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_黄小丽,高明苏,张宝善,肖旭霖,赵武奇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铃薯,颗粒,干燥,指标,工艺,淀粉,花青素。

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丽,高明苏,张宝善,肖旭霖,赵武奇[1](2019)在《过热蒸汽-热风联合干燥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过热蒸汽干燥+热风干燥工艺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前段(含水率50%~78%)采用过热蒸汽干燥完成淀粉熟化和部分脱水,后段(含水率7%~50%)采用65℃热风干燥。其中,过热蒸汽干燥试验选取过热蒸汽温度、蒸汽流速和马铃薯片厚度为试验因素,设计叁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研究过热蒸汽温度、蒸汽流速和切片厚度对马铃薯过热蒸汽干燥特性和后续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全粉松散堆积密度和水合能力与过热蒸汽干燥阶段干燥参数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马铃薯过热蒸汽干燥速率随蒸汽温度和蒸汽流速的增加而提高,随切片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条件的过热蒸汽干燥所得半干马铃薯其后续热风干燥特性无明显差异,但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总干燥时间明显缩短;建立的马铃薯颗粒全粉松散堆积密度和水合能力与过热蒸汽干燥阶段控制参数间的回归模型显着,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0和0.662,验证试验所得马铃薯颗粒全粉松散堆积密度和水合能力实测值与回归模型模拟值相对误差分别19.93%和29.07%。研究结果显示,过热蒸汽干燥联合热风干燥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可减少操作环节,缩短总干燥时间,该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韩黎明,童丹,杨新俊[2](2019)在《‘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黑美人’马铃薯特色食品,对比分析了‘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陇薯7’号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灰分、花青素含量及氨基酸构成等营养品质指标,色泽、碘蓝值、持水率、持油率、析水率、溶解度、膨胀度、沉淀指数、最低胶凝浓度等理化和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蛋白质含量(10.23%)、维生素C含量(7.95 mg/100 g)和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47.20%)等营养品质指标,持水率(5.65 g/g)、持油率(3.023 g/g)、膨胀度(14.48%)和沉淀指数(38.83 mL)等加工特性指标均高于‘陇薯7号’马铃薯颗粒全粉,且差异显着(P<0.05)。‘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含量达到342.06 mg/100 g,花青素保持率83.72%,全粉与原料色泽非常接近,花青素保持良好。‘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比普通马铃薯颗粒全粉营养价值更高,食品加工性能更优,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原霁虹,陈亚兰,高娜,陈鑫[3](2018)在《甘肃定西地区主栽品种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定西地区主栽的7个品种马铃薯为原料,采用微波工艺生产马铃薯颗粒全粉,并测定其原料品质指标(干物质、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和其颗粒全粉的功能指标(蓝值、持水性和持油性)。结果表明:除克新1号品种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偏低、还原糖含量较高以外,其余6个品种费乌瑞它、陇3、青薯6号、冀张薯8号、陇薯6号、庄薯3号均符合加工全粉的要求;马铃薯原料中总淀粉含量高,则游离淀粉的含量相对较高。7个品种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蓝值顺序为费乌瑞它>冀张薯8号>庄薯3号>青薯6号>陇薯3号>陇薯6号>克新1号;持水性顺序为冀张薯8号>费乌瑞它>青薯6号>庄薯3号>陇薯3>陇薯6>克新1号;持油性高低顺序是克新1号>青薯6号>冀张薯8号>庄薯3号>陇薯3号>陇薯6号>费乌瑞它。该结果可为甘肃省定西地区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的原料选择和颗粒全粉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物与营养》期刊2018年03期)

丁聪[4](2018)在《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颗粒全粉是新鲜马铃薯的脱水制品,它不仅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且复水后具有新鲜薯泥的营养、风味及口感,是马铃薯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材料。本文针对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过程中因褐变引起的色泽不佳及细胞破碎导致其风味物质及营养物质流失严重,游离淀粉含量高和黏度过大等问题,筛选了适宜加工颗粒全粉的马铃薯品种及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最佳工艺;研究了低温预热和浸钙处理强化细胞壁,降低全粉中的游离淀粉率,旨在得到一种色泽良好,细胞完整、风味物质及营养物质保留率高的优质马铃薯颗粒全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适宜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品种的筛选根据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质量要求标准,在收集全国12个马铃薯品种的基础上,初选了冀张8号、陇薯3号、克新14号、延薯4号四个品种为试验品种,分别对原料薯的干物质、淀粉、直链淀粉、维生素C、全粉得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变异系数法对这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陇薯3号综合评分最高为11.04。因此陇薯3号品种比较适宜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2)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工艺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加工马铃薯颗粒全粉采用的工艺有回填工艺、制片工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刮板式工艺,并探讨了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理化性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颗粒全粉游离淀粉率的检测发现,刮板式工艺制得的游离淀粉率值最低4.81%,而制片工艺制备的游离淀粉率高达7.51%,说明有大量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较多的游离淀粉;从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营养成分检测分析,其营养物质含量均较低于刮板式工艺和回填工艺;从感官评价方面分析,刮板式工艺制备的马铃薯颗粒全粉色泽、风味均高于制片工艺及回填工艺。综合评价,刮板式工艺是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最佳工艺。(3)刮板式工艺参数优化通过低温预热及浸钙处理,降低马铃薯颗粒全粉中的游离淀粉率,并通过预热时间、浸钙浓度和蒸制时间单因素试验以及叁因素叁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了刮板式工艺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60℃、浸钙浓度150mg/kg、蒸制时间35m in,其回归方程为R=4.13-0.85A-0.58B-0.35C+0.67AB+0.35AC+0.60BC+1.37A~2+0.82B~2+0.57C~2。可以预测在此条件下颗粒全粉中游离淀粉率的理论值为4.32%。(4)抗破碎机理的探究低温预热可以显着提高果胶甲酯酶(PME)的活性,并通过抗破碎力指标检测发现,低温预热后的马铃薯组织,抗破碎力的值是未经处理的1.8倍;同时在低温预热条件下,PME和Ca~(2+)可以通过形成架桥,有效增强细胞壁强度,且PG和β-淀粉酶对马铃薯细胞壁强度的不利影响被削弱,从而降低游离淀粉率。(5)马铃薯颗粒全粉理化指标检测及应用特性分析优化后的刮板式工艺制备出的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优于市售马铃薯颗粒全粉,褐变程度低,其色泽与新鲜薯肉相近,游离淀粉率低(4.81%);并通过对刮板式工艺自制颗粒全粉及市售颗粒全粉进行理化性质检测,持水性、持油性及冻融稳定指数均低于市售马铃薯颗粒全粉,从理化性质的检测值也可以进一步表明自制颗粒全粉游离淀粉率低,较好的保持了细胞的完整度,其加工产品的风味及口感与新鲜马铃薯接近,这些特性显示了刮板式工艺所制备的马铃薯颗粒全粉的高品质。(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丁聪,罗仓学[5](2017)在《不同加工工艺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及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游离淀粉率是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碘蓝值的测定,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刮板、制片、回填)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的碘蓝值、吸水能力、吸油能力、色差值△E的大小顺序为:制片工艺>回填工艺>刮板式工艺;在95℃保温30 min后降温过程中,当温度相同时,马铃薯颗粒全粉黏度大小表现为制片工艺>回填工艺>刮板式工艺。对不同工艺制得的马铃薯颗粒全粉进行形态和微观结构分析发现,以刮板式工艺制得的颗粒全粉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均保持较好,回填工艺制得的颗粒全粉色泽、风味均居中,而制片工艺制得颗粒全粉分散性不高,有成团现象,且色泽不佳。(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7年21期)

吴笛,陈金发[6](2017)在《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不断深入,马铃薯全粉品质质量成为影响马铃薯粮食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颗粒全粉因加工工艺得到简化,良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在马铃薯粮食产品生产中成为主要原料。研究在传统制粉工艺基础上,着重比较蒸煮与打浆环节对马铃薯全粉的质量因素即碘蓝值、淀粉含量、吸水能力、吸油能力和溶解度等的影响,从而优化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制作工艺。(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07期)

陈金发,吴昊,田先翠[7](2017)在《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营养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马铃薯全粉,对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处理和烘干温度进行分析研究。试验选取在110℃和135℃烘干温度下,马铃薯经过药品浸泡和漂烫处理与未处理的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温度和护色处理对马铃薯全粉各营养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淀粉和蛋白质影响较大,对脂肪和总糖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趋势。在110℃烘干温度下经过漂烫处理得到的马铃薯全粉营养成分最能满足标准。(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7年02期)

黄洪媛,罗二波,秦礼康[8](2011)在《紫色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研究游离淀粉含量低和色素保留较好的紫色马铃薯全粉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较适工艺为二次蒸煮+回填制粉,其中二次蒸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钙质量浓度30×10-6g/mL、预煮温度70℃、预煮时间28min、蒸煮时间32min,回填制粉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0.30%、回填比例1:2、搅拌时间2.5min。以色泽(E值)和碘蓝值为检测指标,对该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粒度分别为80、100、120目的紫色马铃薯全粉进行比较,得出80目紫色马铃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最低,颜色保留最好。(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1年22期)

何伟忠,木泰华,于明[9](2010)在《马铃薯颗粒全粉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评价指标,本文分别测定了12种不同品种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感官指标(L*、a*、b*和中位径D50)、理化指标(游离淀粉、水分、得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和灰分)和功能性指标(持油能力、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溶解度和吸水指数WAI),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D50、b*、游离淀粉、得率、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为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0年09期)

刘星,张振伟,宋翠娥[10](2010)在《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气流干燥系统节能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过程中气流干燥系统能耗过大的问题,进行了节能改造。通过对气流干燥系统的工艺改造和改造前后的经济性分析,得出该改进方案既节能又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用。通过一期改造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改造切实可行,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开发‘黑美人’马铃薯特色食品,对比分析了‘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陇薯7’号马铃薯颗粒全粉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灰分、花青素含量及氨基酸构成等营养品质指标,色泽、碘蓝值、持水率、持油率、析水率、溶解度、膨胀度、沉淀指数、最低胶凝浓度等理化和加工特性。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蛋白质含量(10.23%)、维生素C含量(7.95 mg/100 g)和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47.20%)等营养品质指标,持水率(5.65 g/g)、持油率(3.023 g/g)、膨胀度(14.48%)和沉淀指数(38.83 mL)等加工特性指标均高于‘陇薯7号’马铃薯颗粒全粉,且差异显着(P<0.05)。‘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含量达到342.06 mg/100 g,花青素保持率83.72%,全粉与原料色泽非常接近,花青素保持良好。‘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比普通马铃薯颗粒全粉营养价值更高,食品加工性能更优,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参考文献

[1].黄小丽,高明苏,张宝善,肖旭霖,赵武奇.过热蒸汽-热风联合干燥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韩黎明,童丹,杨新俊.‘黑美人’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特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9

[3].原霁虹,陈亚兰,高娜,陈鑫.甘肃定西地区主栽品种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

[4].丁聪.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工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5].丁聪,罗仓学.不同加工工艺制备马铃薯颗粒全粉及特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

[6].吴笛,陈金发.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质量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7

[7].陈金发,吴昊,田先翠.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7

[8].黄洪媛,罗二波,秦礼康.紫色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1

[9].何伟忠,木泰华,于明.马铃薯颗粒全粉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

[10].刘星,张振伟,宋翠娥.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气流干燥系统节能改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论文知识图

微波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黏度的...制片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黏度的...制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黏度的...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工艺研究路...1 脉冲气流干燥系统工艺流程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流程图

标签:;  ;  ;  ;  ;  ;  ;  

马铃薯颗粒全粉论文_黄小丽,高明苏,张宝善,肖旭霖,赵武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