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安徽省安庆市东大湖和西小湖黑臭底泥进行了特征因子分析,发现酸性缺氧环境下,底泥中致黑臭因子的特征是:从排污口往下游,COD浓度总体下降,ORP值总体上升,TN和TP浓度下降趋势较平缓,对ORP值影响较小;COD一方面通过厌氧代谢直接影响氨氮、硫化物、Fe2+和Mn2+等黑臭生成物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改变ORP值影响这些物质的生成;TN和TP不是引起底泥黑臭的主要原因;距离污染源较远的湖体中,气象、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对ORP值的影响变得明显;严重黑臭的水体中底泥厌氧菌的数量及其分泌的有关酶类活性是底泥黑臭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治理底泥黑臭污染应抑制底泥厌氧菌活动及其相关酶活性,改变沉积物在底泥中的代谢方向。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慧群,盛守祥,杨志,刘华兵,焦晓虎,万安
关键词: 黑臭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多因子分析,厌氧菌,硫酸盐还原菌,碱性磷酸酶
来源: 环境科学导刊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No.041-160002001)
分类号: X52
DOI: 10.13623/j.cnki.hkdk.2019.03.004
页码: 12-20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3519K
下载量: 207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01)
- [2].因子分析法研究郑州市房价影响因素[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3)
- [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浙江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J]. 统计与管理 2020(02)
- [4].动态因子分析在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处理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3)
- [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零售之都”竞争力评价[J]. 莆田学院学报 2020(03)
- [6].基于模糊因子分析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03)
- [7].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业 2020(22)
- [8].低压电器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动态因子分析[J]. 电器工业 2020(09)
- [9].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城市竞争力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9)
- [10].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评价研究[J]. 现代商业 2020(29)
- [11].基于因子分析的宁夏城市竞争力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08)
- [12].大学生校园贷使用体验的因子分析——以南昌市高校为例[J]. 现代交际 2017(13)
- [13].河南省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因子分析[J]. 时代金融 2018(14)
- [14].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课堂手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8(17)
- [1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海关风险管理评价分析[J].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6(06)
- [16].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 经济研究参考 2016(56)
- [17].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实证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8].因子分析法对股票绩效的研究[J]. 现代商业 2017(21)
- [19].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浙江省会计师事务所综合实力测度[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5)
- [20].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20)
- [21].因子分析法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唐山学院学报 2015(06)
- [22].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07)
- [23].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J]. 中国市场 2016(38)
- [24].因子分析在山东省城市综合经济水平评估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 2014(30)
- [25].因子分析法在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中的量化[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4(11)
- [26].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14(06)
- [27].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研究[J]. 四川水泥 2015(02)
- [28].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与评价[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2)
- [29].因子分析法在数学建模比赛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01)
- [30].基于SPSS因子分析探析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积极反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