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试验箱论文和设计-董文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度试验箱,其包括箱体、箱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上的试验管和加热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通风管和风机;所述试验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试验管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隔离开关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试验管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连接。所述层板将所述箱体内空间进行垂直划分,使得所述箱体内可以存放多个样品,并通过调节每一层加热装置的温度,实现对每一层样品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试验,节省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温度试验箱,其包括箱体和箱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上的试验管和加热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通风管和风机;所述试验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试验管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隔离开关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试验管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温度试验箱,其包括箱体和箱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上的试验管和加热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通风管和风机;所述试验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试验管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隔离开关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试验管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支撑柱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圆形挡板;所述支撑柱沿所述试验管的径向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连接所述试验管,并可相对于所述试验管转动;所述圆形挡板的外壁与所述试验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挡板第一端的重量小于所述圆形挡板第二端的重量,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支撑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试验管内气流流动方向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层板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上连接所述通风管一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箱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以及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试验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试验箱。

背景技术

试验箱被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电子、IT行业、仪器仪表、电工产品技术领域,用于模拟样品在温度大幅度变化、急剧变化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可靠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试验箱,作为一个整体,只能给整个箱体内部提供一个统一温度,不能对箱体内部的局部领域进行划分,给每个领域提供不同的温度环境以进行测试;若要对不同样品进行不同温度测试,则需要对应数量的试验箱,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温度试验箱,旨在实现对多个样品同时进行不同温度试验,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度试验箱,其包括箱体和箱门,其还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上的试验管和加热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通风管和风机;所述试验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试验管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隔离开关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试验管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连接。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支撑柱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圆形挡板;所述支撑柱沿所述试验管的径向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连接所述试验管,并可相对于所述试验管转动;所述圆形挡板的外壁与所述试验管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圆形挡板第一端的重量小于所述圆形挡板第二端的重量,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支撑柱。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朝向所述试验管内气流流动方向凹陷。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箱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层板一一对应。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试验管上连接所述通风管一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箱体外。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以及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

所述温度试验箱,其中,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层板将所述箱体内空间进行垂直划分,且在每一个所述层板上均设置所述试验管和所述加热装置,使得所述箱体内可以存放多个样品,并通过调节每一层加热装置的温度,实现对每一层样品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试验,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当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多个所述隔离开关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保证位于两个所述隔离开关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便于测试所述试验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气压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试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离开关和所述隔离柱在所述试验管内的装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试验箱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试验箱,如图1和图4所示,其包括箱体1、箱门2、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若干个层板3、设置在所述层板3上的试验管4和加热装置5、以及位于所述箱体1外的通风管7和风机8;所述箱体1具有开口,所述箱门2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开口处,并用于对所述箱体1的开口进行遮挡,以将所述箱体1封闭,在进行温度试验时,对所述箱体1进行保温。所述试验管4的数量与所述层板3的数量相等,每一个所述层板3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试验管4;所述试验管4内用于盛放待试验的样品,所述加热装置5与所述试验管4下表面相接触,当开启所述加热装置5时,所述加热装置5将高温热传递给所述试验管4,从而对所述试验管4内空气进行升温,对所述试验管4内样品进行高温试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层板3将所述箱体1内空间进行垂直划分,且在每一个所述层板3上均设置所述试验管4和所述加热装置5,使得所述箱体1内可以存放多个样品,并通过调节每一层加热装置5的温度,实现对每一层样品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试验,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被测样品可以为电子元器件、有机材料、纺织品、皮革等。

所述试验管4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6,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沿所述试验管4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当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均开启时,所述试验管4内空间形成气流的通路;当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闭合时,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将所述试验管4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保证位于两个所述隔离开关6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便于测试所述试验管4在不同温度下的气压变化。

由于沿所述试验管4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从而当多个所述隔离开关6均闭合时,可以将所述试验管4划分出多个封闭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将进行同一温度试验、且体积与所述封闭空间相适配的多个样品一一放入封闭空间内,进一步提升温度试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试验管4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开口,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1外,所述试验管4的左端向所述箱体1的左侧延伸设置,所述试验管4的右端向所述箱体1的右侧延伸设置,所述风机8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左侧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右侧,所述通风管7与所述风机8位于所述箱体1的同一侧,以相互连接并向所述试验管4内通风。

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通风管7和所述风机8均位于所述箱体1的右侧,所述通风管7与所述试验管4连通,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7连接,所述试验管4的左端开口作出风口用,所述试验管4的右端开口作进风口用,多个所述试验管4并联,所述通风管7上设置有与所述试验管4一一对应的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试验管4的右端开口连接,当所述风机8启动时,开启所述隔离开关6,气流经过所述通风管7、所述试验管4的右端开口进入所述试验管4内,最终从所述试验管4的左端开口吹出,从而对所述试验管4进行降温,使所述试验管4内温度和气压恢复常温常压。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样品的高温试验完成,并关闭所述加热装置5后,可通过开启所述风机8,所述风机8提供进入所述试验管4内部的气流的动力,让所述试验管4内进入冷却气流,对所述试验管4内部空间和被测样品进行迅速冷却,实现所述试验管4内温度和气压的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管4上连接所述通风管7一端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位于所述箱体1外,所述电磁阀10用于控制所述通风管7与所述试验管4之间气流的通断。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隔离开关6包括支撑柱6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61上的圆形挡板62;所述支撑柱61沿所述试验管4的径向设置,所述支撑柱61的两端均连接所述试验管4,并可相对于所述试验管4转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所述支撑柱61,带动所述圆形挡板62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隔离开关6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圆形挡板62的形状与所述试验管4的中心孔形状相适配,所述隔离开关6闭合时,所述圆形挡板6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试验管4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当所述支撑柱61转动时,带动所述圆形挡板62转动,增大所述圆形挡板62圆形外壁与所述试验管4内壁之间的距离,实现所述试验管4内气流的流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形挡板62的外壁与所述试验管4的内壁间隙配合,以保证所述圆形挡板62在所述试验管4内能够无障碍翻转,但所述隔离开关6闭合时,所述圆形挡板62圆形外壁与所述试验管4内壁之间的间隙对温度试验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述圆形挡板62第一端的重量小于所述圆形挡板62第二端的重量,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支撑柱61,使得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端向上设置,所述第二端向下设置,以对所述试验管4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风机8向所述试验管4内吹入的气流,吹动所述圆形挡板62翻转,实现所述隔离开关6的开启;所述风机8启动后,所述试验管4内的风力大于所述第一端的重力,从而保证所述风机8吹出的气流进入所述试验管4内后,可以吹动所述圆形挡板62翻转。

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朝向所述试验管4内气流流动方向凹陷,即所述凹槽13朝向所述试验管4的左侧凹陷,增加气流对所述第一端的推动力,使得所述风机8开启时,气流对所述圆形挡板62的推动力大于所述第一端的重力而小于所述第二端的重力,在气流推动力作用下,所述圆形挡板62能够逆时针转动,实现所述隔离开关6的开启。当所述风机8关闭、气流停止时,在所述第二端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所述圆形挡板62复位并封闭所述试验管4。

如图3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所述试验管4内气流流动方向),进一步的,所述试验管4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与所述隔离开关6一一对应,所述限位柱18与所述隔离开关6依次沿气流流动方向设置;所述圆形挡板62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限位柱18接触,使得所述风机8开启时,在强气流作用下,所述圆形挡板62只能沿逆时针旋转,实现所述隔离开关6的单向导通作用。

所述凹槽13的底面超出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凹槽13凹陷方向的外表面,当气流通过所述管路17向所述风机8方向吹动时,所述凹槽13外侧的底面将气流进行分散,减小所述第一端承受的风力,从而降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凹槽13凹陷方向转动的可能性。

所述箱门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密封条9,所述密封条9凸出于所述箱门2的内表面,且所述密封条9与所述层板3一一对应,使得所述箱门2关闭时,所述密封条9能够与所述层板3贴合,从而保证所述箱体1内被所述层板3分隔的每一层空间的气密性,避免所述箱体1内每一层空间进行不同温度试验时,空间密闭性差,而影响实验数据。

所述层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温层,通过所述保温层提升所述层板3分隔出的空间内温度的持久性,避免温度流失对实验数据造成不利影响。

所述层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加热装置5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使得所述层板3和所述加热装置5均能够接触所述试验管4,增加所述试验管4被支撑的面积,保证所述试验管4在所述箱体1内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加热丝以及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丝电连接,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加热丝电路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中每一层温度的调节,均通过调整所述加热丝的工作频率来实现,此种温度调节方式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试验箱还包括PLC控制器14,所述PLC控制器14的型号为三菱FX3U-32MR,所述加热装置5、所述电磁阀10、所述风机8均与所述PLC控制器14电连接。

所述试验管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箱门2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6,所述液晶显示屏16、所述温度传感器15均与所述PLC控制器14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5用于对所述试验管4内温度进行感应监控,所述液晶显示屏16用于对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到的温度进行显示,使用户直观的了解所述试验管4内温度,以对所述试验管4内温度进行更好的掌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试验管4为透明耐热玻璃试验管,所述透明耐热玻璃试验管则能够便于观察内部被测样品的情况,而且还能很好地接受光线的热辐射,可以通过热辐射对所述透明耐热玻璃试验管内部的被测样品进行加热。

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的底部还设有移动轮12及脚撑11。通过所述移动轮12能够将所述箱体1进行移动,而通过所述脚撑11则能够调节所述箱体1放置的平稳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试验箱,其包括箱体、箱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个层板、设置在所述层板上的试验管和加热装置、以及位于所述箱体外的通风管和风机;所述试验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试验管下表面相接触;所述试验管内设置有多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隔离开关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试验管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层板将所述箱体内空间进行垂直划分,且在每一个所述层板上均设置所述试验管和所述加热装置,使得所述箱体内可以存放多个样品,并通过调节每一层加热装置的温度,实现对每一层样品同时进行不同温度的试验,提升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当多个所述隔离开关闭合时,多个所述隔离开关将所述试验管内分隔成若干个封闭空间,保证位于两个所述隔离开关之间的空间的气密性,便于测试所述试验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气压变化。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温度试验箱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036.0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0114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01L1/00

专利分类号:B01L1/00;B01L7/0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东环路大学城

发明人:董文华;潘益玲;刁锦辉;邹宇;张海乾;贺小艳

第一发明人:董文华

当前权利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王永文;刘文求

代理机构:4426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温度试验箱论文和设计-董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