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和导丝支架,底座上安装有送丝轴,送丝轴可用于穿设送丝盘,送丝盘上可缠绕有焊丝,导丝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支架,导丝支架和定位支架间设置有径向角度调节装置,焊丝穿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设置;还涉及一种送丝机,包括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对焊丝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自动调节,使得焊丝不论处于什么方向都可以实现流畅导丝,有效的解决了导丝不畅的问题,并且可通用于其他机器人本体上,无需人工可自动调整焊丝角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同时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导丝支架(10),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送丝轴(4),所述送丝轴(4)可用于穿设送丝盘(5),所述送丝盘(5)上可缠绕有焊丝(7),所述导丝支架(10)上设置有定位支架(8),所述导丝支架(10)和定位支架(8)间设置有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所述焊丝(7)穿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导丝支架(10),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送丝轴(4),所述送丝轴(4)可用于穿设送丝盘(5),所述送丝盘(5)上可缠绕有焊丝(7),所述导丝支架(10)上设置有定位支架(8),所述导丝支架(10)和定位支架(8)间设置有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所述焊丝(7)穿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一体成型的球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球体部安装在导丝支架(10)和定位支架(8)之间,所述连接部穿过导丝支架(10)与外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支架(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支架(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球体部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球体部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焊丝(7)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为2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18mm,球体部直径为25mm,定位支架(8)的高度为17.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弹簧(3),所述弹簧(3)安装在底座(1)与送丝盘(5)之间,且与所述送丝轴(4)同轴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法兰盘(2),所述送丝轴(4)通过法兰盘(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弹簧(3)安装在法兰盘(2)和送丝盘(5)之间,弹簧(3)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法兰盘(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底座(1)的水平部上设置有安装孔(11),螺丝穿过安装孔(11)用于连接机械人本体,所述底座(1)的竖直部上设置有定位孔(12),螺丝穿过定位孔(12)用于连接导丝支架(10)和送丝轴(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盘(5)与送丝轴(4)的外表面间隙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盖(6),所述轴盖(6)设置在所述送丝轴(4)的末端,与所述送丝轴(4)的末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10.一种送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和送丝机。
背景技术
在机器人焊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送丝流畅。为了保证送丝流畅,需要导丝方向角度合适,不产生较大的角度变化。现有的送丝盘一般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采用纯粹的钣金结构,角度固定,在送丝过程中随着焊丝的取用,焊丝在焊丝盘与导丝孔产生轴向和径向的角度变化,焊丝容易产生形变,导致送丝不畅。目前用于机器人焊接应用的送丝盘只能对应某一品牌机器人中的某一款机器人本体,无法实现通用性,其原因是不同的焊接机器人本体的送丝盘安装位置和其本身各轴的长短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某一对应的送丝盘安装在其他的本体上时产生角度变化,无法保证送丝流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和送丝机,焊丝的角度可以自动调节,避免焊丝因为角度过大产生形变,导致送丝不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和导丝支架,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送丝轴,所述送丝轴可用于穿设送丝盘,所述送丝盘上可缠绕有焊丝,所述导丝支架上设置有定位支架,所述导丝支架和定位支架间设置有径向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焊丝穿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设置。
进一步,所述径向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球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球体部安装在导丝支架和定位支架之间,所述连接部穿过导丝支架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丝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球体部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球体部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焊丝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
进一步,第一通孔的直径为2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18mm,球体部直径为25mm,定位支架的高度为17.5mm。
进一步,还包括轴向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安装在底座与送丝盘之间,且与所述送丝轴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法兰盘,所述送丝轴通过法兰盘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弹簧安装在法兰盘和送丝盘之间,弹簧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底座的水平部上设置有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用于连接机械人本体,所述底座的竖直部上设置有定位孔,螺丝穿过定位孔用于连接导丝支架和送丝轴。
进一步,所述送丝盘与送丝轴的外表面间隙为5mm。
进一步,还包括轴盖,所述轴盖设置在所述送丝轴的末端,与所述送丝轴的末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一种送丝机,包括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对焊丝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自动调节,使得焊丝不论处于什么方向都可以实现流畅导丝,有效的解决了导丝不畅的问题,并且可通用于其他机器人本体上,无需人工可自动调整焊丝角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同时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径向角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一种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和导丝支架10,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送丝轴4,所述送丝轴4可用于穿设送丝盘5,所述送丝盘5上可缠绕有焊丝7,所述导丝支架10上设置有定位支架8,所述导丝支架10和定位支架8间设置有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所述焊丝7穿过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设置。
参照图3、4,所述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包括一体成型的球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球体部安装在导丝支架10和定位支架8之间,所述连接部穿过导丝支架10与外部连接。所述导丝支架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支架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球体部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球体部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焊丝7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为2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18mm,球体部直径为25mm,定位支架8的高度为17.5mm,给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留有1mm左右的间隙,使其在范围内可自由旋转运动,实现万向导丝,提高送丝的流畅性。
本实施例还包括轴向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弹簧3,所述弹簧3安装在底座1与送丝盘5之间,且与所述送丝轴4同轴心设置。所述轴向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法兰盘2,所述送丝轴4通过法兰盘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弹簧3安装在法兰盘2和送丝盘5之间,弹簧3的一端通过焊接与所述法兰盘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送丝轴4前端增加弹簧3,对比现有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将原送丝轴4增长,外圆直径减小,使其可容纳弹簧3并且使弹簧3有一定的储能,使送丝盘5与送丝轴4的外表面间隙为5mm(可根据需求的角度变化幅度适当调整间隙值),其目的是增加丝盘5在送丝轴4上的活动空间,增加可变化的角度范围。利用弹簧的易变形、弹性大、可吸收振动的特点,补偿焊丝7与送丝盘5之间产生的角度变化,并且可弥补因送丝轴4外表面与送丝盘5的间隙扩大产生的振动和不稳定因素。
所述底座1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底座1的水平部上设置有安装孔11,螺丝穿过安装孔11用于连接机械人本体,所述底座1的竖直部上设置有定位孔12,螺丝穿过定位孔12用于连接导丝支架10和送丝轴4。
所述送丝盘5与送丝轴4的外表面间隙为5mm。
本实施例还包括轴盖6,所述轴盖6设置在所述送丝轴4的末端,与所述送丝轴4的末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送丝轴4的末端有内螺纹,轴盖6上有外螺纹,轴盖6与送丝轴4的末端进行螺纹连接。
一种送丝机,包括所述的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所述送丝角度自动调节装置还包括轴盖6,所述轴盖6设置在所述送丝轴4的末端,送丝轴4的末端有内螺纹,轴盖6上有外螺纹,轴盖6与送丝轴4的末端进行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随着焊丝7的使用,送丝盘5上焊丝7的整体直径减小,径向角度产生变化,利用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的球体部的形状特征,能够进行多角度旋转的特点,对焊丝7使用中产生的动态角度变化进行自动实时调整,极大降低了焊丝7产生的角度变化而造成焊丝7变形,从而减弱或解决送丝不畅的问题。
当焊丝7与送丝盘5在运动中产生轴向角度变化时,焊丝7对送丝盘5施加轴向的力,该力传递到弹簧3的一侧,利用弹簧3易变形、储能的特点,受力的一侧会收缩,不受力一侧会通过形变释放部分受力一侧的能量和原本储存的部分能量,使得送丝盘5以送丝轴4为中心产生竖直方向上的旋转,利用径向角度调节装置9的球体部的形状特征,能够进行多角度旋转的特点,对焊丝7使用中产生的动态角度变化进行自动实时调整,弹簧3在轴向角度中达不到的角度变化也可进行自动调整。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不乏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134.9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16729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23K9/133
专利分类号:B23K9/133;B23K37/00
范畴分类:申请人: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福田路18号1栋7层706室
发明人:窦兆禹;侯志中;石林;赵天光;侯志华
第一发明人:窦兆禹
当前权利人:珠海卡佩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俞梁清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