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区域论文_邓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发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融资,优势,人力资源,地区,杭州市。

后发区域论文文献综述

邓寅[1](2019)在《技术扩散视角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后发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着提速,重点表现在各国间缔结的区域贸易协定(RTA)数量膨胀及范围扩张。此轮区域化浪潮在理念与实践上呈现诸多新特征,其中发展中国家会同发达国家缔结的南北型RTA愈发成为主流。借力于南北型RTA,发展中成员国一方面积极回应发达伙伴国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及改善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倡议,以此谋求接入发达经济获得稳定外部需求;另一方面寻求吸收来自发达伙伴国的先进技术扩散,借此实现技术升级目标服务本国经济增长。但上述目标并非随南北型RTA缔结完成即自发实现,发展中成员国福利损益尚无定论。因此,深入剖析缔结南北型RTA后包括贸易模式和分工模式深度调整等更紧密经济联结的形成对各成员国的福利损益影响,尤其重视发展中成员国吸收发达伙伴国先进技术扩散时面临的包括渠道载体、内外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及约束机制,对于评估南北型RTA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力并借此预测协定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新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及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元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通过多模型探讨以揭示不同形式RTA的经济效应,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缔结RTA后不同成员国在贸易条件、比较优势、贸易模式、思想流动等方面受到的或有影响。在理论论证基础上,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作为南北型RTA范例展开实证研究,将1987-2010年间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15个OECD国家在16个细分行业下R&D投入的年度数据进行指数化处理,形成面板数据并对NAFTA发展中成员国墨西哥的国内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拟合,为保证结果稳健性列出四个彼此相异的计量方程进行求解。全文共分7章,安排如下。第一章阐述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题侧重、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及创新要点等内容;第二章分类整理与论文主题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各文献研究方法与核心思想,并对各文献所涉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提升空间进行述评;第叁章基于现存RTA分类统计数据简要探讨其演进历史与发展脉络,区分新旧区域主义各自特征,评述由此引致的不同阶段下区域化浪潮发展绩效;第四章从静态视角审视区域贸易协定经济效应,在维纳范式(Vinerian Framework)基础上构建以Ricardian和Heckscher—Ohlin模型为蓝本的分析框架,以此剖析缔结RTA后产生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对不同成员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南北型RTA对发展中成员国的福利影响;第五章从动态视角阐述区域贸易协定经济效应,基于Romer报酬递增思想构建以Romerian和Grossman&Helpman模型为主体的贸易均衡与增长模型,以此剖析缔结RTA后成员国间开放贸易、放宽思想流动对各成员国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第六章旨在寻找作为南北型RTA范例的NAFTA对成员国间技术扩散影响的经验证据,从实证角度证明了这种正效应的显着存在,以此支持发展中国家寻求与发达国家缔结此类区域一体化安排的合理性;第七章总结本文观点并阐述政策建议,在上文关于南北型RTA对后发成员国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针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并同时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并探明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所得结论如下:1、发展中国家会同发达国家通过缔结南北型RTA有效拓宽各国企业面临的市场广度,不仅有助于发展中成员家协调与发达伙伴国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弥补在技术条件、禀赋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劣势,还由于对区域内贸易增长与投资扩张存在促进作用,实现发达伙伴国先进技术经由这些渠道有效扩散至发展中成员国,提速后者经济增长。2、致力于NAFTA对墨西哥本国TFP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数据期内基于墨西哥由NAFTA伙伴国美、加两国的进口贸易发生的R&D扩散效应对墨西哥本国TFP在统计上影响显着,而样本中其他OECD国家经由相同贸易渠道并未表现出对墨西哥的技术扩散效应;另一方面美、加两国对墨西哥基于贸易的技术扩散程度在NAFTA成立前后显着相异,从而参与NAFTA对墨西哥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3、结合当前我国主导“一带一路”倡议等区域经济合作新平台的阶段性成果及现实性问题,协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成员国间的利益分歧意义重大但任务艰巨。在“包容性增长”共识下,我国应兼顾利用市场力量促成平台总收益最大与合理引导资源扶持后发国家经济增长两项责任,作为保证这些合作平台持续稳健发展的长期课题。本文主要创新要点包括:第一,基于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对RTA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在禀赋结构、技术条件、实际收入水平方面存在差异的国家间缔结的南南、北北、南北型RTA进行模拟,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合适形式的RTA提供较为可信的参考意见。第二,改善对跨国技术扩散的经验研究和检验方法。在数据挖掘上,弃用总量经济数据并深入至细分行业数据的整理;在数据使用上,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构成各国R&D溢出指数的关键权数,能够避免因数据选择不当而引发的共线性及系数回归不一致。(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9-05-01)

牛元帅[2](2019)在《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企业后发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融入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有作为。本文从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外部优势入手,阐述了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现实机遇,分析了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企业的后发优势,以期让企业后发优势转化成为现实利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04期)

孙飞[3](2018)在《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 为“高质发展 后发先至”提供强大动力支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孙飞)昨日上午,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书记项雪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真正走出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8-10-11)

黄蕊,金晓彤[4](2018)在《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从而实现经济赶超。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进而释放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10期)

肖艳,王中昭[5](2018)在《后发地区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广西14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广西市域面板数据,利用SDM空间计量模型对广西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运用SAR和SAC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金融效率和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投资水平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本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对相邻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本市金融效率对本市的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对相邻城市的经济增长呈现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加强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和政策协调,构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叁级联动的金融发展格局,发挥金融中心金融扩散的涓流效应。(本文来源于《福建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6](2018)在《区域经济分化与后发赶超新动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显示出较大的南北差异。"东北塌陷""西北滑坡""华北沉降"反映出中国"叁北"(主要位于黄河以北的华北、东北、西北)经济转型任重道远;在省级行政区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增速的差异,甚至在同一个省内不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本质是创新改革分化(本文来源于《领导决策信息》期刊2018年22期)

霍强[7](2018)在《后发区域跨越发展系统性融资的实践路径与政策框架——以云南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云南跨越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例,预测"十叁五"期间云南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进而估算资金总缺口,结果表明传统融资方式无法满足跨越发展融资需求,需要进行系统性融资规划。因此,应构建融资主体规范化、融资项目分类化、融资条件市场化、融资工具创新化"四位一体"的系统性融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夏自钊[8](2017)在《一个后发区域的崛起之路——对话宣州区委书记余宏汉》一文中研究指出"宣州区任何时候都必须咬定工业发展不放松,要持续开展工业突破。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将宣州区的工业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叁天宣州之行,记者一直在思考:对于个人来说,只要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只要想发展、谋发展,找准路子,并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就会形成合力,全世界同样会为你让路。作为一个后发区域,宣州区是如(本文来源于《决策》期刊2017年12期)

生延超[9](2017)在《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工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源泉,也是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分工必须建立在特定区域适宜性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不同区域需要基于自身不同资质禀赋进行适宜性专业化分工。建立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适宜分工,从早期的劳动分工到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适宜要素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最为稳定,也最易发挥要素效率,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和改进。对后发区域而言,必须根据适宜性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缓解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理论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张维[10](2017)在《经济后发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模式和途径探讨——以云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以产业园的形式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搭建行业集聚发展的实体平台,通过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自2010年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拉开序幕以来,已经成为加速人才汇集和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经济后发区域生态保护较好,宜居气候本来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诱因,但由于人才服务业的滞后,这个优势尚未能与其他吸引人才的措施相迭加。因此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咨询》期刊2017年11期)

后发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融入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有作为。本文从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外部优势入手,阐述了湄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企业现实机遇,分析了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企业的后发优势,以期让企业后发优势转化成为现实利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发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1].邓寅.技术扩散视角下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对后发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2].牛元帅.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企业后发优势分析[J].中国商论.2019

[3].孙飞.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水平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强大动力支撑[N].连云港日报.2018

[4].黄蕊,金晓彤.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J].经济问题.2018

[5].肖艳,王中昭.后发地区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广西14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

[6]..区域经济分化与后发赶超新动能[J].领导决策信息.2018

[7].霍强.后发区域跨越发展系统性融资的实践路径与政策框架——以云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8

[8].夏自钊.一个后发区域的崛起之路——对话宣州区委书记余宏汉[J].决策.2017

[9].生延超.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学刊.2017

[10].张维.经济后发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模式和途径探讨——以云南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2017

论文知识图

后发区域企业技术学习的动态过...后发区域(湖北省)企业跨区扩...产业及产品选择后发区域政府生命周期图1 区域后发优势的增长效应后发区域(a)区域先发利益曲线图2(b)区域后发利益...

标签:;  ;  ;  ;  ;  ;  ;  

后发区域论文_邓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