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图片和文本的超级工具-Snaglt

捕获图片和文本的超级工具-Snaglt

一、截取图文的超级利器—Snaglt(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施闻[2](2021)在《数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符号生产、传播与商品化探析 ——以“李佳琦Austin”、“李子柒”抖音账号为例》文中提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崛起,为新兴的移动手机应用软件提供了技术条件。在这其中,社交媒体作为重要的一个移动应用软件类型,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途径,新兴的传播方式也得以兴起。短视频社交平台作为近几年出现并且拥有广泛受众的移动应用软件,因其新颖奇特、传播便捷、使用门槛低、内容多样、娱乐性强等特征迎合了现代人的传播与交往习惯,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其在内容生产、传播、分配等方面亦有其不同于图文类的社交媒体的特点。本文运用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结合数字文化研究,以李佳琦、李子柒在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为研究对象案例,从短视频符号的生产与消费、平台算法机制、商品化的具体展现等三个维度,探讨数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符号生产、传播与商品化特征。文本主要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以参与式观察、符号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展开数字民族志的书写,分析短视频内容符号的生产和消费特征,揭示平台技术架构和算法机制带来的信息资本与垄断问题,透视新兴短视频社交领域中主播、内容、技术、受众之间的关联与结构,深度解析这些方面中商品化的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并从批判理论的角度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短视频社交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消费社会中“符号的滥觞”,也是符号消费的较高级形态,文化与消费实现了深度的融合。在符号生产上,短视频创作者呈现出从“风格化”到“个人IP化”的特征,通过结合大数据和自身优势,打造“人设”符号,以独特的个人吸引粉丝注意力,再加以MCN机构的扶持和推广,形成品牌效应,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本文所研究的李佳琦和李子柒的抖音账号代表了两种典型的短视频创作者模式:一种是短视频商品营销者,他们将自身作为一个广告渠道,以语言符号、商品符号、表演符号等为亮点吸引粉丝;一种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通过结构性的叙事影像符号,以内容吸引相关粉丝的注意力,再将内容与商品特性相关联,实现文化资本到经济资本的转换。从商品化角度来看,达拉斯·斯迈斯的“受众商品”理论在抖音这一短视频社交平台中仍然有其适用性,具体体现在短视频平台通过与内容创作者的合作,共同为用户/消费者提供符合其兴趣的内容,将用户/消费者的数据贩卖给广告商,以此开拓平台的盈利模式,实现文化向商业的转化。并且,抖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为用户提供短视频娱乐内容的社交媒体了,它还开拓了电子商务、广告中介、行业咨询甚至跨国互联网等业务,并且有着进一步扩展其商业领域的趋势。与抖音所宣称的为“记录美好生活”所作出的正能量影响和网络红人的成功路径的可实现性相背离的,是符号生产与传播背后资本与技术对“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以及对用户/消费者的隐形控制。我们可以认为生产网络文化信息的知识劳工能动性的提高是一种赋权的体现,也是参与信息生产的民主化表达,但若仅满足于这种形式上的自由,人们将面临再次变为“单向度”的人的风险。

申琳[3](2020)在《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14年文化部发布的《2013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泛娱乐”这个概念以后,“泛娱乐”这个词就迅速席卷互联网,并发展成为一大浪潮,而IP(Intellectual Property)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大热,形成井喷现象。文化IP的商业化让更多的资本充实起来,内容产业得到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发。同样,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新消费观念形成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儿童产业也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巨大,如果用IP将儿童文学、动漫、影视、游戏、教育等多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不仅能满足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产业打通整个儿童生态链。不过,在对优质内容的海量需求之下,优质儿童IP依旧屈指可数。其实,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我国诞生了许多很好的儿童IP,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我国也具备了很好的讲故事、艺术创意及技术制作等能力,尤其是我国在5G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些对儿童IP发展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一个成功的IP是由IP本身的内涵及其变现形式共同决定的,而我国很多经典的儿童IP由于诸多原因,更多情况是被一次性消费,尤其欠缺儿童IP周边的生产与运营能力,最终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慢慢淡出时代与市场。而有些儿童IP则因为价值本身没有那么高,且缺乏长久生命力,却硬生生地被大资金、大平台强势导流,以商业化的思路运营,甚至为了迎合市场而开始批量“生产”,彻底脱离了IP价值最本质的东西,虽能取得一时的成效,却也终究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儿童IP在泛娱乐时代的运营模式。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儿童IP开发的内涵。在理清相关重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泛娱乐”背景下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界定儿童IP与儿童文学的关联,并描述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总结泛娱乐时代我国原创儿童IP的发展状况并重点分析其运营模式。在描述我国逐步形成完善的泛娱乐产业链的基础上,将我国儿童IP的发展纳入泛娱乐产业链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我国儿童IP意识在历史上的普遍缺失。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儿童IP三大领域——儿童动画IP、儿童漫画IP、儿童游戏IP——的运营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优秀的儿童IP运营模式,具体考察了哈利波特、精灵宝可梦、小猪佩奇等全球顶尖的儿童IP,也对迪士尼全产业链运营进行了总结。国外儿童IP运营模式与儿童IP产业链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对我国儿童IP运营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分析我国儿童IP面临的问题,总结我国儿童IP运营模式的三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苏杨[4](2020)在《营销传播视角下短视频广告的音乐效用研究 ——以抖音为例》文中指出在完成前期流量积累后,短视频行业开始加速商业化变现的步伐。而抖音作为行业领先的产品,更是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营销平台之一。信息流广告是抖音最主流的营销形式,抖音的信息流环境赋予了用户对短视频内容极大的选择权,这也对短视频广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短视频广告必须更具吸引力。根据《抖音短视频吸引力法则》的说法,“音乐”是提升短视频吸引力的第一法则。可结合实际现状来看,抖音营销方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音乐在营销传播中的应用价值,挖掘“音乐”的短视频营销价值已是时势所趋。本研究从营销传播的视角,对音乐在抖音营销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深入地研究。结合抖音的“5A”链路营销模型,以实验法的方式,明确了音乐应用对抖音短视频广告营销传播的正向提升作用。并结合案例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探索了抖音短视频广告营销中的音乐营销形式,音乐运用规律等。研究发现,从平台方来看,抖音目前已经结合自身音乐优势发展出了丰富的音乐营销形式;从营销方来看:使用抖音神曲、音画结合、植入标签性的声音等都是有效的音乐运用规律。这些结论为抖音音乐营销的发展、音乐行业商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葛征西[5](2020)在《基于影视体验的商业公共空间展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商业公共空间中举办的IP主题展已经成为当下商业购物中心发展的流行趋势,商业购物中心的IP主题展不仅能够为购物中心带来可观的客流量和直接收益,其极具魅力的文化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商业购物中心“一展成名”,成为地方或城市的潮流地标。所谓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英文直译是知识产权,本文的IP指得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识产权独创精神的创作内容,如知名的电影、动漫、文学作品等,它是基于思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产生。IP种类很多,包括动漫、文学、电影、音乐、流行文化等,商业公共空间中的IP主题展基于某个IP或IP中的某个形象进行展示的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大批IP的追随者,还能营造商业气氛,成为商业购物中心的重要引流点,促进商业购物中心的直接与间接盈利。在电影中,主题是一种思想或一种文化,电影导演在影片拍摄前都会明确电影的主题,在主题的指引下进行影片的拍摄,主题贯穿影片的始终,这与商业公共空间IP主题展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相似特性,都是基于某个主题进行全面地规划,以一个主题点向外延伸,最终诉诸观众的良好体验而形成强大的艺术魅力,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共赢,甚至优秀的IP主题展还能对原IP形成反哺,扩大原IP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当下商业公共空间的IP主题展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电影中影视体验与商业公共空间IP主题展示之间的一些相关特性,通过影视化的体验形式去构建IP主题展示的体验感受,以解决当下商业公共空间IP主题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为IP主题展带来创新设计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IP主题展示设计,以寻求新的设计突破点。

杜佳芸[6](2020)在《“制造”偶像:养成系偶像塑造中的粉丝实践与意义生产》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选取了中国“养成系”偶像的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媒体为观察平台,主要运用了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并结合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法,来展现新媒介环境下粉丝文化发生的新变化,并且梳理出当代粉丝群体如何运用集体的力量“制造”偶像,这个过程存在怎样的问题,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状。研究发现,在短短几十年,粉丝与偶像的关系由过去的崇拜转为一种家人般的“拟亲密关系”。这其中的权力也发生了转向,粉丝不再是追随者,而是通过网络聚集,取得对偶像制作的决策权,甚至可以与资本合谋,直接参与到偶像的生产,成为了偶像的经销商、赞助人和经纪人。粉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偶像商品的认购者,但也会通过话语抵抗来表示对公司决策的不满,并且在协商中完成了偶像形象的建构。虽然经纪公司仍然是偶像包装的主力,但宣传和维护系统的工作已被粉丝接过,主流媒体成为粉丝推广和公关的合作对象,粉丝不再把偶像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大明星,而是通过重塑和二次创作,建构理想的偶像形象。但在为粉丝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民主演练唱赞歌的同时,也需要反思这种自由隐藏的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粉丝的日常行为与活动侧面旁证了资本主义对粉丝劳动的征用,对弹性经济积累的剥削。而对偶像个人来说,无限放大的粉丝声音以及娱乐工业对明星的异化,使得偶像彻底失声,失去自我。从社会层面看,粉丝文化的存在,是当今原子化社会的一个必然出口。理解粉丝文化,是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重要入口。对于粉丝文化的正确引导,应该结合当下青少年生长的社会背景,限制资本对粉丝经济的过度投机,正确引导粉丝,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陈璐[7](2020)在《消费与赋权:微博空间中偶像养成系粉丝的权力表达研究 ——以TFBOYS粉丝为个例》文中提出既有认知中,粉丝是从文化上边缘、社会上弱势的立场展开运作的,是文本盗猎者、是游牧的读者,缺乏直接参与商业文化生产的工具,只能通过粉丝社群对关注文化的挪用进行着参与式文化生产。但随着媒介变迁,粉丝逐渐从文化上“无权的边缘者”变为受商业追捧并参与娱乐产业的“第三种权力”。现代粉丝群体媒介权、话语权等综合权力的提高使“造星”主动权掌握在粉丝手里,他们对偶像不再是单方面“追逐”,而变成了双向参与的“养成”模式,重塑了传统的偶像产业。“养成”类偶像是当下粉丝权力崛起催生的典型偶像文本,其偏向于偶像文化范畴,相较于传统的造星模式下建构的粉丝文化而言,“养成”类偶像粉丝权力的表达更加“狂热”和“过度”,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粉丝文化增添了新的特点和展现形式。本研究通过对西方粉丝文化研究的三大阶段及代表人物的观点的重点梳理把握媒介与粉丝文化变迁的整体脉络。以现象级“养成”偶像组合TFBOYS为个案,了解“养成”系偶像的起源、特征,再以网络民族志为研究方法,亲身进入TFBOYS的网络粉丝社区,结合对粉丝的深度访谈深入了解TFBOYS迷群,研究粉丝群体的权力表达。研究主要基于当前消费主义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粉丝权力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消费的赋权是粉丝权力增长的基础,同时粉丝作为积极受众,在“养成”过程中通过深入的社交参与和能动的生产、消费实现了自我赋权,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权力感。当前粉丝权力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粉丝权力意识觉醒下开始更加重视权力的表达。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总结当前偶像养成系粉丝的权力实践发现,“养成系”偶像的粉丝已成为偶像文本“熟练的参与者”和媒体内容积极地“生产型消费者”,在文化和经济领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权力表达,使其与偶像、媒介、资本的权力关系均发生了反转,粉丝的参与不仅成为一个节目或明星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成为它们能否获得流量和资本的关键。他们不仅成为偶像塑造的最大权力方强势介入偶像文本的生产环节,参与偶像的形象塑造和文本创造,通过自身的消费和生产建构“偶像符号”,促进粉丝经济发展。还运用群体权力能动的对文本进行着对抗式解读,通过集体化对抗和协商的方式追索自己的权力,并对偶像产生了私人化的想象,成为偶像文本看护者。同时,粉丝权力的膨胀也带来了新的粉丝文化困境,这一方面是粉丝滥用权力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在媒体和资本的“合谋”下被利用的结果。

宋红岩[8](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李倩倩[9](2020)在《“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而言,可以提升本地市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对外而言,可以招商引资,促进人才引进,从整体上推动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建构一直都是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面对和重视的议题。新媒体环境下,抖音短视频凭借其多元的内容呈现形式、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技术、高效的互动模式成为各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构与传播的新平台。荣登2018年“全国最具影响力政务抖音”的“长沙发布”是政府利用抖音进行城市形象建构的典型代表,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平台511条短视频进行类目分析,发现“长沙发布”政务抖音通过多元城市符号的挖掘、精妙的城市故事叙述、多样化的视听语言等方式,建构了长沙这座城市亲民实干、服务高效的政府形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经济形象;内蕴深厚、多元繁荣的文化形象;时尚大气、生态宜居的环境形象以及爱岗敬业、友善助人的市民形象。与此同时,“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城市形象议题设置不均、缺乏互动性与反馈、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等问题,在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形象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必须更新建构原则,兼顾集中平衡;探索多样互动,增强用户粘性;进行媒介联动,拓宽传播渠道。通过以上策略,以期“长沙发布“政务抖音能更完美地呈现长沙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

潘甜[10](2020)在《《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文中认为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塑造时代特征鲜明并能引发广泛共鸣的青年榜样形象,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采取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2013年推出《新青年》专版,积极承担起塑造新时期青年榜样形象的重任。为考察《新青年》专版在青年榜样塑造中的得失,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着重分析《新青年》专版塑造青年榜样的基本框架及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反馈进一步讨论应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手段,一般包括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三重运作。具体而言,《新青年》专版在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上,偏向选择青年个人成长层面的报道主题,坚守青年立场;在中观层面新闻素材的重组与搭建上,灵活使用报道结构、报道篇幅、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报道呈现形式、报道视角、时间框架;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上,强调使用中立的标题基调客观揭示新闻内容,重视使用概括式导语、以事实为主的直接引语等。最终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生态、青年个人成长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青年》专版塑造的多元化青年榜样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这表明其新闻框架对受众的信息解读具有引导与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主要有: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坚守青年立场,紧扣青年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声音。其缺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倾向;与官方意志高度匹配的报道主题,易与青年群体产生距离感;传播媒介与青少年媒介接触习惯错位等。针对问题,笔者从青年榜样报道思维、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增强受众互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和说服力。

二、截取图文的超级利器—Snagl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截取图文的超级利器—Snaglt(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数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符号生产、传播与商品化探析 ——以“李佳琦Austin”、“李子柒”抖音账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消费社会与后现代青年亚文化
        一、消费社会理论
        二、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符号互动与粉丝文化
        一、符号互动论
        二、粉丝文化研究
    第三节 媒介嬗变与移动场景
        一、媒介环境学派
        二、媒介的移动化与场景化
    第四节 数字劳动与平台经济
        一、数字劳动理论
        二、从双边市场到平台经济
    第五节 国内外短视频相关研究综述
        一、针对国外短视频的研究
        二、针对国内短视频的研究
第三章 短视频符号生产与消费
    第一节 短视频的符号生产
        一、平台技术基础
        二、媒介符号的生产
    第二节 短视频的符号互动机制
        一、短视频符号互动机制
        二、李佳琦短视频中的传受互动形式
        三、李子柒短视频中的互动仪式链
    第三节 短视频的符号消费
        一、符号消费:基于身份差异性的消费
        二、消费符号:符号与价值的相互转化
第四章 算法加持与数据美化:抖音平台的基础架构
    第一节 前台产品界面的交互设计:参与性与娱乐性并重
        一、交互设计:沉浸式的“滑动”体验
        二、产品架构设计:用户需求导向
    第二节 抖音后台的算法推荐与数据“喂养”
        一、“中心化”算法推荐机制
        二、算法促进高用户粘性
        三、“兴趣茧房”的产生
第五章 数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内容的商品化
    第一节 平台经济——内容生产的商业化转向
        一、“短视频+电商”模式: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
        二、抖音的文化生产场域:经济资本是文化资本的创作目标
    第二节 信息商品化——大数据控制下的权力集中
        一、被出售的大数据:内容交易服务平台——巨量星图
        二、数据异化:创作者视频推广服务——Dou+
    第三节 创作者的品牌价值与孵化机制
        一、从品牌到个人IP:“风格”的商品化
        二、新兴的MCN机构——“网红商品”的孵化器
    第四节 数字劳动:从有偿劳工到免费劳工
        一、有偿劳工:专业内容生产者
        二、免费劳工:用户/消费者的情感劳动
结论与讨论
    一、从“风格”到“个人IP”的符号生产
    二、从数据的商品化到平台的深度商业化
    三、批判理论的旨趣
    四、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李佳琦与李子柒平台热搜数据
    表A1:2019-2020 年李佳琦头条、抖音、微博平台热搜数据
    表A2:2018-2020 年李子柒头条、抖音、微博平台热搜数据
附录 B 访谈记录
    B1:受访者信息表
    B2:访谈记录
致谢

(3)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对本文相关范畴的基本解释
        1.1.1 泛娱乐与IP
        1.1.2 社交媒体
        1.1.3 粉丝和粉丝经济
        1.1.4 社群
        1.1.5 二次元
        1.1.6 Z世代和新生代父母
    1.2 选题背景
    1.3 选题意义
    1.4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与IP问题的研究现状
        1.4.1 文化产业的范畴
        1.4.2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1.4.3 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5 国内关于IP问题的研究
        1.5.1 IP现象早已存在,但IP问题研究是新问题
        1.5.2 我国关于IP问题的专着
        1.5.3 我国关于IP问题的其他文献
        1.5.4 我国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1.5.5 我国针对儿童IP运营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学方法
        1.6.2 数据分析法
        1.6.3 跨学科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7.1 研究创新点
        1.7.2 研究难点
    1.8 研究框架
第2章 儿童IP开发运营的内涵
    2.1 IP的内涵和特点
        2.1.1 IP的内涵
        2.1.2 从吉祥物IP运营透视IP内涵
        2.1.3 优秀IP的特质
    2.2 儿童IP
    2.3 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
        2.3.1 成人IP的儿童化
        2.3.2 儿童IP的全年龄层化
        2.3.3 介于儿童IP和成人IP之间的“儿童IP成人化”IP
    2.4 儿童文学及其与儿童IP的关系
        2.4.1 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2.4.2 泛娱乐时代儿童文学出版的大发展与新突破
        2.4.3 儿童文学是儿童IP内容运营源头之一,但不等于就是儿童IP
第3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概观
    3.1 泛娱乐时代我国的泛娱乐产业链
        3.1.1 腾讯: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3.1.2 阿里巴巴:打造阿里大文娱
        3.1.3 百度: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泛娱乐
    3.2 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儿童IP发展状况
第4章 我国儿童IP运营的历史与现实
    4.1 动画IP:儿童IP最主要的IP形式
        4.1.1 中国动画第一个黄金期(1957-1967年)
        4.1.2 中国动画第二个黄金期(1979-1989年)
        4.1.3 中国动画缓慢发展期(1990-2010年)
        4.1.4 动画IP萌芽期(2011-2015)
        4.1.5 动画IP成长期(2015-至今)
    4.2 动画电影IP
        4.2.1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经典IP与国人的“大圣情怀”
        4.2.2 《大鱼海棠》:成功的衍生品周边运营
        4.2.3 《大护法》:暴力美学与内容硬伤的悲歌
        4.2.4 《风语咒》:构建“中国超级武侠世界观”IP群的试水运营
        4.2.5 《白蛇:缘起》:传统IP的创新价值的实现
        4.2.6 《哪吒·魔童降世》:颠覆经典,衍生新的儿童IP
    4.3 网络漫画IP:二次元文化成主流
        4.3.1 《狐妖小红娘》:动画热播赋能原着漫画
        4.3.2 《一人之下》:传统文化灵魂下的消费者认同
    4.4 游戏IP:机遇和挑战并重
        4.4.1 《王者荣耀》:现象级游戏IP的荣耀
        4.4.2 《阴阳师》:“以玩家为本”的衍生开发
第5章 国外优秀儿童IP的运营分析
    5.1 哈利波特:从畅销小说到IP多元化商业开发模式
        5.1.1 “哈利波特”IP开发的核心:系列小说与系列电影
        5.1.2 “哈利波特”IP的游戏开发
        5.1.3 “哈利波特”IP的主题公园建设
        5.1.4 “哈利波特”IP周边衍生品链建设
    5.2 精灵宝可梦:从反应平平的游戏到全球第一大儿童IP
        5.2.1 漫画游戏联动,“精灵宝可梦”IP价值显现
        5.2.2 技术+社交的产品模式激发IP的独特价值
        5.2.3 IP大电影: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价值进化
        5.2.4 联名营销:IP商业价值的充分释放
    5.3 小猪佩奇:中国社交媒体捧红的儿童IP
        5.3.1 《小猪佩奇》的成名史:从儿童IP到全民IP
        5.3.2 《小猪佩奇》IP的核心价值: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挖掘
    5.4 迪士尼全业产业链运营
        5.4.1 迪士尼媒体网络
        5.4.2 迪士尼主题公园
        5.4.3 迪士尼影视娱乐
        5.4.4 迪士尼消费品
第6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问题与对策
    6.1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面临的问题
        6.1.1 儿童IP产业链不够健全
        6.1.2 儿童IP全年龄段的开发意识不足
    6.2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对策
        6.2.1 孵化阶段:打造优质儿童IP内容
        6.2.2 放大阶段:善用社交媒体宣传
        6.2.3 变现阶段:跨界运营,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营销传播视角下短视频广告的音乐效用研究 ——以抖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 研究创新之处和意义
2 短视频行业生态与抖音的“破局”之道
    2.1 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概况
    2.2 抖音的发展与崛起
    2.3 抖音“破局”短视频广告营销
3.音乐与抖音的“不解之缘”
    3.1 音乐融于抖音的DNA
    3.2 音乐是抖音的核心竞争力
    3.3 抖音营销中的“失聪”现象
4 抖音营销传播中的音乐效用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实施与结果
    4.4 基于5A理想模型的“音效实验”分析
5 抖音营销传播中的音乐应用研究
    5.1 传播视角下的抖音“神曲”分析
    5.2 抖音“音乐营销爆款案例”的音乐应用分析
    5.3 关于抖音营销传播中音乐应用的深度访谈
6 研究结论与营销传播建议
    6.1 平台方:抖音音乐生态及营销模式总结
    6.2 营销方:抖音短视频广告中音乐应用的建议
    6.3 对当前抖音音乐营销局限性的思考与建议
7 结语: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的局限性
    7.2 研究的现实意义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抖音音乐营销的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链路营销模型
附录3 :“音效实验”主观报告问卷
致谢

(5)基于影视体验的商业公共空间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商业公共空间展示
        二、IP主题展
        三、影视体验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商业公共空间展示设计现状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
        一、展示项目的概况
        二、展示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取得的成果
        一、潮流地标趋势
        二、新兴业态构建
        三、收益链成熟化
    第三节 设计的不足
        一、客户群定位不精准
        二、单向性的主题阐述
        三、体验的条理性缺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商业公共空间中的影视特性
    第一节 粉丝特性
        一、IP主题展的粉丝特性
        二、电影中的粉丝特性
    第二节 反哺特性
        一、IP主题展的反哺特性
        二、电影中的反哺特性
    第三节 孵化特性
        一、IP主题展的孵化特性
        二、电影中的孵化特性
    第四节 体验特性
        一、IP主题展的体验特性
        二、电影中的体验特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公共空间展示中的影视化体验
    第一节 电影中的影视化体验
        一、影视化剧本编排
        二、影视化语言表达
        三、影视化时空组接
        四、影视化场景营造
    第二节 IP主题展的影视化体验
        一、影视化展陈大纲
        二、影视化空间表达
        三、影视化情节穿插
        四、影视化情境体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影视化体验形式构建商业公共空间展示体验感
    第一节 IP主题展的剧本编排
        一、主题内容的诠释
        二、故事情节的选择
        三、矛盾冲突的发生
    第二节 IP主题展的空间营造
        一、虚拟空间的幻境
        二、现实空间的围合
        三、虚实相生的意境
    第三节 IP主题展的情境体验
        一、内容元素的提炼
        二、符号的暗示手段
        三、形象特征的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设计作品论证
    第一节 案例设计背景
    第二节 案例设计说明
        一、《教父》主题展的平面布局
        二、《教父》主题展的剧本编排
        三、《教父》主题展的空间营造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一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制造”偶像:养成系偶像塑造中的粉丝实践与意义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对象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
    1.5 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2 走向造星前台的粉丝
    2.1 明星生产制度的变迁
    2.2 粉丝不变的情感与消费
    2.3 粉丝文化的新面相
3 话语抵抗:粉丝参与偶像塑造的策略
    3.1 偶像形象的盗猎创作
    3.2 偶像生产中的话语权博弈
4 文本协商:粉丝参与偶像塑造的路径梳理
    4.1 重塑:复制和重组既有媒介信息
    4.2 建构:多元化形象的解码与生产
    4.3 强化:偶像形象的推广与维护
5 粉丝参与造星的意义与反思
    5.1 意义:组织动员与粉丝公众
    5.2 反思:数字劳动和群体性孤独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消费与赋权:微博空间中偶像养成系粉丝的权力表达研究 ——以TFBOYS粉丝为个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创新之处及方法
    1.4 核心概念解析
2.以社交平台为载体的“偶像养成”
    2.1 养成系偶像的产生与发展
    2.2 基于社交平台发展的“偶像养成”
    2.3 TFBOYS的偶像“养成”
    2.4 微博——我国“偶像养成”的主平台
3.权力崛起:消费与媒介赋权“养成系”粉丝
    3.1 消费赋权:生产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
    3.2 媒介赋权:技术发展推动粉丝权力增长
    3.3 自我赋权:消费主义语境下的“积极受众”
4.权力表达:微博空间中“养成系”粉丝的权力新转向
    4.1 从“受训式”到“参与式”:作为偶像形象塑造者的粉丝
    4.2 从消费终端转向生产上游:作为生产型消费者的粉丝
    4.3 从狂热的迷到脱粉回踩:粉丝对文本的对抗式解读
5.微博空间中粉丝权力的理性审视
    5.1 对“养成系”粉丝权力表达实质的冷思考
    5.2 粉丝权力膨胀下的文化困境
    5.3 对粉丝文化良性发展的引导建议
6.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一)口传媒介
        (二)文字印刷媒介
        (三)电子媒介
        (四)网络媒介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一)微媒介的界定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一)生存方式内涵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一、“微”政治的出现
        (一)“微”政治的内涵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一)全景敞视机制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一)审美泛化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三)审美认知错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应运而生及媒介定位
    第一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应运而生
        一、抖音短视频赋能城市形象建构
        二、城市竞争加剧下城市形象备受关注
        三、受众信息接收和消费习惯的转变
    第二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的媒介定位
        一、城市外宣与信息发布的功能定位
        二、社会民生为主的内容定位
        三、湖南用户为中心的受众定位
第二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下的长沙城市形象
    第一节 长沙城市形象的建构形式
        一、视频来源多为原创
        二、视频呈现形式以现场实拍为主
        三、视频议题丰富多彩
        四、视频态度积极正面
        五、视频地域聚焦长沙市内
    第二节 长沙城市形象的具体呈现
        一、政府形象:亲民实干、服务高效
        二、经济形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三、文化形象:内蕴深厚、多元繁荣
        四、环境形象:时尚大气、生态宜居
        五、市民形象: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第三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城市形象建构的策略
    第一节 多元符号立体呈现城市特色
        一、城市音乐渲染共同情感
        二、地方美食展现城市生活
        三、建筑景观透视城市风采
        四、人物符号折射城市性格
    第二节 精妙叙事记录城市风情
        一、内外交叉的叙事视角
        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三、妙趣横生的叙事风格
    第三节 多样视听突显城市魅力
        一、镜头画面的灵活多样
        二、解说性字幕的巧妙运用
        三、声音与画面的完美契合
第四章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与建议
    第一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不足
        一、城市形象议题设置失衡
        二、缺乏互动性与反馈
        三、传播渠道相对单一
    第二节 “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建构城市形象的建议
        一、更新建构原则兼顾集中平衡
        二、探索多样互动增强用户粘性
        三、进行媒介联动拓宽传播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媒体选择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框架理论
        1.3.2 媒介形象
        1.3.3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
        1.3.4 青年榜样研究
    1.4 研究方案设计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2 研究方案设计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年榜样”的报道框架分析
    2.1 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
        2.1.1 报道主题:关心青年个人成长
        2.1.2 新闻来源:未明确说明作者身份、来源
        2.1.3 消息来源:重视青年声音的表达
        2.1.4 报道地域:不强调地域差异
    2.2 中观层面:新闻材料的搭建
        2.2.1 新闻报道的中层结构:采用叙说结构相对完整的报道形式
        2.2.2 报道形式
    2.3 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
        2.3.1 新闻标题:客观中立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2.3.2 新闻导语:偏向选择概括式导语直接叙述
        2.3.3 引语的使用:重视使用直接引语转述新闻人物原话
        2.3.4 名言警句的使用:增添文学色彩,增强青年榜样形象塑造效果
        2.3.5 关键词分析:强化中心,引领全文,突出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第3章 《新青年》中的青年榜样群像分析
    3.1 青年榜样人物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3.1.1 性别:整体看不强调性别,局部看男性青年榜样较多
        3.1.2 年龄:整体看不强调年龄,局部看重视21-35周岁的青年榜样
        3.1.3 数量:既重视报道个体,也针对全体青年榜样
        3.1.4 地域:整体看不强调地域,局部重视华东、华北地区的青年榜样
        3.1.5 身份:整体看不强调身份,局部重视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志愿者
        3.1.6 受教育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程度
        3.1.7 民族:整体看不强调民族,局部看重视汉族青年榜样
        3.1.8 政治面貌:整体看不强调政治面貌,局部看中共党员较多
        3.1.9 城乡分布:整体看不强调城乡来源,局部看城市的青年榜样居多
    3.2 青年榜样形象的呈现
        3.2.1 政治层面
        3.2.2 科技文化层面
        3.2.3 经济法律层面
        3.2.4 社会生态层面
        3.2.5 个人成长层面
第4章 受众对《新青年》青年榜样报道的反馈
    4.1 研究方案
    4.2 用户活跃度分析
        4.2.1 点赞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点赞量较高
        4.2.2 评论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评论量较高
    4.3 解码形式: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
    4.4 诉求偏向:诉诸理性,具备一定思考痕迹
    4.5 评论内容分析
        4.5.1 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感受
        4.5.2 表达自己的思考、建议及期待
        4.5.3 表示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认同和赞扬
        4.5.4 表达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不认同和质疑
    4.6 词频分析
    4.7 受众访谈
        4.7.1 与过去的青年榜样有明显区别
        4.7.2 认可青年榜样,并对他们具备一定好感度
        4.7.3 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辩证统一的青年榜样
        4.7.4 青年榜样报道说服力低
        4.7.5 青年榜样覆盖面窄,对读者的吸引力低
        4.7.6 青年榜样报道篇幅长,与浅阅读习惯相冲突
    4.8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第5章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思考及建议
    5.1 影响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因素
        5.1.1 政治层面:《新青年》专版承担的政治使命和职责
        5.1.2 文化层面:文化后喻时代的到来
        5.1.3 社会层面:《新青年》专版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的格局
        5.1.4 媒体层面:新闻常规与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
    5.2 《新青年》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
        5.2.1 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
        5.2.2 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
        5.2.3 榜样报道坚守青年立场,呼应青年需求
        5.2.4 榜样报道中呈现多元化的声音
    5.3 《新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不足
        5.3.1 青年榜样报道框架层面的不足
        5.3.2 从受众反馈发现的不足
        5.3.3 其他问题
    5.4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建议
        5.4.1 创新报道思维,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2 丰富报道内容,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3 优化报道形式,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5.4.4 加强受众互动,提升青年榜样报道的传播效果
        5.4.5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青年榜样形象的影响力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编码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研究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截取图文的超级利器—Snaglt(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数字文化视域下短视频符号生产、传播与商品化探析 ——以“李佳琦Austin”、“李子柒”抖音账号为例[D]. 张施闻.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D]. 申琳. 吉林大学, 2020(01)
  • [4]营销传播视角下短视频广告的音乐效用研究 ——以抖音为例[D]. 苏杨. 暨南大学, 2020(04)
  • [5]基于影视体验的商业公共空间展示设计研究[D]. 葛征西.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制造”偶像:养成系偶像塑造中的粉丝实践与意义生产[D]. 杜佳芸. 暨南大学, 2020(07)
  • [7]消费与赋权:微博空间中偶像养成系粉丝的权力表达研究 ——以TFBOYS粉丝为个例[D]. 陈璐. 暨南大学, 2020(04)
  • [8]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长沙发布”政务抖音对长沙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李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D]. 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捕获图片和文本的超级工具-Snaglt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