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外壳、储油柜、抽油箱、变压器和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柜和抽油箱分别置于外壳顶部和底部,储油柜与外壳之间设有输油管,抽油箱与储油柜之间通过输油管连接,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变压器置于内壳内部,变压器底部设有支撑垫,变压器通过支撑垫与内壳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柜内部设有液压器和阻隔板。该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通过在外壳底部设有抽油箱,当冷却油通过进入到抽油箱内后,冷却油的液位逐渐增加,使得浮力球获得浮力,进而使得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接触,从而使得抽油泵接通电源正常工作,从而将冷却的油通过输油管导进储油柜中,以实现循环利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外壳(1)、储油柜(2)、抽油箱(3)、变压器(4)和内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柜(2)和抽油箱(3)分别置于外壳(1)顶部和底部,储油柜(2)与外壳(1)之间设有输油管(6),抽油箱(3)与储油柜(2)之间通过输油管(6)连接,所述内壳(5)与外壳(1)之间设有回流管(7),所述变压器(4)置于内壳(5)内部,变压器(4)底部设有支撑垫(9),变压器(4)通过支撑垫(9)与内壳(5)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柜(2)内部设有液压器(10)和阻隔板(11),阻隔板(11)通过旋转座与储油柜(2)内侧转动连接,液压器(10)通过连接座与阻隔板(11)连接;所述抽油箱(3)内部设有转动杆(12)、定位杆(13)、抽油泵(14)、浮力球(15)、第一触片(16)、第二触片(17)和导线(18),所述转动杆(12)通过旋转轴与抽油箱(3)内侧转动连接,浮力球(15)通过连接座与转动杆(12)固定连接,定位杆(13)通过焊接与抽油箱(3)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3)通过导线(18)与抽油泵(14)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外壳(1)、储油柜(2)、抽油箱(3)、变压器(4)和内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柜(2)和抽油箱(3)分别置于外壳(1)顶部和底部,储油柜(2)与外壳(1)之间设有输油管(6),抽油箱(3)与储油柜(2)之间通过输油管(6)连接,所述内壳(5)与外壳(1)之间设有回流管(7),所述变压器(4)置于内壳(5)内部,变压器(4)底部设有支撑垫(9),变压器(4)通过支撑垫(9)与内壳(5)固定连接;
所述储油柜(2)内部设有液压器(10)和阻隔板(11),阻隔板(11)通过旋转座与储油柜(2)内侧转动连接,液压器(10)通过连接座与阻隔板(11)连接;
所述抽油箱(3)内部设有转动杆(12)、定位杆(13)、抽油泵(14)、浮力球(15)、第一触片(16)、第二触片(17)和导线(18),所述转动杆(12)通过旋转轴与抽油箱(3)内侧转动连接,浮力球(15)通过连接座与转动杆(12)固定连接,定位杆(13)通过焊接与抽油箱(3)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3)通过导线(18)与抽油泵(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底部设有第一触片(16),定位杆(13)上部设有第二触片(17),转动杆(12)与定位杆(13)之间通过第一触片(16)和第二触片(17)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7)内部设有多个回流管,回流管相互连接后,一端与外壳(1)和内壳(5)组成的腔室联通,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抽油箱(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5)内侧设有活性炭层(8),活性炭层(8)通过卡槽与内壳(5)内侧镶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6)两端通过连接座分别与外壳(1)和储油柜(2)联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是以油作为变压器主要绝缘手段,并依靠油作冷却介质,如油浸自冷,油浸风冷,油浸水冷及强迫油循环等。传统的油浸式外壳不能有效的对冷却油进行循环利用,而且变压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有大量的灰尘覆盖在变压器上,进而降低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解决了传统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外壳、储油柜、抽油箱、变压器和内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柜和抽油箱分别置于外壳顶部和底部,储油柜与外壳之间设有输油管,抽油箱与储油柜之间通过输油管连接,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变压器置于内壳内部,变压器底部设有支撑垫,变压器通过支撑垫与内壳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柜内部设有液压器和阻隔板,阻隔板通过旋转座与储油柜内侧转动连接,液压器通过连接座与阻隔板连接;所述抽油箱内部设有转动杆、定位杆、抽油泵、浮力球、第一触片、第二触片和导线,所述转动杆通过旋转轴与抽油箱内侧转动连接,浮力球通过连接座与转动杆固定连接,定位杆通过焊接与抽油箱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通过导线与抽油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第一触片,定位杆上部设有第二触片,转动杆与定位杆之间通过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流管内部设有多个回流管,回流管相互连接后,一端与外壳和内壳组成的腔室联通,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抽油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壳内侧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通过卡槽与内壳内侧镶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输油管两端通过连接座分别与外壳和储油柜联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与传统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相比,改良后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在外壳底部设有抽油箱,当冷却油通过进入到抽油箱内后,冷却油的液位逐渐增加,使得浮力球获得浮力,进而使得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接触,从而使得抽油泵接通电源正常工作,从而将冷却的油通过输油管导进储油柜中,以实现循环利用。
2.与传统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相比,改良后的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在内壳内侧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炭层对内壳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从而防止灰尘覆盖在变压器上,从而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储油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抽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储油柜-2,抽油箱-3,变压器-4,内壳-5,输油管-6,回流管-7,活性炭层-8,支撑垫-9,液压器-10,阻隔板-11,转动杆-12,定位杆-13,抽油泵-14,浮力球-15,第一触片-16,第二触片-17,导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外壳1、储油柜2、抽油箱3、变压器4和内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柜2和抽油箱3分别置于外壳1顶部和底部,储油柜2与外壳1之间设有输油管6,抽油箱3与储油柜2之间通过输油管6连接,所述内壳5与外壳1之间设有回流管7,所述变压器4置于内壳5内部,变压器4底部设有支撑垫9,变压器4通过支撑垫9与内壳5固定连接;所述储油柜2内部设有液压器10和阻隔板11,阻隔板11通过旋转座与储油柜2内侧转动连接,液压器10通过连接座与阻隔板11连接;所述抽油箱3内部设有转动杆12、定位杆13、抽油泵14、浮力球15、第一触片16、第二触片17和导线18,所述转动杆12通过旋转轴与抽油箱3内侧转动连接,浮力球15通过连接座与转动杆12固定连接,定位杆13通过焊接与抽油箱3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3通过导线18与抽油泵14连接。
请参阅图3,所述转动杆12底部设有第一触片16,定位杆13上部设有第二触片17,转动杆12与定位杆13之间通过第一触片16和第二触片17接触连接,当抽油箱3内冷却油逐渐增加时,使得浮力球15产生浮力,进而使得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接触,进而接通电路使得抽油泵14正常工作将冷却油通过6导进储油柜2中。
请参阅图1,所述回流管7内部设有多个回流管,回流管相互连接后,一端与外壳1和内壳5组成的腔室联通,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抽油箱3连接,腔室内的冷却将变压器4发出的热量吸收后进入到回流管7中冷却,再通过导管进入到抽油箱3中。
请参阅图1,所述内壳5内侧设有活性炭层8,活性炭层8通过卡槽与内壳5内侧镶嵌固定连接,活性炭层8对内壳5内部的灰尘进行吸附,进而降低灰尘对变压器4散热的影响。
请参阅图1,所述输油管6两端通过连接座分别与外壳1和储油柜2联通,阻隔板11在液压器10的作用下打开后,使得储油柜2中储存的油通过输油管6进入到外壳1与内壳5之间的腔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储油柜2,抽油箱3,变压器4,内壳5,输油管6,回流管7,活性炭层8,支撑垫9,液压器10,阻隔板11,转动杆12,定位杆13,抽油泵14,浮力球15,第一触片16,第二触片17,导线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外壳底部设有抽油箱,在内壳内侧设有活性炭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有效的实现冷却油的循环使用,并且能够提高变压器的散热速度。
工作原理:阻隔板11在液压器10的作用下向上转动,进而使得储油柜2内的冷却油通过输油管6进入到外壳1与内壳5组成的腔室中,进而对变压器4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腔室内的冷却油在回流管7的作用下进行流动,吸收热量的冷却油进入到回流管7中冷却后通过导管进入到抽油箱3中,由于抽油箱3中的冷却油的液位增加,进而使得浮力球15产生浮力,进而使得第一触片16与第二触片17接触,从而接通电源,使得抽油泵14正常工作,进而将抽油箱3内存储的冷却油通过输油管6导进储油柜2中,进而实现了冷却油的重复利用,而内壳5内侧的活性炭层8能够除去内壳5内部空气中的灰尘,进而提高了变压器4的散热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4283.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168864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1F 27/02
专利分类号:H01F27/02;H01F27/14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江苏天利机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天利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新区园庄路218号江苏天利机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陈凯;王庆庆;张小兴;黄根兰;吴富珠;胡斌康;陈金奎
第一发明人:陈凯
当前权利人:江苏天利机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丽丽
代理机构:32304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