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批判与重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文化,批判,重构
文化批判与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海[1](2008)在《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陈小奖[2](2007)在《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对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思想进行研究。陈独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反省和深刻的中西文化比较之后,认识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模式必须进行现代转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独秀以西方现代性文化为范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解构与颠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新文化设计蓝图:大力宣传“民主”思想,构建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宣传“科学”思想,促进中国文化知识论的转型;进行文学革命,构建以白话文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化;引进西方伦理道德学说,建立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伦理文化;并力图通过文化的转型,培养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积极进取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民主政治意识的新青年,实现人和社会的双重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陈独秀的文化主张和新青年的设想并没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一问题在他的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后才得到解决。时至今日,近代文化史上提出的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对立,如何推动文化转型,如何重建中国的人生哲学,仍然困扰着当今的学术界。因此,反思陈独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观于学术于社会都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成慧芳[3](2006)在《当下广场文艺的文化批判与重构——兼谏“激情广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激情广场”为代表的广场文艺,因过于浓厚的道德或“超我”情愫,而大有将“激情”演变为“矫情”之趋势。现存广场文艺的根本问题,在于对广场文化的误读和对市民精神的误读。要使广场文艺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应从理解广场的文化特质并解放人的精神潜能做起。为此,应倡导对广场文艺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全面重构。(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06年09期)
马小虎[4](1994)在《批判为了创造 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为了创造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马小虎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后,一个重要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这个主题激荡着无数关心传统文化出路的仁人志士的心。从传统看,客观上越是最不神圣的阶段,在意识上越有被神圣化的历史,也越有被否定化...(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1994年01期)
王维平[5](1993)在《忧患意识与理性精神——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这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华夏子孙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而持续不断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课题。最近,李宗桂先生30万言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再次向这一历史课题冲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简称《批判与重构》)该书从整体上、宏观上探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和当代出路。可以说它是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理性精神相融合的结晶。(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1993年03期)
汪先全[6](1993)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派的可喜创获——评介《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的中国,曾有过热烈的文化讨论。但是,在那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派似乎缺少新的创获.在冷静沉潜下来以后,经过深入的反思和探讨,出现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李宗桂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便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该书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演进为背景,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流派、文化主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试图立足改革开放的现实,吸纳中国传统和人类文化精华,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建构。这部新作使文化讨论在90年代初出现了向深层发展、向破中有立、主要是解决立的问题的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一、自觉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各种文化流派和学术主张,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在谈到明清之际的文化思潮时,作者(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1993年09期)
惠吉星[7](1993)在《百年文化历程的回顾与前瞻——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宗桂同志的新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一书是介于文化学理论与文化史之间的着作。反思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现实构成和基本形态,展望未来新型文化体系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作者紧扣中国文化出路这一主题,站在当代理论思维高度,在总结近代以来历次文化论战特别是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精神方向和原则。无疑,不能将传统中国向现代化的转型仅仅归结为文化的转型,但我们有理由把文化现代化视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和核心,因此,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也就是在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出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重新在华夏大地涌起的今天,作者对重建中国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的探讨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与近年出版的同类着作相比,该书在以下几个方(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1993年03期)
[8](1993)在《专家学者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教授李宗桂的新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探讨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和当代出路的专着。作者以现代文化发展为观照,以新型文化体系的建构为追求,对中国文化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历程,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解析。作者考察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诸多文化批判思潮和文化重构理论,以及港台、海外中国学者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1993年03期)
李翔海[9](1993)在《对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学者李宗桂在出版了第一部综论中国文化的专着《中国文化概论》之后,又推出了一部新的力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书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历程,系统总结、反思了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各派观点,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作了深入的前瞻性研究,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值得一读。(本文来源于《高校理论战线》期刊1993年01期)
陈跃飞[10](1993)在《创建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可贵探索——评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是令人困扰的现实问题。在内忧外患的强烈挤压之下,怀抱经国济世之志的思想界,急切地提出了种种解决中国文化出路的主张: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全盘西化、变器卫道、西体中用、民主共和、回归传统、复兴儒学、“彻底重建”、中魂西体、综合创新,等等。可谓百家争鸣,殊途而不同归。这刚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要实现现代化,面临着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难题。李宗桂的新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李着),正是对这个难题的富有理论勇气和时代使命感的正面回答,也是对近代以来文化批判文化重构工作的理论总结,更是对10年来文化讨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批判性超越。关注文化研究的人都意识到,1989年下半年以前的文化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否定性思潮占掘主导地位;1989年下半年开始,大(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1993年02期)
文化批判与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是对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思想进行研究。陈独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反省和深刻的中西文化比较之后,认识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模式必须进行现代转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独秀以西方现代性文化为范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解构与颠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新文化设计蓝图:大力宣传“民主”思想,构建民主自由的政治文化;宣传“科学”思想,促进中国文化知识论的转型;进行文学革命,构建以白话文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化;引进西方伦理道德学说,建立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伦理文化;并力图通过文化的转型,培养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积极进取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民主政治意识的新青年,实现人和社会的双重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陈独秀的文化主张和新青年的设想并没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一问题在他的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后才得到解决。时至今日,近代文化史上提出的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对立,如何推动文化转型,如何重建中国的人生哲学,仍然困扰着当今的学术界。因此,反思陈独秀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观于学术于社会都有所裨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批判与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杨光海.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J].泰山学院学报.2008
[2].陈小奖.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成慧芳.当下广场文艺的文化批判与重构——兼谏“激情广场”[J].学术交流.2006
[4].马小虎.批判为了创造 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学习与探索.1994
[5].王维平.忧患意识与理性精神——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现代哲学.1993
[6].汪先全.马克思主义文化派的可喜创获——评介《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学术月刊.1993
[7].惠吉星.百年文化历程的回顾与前瞻——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1993
[8]..专家学者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J].中国图书评论.1993
[9].李翔海.对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评介[J].高校理论战线.1993
[10].陈跃飞.创建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可贵探索——评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J].学术研究.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