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贫困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冲突,生态安全视角,冲突强度,影响因素
贫困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孙丕苓,许月卿,刘庆果,黄安[1](2019)在《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例,基于生态安全视角,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取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综合指数模型,对环京津贫困带土地1985-2015年土地利用冲突进行强度测度,并运用空间热点探测、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具有空间相关性,空间集群分布特征显着。1985-2015年耕地冲突强度空间格局变化显着,耕地重度冲突分布区向张家口西部、北部集聚,高度、中度冲突分布区向坝上西部地区、承德东部地区集聚。建设用地冲突强度空间格局整体变化不大,局部地区略有变化,建设用地重度、高度冲突分布区向张家口、承德市区周边集聚,张家口中部重度冲突集聚区扩展明显,太行山区重度冲突集聚区持续收缩。(2)1985-2015年环京津贫困带耕地、建设用地冲突强度地形梯度格局基本一致。随着地形梯度的升高,冲突强度变化显着;中高地形梯度区土地利用冲突变化以耕地冲突为主,冲突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总体变化不大。(3)地形条件和地理区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空间格局。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通过影响人类需求影响土地利用冲突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6-29)
方帅[2](2019)在《贫困治理困境的结构与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结构—冲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Z县精准扶贫案例的分析发现,贫困治理中的冲突可概括为两类,分别为主体间冲突和项目制冲突,而导致精准扶贫陷入两类冲突的重要原因是结构性要素的失衡。具体而言,贫困治理中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制度结构的非稳定性、利益结构的非均衡性、治理结构的非对称性和资源结构的非对等性。在当前精准脱贫的决胜攻坚阶段,应注重从村庄治理入手,通过结构性调适建立起相对均衡的体制机制,进而化解贫困治理中的冲突与矛盾,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梁燕晓[3](2018)在《黑格尔:个体与共同体冲突的成功和解者?——基于市民社会中贫困问题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一个黑格尔,在不同学者眼中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形象——保守的国家主义分子和融合古代共同体主义与近代自由主义的调和主义者。特别是,黑格尔的后一种形象已成为当前学界争议的焦点,而市民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则是探讨这一难题的较好切入点。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一方面赞同导致贫困的劳动所有权所体现的个体原则,另一方面又支持市民社会对贫困的救济所体现出的共同体原则,由此引发了一桩公案——市民社会是否解决了贫困问题?对早期和晚期两种不同解决方案的回顾,表明重建于中世纪行会基础上的同业公会,被黑格尔视为一种既不同于置贫困问题于不顾的个体自由主义,也不同于实施普遍救济的国家福利主义的理论构想。(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8年04期)
冉光仙[4](2018)在《边界守望:贫困群体介入无边界冲突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举凡思想、意识、价值和行为皆有其边界,冲突意味着不同事物之间及同类事物内部之间在阈限边界进行着交锋和较量。"无边界社会"纳入当下中国语境后,可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连,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扣,促使人们对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场域关系进行再认识。"无边界冲突"是对既有边界的打破,亦可能是对旧边界的跨越,它在公权与私权之间,以及公权与公权之间、私权与私权之间都有不同的反映,尤其与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有着深层次的矛盾干系。贫困群体因先赋性或预制性因素出现发展困顿,其自身的权利边界被侵蚀,而又试图打破诸多边界以获得共享性诉求的满足,从其中的生成逻辑和制度性根源看,社会群体介入无边界冲突无疑是在寻求和拓展融合性权利的路径。无边界冲突反映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丰富性、多元性及冲突碎片化、无域化的新特征,出现以本界守边界、以无界求有界、以旧界拓新界的变化,但不能放任无边界冲突现象的泛化,应本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进行刚柔兼济的边界治理设计,有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国家安全。(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鹏[5](2018)在《城市贫困家庭女性角色冲突、就业匹配与家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贫困女性某些特征和相对优势使其相比男性更有可能获取就业机会。然而,她们一方面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取经济收入,以维持家庭最低生活;另一方面又受传统家庭观念、家庭照料等家庭劳动负担沉重制约,从而限入角色冲突和观念冲击之中。在家庭经济预算硬约束下,城市贫困家庭决策更倾向于通过合作和角色互补增进家庭福利。因此,研究建议:增进家庭男女平等,调适"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观念,城市贫困家庭男性需要增加家庭照料等家庭劳动参与,实现家庭内部分工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匹配";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家庭福利政策,加强政策执行监管,消除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提供更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公益性就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者鼓励和支持引导社区居委会、专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城市贫困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幼儿看管、康复保健等服务。(本文来源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孙丕苓[6](2017)在《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是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近30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生产与生活活动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均存在不尽协调的矛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土地利用冲突日益凸显,如何应对土地利用冲突成为区域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界定土地利用冲突概念与内涵,借鉴生态学、地理学、土地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冲突识别、分类与强度测度方法体系,选取地处农牧交错带兼具京津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供水源地作用的环京津贫困带作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融合遥感影像、站点观测、统计资料、实地调研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arkov-CLUE-S等模型方法,系统分析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模拟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可为土地利用管理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全球土地研究计划提供典型区域案例,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应用范围。(1)根据国内外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相关成果,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界定土地利用冲突概念与内涵。生态安全视角下,土地利用冲突可理解为农业耕作、经济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安全空间的占用,主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与生态安全空间之间的竞争、矛盾与不和谐的空间关系,即耕地、建设用地空间与生态安全空间之间的错配重迭。生态安全空间是指提供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以及对外界干扰具有特殊敏感性或潜在自然灾害影响,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产生负面生态效应的区域,按其对人类开发和干扰敏感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2)立足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区域自然地理及资源环境特征,诊断区域主要生态过程与生态问题,辨析区域关键生态过程和主导生态功能,借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利用GIS技术及CASA、RUSLE、RWEQ、InVEST等生态学方法模型,进行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以及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构建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重要性空间格局与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进行迭加,根据等级最高原则,运用析取运算法,提取生态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等级最高的栅格单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不同等级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根据人类经济活动空间与不同等级生态安全水平空间的矛盾关系,辨识土地利用冲突的表征属性特征及表现形式,判识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和类型,运用判别矩阵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体系。基于不同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划定适宜的格网,综合集成专家打分、层次分析、综合指数等方法模型,结合GIS迭置分析功能,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综合指数,测度土地利用冲突强度。(3)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模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1985-2015年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从土地利用冲突类型方面来看,1985-2015年耕地冲突面积先增大后减小,耕地极严重、严重冲突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坝上高原区、坝下西部地区和承德东部地区,在张家口张北、沽源、万全、怀安、阳原、蔚县和承德平泉、承德县境内分布集中;建设用地冲突面积持续增大,建设用地极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为分布,严重、较严重冲突主要分布于张家口西部和承德南部地区,在张家口万全、怀安县和承德兴隆、围城县呈现小规模集聚,并呈现向山区扩展趋势。②从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方面来看,1985-2015年耕地冲突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耕地重度冲突区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坝下地区,在张家口怀安、阳原、蔚县境内集聚,并呈现向张家口西部、北部集聚趋势;高度、重度冲突区向坝上高原西部地区和承德东部地区集聚,集中分布于张家口康保、尚义县和承德隆化、承德县。建设用地高度、中度冲突区向市区及周边区域集聚,集中分布于张家口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万全县、怀安县和承德双桥区。③从土地利用冲突的地形梯度特征方面来看,耕地、建设用地冲突的地形梯度格局基本一致,低地形梯度区是耕地、建设用地极严重冲突和严重冲突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耕地、建设用地冲突强度差异显着。(4) 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异演变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格网尺度上,地形条件、地理区位条件对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异影响显着,地形位指数、距主要河流的距离、距主要道路的距离、距县城中心的距离、距乡镇中心的距离是影响土地利用冲突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在县域尺度上,有效灌溉率、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镇化水平、第二叁产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造林面积、生态退耕面积是耕地冲突强度时空分异的关键影响因子,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镇化水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路网密度、生态退耕面积、政策种类数是影响建设用地冲突强度时空分异的关键因子。(5)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自然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4种土地利用情景,运用Markov-CLUE-S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空间格局。结果发现,不同区县适宜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崇礼县适合采用土地利用规划情景,蔚县适合采用耕地保护情景,其余各区县都适宜采用生态保护情景;不同地形梯度区的理想土地利用情景有所不同,第1-5级地形梯度区适宜采用土地利用规划情景,第5-10级地形梯度区适宜采用自然发展情景,第11-15级地形梯度区四种土地利用情景下土地利用冲突强度不存在明显差别。本研究从栅格、格网、县域行政单元尺度,开展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实现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定量化、定位化和精确化,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师旭[7](2015)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知情权与贫困学生隐私权的冲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基于实现社会公平下的教育公平以及社会保障下的贫困学生保障而建立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助双方的权利诉求,出现了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如何妥善解决矛盾,而不损害贫困生的人格尊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10期)
徐谦[8](2014)在《职业技术学院中贫困学生的心理冲突及教育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实行,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中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成长环境、特殊的成长经历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素质缺陷,给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关心、了解贫困生,分析并掌握其心理特点,不仅关系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对创建和谐校园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4年78期)
仇凤仙[9](2014)在《农村贫困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代际冲突分析——皖北李村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农村社会出现了"价值虚化"现象,伦理体系发生异化,生活中的"去价值化"、"去老龄化"使得村庄张力、离心力扩大,贫困老人被边缘化、污名化,加剧了农村代际冲突。在面对代际冲突时,亟需关注贫困老人的行动选择及其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追寻农村社会伦理的变异,探究贫困老人代际冲突行动背后的逻辑及隐藏其后的农村社会的变迁,应是我们当前研究农村贫困老人问题的一个新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王浩[10](2014)在《冲突与妥协:公共产品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村庄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庄作为一个生活共同体,需要有效的治理以提供村民生活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合理的村庄治理模式是保障村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前提条件,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又是村庄治理实现“善治”的必要保证。贫困地区的先天自然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发展导致治理资源的相对缺乏,大部分村庄在基层政府公共产品明显“缺位”的情况下陷入治理动力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低下的恶性循环。本论文以公共产品为视角研究贫困地区村庄治理的现状。通过分析Y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冲突”与“妥协”,揭示贫困地区村庄治理模式的一般特征、治理主体的行为逻辑、影响治理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描述出村庄治理的现状,最后在对贫困地区现实特点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来重构村庄治理格局,对于改善村庄治理的低效、提高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Y村村庄概况、公共产品、权力结构、民主实践等基本现状进行场景素描。其次,利用“过程——事件”的分析策略将Y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将村民、“两委”、村民小组、农民合作组织按不同的事件都纳入分析框架,具体形象地揭示了贫困地区村庄治理具有村级组织功能弱化、村民主体参与缺失、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公共产品供给过度依赖政府的一般性特征;在村庄治理过程中村民的行为逻辑表现为“明不争却暗斗”和“亲远恶近”,“两委”行为具有一种“搁置拖延”的逻辑,村民小组具有对内“高度凝聚”、对外“分寸不让”的行为逻辑,而农民合作组织则具有“追求私利最大化”的逻辑。然后,基于贫困地区农村的现实状况并结合治理理论,提出了资源、人口、社会发展进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以及政府财政政策六个影响贫困地区村庄治理的相关因素。最后,根据贫困地区村庄治理的现状,利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出了在外部社会资本、市场力量的介入下建立更具政治整合功能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此实现村庄内部分散村民个体的“链接”和村庄治理中各主体的“聚合”,进而重构村庄治理格局实现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4-05-01)
贫困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结构—冲突"的分析框架,通过对Z县精准扶贫案例的分析发现,贫困治理中的冲突可概括为两类,分别为主体间冲突和项目制冲突,而导致精准扶贫陷入两类冲突的重要原因是结构性要素的失衡。具体而言,贫困治理中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制度结构的非稳定性、利益结构的非均衡性、治理结构的非对称性和资源结构的非对等性。在当前精准脱贫的决胜攻坚阶段,应注重从村庄治理入手,通过结构性调适建立起相对均衡的体制机制,进而化解贫困治理中的冲突与矛盾,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困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丕苓,许月卿,刘庆果,黄安.基于生态安全视角的土地利用冲突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环京津贫困带为例[C].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2].方帅.贫困治理困境的结构与冲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梁燕晓.黑格尔:个体与共同体冲突的成功和解者?——基于市民社会中贫困问题的考察[J].哲学分析.2018
[4].冉光仙.边界守望:贫困群体介入无边界冲突论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8
[5].李鹏.城市贫困家庭女性角色冲突、就业匹配与家庭发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
[6].孙丕苓.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冲突时空演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7].师旭.高校资助工作中知情权与贫困学生隐私权的冲突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
[8].徐谦.职业技术学院中贫困学生的心理冲突及教育对策[J].考试周刊.2014
[9].仇凤仙.农村贫困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代际冲突分析——皖北李村调查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王浩.冲突与妥协:公共产品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村庄治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