
一、加州测试 |
二、阅读之战 |
三、走向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语言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夸美纽斯:语言教育的自然秩序 |
一、语言教育的自然秩序 |
二、语言教育违反自然秩序的三重表现 |
三、适应语言教育自然秩序的教学原则 |
第二节 杜威:自然的语言教育 |
一、自然的语言教育的起点:儿童天生的兴趣 |
二、自然的语言教育的目的:帮助儿童掌握语用意义 |
三、自然的语言教育的原则:整体性原则 |
第三节 皮亚杰:结构主义视域中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教学 |
一、语言发展也有结构 |
二、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相互促进 |
三、功能是研究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基点 |
四、运用基于建构的语言教学方法 |
第四节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视域中儿童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
一、儿童言语发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二、儿童言语发生与发展的研究方法:单元分析法 |
三、儿童言语发生与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第五节 韩礼德:功能语言学视域中儿童的语言发展 |
一、儿童发展的是作为意义潜势的语言 |
二、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
三、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功能的发展 |
四、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学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语言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全语言的语言观 |
一、语言是符号系统 |
二、语言是交际事件 |
三、语言是世界观 |
第二节 全语言的语言学习观 |
一、语言学习是个自然的过程 |
二、语言学习是个社会的过程 |
三、语言学习是个建构意义的过程 |
第三节 全语言的语言发展观 |
一、语言发展的动因:离心力与向心力 |
二、语言发展的历程:从整体到部分 |
三、语言发展的特征:功能先于形式 |
第四节 全语言的课程观 |
一、对课程的基本理解:学习经验 |
二、课程组织的原则:统整 |
三、课程组织的方法:主题循环 |
第五节 全语言的教学观 |
一、全语言教师 |
二、全语言学习者 |
三、全语言教学的要素与原则 |
四、全语言教学评价:真实性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全语言的评价 |
第一节 全语言的贡献 |
一、超越规则:一种关于语言的新认识 |
二、语言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建构:一种语言学习的新观点 |
三、自然情境中的语言理解研究:一种语言学习过程研究的新方法 |
四、以教科书批判为起点:一种语言教育变革的新策略 |
第二节 全语言的局限 |
一、忽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差异 |
二、忽视语言意义的多维性 |
第三节 全语言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
一、对语文学习理论研究的启示 |
二、对语文课程建设的启示 |
三、对语文教材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 |
第一节 从全语言到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 |
一、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起点 |
二、研究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多维视角 |
三、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与语言学习认知主义观的区别 |
第二节 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 |
一、语言学习是意义实践 |
二、作为意义实践的语言学习的特征 |
三、作为意义实践的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特质 |
第三节 基于社会文化观的语言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
一、意义实践的形式:活动 |
二、语言学习活动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点 |
三、语言学习活动的模型 |
第四节 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对当代中国语文教育重要观点的启发 |
一、对“人文性”的另一种解读 |
二、对语文课程“实践观”的补充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学作文活动研究 -基于语言学习社会文化观的实践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领域选择的缘由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合作者与研究对象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二节 书斋式研究:阐明核心概念 |
一、作文活动的内涵和特征 |
二、作文活动要素调整 |
第三节 行动研究:实施策略、结果分析与反思 |
一、实施策略 |
二、结果分析 |
三、研究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伍铁平语言学学术批评思想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伍铁平学术批评的基本内容 |
二、伍铁平语言学学术批评思想的特点 |
第一, 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 |
第二, 坚持正义, 弘扬正气。 |
第三, 真理至上, 引据缜密。 |
三、余 论 |
四、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以来两个汉字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史论[D]. 秦学武.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2)
- [2]20世纪国内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述评(下)[J]. 聂志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3]近代中国世界语运动进程研究[D]. 焦徽.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2004—2012年索绪尔研究综述[J]. 李静. 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 2013(00)
- [5]论文字的本质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评张朋朋文章中的一些言论[J]. 王庆. 当代外语研究, 2011(07)
- [6]全语言研究 ——兼论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观[D]. 丁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8)
- [7]伍铁平语言学学术批评思想初论[J]. 杨文全,张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8]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记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德江先生[J]. 飞扬. 汉字文化, 2004(02)
- [9]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 王艾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6)
- [10]徐德江的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 聂志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