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的政治思想里,他主张无为。税赋虽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是,他反对过分地剥削老百姓,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天下要长治久安,就必须给民生机。从这个愿望出发,他反对战争,认为武器与战争都是不祥之物。实在万不得已而进行的战争,也应该是适可而止就行,而不要扩大战争,即使是战胜了,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赞颂的。这是老子十分可贵的民本思想。
关键词:民本 保民 无为 人道关怀
春秋时期是我国第一次思想大爆发的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当时天下一片混乱,征战不息。每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思想,希望各国君主能采纳,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能救世。老子主张“无为”思想,希望通过“无为”治世,以让天下太平。在“无为”思想的影响下,他主张一切顺应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顺应自然,也即顺应道。在政治上顺应道,就要与民休息,他反对过分地剥削老百姓,反对战争。认为过多地征调赋役和随意发动战争,就会伤害到了老百姓的生机,那就违背了道的原则。统治者不要轻易主动发动战争,即便是在因万不得已而被迫参与的反侵略战争,即使是战胜了,也不该庆贺,因为,一方的胜利,是以杀害另一方数不清的将士的性命换来的,他们的亲人将背负着沉重的痛苦。所以,战胜了,也应该以丧礼来对待。虽然在主观上,老子是在警告当时的统治者,管理好百姓,让老百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他们的统治才能持续下去,不然,“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但在客观上,老子的思想主张却也对老百姓有利,具有民本思想。
心里正念叨,咚的一声,我脑袋撞在了墙上。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听见嗷的一声,一个黑影趔趄了一下,蹬蹬蹬蹬跑远了。还好,原来我撞的不是墙,是人。
一、承认民为邦本
东周大致可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春秋末期的中国,奴隶制度已经逐步瓦解,社会开始向封建制度发展。在当时的统治阶级看来,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老子就生活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代里。
老子做过周朝的小官,即“守藏史”,负责管理朝廷的图书典籍。他利用自己在这个职位的便利,熟读大量的文献史料,深明兴衰之道。再加之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考,形成了他“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老子在《老子》第三十九章中明确地提出了“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观点。这就是说,广大的老百姓才是最高统治阶层统治的根本,是国家的基础。国君若欲使自己的统治能够长久保持下去,那就必须善待广大的老百姓,即保民。
不会保民的统治者,不仅将有失国的可能,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将有危险。周厉王贪图财利,亲近佞臣,暴虐成性,奢侈专横,图己享乐,绝民生路,最终,国民暴动,他只有逃到彘地,最后还死在那里。他也因此而得到一个“厉”的恶谥。“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昭公因失民心,被季氏赶出鲁国,最后客死在齐国。季氏得到鲁国的民心,渐渐地就掌握了鲁国的国政大权。这样的事情,在春秋时很多。周厉王和鲁昭公只是其中的两个代表。这活生生的事实让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老子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老子还进一步地指出了民生艰难的根源就在于统治阶层剥削得太多。“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第七十五章》)他对这样的社会持否定与批评的态度,“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在老子的理想里,天下应该是一个处处充满着和谐、充满着人道关怀的社会,“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同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老子有这样的认识,真的非常难得,非常超前。
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剥削极为严重,甚至是可以说是严酷的。《左传》昭公三年,有关于齐国的记载:“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老百姓的收入,统治阶级要剥削掉三分之二;国君的粮食多得吃不完而烂掉,但大量的老年人却饥寒交加。“齐国丈夫,女子织,夜以继日,不足以奉上。”(《晏子春秋·内篇谏》)晋国的情况是:“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道处相望,而女富益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齐国与晋国是这样的情况,其他国家也与之差不多的,甚至是更加严重。老子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满的,把这些君主比作盗寇,“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道夸。非道也哉。”(《老子·第五十三章》)在老子看来,这些强盗似的君主,违背了道的原则。
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成为虾壳蛋白、甲壳素和虾青素生产研究的一个热点。使用微生物发酵产酸处理虾壳,使其脱钙,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回收许多有价值的虾壳副产物,如蛋白质、虾青素、脂肪酸等,从而提高资源利用。
本工程现已运行1年多的时间,运行过程中,尚未发现地表隆起、桩的变形,周边地基土变形等现象,目前使用正常,表明本方案的合理性。
余能管[7]则把退役保障政策分为计划经济时期注重公平保障政策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的保障政策初期、完整期,效率与公平并重保障政策成熟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政策的初期和完整期,都是以“组织分配”为主,而在政策相对成熟时期,政府不能解决所有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只能借助经济办法和发挥市场资源力量。
二、反对战争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老百姓不仅要服繁重的徭役,为战争提供物力、财力等经济支持,而且还要服繁重的兵役,为战争奔波卖命。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有不少诗歌作品就是反映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其中有一些作品反映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战争的反感与痛恨。如《六月》、《采薇》、《葛生》等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无休止的战争而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作品中虽然大多只是叙述他们个人的境况,但实际上,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缩影。
自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便进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已经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威信已经越来越削弱,其直接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缩小,最后只剩下京畿周围的一小片地方。春秋末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周天子已经形同摆设,楚国的国君熊通干脆于公元前740年僭越称王,号为楚武王,在称号上与周天子同列,开了诸侯称王的先例。其他诸侯国的国君虽然没有立即效仿楚武王称王,但却也已经越来越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各诸侯国、尤其是国力强大的诸侯国对周天子尚且如此,对其他诸侯国、尤其是对国力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动辄就是武力相加,战争不息。春秋战国乱悠悠,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春秋时期,实际上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兼并战争十分频繁。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息,各国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不止,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互相攻杀,非常频繁。《史记·太史公序》中说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太史公用一个“弑”字就清楚地说明了当时最高统治阶层之间权力争斗的激烈与残酷。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尽是一幕幕的人间悲剧。尽管从性质上看,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但其给普通老百姓所带来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这正如后人张养浩所说的那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反对付诸武力,反对战争。“师之所,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第三十章)大兵过后,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生灵涂炭。因此,老子坚决反对武力,反对战争。作为臣下的人,应该以无为之道来辅佐君主,而不是兵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第三十章)
老子不仅反对战争,甚至连兵器都视之为不详之物,因为,武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来杀伤人的性命。“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在老子看来,使用武力解决纷争,那是下下之策,是在万不得已、非使用不可的情况下才用的。“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同上)战争是一种以泯灭人性、杀戮生灵为目的的行为,故即使战胜了,也不要颂扬与美化它。“杀人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军事和兵器都是不详之事,即使战胜了,也应该要以丧礼对待,祭祀包括己方和敌方在内的所有亡灵。
三、结语
欲望是产生各种罪恶的根源。当时各国最高统治阶层的生活十分糜烂,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他们奢靡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对老百姓严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而最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却过着“衣不暖身,食不果腹”的清贫生活,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这一切老子都看在眼里,故而他主张清心寡欲,反对过分地剥削老百姓,反对战争。其目的是与民生机。
老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的政治思想,主观上是要维护奴隶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提醒当时统治者的注意,警告他们,要珍惜民命。只有这样,君位才能长久,社稷才能永续下去。但是,在客观上,他的主张却是对老百姓有利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观点,后来就得到孟子的重视,孟子因此而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有了“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黄瑞云评译.老子本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郑鸿.老子思想新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张松辉.老子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作者简介:潘天罡(1985-),男,水族,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标签:老子论文; 战争论文; 老百姓论文; 思想论文; 民本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道家论文; 《长江丛刊》2019年第6期论文;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